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有什么美食(三国时期阆中盛产什么)

阆中有什么美食,三国时期阆中盛产什么?

1、白糖蒸馍

白糖蒸馍系清代乾隆时,是四川省阆中回民哈公奎创制的一种名小吃。它无中式馒头的碱涩味,也无西式面包的微酸味。

2、张飞牛肉

张飞牛肉产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具有浓厚的四川风味的特产。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

3、保宁压酒

保宁压酒是阆中所独有的传统名酒,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压藏一年以后方可出窖开缸,变成半透明的琥珀色,酒味甜美柔和,回味绵长。

4、阆中川明参

阆中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较温暖,垂直分带差异明显,年平均总积温6277.8℃,平均日温17.1℃,适宜种植明参。阆中种植明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

5、保宁醋

保宁醋以地名(今四川阆中市保宁镇)俗称,始于五代唐长兴元年(公元936年)设保宁军治时,距今已有1078年历史。

阆中有什么美食(三国时期阆中盛产什么)

八尔湖哪些名小吃?

八尔湖景区,位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八尔湖镇,距南部县城37千米。景区占地面积约11.3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约2.8平方千米,总库容1800万立方米。

八尔湖景区的景点结构分为浅丘带坝、漕田岔湾、湖绕渔村、漫滩湿地等四大部分,有一江五湖叠水微景、纯阳湿地公园、水韵花谷、休闲竹苑、特色商业古街等景点。

2020年3月21日,八尔湖景区被南充旅游标准评定委员会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1.顺庆羊肉粉

顺庆羊肉粉是由米粉(以大米制成的熟米粉)和羊肉汤、馅,配上考究的佐料而成,具有三鲜特色(粉鲜、馅鲜、汤鲜),米粉质细、绵软、馅味清香无腥膻,汤色乳白而滚烫。数九寒冬,食一碗羊肉粉可发热冒汗,大有驱寒祛湿之功,故有人喜用食羊肉粉发汗治疗感冒。外地宾客来南充,均以品尝正宗顺庆羊肉粉为一大享受。

2.张飞牛肉

保宁干牛肉又称张飞牛肉,产于四川省阆中市,是具有浓厚的四川风味的特产。张飞牛肉表面为棕红色,切开后肉质纹丝紧密,不干、不燥、不软、不硬,食之咸淡适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张飞牛肉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驰名,已有二百年历史。

3.大通热凉粉

热凉粉是四川省南充市大通镇的汉族特色名特小吃。现在流行全国。大通“热凉粉”的制作工序是先将豌豆浸泡发胀之后,磨成浆,再过滤去渣,沉淀取粉,将粉加水煮熬至熟,然后加入腊肉、油、米豆腐、榨菜、萝卜干、冬菜、花椒面、辣椒面、味精等十多种调料,遂成美味热凉粉。

4.西充狮子糕

狮子糕,以香甜酥脆、入口化渣、色之金黄的特色,享誉海内外,多年来畅销不衰,给西充人民创造了财富,给狮子糕人带来了骄傲。狮子糕原名“寿王糕”。出自1876年(光绪二年)秋,杭州西湖“寿春坊”斯仁谷之手。

5.东坡豆腐肘

东坡豆腐是一道汉族名菜,属于素菜。肘酷似猪肘,银红明亮,咸鲜清香。以豆腐 ,冬笋 ,香菇(鲜)等制作。酷似猪肘,银红明亮,咸鲜清香。

6.锅盔灌凉粉

南充锅盔灌凉粉是四川南充的特色风味小吃,它既有新鲜出炉锅盔的香脆,热气腾腾,又有川北凉粉的晶莹剔透,麻辣绵软。芳香可口,独具特色。吃南充锅盔灌凉粉本身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大街小巷,街头巷尾,叫卖锅盔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吃锅盔灌的人热气腾腾,汗流浃背。

四川南充美食特产是什么,是顺庆羊肉粉、张飞牛肉、大通热凉粉、西充狮子糕、东坡豆腐肘、锅盔灌凉粉……因为喜欢一个城市的美食所以爱上这座城市,有机会来南充的话一定要记得品尝。大家还知道哪些南充的特色美食呢?赶快去南充买起来、吃起来吧。

旅行中如何拍摄古镇?

旅行中如何拍摄古镇?

古香古色的小镇,感受来自时间和历史的沉淀,是很多人出游旅行的选择之一。那么,古香古色的小镇到底应该怎么拍?

