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有什么传统美食(梅州五华县未来十年有什么大的项目发展和规划吗)

谷城有什么传统美食,梅州五华县未来十年有什么大的项目发展和规划吗?

以前的五华,给人的印象是地瘠人多,交通不便,经济贫乏。但是,近几年我们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五华的变化!

五华县发展项目

交通发展:

五华县是梅州市通往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门户,广梅汕铁路和205国道从北部横贯而过,梅河高速、汕湛高速、兴华高速、兴汕高速、畲华高速、大丰华高速和正在规划筹建的双龙高铁共同构建起五华交通外联大骨架。届时五华县将是梅州市高速网络最密集、交通最便捷的一个县。

双龙高铁:线路全长265.47公里,总投资439.8亿元,全线设11个车站,途经五华并设站。

项目发展:

五华客天下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位于五华县城西北部,项目建成后将是五华文化旅游、城市扩容的一张新名片。

梅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位于五华龙村,该项目是广东省内兴建的第五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也是梅州历史上投资最大的基建工程。

中国天柱山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五华棉洋,该项目是广东汉光超顺公司在五华县的第三个农业项目,以南药种植、特色水果生产、农业品深加工为主,结合休闲养生、观光旅游、民宿风情的国家级特色田园综合体。

梅州谷城医院项目:位于五华县城工业园,梅州地区首家集医疗、康复、疗养、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民营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

五华县通用机场建设项目:被纳入省重点前期预备项目。

五华县重点大项目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五华县县域规划

主要形成以“工”字形主轴,“人”字形次轴共同发展的空间结构。

“工”字形主轴:以华城、县城为发展极,形成“岐岭-华城-转水-县城”的北部发展主轴;以安流、县城为发展极,形成“县城-横陂-安流-梅林-龙城”的中部发展轴;以华阳、梅林为发展极,依托汕湛高速公路,西接紫金县,东连揭西县,形成“华阳-梅林-棉洋”的南部发展轴。

“人”字形次轴:“华城-潭下-长布”的西部发展次轴,“长布-周江-安流-棉洋”的中部发展次轴。

家乡发展,是每一位五华人心中永远的牵挂。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谷城有什么传统美食(梅州五华县未来十年有什么大的项目发展和规划吗)

襄阳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襄阳市,湖北省地级市,湖北省新型工业基地和鄂西北中心城市。全市共辖3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总面积1.97万平方千米。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襄阳市常住人口为5260951人。

襄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华夏第一城池”、“铁打的襄阳”、“兵家必争之地”之称。

襄阳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部为名城寻古文化旅游区,西南部为荆山生态旅游度假区,东北部为史迹采风揽胜旅游区。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风景名胜点达700多处。共有6个国家4A旅游景区,分别是:隆中风景区、凤凰温泉、唐城景区、春秋寨景区、保康县尧治河旅游区、保康县五道峡自然风景区。

襄阳历史沿革

前223年,秦灭楚,今境入秦。(今境指现今地级襄阳市的管辖范围,下同)

秦置郡县,今境分属南郡、南阳郡。南郡治江陵,领六县,其中邔、鄀、鄢为今境宜城市;南阳郡治宛,领十四县,其中邓、筑阳、山都、酂等县属今境。

西汉今境依然分属南郡、南阳郡,而两郡则同隶荆州刺史部。今境共置十二县,南郡有襄阳、宜城、中庐、邔、鄀;南阳郡有邓、山都、阴、酂、筑阳、蔡阳、舂陵等。约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襄阳城,置襄阳县,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

东汉,除舂陵改为章陵、析蔡阳置襄乡县外,基本沿袭西汉。

王莽建国元年(9)改名相阳县,建武元年(25)复名襄阳县。

三国时期,今境分属魏荆州襄阳、南乡、南阳、义阳新城5郡,设县15个。

两晋时期,今境先后分属荆州襄阳、顺阳、南、随、义阳、新城、新野7郡,设县17个。太元十四年(389),今境侨置雍州,并侨置郡、县。

刘宋时期,今境分属雍、司、梁、荆4州,共有属县30余个。

西魏时期,雍州尽归西魏,改名襄州。此时,今境分属襄州、蔡州、昌州,领县近30个。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以郡统县。今境除枣阳及保康大部外,基本归属襄州。襄州治襄阳,属县12个。

唐朝贞观初,分全国为10道,今境大部属山南道。开元二十年(733),分全国为15道,其中山南东道治襄州,监察襄、邓等17州。至德二年(757)山南东道正式设置节度使节制,节度使兼襄州刺史,统辖襄、邓等9州。唐末文德元年(888),山南东道改名忠义军,元佑元年(904),复称旧名。

