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家人们,布洛芬最近着实有点火啊。

药盒上各式各样的姿势都快被网友们给玩坏了: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素材来源:抖音博主“小麦肤色”

甚至有网友还调侃道:“哪个姿势的布洛芬更有效?”

……

不过言归正传,让布洛芬如此火爆的真正原因,正是因为它在病毒“突袭”的当下,对人们止痛上的神奇疗效。

甚至很多人开始把它称做“续命神器”了。

不过家人们,你知道是谁发明了布洛芬吗?

事实上,相比布洛芬的名气,他的发明者在此前一直可以说是无人问津的状态。

直到2019年他的去世,斯图尔特·亚当斯(Stewart Adams)这个名字才逐渐走入公众的视线。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图:三人在Boots公司测量炎症程度

这一找,便是十载光阴。

期间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但有四种化合物是走到了临床试验阶段的。

但却因为它们在治疗过程中依旧会呈现副作用而最终被取消。

大约在1959年年底,团队开启了另一个研究思路——发射性研究。

通过这种方式的研究,团队成员发现此前的化合物之所以会出现大量的副作用,是因为它们会被人体的各个组织大量吸收。

于是团队便通过化学方式对化合物做了相应调整——把乙酸变成了丙酸。

而再经过放射性研究之后发现,如此调整就会让很小一部分的化合物被人体吸收,由此便可大幅降低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而布洛芬,便是其中之一:一种叫做对异丁苯丙酸的化合物。

不过促使布洛芬后来取得成功,还离不开亚当斯一次宿醉的经历。

当时他有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演讲,但前一天由于和朋友们“推杯换盏”喝了太多,导致第二天醒来还是处于宿醉状态,头痛不已。

为了不影响自己的演讲,亚当斯便决定服用600毫克对异丁苯丙酸化合物来试试。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效果简直是意外的好。

这次意外的发现让团队兴奋不已,他们立即推进了对此的研究,在不久之后对异丁苯丙酸很快便通过了临床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宿醉风波”并不是亚当斯第一次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在此之前也是服用过几种化合物,但亚当斯回忆起当时这段经历时说:

尝试这些药物很重要,我很高兴能成为第一个服用布洛芬的人。

1962年,Boots公司为布洛芬申请了专利。

在等待了7年之后,也就是在1969年,布洛芬作为一种处方药最终得到了英国的批准。

而到了1983年,由于患者们在使用布洛芬时一直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状态”,因此被批准成为了非处方药。

再后来,布洛芬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并风靡。

火到什么程度?

亚当斯回忆自己在阿富汗的旅程时这样说到:

甚至连开伯尔山口沿线的偏远乡村药房,都在卖布洛芬。

也有统计表明,在美国每3秒便会有一盒布洛芬出售,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布洛芬是怎么起作用的?

就像布洛芬有不同“姿势”的包装一样,牙痛、姨妈痛、肩周炎……不同部位的疼痛,只需吃下一片布洛芬就能缓解。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图源:网友整理

不过,你有没有好奇过,你吃下的布洛芬是怎么精准找到人体内的疼痛位置的?

当我们咽下一粒布洛芬时,它首先会进入到胃部,胃酸会对布洛芬的胶囊外壳进行溶解。

释放出的布洛芬分子们会顺势进入第二站小肠,通过肠壁进入血管网络的肝门静脉。

然后到达第三站肝脏,一小部分布洛芬会与肝脏中的肝药酶结合,从而失去止疼性。

大部分布洛芬会幸存下来,顺利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并跟随血液寻找引起你疼痛的位置。

接下来就是布洛芬大显身手的时间,在发现疼痛源头后,布洛芬就会与引发疼痛的特定靶分子——前列腺素开战,控制住合成前列腺素的环氧化酶。

随着生成前列腺素的源头被掐断,能引发疼痛的前列腺素在体内也越来越少。

整个过程大概需要1-2个小时完成,之后布洛芬会再从血液循环中回到肝脏,转换为代谢物后,经由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

至此,布洛芬功成身退,人体内的疼痛也得到了缓解。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但是,敲黑板,布洛芬也并不是万能的,在吃之前有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由于布洛芬的止痛原理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也就意味着它只对前列腺素引起的疼痛有用,例如肠胃痉挛吃布洛芬就没有用。

第二,布洛芬对于消化道的副作用较为明显。

这是因为合成前列腺素的环氧化酶其实分为两类,其中1类对消化道黏膜起保护作用,属于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往往会被布洛芬一起误伤,这也导致了有些肠胃本就不好的人可能会因此溃疡或出血。

最后,对于网友们关心的不同“姿势”的布洛芬到底有何区别,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教授是这样说的:

包装盒图案动作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处于运动状态的动作,而且重点肌肉部位都用‘点’或‘星’等标识进行了标注。

不同“布洛芬”作用不同,缓释胶囊强项在镇痛,不是退烧。

康震提示,布洛芬胶囊/片主要用于退烧,而布洛芬缓释胶囊/片则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大家可以按需选取。

One More Thing

随着布洛芬最近的大火,“布洛芬之父没赚到一分钱”的话题也是格外火热。

毕竟亚当斯本人也开玩笑说过:

我可能是唯一一个因为布洛芬而赔钱的。

因为Boots公司从没有支付承诺过的1英镑专利费。

然而对此,也有另一种看法:

这位布洛芬之父就是Boots药研部门专家,职务研发专利,本就归公司所有。而且,Boots公司给主要研发人员的待遇都很高,不存在没赚钱的问题。

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

在职在岗搞出的成果,专利和所有权归公司,似乎也合情合理?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布洛芬成功史:研发10年因一次宿醉迎来转机、发明人3年前已去世,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0243,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2-12-20
Next 2022-12-2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