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摘要:

春晚上的小品《坑》便是在索然无味的节目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小品《坑》剧照今年春晚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小品《坑》,辛辣讽刺…

正文:

人们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在春天播种了希望的种子,到了秋天才能结出累累果实。

春晚上的小品《坑》便是在索然无味的节目中脱颖而出的一匹黑马,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小品《坑》剧照

今年春晚开心麻花团队带来的小品《坑》,辛辣讽刺了个别“躺平式”干部。他们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不负责不作为,虚字当头、空字挂帅,甚至在伤害公众利益后还将责任推卸给民众的干部。“躺平式干部” 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的行为,贻误的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损害的是民生福祉,伤的是老百姓的心。
和挂在墙上充当“软装”的假锦旗相比,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丰碑。为官避事平生耻。身为干部,应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设身处地了解群众疾苦,以担当做事为荣、以为民服务为乐,摆正工作态度、改善工作作风。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避免被“协调七八个部门”这样的问题难住,不断靠自身的担当作为为群众创造更大的幸福。

沈腾在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台词有:“那东非大裂谷那么大都没人掉进去,你咋就那么不小心?归根结底,你们人民群众对道路潜在风险的防范意识不足。”当马局长举着手机让这位郝主任面对手机镜头再说一遍的时候,他立马换了一副嘴脸:“你让我再说100遍,我也还是那句话,我是人民的公仆,老百姓的事就是我的事。”这巧妙的应变能力,堪比四川的川剧变脸。(有女朋友的小伙伴也可以想象成女朋友变脸的速度。)

而对春晚《坑》的热度也直接引起了中央纪委的关注。

1月22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刊文《快评 不能让“躺平式干部”再坑人了》。文章写道:和挂在墙上充当“软装”的假锦旗相比,群众的口碑才是真正的丰碑,为官避事平生耻。身为党员干部应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设身处地了解群众疾苦,以担当做事为荣以为民服务为乐,摆正工作态度改善工作作风。同时,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和锻炼,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本领,避免被“协调七八个部门”这样的问题难住,不断靠自身的担当作为为群众创造更大的幸福。

事实上,多年来,领导人围绕政府中的懒惰和不作为现象反复强调,“我们不仅要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受益的实事,还要做能为子孙后代铺平道路、奠定基础、造福长远的好事。我们既要做突出贡献,也要做潜在贡献”,“要采取有效措施,公平遏制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做到好人有奖、坏人有改、坏人有救、坏人有变、政治生态有清”。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核酸检测浪潮中,就出现了官员躺平的现象。

一些基层干部没有把老百姓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这种过度防疫,本质上就是官员躺平。例如:48小时的核酸检测不管用,下了高速就需要重新做核酸;货车司机拉了一车牛,竟被村干部要求隔离等这样的案例无一不透露着过度防疫这样的本质,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排队做核酸

为什么有些地方的有些基层干部在执行防疫政策上,搞加码就搞得很上头呢?这些地方的干部往往认为,把防疫政策执行得过一些,似乎就更安全一点。此处的安全指的是他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更安全一点,他自己的责任更少一些,才不管百姓的生活好不好。更有的地方认为,他们把中央的政策执行得过一点,显示的是他们执行政策的决心,甚至是等着表功、等着嘉奖。小编认为,这种只想着自己的的责任少一些,毫不在意人们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在意财政支出和公共资源的消耗的有些地方层层加码,体现的绝不是忠诚和决心,而是赤裸裸的懒政思维,缺乏参与意识,既没有把党中央的决定吃透做好,又没有把老百姓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这种过度防疫本质上就是官员躺平。

小编认为,地方政府不仅要摒弃简单化的思维,还要开动脑筋,努力把防疫政策执行得更精准,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坑》里面“郝主任”的存在,争取让他早日“杀青”。

人民网2018年曾发表文章《亮剑懒政怠政》称,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严重影响高质量发展问题,主要针对党员干部自身履职尽责、攻坚克难中影响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重点统计敷衍塞责,庸懒怠政,不顾地方实际拍脑袋决策,编造假情况、假典型、假数字等行为。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北京日报2014年文章《治理“为官不为”,要从根儿上入手》截图

早年间,也有类似《坑》这样性质的作品。

1988年央视春晚,牛群、李立山表演的相声《巧立名目》(原名叫《领导,冒号》),牛群开口第一句就把讽刺拉满:“有这么一句话,您知道吗?(哪句话啊?)叫做‘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它揭露了领导干部巧立名目、用公款大吃大喝的故事。一句“领导,冒号!”在台上逗坏了观众,在台下则因其针砭时弊而流行了很多年,成为了讽刺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相声《巧立名目》剧照

1999年央视春晚,黄宏、句号演出的小品《打气儿》,黄宏扮演的下场职工想摆个小摊修车打气,但在街道办事处三天没找着人签字。黄宏大骂:“这不是站在人位上,不干人事吗?”

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

小品《打气儿》剧照

时代需要像《坑》《打气儿》《巧立名目》等这样针砭时弊、为老百姓说句话的作品,他们都是时代之光!

结语:除了《坑》这个小品以外,你觉得还有哪些春晚小品值得反复观看?或者说,你对《坑》这个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最后的最后,求赞求关注!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时代需要《坑》这样的作品,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5980,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1-31 18:12:16
Next 2023-01-31 18:12: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