五代,今境政区设置大体沿用唐制。

北宋至道三年(997),分天下为15路。今境大部属京西路襄州,设置6县:襄阳、邓城、谷城、宜城、南漳、中庐。熙宁五年(1072),全国由15路而演变为23路。政和元年(1111),京西南路治襄州,统辖襄、随、房等8州与光化军。

南宋绍兴四年(1134),岳飞收复襄阳府,随、郢、唐、邓4州,信阳军,置襄阳府路,治襄阳。绍兴六年(1136),襄阳府路复名京西南路。

元代,今境属湖广行省,置襄阳府,治襄阳,属县有襄阳、宜城、南漳、谷城4县。至元十九年(1282),均州、房州,光化县、枣阳县改属襄阳府,其中光化县为至元十四年(1277)废光化军所设,同时乾德县并入。

明代,今境置襄阳府,属湖广行省。崇祯十六年(1634),李自成攻占襄阳后,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

清代康熙三年(1664),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分为湖广左、右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属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1667),湖广左承宣布政使司改称湖北承宣布政使司,襄阳府属之。襄阳府领州、县与明代相同,终清一代,未有变动。

中华民国元年(1912),襄阳府废,今境属安襄郧荆道,道治襄阳,所领20县中有7县在今境,分别为襄阳、枣阳、宜城、南漳、谷城、光化、保康。

1950年5月,以襄阳县襄城、樊城两区设立襄樊市(县级),属襄阳专署。1951年6月,湖北省襄阳行政区专员公署改称湖北省人民政府襄阳区专员公署(简称“襄阳专署”)。

1965年,从襄阳专区划出6县,设郧阳专区。

1979年6月,襄樊市(县级)升为省直辖市。

1983年8月,襄阳行署撤销,所辖行政区域并入襄樊市。

1984年1月,原襄樊市(省直辖)境与襄阳县新划入区域,分别组建襄城、樊东、樊西、郊区4个县级区,属襄樊市。

2010年12月,襄樊市更名襄阳市,襄阳区更名襄州区。襄阳市统辖襄城、樊城、襄州3区,南漳、谷城、保康3县,枣阳、宜城、老河口3市,延续至今。

市花市树市花——紫薇花

紫薇 又名“百日红”,落叶小乔木,为新生代第三纪出现的古老树种,“紫薇长放半年花”,花期长,被定为襄阳市市花。境内野生紫薇分布集中在保康、南漳、谷城等地,以保康最广最多。该县有紫薇、南紫薇2个野生种及其它2个变种,分布面积约1400公顷,其中不乏千年以上的单株,被公认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紫薇重要发祥地”。此县所建“中华紫薇林”,移植紫薇古树5087株,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2800株,最长1株为1400余年,主干基部直径30厘米以上。

市树——女贞树女贞树是襄阳市市树,它适应性强,生长较快,四季常绿,枝干扶疏,枝叶茂密,树形整齐,婀娜多姿,是园林中常用的观赏树种。

《神农本草经》中李时珍说,“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贞女状之”。故名女贞树。

女贞分布区域:主要有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川。 江浙一带把女贞也称为冬青,其实它们是不同科的植物。女贞属木犀科一般高仅6米,是灌木和小乔木。冬青含有原叶狭长椭圆形,互生夏季开花雌雄异株,淡紫红色,花小,聚伞花序,而女贞叶卵状针形,对生,初夏开白花,圆锥花序。常绿小乔木。单叶,对生,全缘,革质,卵形或卵状椭圆形。花两性,白色。顶生圆锥花序,花冠筒与花冠裂片近等长。果矩圆形,蓝紫色,花期初夏,果期11-12月。同属植物常见栽培的还有:日本女贞L.japonica叶较女贞圆而厚,主脉常紫红色水蜡L.obtusiflium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开展,成拱形,叶背有毛,花序下垂。小叶女贞L.quihoui落叶或半常绿灌木,枝铺散,花无梗。有金叶女贞等品种,观赏价值高,栽培广泛,深受欢迎。小蜡L.sinense常绿或半常绿灌木,小枝密生短柔毛,具花梗。

襄阳气候概况

全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和东西兼顾的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适中,雨热同季。但由于地形地貌类型复杂,气候地区差异、同一地区垂直高度差异较明显,且由于各年度季风进退迟早、强弱变化不一,年际之间降水、气温、光照等气候要素变量较大,从而会导致洪涝、寒潮、大风、干旱等气象灾害发生。

