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式加热羽绒服突然火了 又一“韭菜收割机”问世?

随着时间来到12月底,各地寒潮接踵而至,气温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也是早早换上了厚重的羽绒服。不过,仅靠厚重的羽绒服,似乎并不足以抵挡今年的寒冬。不少人也是感叹,自己都快裹成球了,每次还是会觉得很冷。尤其是那些骑电动车上下班的打工人,更是表示羽绒服在寒风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商家也是窥见了个中商机,推出了“充电式加热羽绒服”。仅从字面意思不难看出,这一羽绒服除了常规的防寒保暖功效以外。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让羽绒服自身发热,从而进一步增加个人穿着时的内部温度,起到更好的保暖效果。不少网友更是直呼这是“行走的电热毯”。

不过,也正因如此,不少人也在担忧这一产品的安全问题。毕竟,此前有关电热毯引发火灾的事件并不在少数。那么,这种" 充电式加热羽绒服 " 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CNMO随手进入一个网购平台,输入“充电式加热羽绒服”后进行搜索,搜索到一款名为“智能温控发热衣服“的商品,售价为170元,月销量也是达到了惊人的1000+。

据商家介绍,这款智能温控发热羽绒服除了常规的鸭绒填充之外,还在内部放入了大量石墨烯发热材料。其升温速率是普通发热膜的50倍,可以实现3秒速热的操作。

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穿着人的保暖效果,商家还在整个衣物内部17个不同的区域放置了15 x 20cm的大面积发热片,从而实现真正无死角的取暖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商家表示这一衣服还可分区进行控温,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为不同位置的发热块设置不同的发热区间。

具体来看,该衣物发热区间共有三档可选,其中一档发热温度为60℃,二档发热温度为50℃,三档发热温度为35℃-40℃。在商家赠送的20000mAh大容量充电宝的加持之下,这一衣物持续发热时间可以维持在3-6h。清洗时只需将充电宝卸下,即可正常机洗或者手洗。

充电式加热羽绒服突然火了 又一“韭菜收割机”问世?

除此之外,众所周知这种直接发热的产品在贴身使用时都需要十分谨慎。即便是短时间发热的暖宝宝,商家都会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使用该物品时不可直接接触肌肤,更加不能长时间使用以免造成灼伤情况。

而充电式加热羽绒服在使用时,常常会一次性使用数个小时,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持续维持在60℃的使用状态,是否会出现皮肤灼伤的问题?加之从购买该产品的消费群体来看,绝大多数都为中老年人。而这样的群体在温度感知上明显要弱于年轻人,可能在刚开始使用时并未有过多的感觉,等到发现温度过高时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烧伤情况。

充电式加热羽绒服突然火了 又一“韭菜收割机”问世?
暖宝宝安全提醒:不要直接粘贴在皮肤上使用

除了上述提及的安全问题之外,不少网友表示这一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方便。充电式加热羽绒服需要依靠充电宝来供电发热,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穿着该衣物出门时必须随身携带一个好几万毫安的充电宝。而一个如此大容量的充电宝的重量自然不容小觑,只能说谁带谁知道。而且,根据商家的介绍,即便是一个2万毫安的充电宝,持续使用时间也只有3-6h,试问现在谁出门上班只需3-6h?难不成每次出门还需要准备两个充电宝进行更换?

看到这里,对于充电式加热羽绒服到底是智商税还是真需求想必大众应该也有了一定的判断。

盲目跟风不可取

诚然,有不少消费者在看到这一产品后,会因为商家标注的信息而产生购买欲望,从而激情下单,然而到手后却发现产品并没有想象中的实用,妥妥地缴纳了一笔智商税。有意思的是,除了这种充电式加热羽绒服以外,CNMO发现还有各种可发热的羽绒夹克、立领背心以及羽绒围巾等产品,而这些产品的售价从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销量也并没有那么可观。

从大环境来看,这一类的产品有着一定的市场,但是更多的可能是跟风。一方面是商家在发现这一商机后跟风前进,但是在产品实用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并未进行过多的考量。尤其是上文网友担忧的问题,想必不少商家可能都没有进行过相关实验。而另一方面,则是消费者自己跟风购买此类产品,在购买时缺乏理性思考。

总而言之,充电式加热羽绒服在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用户需求而出现的。而在某种层次上,这一产品确实也起到了缓解用户防寒保暖这一痛点的作用。但是需要承认的是,这一产品在实用性上确定有点鸡肋,在安全性能上也确实存在隐患。因此,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充电式加热羽绒服更像是一个智商税。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充电式加热羽绒服突然火了 又一“韭菜收割机”问世?,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0410,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2-12-21
Next 2022-1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