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有什么美食,泉州的美食有哪些?
肉粽
肉粽是泉州有名的小吃,油润不腻,光亮金黄,香甜可口,享誉海内外。用糯米淘浸加上猪油、酒、卤汁、酱油烧透之后,夹卤猪肉块、香菇、莲子、暇干,用竹叶包裹好煮烂,要趁热食用,配上调用蒜泥、卤汁、辣椒酱味道更甘美,粽香四溢,弥漫口中。
姜母鸭
发源于泉州,“姜母鸭”可谓是美食中的药膳,尤其适合秋冬季进补,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寒冷的冬天吃完后能感到通体温暖。以红面番鸭为原料,炒香后加入老姜(姜母)和米酒进行炖煮,煮的过程主要分为猛火开、温火炖和补药下锅,香气扑鼻,肉酥汁多,可搭配一些蔬菜或是面类煮着吃。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
四果汤
四果汤是福建漳州、泉州一带人们夏季消暑的重要饮品,不仅在街边摊贩那可以买到,很多正规店面也有卖。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放入红豆沙或芋泥等,也可以放入西瓜,菠萝等水果,舀一勺蜂蜜水加入就完成啦。味甜爽口,特别适合夏天吃。
洪濑鸡爪
产于福建省南安市洪濑镇的传统风味小吃,因洪濑镇卤味鸡爪而出名,所以简称为“洪濑鸡爪”。鸡爪那么好吃的秘诀在于卤制中的调料,是经过无数次的调试才逐渐形成的美味风味。口味微微辣,很有嚼劲,越吃越想吃,佐酒的最佳小菜。
肉燕
又称为“太平燕”,有着“太平”、“平安”的象征,因此福州人逢年过节或是办喜事会点上一道。选用猪后腿的精肉,用上好的番薯粉经过严格精细的工序手工打制而成。圆头散尾,形同飞燕。口感韧而有劲,味道鲜美。
土笋冻
土笋是野生于沿海江河入海处咸淡水交汇的滩涂上,学名叫做“星虫”的一种环节软体动物,从沙子中取出土笋,放养一天后入锅烹煮,待熬出胶汁后自然冷却便成为“土笋冻”啦,入口冰凉感十足,与其他调料搭配享用,风味尤佳。土笋更是具有滋阴降火、清肺补虚和养颜等功能,受到大众的喜爱。
石花膏
石花膏在泉州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广受欢迎。石花膏采用生长于海底的天然植物石花草为原料,采摘极为不易。外观类似果冻,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 吃时店家用一把类似刨刀的工具,麻利地在固体状石花膏块上刮,把石花膏刮成均匀的细条盛在碗里,加上红豆沙或是芋泥等
清真牛肉锅点
清真牛肉锅点是泉州回民喜吃的一种小点。用精面粉糅作面坯,牛肉加姜剁成肉末作馅,包作饺子放平锅时色泽金黄、底酥香脆,肉馅鲜美、入口爽滑,为清真名点。
大虾米粉
只有在惠安崇武才能享受到这种美味,煮不糊的闽南米粉,加上具有当地特色的鱼卷、萝卜丝,配上有足两根手指那么粗的新鲜大虾,还有嫩滑的瘦肉,让人一碗怎么吃得够!
石狮甜果
石狮甜果为年糕中的上品。相传明朝万历年间石狮已开始生产此种年糕。其主料有大冬糯米、白糖、蜜冬瓜、金橘、香料等,能存十五天不发霉。冬天放在糖里,夏天放在食油中,可保持四、五个月不变质。回乡的华侨总要带上一些石狮甜果到海外馈赠亲友。
猪血汤
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简简单单的一碗猪血汤熬制起来也有一定的学问哦。以大骨熬汤,加入特殊香料,用大勺子将已经融成块的生猪血放入汤中,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配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调味,端上桌来,香味扑鼻,猪血光亮有弹性,吃起来爽口弹滑。猪血汤还具有良好的补血功能。
泉州咸饭
泉州的特色主食,种类繁多,有南瓜咸饭、萝卜咸饭、五花肉丁咸饭等。主料有小米,南瓜,北瓜,红薯,玉米粒等,别的食材可根据个人喜好添加。咸饭性凉,夏季火气大适宜吃,小小一碗米饭能做到清凉,泉州不愧是个有着浓郁海滨风情的地方。
海南四大美食是什么?