(1)四季特征

最明显特征就是年分春夏秋冬四季,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时令分明。春季 为每年3月中旬至5月中旬,历时60多天,西部山地比东部地区多5天左右。春温上升快,一般每隔7天左右会遭遇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天气冷暖变化剧烈。夏季 为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中旬初,历时110多天,细分为初夏、盛夏、夏末等三个时段。夏季是对流性天气活动最强烈、最集中的季节,局地差异明显,降水变率大,梅雨不典型,易发生雷电、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天气。秋季 为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历时约70天。入秋时间,汉江以东地区比以西地区晚5天左右。不少年份在9月中旬即有较强冷空气南下侵袭,降温迅速,并出现连阴雨天气,且初秋一般少雨多旱,秋季偶受华西秋雨影响,汉江也会常发秋汛。冬季 为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历时近120天。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下,境内寒冬时间趋短,暖冬年份增多。

(2)气候要素

气温 全市年均气温为15.2~16.0℃。一年之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为3℃左右,其后各月渐升;7月平均气温最高,为27.4℃左右,其后各月渐降。气温年际变化约2℃左右。有气象记录以来,年均气温最高是1998年,为16.1~17.0℃,年均气温最低是1969年,为14.4~14.9℃。日极端气温最高值为42.5℃,最低值为-19.7℃。

降水 全市年均降水量为828~928毫米。地理分布总趋势自西南地区向东北地区递减。其中西南地区南漳、保康、谷城3县,平均降水量均在910毫米以上,其他地区均在890毫米以下。降水量年内季节分配呈夏季多、冬季少、春季稍多于秋季的特点。其中6~8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44%~50%,月均降水在100毫米以上;1月、12月降水量最少,月均降水在20毫米左右。降水量年际变化明显,最大年与最小年相差数倍。其中枣阳市2001年为473毫米,2005年为1493毫米,二者相差3倍以上。

日照 全市年均日照时数为1622~1841小时。年内月均日照时数最高值出现在7月、8月,月均160~190小时;月均日照时数最低值出现在12月、1月、2月,月均100~120小时。日照时数年际变化明显,最大年与最小年差值为500~900小时。其中南漳县1986年为2332小时,2003年为1417小时,二者相差915小时。

风 全市年均风速每秒0.8~2.4米,但因地域而异,中东部地区风速大、风力强,西部地区风速小、风力弱。以枣阳、襄阳(今襄州、襄城、樊城区,下同)、宜城等为大,年均风速每秒2.0~2.4米;南漳、谷城、老河口等次之,年均风速每秒1.1~1.4米;保康最小,年均风速0.8米。风速还因季节而异,春、夏两季风速大,秋、冬两季风速小。

全市风向也随着季节变化。其中10月至次年3月,受北方冷高压控制与影响,多刮偏北风;4月至9月,受太平洋副高压北抬东升影响,多刮偏南风。

无霜期 全市年均无霜期242~252天。年际变化明显,无霜期最长年与最短年相差60~80天。其中枣阳市最短年1990年为203天,最长年2007年为297天,二者相差94天。

襄阳旅游

古隆中 (AAAA)门票100襄阳郊外约15公里的隆中风景区,是传说中三国时期诸葛亮躬耕务农的隐居地,这里也是“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故事的发生地。

襄阳古城 免费位于襄阳市的襄城区,汉江从襄阳市穿城而过,分出南、北两岸的襄城区(汉江南岸)和樊城区(汉江北岸)。襄阳古城的南、北、东三面环水,易守难攻,自古就是军事重地,素有“铁打的襄阳”之称

凤凰温泉 (AAAA)门票168位于襄阳市卧龙镇,距离襄阳市中心约十五分钟车程,公共交通不太方便,适合自驾车前往,这里是一个原生态温泉度假区,但是里面到底是不是温泉,有没有朋友知道?

中国唐城 门票90唐城挺大的,唐城影视城分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五大片区,建有皇宫、明德门、青龙寺、长生殿、御花园、胡月楼等多个大型单体建筑

黄家湾(AAA)门票40位于襄阳城西,邻近古隆中景区,相传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的出生地。景区内山水相依、层林叠翠、绿草如茵、湖光粼粼,风景如画

广德寺 门票10原名云居禅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位于襄阳市城西13公里处,寺院与古隆中风景区毗邻,寺内古木参天,寺外碧水环绕,环境幽雅宜人,被清朝康熙皇帝赐封为“护法尊”的古银杏树干年不衰,枝叶茂盛。寺院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是鄂西北著名古刹,湖北省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十方丛林

