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到手的这台创米小白集尘扫地机器人,属于扫吸拖三合一机器,是一台功能非常强大的田螺姑娘。不过让我想不到的是,我刚用得热乎会,直接被熊孩子给驯成田螺专车了~~
一,狂躁的驯化过程
新机器刚开始调试的时候,小屁孩就一直跟在旁边瞅,时不时伸手打一下,伸腿踢一下。
我只能让扫地机快速移动,逃离魔掌。
1,围追堵截,不耽误干活
小脚就在后面紧跟不舍~~
不过也能看到,扫地机过地垫的时候,没有把架空高度留够,拖着溜了一段。这个应该算是功能上的一个小遗憾。如果能优化一下,说不定逃跑起来更溜!

当然了,机器人所过之处,清洁明亮,可以看到水膜亮晶晶。说明逃跑过程中,人家工作完成度还是不错的~
毕竟在清扫方面,有Nidec无刷电机,提供足够大的吸力,再加上8000rpm高转速滚刷加持,可以确保没有污物残留。

对于一般的固体和液体污物,清扫效果都很不错。至于粘性比较强的顽固污渍,只能辅以手动。不过这点来说,基本清洁电器都差不多,毕竟你不能希望机器真的能完全尽如人意。

污物:黑米,盐,酱油
机器行进过程中,边刷和下部滚刷可以清理固体垃圾。对于液体类的污物,只能依靠后方拖布,附带的这块拖布附着力尚可,对于一般污染都能够清理干净。

如果想省事,机器内也附送了十块抗菌的一次性拖布。
2,钻缝,越障,随处可逃
机器人高度98mm,自由穿梭于狭窄空间,算是短时间逃离魔爪。奈何工作需要,不能一直在下面呆着,还是得出来,所以冒着被熊孩子攻击的风险,也是冲出来了。

底部行走轮,有足够大的弹性,确保机器人可以越过2cm以内的障碍,所以在被追赶的过程中,他轻松逃到了阳台上。
可惜的是,我家阳台移门轨道另外一侧高度大于2cm,最后弄了个有去无回,被抓正着。

3,无奈夜间开工
鉴于白天工作风险太大,就只能让机器人最好夜间开工。
(请忽略杂乱的沙发,那是假象~)

自带高效激光导航系统,即使在夜间,也可以准确定位,按照既定路线进行清扫。

通过明亮处拍的动态,可以看到前方碰撞条对于障碍的感应还是很精准的。

4,长途跋涉只为还我清洁
在让机器人工作时,我已经把地面上可能存在的障碍都清理掉了,尽量把椅子都移高。同时尽量吼着小屁孩别干扰他。
在小屁孩的枪林弹雨之下,机器人完成了扫描空间,以及规划路线,并完成清扫过程。想当年的长征也不过如此啊,真真的路途险恶,还出色完成了任务。

在如此的长途跋涉下,机器的电力续航,以及水箱储量,对于清扫效果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这台机器内置了5200mAh的电量,可以确保续航4小时。同时250ml的水箱,有精准电控水泵加持,可以让出水恰当而不浪费。
所以,像我家这种清理一次大概半小时的情况,续航真的很轻松。

5,机器的成绩
最终完成任务,扫地机自行回巢,并进行相应集尘操作(把扫地机内的灰尘收集到集尘袋中)。
这个集尘站,兼具充电功能,我把她称为母巢,学名是充电桩。
连接触点设计成了十字交叉式,这样容错率高一些,对于充电连接的操作,相对比较宽松。

集尘袋的卡位设计很不错,内置一个触点开关,如果没有放置入位,系统会提示错误,不进行集尘操作。

可以看出,常见的灰尘,包括一些绒毛,和长头发,都顺利收集入内。
根据官方说明,这个集尘袋容积3升,常规家庭使用,基本可以做到月抛。不过我比较关心耗材价格怎样。


充电桩提供950瓦的超大吸力,可以确保扫地机的集尘盒里没有残留。

6,小屁孩的成绩
说到这里,必须夸奖一下,通过不懈努力,不仅成功驯服了扫地机器人,还熟练掌握了平衡技术,从最初的摇摇晃晃扶墙走,最后轻松驾驭新坐骑!

好了,从此以后,小屁孩就有了专用坐骑,拿上火尖枪混天绫,活脱脱小哪吒!