用相机寻找古老的记忆,体味古色风情。

1、光影的运用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不同的光线可使建筑物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而在古镇摄影中,要善于运用光影效果来强调古建筑的造型特点、视觉特征,营造照片的明暗变化及现场氛围。

侧光拍摄,明暗对比明显,更加突出层次感和质感,是建筑摄影中最常用的光线。

顶光照亮建筑物顶部,适于表现建筑群的范围,这种光线能把建筑的层次区分出来。

要善于利用一天各个时段的光线来全方位拍摄古镇,早晚的光线是一天中最清净的时刻,傍晚时分,斜阳下的影子投影在斑驳的古巷内,波光粼粼的小河中荡起了金色的涟漪,这些都是很好的拍摄题材。

落日下的古镇显得温暖和安静。给人一种向往的感觉。

斑驳的红墙搭配摇曳的树影,好像在讲述历史的沧桑。

当然,除了自然光以外,我们也不能忽视人造光对古建筑的影响。

城市夜景与水中的倒影,构成了虚实相映的的效果。

关于光影的运用,可参见前文“光与影”的艺术,7个拍摄思路及创意,拍出不一样的光影大片

2、取景构图

摄影里面“远取其势,近取其质”,远景要尽可能突出整体景色的主体气氛,特写则表现某局部的独特细节。

俯拍表现建筑物全貌时,最好是有广角镜头来获得更大的视角,否则就会有较远的拍摄距离。

古镇的建筑一般都不会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像故宫这样的古建筑群,就非常适合从高角度来通过俯拍表现整个建筑群的规模。如果要用大量来表现古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全貌,那么俯拍是必不可少的拍摄角度。只有站在较高的位置,才能有较为开阔的视野,拍摄到古建筑物或建筑群的全貌。

古建筑旁的树木、山岳,可以用来增强画面表现力,让画面更加丰满。

而通过低角度仰拍,形成强烈的透视感,从而表现出古建筑的高大、威严,同时也增加了建筑物的稳固感。

低角度仰拍表现建筑的高大、威严,拍摄时要注意画面不要出现倾斜,否则建筑会给人倾倒的错觉。

大景风光拍腻的话,可以寻找一些古镇的小景,如有特色的小店、特殊角度的局部细节、古镇的风土人情等,从而去展现那些细节的魅力。

局部小景

以建筑局部为背景,显得更加淡雅,更加诗意。

关于构图,可以尝试前景构图、框架构图、留白构图、竖构图等多种构图方式,把场景中的各种元素组合、搭配,就能为观众呈现一幅视觉效果更好的作品。

利用旧式门窗或古建筑拱门等框架进行拍摄梅花,犹如画一般美丽。

花窗多变的造型、精美的纹饰,又因光影的照射,犹如在白粉墙上绘就的一幅幅斑驳陆离、水墨画,美不胜收。

前景+灯笼+老房,恰恰营造出一种宁静、冷清的氛围,红色的灯笼与冷清的环境实现了对比,更具有观感。

微派建筑前的柿子树与建筑浑然一体,绘就了一幅绝美的国风田园画。

3、加入环境元素,让画面不单一

拍摄古建筑不要只想着拍摄建筑本身,有些时候会让画面显得单调。如果画面中有可以利用的元素,那么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元素,如倒影、树木、各种天气情况,甚至是人文元素,从而起到渲染、衬托建筑的作用。

古建筑旁的树木,可以用来增强画面表现力,让画面更加丰满。

由浓转淡的云雾将村落遮挡得若隐若现,表现出唯美的意境,逆光将雾气染成黄色,烘托梦幻般的画面氛围。

倒影只保留建筑局部,将其余干扰元素都移出画面,更加突出画面主体。

雨丝,与建筑局部的完美结合。

另外,晨光夕阳下,长满野草的石拱桥和石板路、停在岸边古色古香的乌篷船是表现古镇神韵很好的题材,幽暗深邃的弄堂、高大精美的民宅为古镇提供了很多创造的灵感,临水而居的枕河人家更是水乡画面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4、古镇人像

拍古镇人像相对较难,拍的是文化+人。那可是由内而外全方位考验啦!取景构图、人物造型、故事意境3点少一分,就成了平庸的游客照。拍好一张古镇人像照,除了摄影真功夫,还要读好多书,尤其是诗,才能拍出古镇的诗情画意。

《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

《点绛唇》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5、创意拍法

常规的拍法拍腻了,当然,也可以玩创意,如黑白化处理、慢门,多重曝光等等,想法和创意是决定你的作品是否可以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长曝光使得水面呈现雾化,增添梦幻之感的同时,黑白化更简洁了画面。

多重曝光,增添画面梦幻之感。

当然,除了前期的拍摄,也可以尝试用后期实现创意,如局部色彩、水墨画、添加印章诗词,再如添加适当的素材作为点缀,如:鸟、船、树枝花草、文字、印章等,让照片具有写意的、超脱现实的、飘逸虚渺的古韵等。

后期局部色彩化,通过添加印章、文字等元素,实现水墨中国风。

当然,特殊的技法还有很多,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技巧运用恰当,会达到夺人眼目,完美表达主题的目的;但如果单纯地“为技巧而技巧”,便会喧宾夺主,失去技巧本身应有的价值。

最后提醒一点:我们喜欢到古村镇摄影,拍摄和旅游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古村镇这一种不可移动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次,在出发古镇拍摄前,先查阅古镇的历史和人文以及旅游攻略,对那里的情况了解越多,就越清楚自己要拍的画面,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面视角,帮助我们形成有特色的摄影作品。

以上内容如有帮助,欢迎点赞,留言,转发!想了解更多摄影技巧,欢迎关注【墨染印画】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阆中有什么美食(三国时期阆中盛产什么),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0430,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1
Next 2023-02-2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