襄阳饮食风俗襄阳人喜欢日食三餐,两稀一干(早晚吃干晚上吃稀)。农忙时吃五餐。建国以前以麦类、豆类、小米、包谷、高粱、红薯为主,除东津,峪山、黄龙等产稻区可以吃大米外,其他各地均以面食为主,很少吃到大米。 建国以后,由于大力兴修水利,水稻生产得到发展,民食以大米、白面为主,很少吃杂粮。襄北人民的饮食习惯变化尤大。平时从节俭一、二样素菜即可,农忙,节日尚丰,喜庆则一席十荤。

襄北习惯吃腌菜,襄南习惯吃熟菜。

牛油面 牛油面是襄樊人最喜欢的早餐。牛油面的特点是一辣二麻三鲜,味道可口,回味悠长,久食不厌。很多襄阳人如果三天不吃牛油面,感觉口中无味,食欲大减,牛油面。 牛油面做法简单:水开后将面下入锅内,煮开后捞起,加香油凉拌。吃时,撮一把放入搭勺,伸进沸水中冒热,然后加上熬好的牛油、辣子及其它佐料即可。吃牛油面食,再喝一碗襄阳黄酒,惬意而舒服。

黄酒 襄阳黄酒色似乳汁,香气好,味微酸甜,略带酒味,其酒精度因加浆稀释,一般只有2-3度。其使用原料是糯米,,又继承了古老传统的的制作方法。黄酒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硫胺素、核黄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尼克酸含量,每克中分别达到78.9克和2.6克,因而这种酒营养价值很高,很适合老年人引用。黄酒因含有大量糖,具有相当高的热量,酒精度极低,故而一不伤肝,二不伤胃,而且又可以加速体内血液循环,增强骨骼,还有舒筋活血和增进饮食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还可将其作为烹调菜肴的味料或解腥剂,以及医药上的辅料和药引子。

面包 面包在襄阳又叫饺子或馄饨。襄阳人过节或改善伙食,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总要吃一顿传统的小吃–面包,并且还流传一句谚语,叫“正月初一吃面包–头一顿。”襄阳面包历史悠久,相传明、清之间即以盛行,不仅省内闻名,也吸引了不少全国过往旅客。

襄阳大头菜—孔明智慧地走进胃里 襄阳大头菜俗称“咸菜”,也因民间传说为诸葛亮所创而名为“孔明菜”。 相传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古隆中,每当寒冬腊月,他就把称为蔓茎的野菜挖回来,凉拌了下饭吃。有一次诸葛亮出门访友,临走前做了一盘蔓茎丝,数天后回家,见没有吃完的蔓茎丝并无异味,就尝了一下,一吃感到又脆又嫩,非常可口,立即悟出了其中的奥妙——新鲜的蔓茎用盐多腌一些时间就能变成美味佳肴。故相传诸葛亮是腌制大头菜的创始人。从此襄阳人腌制大头菜的习俗和方法就逐渐发展,流传至今。大头菜也成为远近闻名的襄阳特色菜。 历经千百年的传承,大头菜的腌制方法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技艺“三腌五卤六晒”。历经10个月的磨砺,大头菜才变得鲜脆可口、色泽红润,成为餐桌上的佳肴,也是馈赠亲友的特色礼品。

你喜欢闲逛于古建筑里的大街小巷里吗?

古镇是旅行中很大的一部分,很多都是耳熟能详的,比如凤凰,大理,丽江,平遥,乌镇这些以古镇古城为主的景区。

还有一部分是属于景区或者目的地中附带的一部分,比如重庆磁器口,昆明官渡古镇,成都黄龙溪等这一类。

现在的古镇基本都存在开发过度的情况。有一些甚至干脆就是仿建的,这些仿建的现在别说神似,连形似都算不上,基本建的全是一样的。

真正的古镇也都正在失去自己的特色与风俗,包括一些苗寨侗寨之类的,表演配乐都是满满的城乡结合部迪厅风。特色小吃越来越少,木锤酥水果切降龙爪爪大鸡排占据了所有古镇,就像乔杉唱的:到了白天特别的拥挤,到了夜晚疯狂的蹦迪,卖的东西都是义乌的,开酒吧的都是东北的。

现在还能有的印记也就是古镇的街巷古建和一些寺庙保留。夜晚喧嚣过后或者清晨古镇醒来之前,漫步其间,才能找到一些独特的韵味。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谷城有什么传统美食(梅州五华县未来十年有什么大的项目发展和规划吗),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059,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7
Next 2023-02-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