海南没有“四大美食”,只有所谓的“四大名菜”,分别是文昌鸡、和乐蟹、东山羊、加积鸭,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它们能够代表海南的美食,但我也不否认它们的名气确实很大,味道也不错。
如果你是游客,在这里我建议你来海南一定要品尝下面这些美食:
海南四大名粉
我一直觉得海南的各种粉应该在全国粉界有一席之地,无奈它们还是比不过桂林米粉、常德牛肉粉、广东炒河粉等等的知名度,只能在岛上开花,无法走向全国。
1.海南粉
海南粉是海南所以粉类的一哥,也叫作“腌粉”,是海南最具代表性美食。通常来说,以海口的腌粉最为地道。但是各个地方都有其不同的做法,口感也不太一样。
2.抱罗粉
抱罗是海南省文昌市的一个镇,以抱罗粉出名。抱罗粉最大的特色就是米粉Q弹、卤汁香甜。你可以选择腌的(类是干拌),或是汤的做法。
3.陵水酸粉
陵水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北纬18度穿过,全国房价最高的县城。海滨风光优美,不输三亚。同时它还是一座美食之都,最出名的就是陵水酸粉。
顾名思义,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卤汁是酸的,米粉细滑,还要加入牛肉干、沙虫干等名贵的食材,彰显贵族气质。但是陵水本地人是不把酸粉当早餐吃的,一般都是中午吃,还要配上稀饭和咸鸭蛋吃。
4.后安粉
一样的,后安也是海南的一个地名,隶属万宁市。说到万宁市,那可就厉害了,前面我们说到的海南四大名菜中的东山羊、和乐蟹都是万宁的美食,但是知名度最大的应该还是后安粉。
区别与上面那3中粉,后安粉是纯汤汁加河粉。汤底是鲜美的猪骨汤,加上鲜肉片和猪大肠,非常适合做早餐。
清补凉
夏天的海南,除了空调可以续命,还有一碗清甜可口的清补凉,这个一听名字就让人可以降温的饮品,我觉得是海南送给每一位游客的《凉凉》。
海南的清补凉,食材里大概都会有绿豆、薏米、红枣、西瓜、鹌鹑蛋、芋头、通心粉、芋圆、龟苓膏、汤圆等等,可以选择纯椰子水、椰奶、红糖水等口味,都能甜到你的心里。
海南各种鸡
在海南,有着“无鸡不成宴”的说法,一言不合就要吃鸡。过年要吃鸡,不过年也要吃鸡。端午节可以不吃粽子,但一定要吃鸡;中秋节可以不吃月饼,但一定要吃鸡。
海南的鸡中,以文昌鸡最出名,通常是白切的做法,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品尝。
除此之外,海南人还把鸡吃出了各种花样。比如:椰子鸡、临高土窑鸡、三亚槟榔鸡、地胆头鸡汤、糟粕醋鸡……
海鲜
来海南怎么能不吃海鲜呢,并且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方式,那就是清蒸或白灼。
除了这些,海南还有好多好多的美食,欢迎您到海南来!
福建十大名小吃有哪些?
福建简称为“闽”,要说八大菜系中哪一系在市面上比较低调,不那么有“侵略性”,可能闽菜就当仁不让了,毕竟在外地人看来闽菜系中最知名的可能就只有“佛跳墙”了,就这还老被有些人误认为它是粤菜。
这次我们就来分享一下福建省比较有名的、美味的小吃,如果大家有机会去到福建的话,千万不要错过,虽然它们中有一些可能看上去好像有点“怪”,但普遍都很好吃哦。
【土笋冻】
如果说有个比赛是要比较哪种小吃的外观和滋味有最大的反差,那么土笋冻大概率会成为冠军,因为它的卖相实在是有点太诡异了,但滋味是真不错。
所谓的“土笋”并不是笋,甚至它都不是植物,而是一种爬行环节动物,它们的学名是可口革囊星虫,俗称就很多了,比如:海泥虫、海蚂蝗、土笋、泥丁等等。
经过清洗熬煮之后,这种名为“土笋”的星虫会释放出大量的胶原蛋白,分装冷却之后,就可以得到类似猪皮冻一样的土笋冻了。虽然外观看上去有点惊悚,好像是“虫子果冻”,但它清爽冰凉、口感弹嫩,滋味上鲜美十足,而且带有海鲜特有的一丝丝回甘。
【五香】
五香这个东西呢,有叫五香卷的,也有说是五香条的,这不用太纠结,反正它就是那个形状,其实不同地方的五香条、鸡卷、卷煎等等,都是挺相似的东西。
五香卷这个东西跟春卷在形式上有点类似,不同点在于五香卷的皮不是面皮,而是用豆皮做的,炸出来之后口感更加酥脆;而它的内馅一般猪肉、荸荠为主,鲜香不腻,哪怕是经过油炸之后,也不会像别的油炸食品那么油腻;调味上肯定是离不开五香粉的,不然也不会有这么一个名字了。
总之五香卷这种小吃也算是去一次福建必尝的,集鲜香、酥脆等优点于一身,也是当地最本土味道的饮食文化之一。
【海蛎煎】
海蛎煎也是去福建旅行一定会吃到的小吃、小菜,尤其是旅游区的餐馆和小店面,几乎必有这道美食。
这种小吃的做法也很简单,其实就是煎蛋包裹的煎海蛎,蛋液既丰富了口感层次,还可以避免海蛎过多的流失水分和鲜味,充分保持其风味以及口感。当然要确保海蛎煎更好更快的成形,里面还是会加入一些淀粉浆的,一般以红薯或玉米淀粉为主。
这个海蛎煎也就是所谓的蚵仔煎(é-ā-jiān)、蚝烙,其实海蛎、生蚝、蚵仔指的都是同一类生物,它们的学名就是牡蛎,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不同叫法而已。
