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逝世

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逝世

摘要:

周二下午一点,在北京协和医院(西院)五层的乳腺诊疗中心走廊里,已经密密麻… 在黄汉源教授的诊室门外,有独自一人前来看病的患者,有丈夫陪同来看病的患…

正文:

周二下午一点,在北京协和医院(西院)五层的乳腺诊疗中心走廊里,已经密密麻麻站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乳腺疾病患者。

在黄汉源教授的诊室门外,有独自一人前来看病的患者,有丈夫陪同来看病的患者,还有坐轮椅前来看病的患者……虽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像熟知一般交流着彼此的病情。

一点半,准备开诊。

黄汉源教授和助理刚到门口,就被患者簇拥而上。

“大夫,这是我的病历本”

“大夫,这是我的挂号单”

“大夫,我挂了一个月的号都没挂上,可以加个号吗”

……

每个患者都想要先看上病,没挂上号的患者又都期盼黄教授能多加一个号。

助理先护送87岁的黄汉源教授进入诊室,然后一边维护秩序,一边按照医院挂号系统生成的顺序叫患者进入诊室“1号XXX先进来,2号在诊室病床上坐一下,一会给你看……”

黄汉源教授,是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的知名专家,1959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工作,1984年开始从事乳腺疾病治疗与研究工作,率先组建了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专业组,完成过上万例乳腺癌手术,正确诊断率达到98%,曾在50分钟之内完成乳腺癌根治手术。临床上,曾未用任何其他诊断手段,确认过直径仅0.7cm的早期乳腺癌!因为手诊水平高而名噪海内外,在病友群中被尊称为“黄一刀”。

2000年退休后,黄汉源教授专注研究难治性浆细胞乳腺炎,刻苦钻研20年,反复分析5000例病例,创新性地把乳腺腺皮瓣技术应用于浆细胞乳腺炎的治疗,让浆乳、肉芽肿等乳腺疑难疾病高达30%的复发率降低到了2%。

这在国内外浆细胞乳腺炎治疗领域堪属首创。

六十年一甲子,初心从一而终,“我只是想用手里的柳叶刀,用毕生精力去帮助那些患者,让他(她)们回归健康、自信。这也是一辈子追求的价值和意义。” 黄教授说。

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逝世

父母都是中国人

黄汉源教授出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农村

1932年,在新加坡的一个农村里,黄汉源在此出生,他的父母都是中国福建省人。

当时的旧中国,历经军阀混战、日本侵略,父辈们无法忍受旧中国的苦难,所以从福建漂洋过海到了“南洋”,当地人称为“过关”。

尽管离开了旧中国的战争,但到了新加坡,他们依然生存在穷苦之中。当时的新加坡可不像后来被称为“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更不像现在繁荣的新加坡。

“我们生活的地方是在一个华人聚集的偏僻农村,那个地方缺医少药,看病只能去一个老中医的家里问诊、拿药。方圆十里的几个村落开设的西医诊所也非常少。”看过了被疾病折磨的父老乡亲,看过了中医老先生救治了那么多穷困的人,“长大后也要当个医生,治病救人,普济众生”便不知不觉在黄汉源教授心中扎下了根。

然而,1941年,日本大举南侵,1942年新加坡被日本占领,开始了新加坡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三年。当时黄汉源教授才九岁,上小学二年级,他的父辈看到日本侵略者如此残忍的大屠杀,非常气愤,告诉年幼的黄汉源“宁可当文盲,绝不让孩子进日本学校。”

所以,一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黄汉源教授才又重新拥有进入学校学习的机会,“再次进入学校的时候,我已经11岁,在班级里算是年龄比较大孩子了,因为自尊心、一股不服输的劲儿,我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修完了小学课程。”

优异成绩考上新加坡最好中学

却因升起五星红旗被退学

1947年,黄汉源教授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也就是现在的“新加坡华侨中学”,这所学校至今都是新加坡最顶尖的中学之一。“我从小就梦想当个医生,进入这么好的学校,距离我的梦想又进了一步。”

时事风云变幻,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17岁的黄汉源教授和他的同学无不欢欣鼓舞,他们无比激动地在校园旗杆上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

但是,当时的新加坡是被英国殖民统治(1945年日本投降后,英国恢复了对新加坡的殖民统治,1946年划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他们升起五星红旗的行为被当时的殖民政府认为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当时的西方各国都在抵制中国,我们升起五星红旗的举动引起了殖民政府极大的不满。军警听说这件事后,立马包围了我们学校,校长被抓了,学校停课了。后来,经过一番交涉才得以重新开课,但是政府决定开除七名学生,把这七名学生列入警方的黑名单。这七名学生中有一个就是我。”黄汉源教授回忆起这些依然眼角湿润。

“这七名学生的名单还被刊登在了报纸上,殖民政府的目的就是让所有的学校都不能录取这些‘黑名单’学生。因此,我失去了继续读书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当一名医生的梦想。”

出生地无法继续学业

孤身一人奔赴中国

没有学校开设通道让黄汉源学习,他只能回家自学,但是,警察并没打算放过他,他们三天两头到家里骚扰黄汉源及其家人,严重影响了他们一家人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存。

为了家人不被“连累”,为了找一个可以学习的地方,为了医生梦,1952年4月,20岁的黄汉源决定自己一个人投奔祖国,离开新加坡。

“离开新加坡的事是我一个人决定的,我没有告诉我的父母,我的家人。当时的我是非常坚决的,但世事无常,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再次回到新加坡已经是35年后。

1987年,我被批准可以回到新加坡时,杂陈五味全部在我的心里聚集,既开心可以见到家人,又害怕见不到他们,我想象着无数种与我的老父亲老母亲见面的场景,一天一天地数着日子过。

但是,命运又一次没有眷顾我,当我走到我出生的地方后,我的双亲都已经不在了。”黄汉源教授泪如雨下,“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是我最大的不孝。那个时候,我真的体会到了‘忠孝难两全’的痛苦!”

(未完待续)

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逝世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著名乳腺外科专家黄汉源逝世,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7143,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02
Next 2023-02-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