有关驯化过程,这里说明一下:
我家小屁孩体重30斤,我也没想到扫地机能带动他。所以如果您家孩子也想尝试,一定要谨慎。
小屁孩站立时两脚分立,也避免了重量过于集中。事实证明,重量偏一侧时,机器会无法移动。
脚穿软底地板袜,避免给扫地机表面造成擦伤。
为了不影响雷达定位,也要确保中央的感应器不被遮挡。
二,隆重介绍新坐骑
刚到家时,安静俊美的样子。

通电时,充电桩有一个LED显示屏,根据状态显示3组信息。

底部有防滑静音橡胶垫,同时,绕线部位有专门的收纳槽。

和扫地机的接口位置,有相应的感应器,触点,以及橡胶密封条。

机器正面形象,按钮处有呼吸灯。

防撞条有三处开孔,分别配置了红外以及碰撞传感器。

侧面横着的开缝,是小型喇叭,机器的语音提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顶部的激光雷达,有保护罩,运行时会高速旋转。

后方就是集尘盒,这个集尘盒与水箱是设计在一起的。
下部扣拖布。

操作是这样的:

直接翻过来看下。除了上文提到过的几个部件,可以看到中央那个UV抑菌灯。
由于机器设计是抬起自动灭灯,家里也没玻璃台面,就没再想办法折腾去拍他亮灯的情况。


不过对于有娃家庭,有抑菌效果的扫地机,肯定是让人放心许多。标称灭菌率能达到99.99%。
相信如果家里养了宠物的话,这个功能也会是刚需。

拖布部分,采用魔术贴设计,方便安装拆卸,当然,那些一次性拖布也是可以匹配的。

随附5个集尘袋,10块一次性拖布。

三,上手
既然小屁孩驯服它都相对这么容易,对于正经使用来说,上手也很简单。跟着说明书走就可以直接连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电器最好搭配米家app使用,千万别直接单机上线使用。因为涉及到很多智能操作。
app内找到相应机型后,会跳出对应的连接操作,根据提示往下走。记得打开三个开关:蓝牙,WIFI,GPS.

连接好之后跟着系统进行一次固件升级。

然后,就可以直接摸索上手了。都是中文菜单,而且名称都通俗易懂。
部吸力开关可以调吸力大小,有很安静的静音模式,也有强力模式。
水量控制方面,分成了3档,最小可以关闭。
也就是说通过开关控制,可以让机器单独扫地,或者拖地。
首次使用,机器会自行探查地图,家里有些地方还没来得及清理,就暂时只开放了部分区域。
比较头疼的是桌子腿沙发腿之类的,不过还好,机器在工作过程中都会绕着清扫。

通过模式选项,可以设置单独清扫区域,虚拟墙等,进行定制化清扫。
可以看到,机器每次运行会把上下两个厅分格,但是具体的行走路线会随机确定,有横走也有竖走。

房型右下角这个小图标也是可以点击进入,有地图相关的的操作,如果家里住的是别墅,可以记录不同楼层的地图。

右上角进入设置菜单,就是更为广泛地操作选择。

机器设置上有专门的地毯增压模式,可以采用大吸力把地毯纤维里的污物吸出。
然后就是机器人的语音音量可以控制,我是到手就给她闭嘴了。不过也有需要让她说话的时候,这时候只要音量调高,机器人自己会来一句“我在这里!”

四,总结
在被小屁孩的各种蹂躏中,创米小白非常刚强。我也算完成了初体验。
对于她干活这方面,个人认为,清理很到位,没有死角,昼夜待命。拖地方面,尽量避免大量的液体污物,不然那就是带着脏污到处转。
机器比较适合高频率轻污染的清扫,彻底帮家人释放双手。
要说问题,还真找到几条,这里仅供大家参考:
1,没有脱困功能
主要是针对缠绕困境。在我使用过程中,发生缠绕了塑料袋以及擦地布的情况,当时人又不在家,只能等到了家才给他取出来。
猜想如果有脱困功能或许会好一点,比如:滚刷和轮子倒转,停止吸尘。以尽力让杂物吐出。
但如果是越障类的困境,可能就有点难解决,毕竟这个跨越高度,你很难让他像刘翔一样跨栏。

2,对地毯高度不能够智能抬起
这个在我前文有提到,就是在过一般的小地垫时,机器没有智能抬起的高度,每次都会把地垫带着走一段,有时候还会缠进去。
这个可能牵扯到智能识别的进一步优化。

3,拖地功能需强化
在拖地方面,机器的水量控制,和拖布吸附效果都不错。
不过对于顽固污渍,建议增加强力拖模式,目前市面上有机器具有这类功能,就是在拖地的时候通过扭动机身增大压力,来达到强力去污的效果。
4,关注耗材通用性以及成本问题
在创米小白的操作界面,有相关的耗材使用情况,这点设计非常好。
牵扯到耗材补充和花费的问题,我比较关心相关耗材是否会采用一些通用型号,尤其像集尘袋这种月抛型产品,价格如何。如果价格不够优惠,可能我就选择不使用集尘功能了。
这对于机器设计的初衷,也是严重违背了。
综上,相信一些功能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后续的固件升级来完善。剩下的就是硬件耐久,以及耗材问题了。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创米小白V2扫地机器人测评体验(扫地机器人最高级的存在),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914,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