【锅边糊】
锅边糊有些地方也叫鼎边糊或鼎边垂,基本上都是一个形式的东西,大同而小异,在福建各地都是挺常见的小吃。
其实这个锅边糊跟两广地区常见的粿条在本质上是很相似的东西,它们几乎都可以看作是用米做的面条。
不同点在于锅边糊的料要比一般面条丰富太多了,相比较普通的面条来说,它更像一碗浓郁的汤羹。在福州地区会以小海鲜为主,汤底很多都是蚬子熬取的,十分鲜香;而古田县等地则是以猪骨、猪肠为主,主打香醇浓厚;到了漳州等地就更爱红油卤汤了,吃的时候也可以加些当地特色的辣油,也别有一番风味。
【沙茶面】
沙茶是一种调味酱料,最初它起源于马来语地区的潮汕华人,后来传入潮汕地区,最终在福建、广东等地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沙茶面在福建美食中的地位就有点类似于炸酱面之于北京、热干面之于武汉一样。
沙茶酱不同于我们以往那些发酵的豆酱,它的组成要复杂很多,常用的原料就有花生、芝麻、虾酱、辣椒粉、五香粉、牛油、芥末、黄姜、丁香、盐、糖、椰汁、辣椒油、香茅等等数十种之多,是复合风味非常强烈的酱料,自然也赋予了沙茶面极强的特色风味。
除了酱料风味特别,沙茶面的佐料也是很丰富的,比如鱿鱼、鲜虾、蛤蜊、猪心、猪肝、鸭血、豆腐干等等都可以,所以去到福建旅行如果不知道吃什么的时候,一碗沙茶面总不会错的。
【花生汤】
花生大家都吃过,第一印象就是香脆可口,尤其是下酒的“神器”,但花生汤却另辟蹊径,它将花生的另一面展现的非常好,让人得以品尝到入口即化、酥软香醇的花生。
普遍认为花生汤起源于福建的泉州地区,当地的生日庆祝、结婚喜宴等等活动的餐桌上,总能发现花生汤的存在。
花生米浸泡去皮,用文火慢慢炖煮,花生基本熟了之后再加糖,继续保持小火炖到花生酥软就可以了,吃起来清甜甘润、酥软醇厚,搭配油条、糯米炸等小吃也都不错。
【肉燕】
肉燕也叫太平燕,是福建非常有名的小吃,在福州地区尤为受偏爱,是当地人婚丧嫁娶、亲友聚离几乎必吃的美食。
肉燕这个东西咋一看其实就是馄饨,但“肉燕”和其他馄饨也有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它不仅馅里面是肉,就连它的皮里面也有肉。因为肉燕的皮是精肉加淀粉锤捣制作的,不仅口感柔韧有些嚼劲,而且还越嚼越香。
所以,就算你的家乡也有很好吃的馄饨,但肉燕这种特色的小吃也很值得一尝,光是费尽心思的外皮就足以让人眼前一亮。
【卤面】
卤面在福建美食中的地位好像也不输沙茶面,而且相对于沙茶那么略显尖锐的、突出的风味,福建各地的卤面对于外地人来说也更好接受一些。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卤面、打卤面之类的面条,基本上只要汤底是浓稠的、淀粉勾芡的面条,那么就都可以称之为“卤面”。福建地区的卤面也是自有特色,尤其是漳州地区的做法更加建议尝试。
首先它的配料十分丰富,常用的就有猪肉、虾肉、鱿鱼、香菇等等,算是海陆山珍皆有;其他佐料上也很有特色,除了常规的那些之外,光是扁鱼、沙虫和干贝就足以让一碗卤面的鲜香无比醇厚。
【鱼卷】
鱼卷是泉州市崇武古城的有名特产,在当地几乎可以说是“无卷不成宴”,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有鱼卷在售卖,而且这个东西还算是比较方便保存,可以当作旅游的伴手礼哦。
相传鱼卷最初的雏形曾是古代的储备军粮,当地驻守的官兵就地取材,用新鲜马鲛鱼去骨取肉擂捣成浆,混合红薯粉和各种调料卷成长条,蒸熟之后就成为了方便携带的军粮。
现在的鱼卷大致做法还是同样的思路,只不过工序更精细些、配料更多样一些。做好的鱼卷蒸煮炸炒都是美味,现在也可以比较方便的网购到了,感兴趣又没时间旅行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哦。
【烧肉粽】
粽子大家都吃过,现在是我们传统节日端午节必吃的节日美食,关于粽子也曾经有过“南咸北甜”的“小纷争”,而福建的烧肉粽就是咸口味粽子的佼佼者之一。
闽南地区的烧肉粽其实就可以看作是粽叶包括下的完整一餐,除了有糯米作为主食之外,烧肉粽里一般都会有板栗、红烧肉、干贝、虾干、莲子、花生等等,不仅口感丰富,香气也很有层次,一颗就可以吃的很满足。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福建美食、小吃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
对于美食制作、饮食知识和美食美酒相关趣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滨海有什么美食(泉州的美食有哪些),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1903,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