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写到了存储芯片产业正在经历的寒冬。其中,DRAM产品历经全球性的市场价格雪崩,“雪崩”之下,利润下泻、库存堆积,成为横在DRAM巨头面前的一项难题。
为避免DRAM芯片再大幅跌价,诸如SK海力士、美光等多家供应商已开始积极减产,预估2023年第一季DRAM价格跌幅可因此收敛至13-18%,但仍不见下行周期的终点。
然而,在市场因素之外,从工艺制程的演进和技术角度来看,DRAM产业似乎也正面临瓶颈及一系列技术挑战。
DRAM缩放速度放缓
对DRAM芯片来说,随着晶体管尺寸越来越小,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就越多,也就代表一片芯片能实现更高的内存容量。
从DRAM三巨头工艺尺寸的发展历程来看,三星、SK海力士、美光在2016-2017年进入1X(16nm-19nm)阶段,2018-2019年为1Y(14nm-16nm),2020年处于1Z(12nm-14nm)时代。后续,行业厂商朝着1α、1β、1γ等技术阶段继续迈进。
目前,各大厂家继续向10nm逼近,目前最新的1α节点仍处于10+nm阶段。
2022年10月,三星在Samsung Foundry Forum 2022活动上公布DRAM技术路线图,预计2023年进入1β工艺阶段,即第五代10nm级别DRAM产品。同年12月,三星开发出首款采用12nm级工艺技术打造的16Gb DDR5 DRAM。
2022年11月,美光将1β DRAM产品送往客户的产品验证流水线,率先进入了1β节点,这意味着将DRAM芯片的晶体管工艺又向精密处推进一步,来到了10纳米级别的第五代。且正在对下一代1γ工艺进行初步的研发设计。

随着DRAM芯片制程愈发先进,利用EUV光刻迈入到10nm工艺路线已经成为确信的一步。
三星、SK海力士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引入EUV技术来制造DRAM;对比前两家早早加码EUV,美光方面则稍晚一些。
据了解,美光另辟蹊径,采用其先进的多重曝光技术和浸润式光刻技术,以最高精度在微小面积上形成图案,缩小器件尺寸从而提供更大容量,成功绕开了其它芯片公司必须使用的EUV光刻机。不过,美光计划从2024年将EUV纳入DRAM开发路线图,其Fab A3厂将会率先导入EUV设备,为1γ DRAM早日量产做准备。

DRAM领域聚焦制程迭代,随着工艺来到10nm及以下,价格高昂的EUV光刻技术开始成为厂商们比拼的关键利器。
3D DRAM
EUV光刻机能解决眼下的难题,但面对物理基础和结构技术的瓶颈,DRAM厂商的长远命题是材料和架构的突破。
其中,通过迁移到3D来颠覆平面DRAM技术,成为了DRAM厂商解决困境的共识。
DRAM工艺之所以提升越来越难,还需要回归到它的结构上。DRAM是基于一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器的存储单元。
其扩展是在一个平面上,将每个存储单元像拼图一样拼接起来。要想提升DRAM工艺,电容器的缩放是一个挑战。另一个挑战是电容到数字线的电荷共享,要考虑用多少时间将电荷转移到数字线上、数字线有多长。
既然在一个平面内塞入更多存储单元很困难,那么将多个平面叠起来成为新的技术思路。3D DRAM,一种将存储单元堆叠至逻辑单元上方,以实现在单位晶圆面积上产出更多产量的新型存储方式。除了晶圆的裸晶产出量增加外,使用3D堆叠技术也能因为可重复使用储存电容而有效降低 DRAM的单位成本。
当前在存储器市场,能和DRAM“分庭抗礼”的NAND Flash早在2015年就已步入3D堆叠,并已经朝着200+层堆叠过渡,然而DRAM市场却仍处于探索阶段,为了使3D DRAM能够早日普及并量产,各大厂商和研究院所也在努力寻找突破技术。
其中,HBM(High Bandwidth Memory,高带宽存储器)技术可以说是DRAM从传统2D向立体3D发展的主要代表产品,开启了DRAM 3D化道路。
HBM主要是通过硅通孔(TSV)技术进行芯片堆叠,以增加吞吐量并克服单一封装内带宽的限制,将数个DRAM裸片垂直堆叠,裸片之间用TVS技术连接。
从技术角度看,HBM充分利用空间、缩小面积,正契合半导体行业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并且突破了内存容量与带宽瓶颈,被视为新一代DRAM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面对DRAM市场的萧条,行业厂商唯有持续研发推出1β、1γ…或更先进制程的DRAM产品,以创新技术在逆境中站稳脚跟。
除了上述提到的High-k介电材料、HKMG、柱状电容器、EUV技术及3D DRAM之外,研究者们也开始在铁电材料电容器、无电容DRAM等方面下功夫,试图借此解决DRAM芯片当前的难题。
总体而言,无论是哪种方法均遵循着两种路径,要么是在先进制程上下功夫,要么是在先进封装上苦心钻研。两条路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内存芯片越发挤牙膏:厂商们被新技术难住了,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9259,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