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三什么民美食,你们的家乡都有什么美景?
我的家乡是湛江,湛江是一个海滨城市,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湛江的美食一定离不开海鲜,湛江的景点也有靠海边的哦,下面我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湛江的美食和景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哦,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含全部。
1.炭烤生蚝
炭烧生蚝:湛江地理位置优越,养殖出来的生蚝肉质鲜嫩肥美,口感清甜无渣、爽滑,可制作多种多样的生蚝食品。由于炭烧生蚝的做法非常简单,只需将蒜蓉、酱等佐料放入刚刚撬开的生蚝内,再直接放到火上烤熟即可,这样既保证了生蚝的鲜味,蒜蓉又能有效地去除蚝本身的腥味和臊味,实为不可多的美味。
2.蒜蓉蒸沙虫
蒜蓉蒸沙虫:沙虫肉质白净,吃法因人因地不同,有清蒸、白灼、爆炒、生滚、熬粥等等;如韭黄炒沙虫、白灼沙虫、生滚沙虫汤、菜胆炒沙虫等等。蒜茸蒸沙虫,肉厚油肥鲜嫩,且有嚼头,愈嚼愈鲜。
3.清蒸硇洲鲍
硇洲鲍,以味道鲜美、肉质嫩滑、营养丰富而著称。为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盛产!是鲜为人知的中国历代朝迁贡品。硇洲鲍鱼是杂色鲍,有人又称之为“九孔螺”。因其贝壳有着美丽的彩纹及九个气孔湛江十大特色美食湛江十大特色美食,每年的5月份最肥美,而在10、11月份肉较瘦。中医称鲍鱼功效可平肝潜阳,解热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4.烤乳鸽
湛江人很喜欢吃鸽子肉,无论是烤制还是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在餐馆里,烤乳鸽十分常见,价格约30元1只。烤乳鸽口感香脆,肉质滑嫩。
5.豆芽炒海蜇
豆芽炒海蜇:选用自传统的绿豆芽,不用激素培育,白嫩、幼细、爽口。海蜇也是湛江电白一带的海蜇,用传统方法处理后,保证原味。两者猛火爆炒即可,新鲜爽口,一道极其普通的家常小菜,却因用料的精良而带出了山珍海味难以比拟的鲜味。
6.白切鸡
白切鸡:广东不少地方有吃白切鸡的习惯,但湛江人尤其喜爱白切鸡,它是湛江人节日加菜、宴客的第一菜。湛江本地人做白切鸡一重选鸡,二重煮鸡,三重配味。所选鸡均为本地细骨农家鸡,绝无用饲料鸡和大骨鸡。
7.白灼虾、干煎大虾
湛江沿海盛产对虾,年产一般2000多吨,被评为“中国对虾之都”。以廉江、雷州、坡头、麻章为主要产区,其中有龙营、雷高、企水、南三等4个万亩虾场。
品尝对虾以天然海产者为佳,其肉嫩味美、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白灼、干煎是最常见的两种做法。
8.牛杂煲
牛杂煲是湛江市民喜爱的一种街头小吃。湛江牛杂煲采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牛杂反复清洗后进行腌制,然后文火焖煮至九成熟,再一次清洗后,放茴香、花椒、八角、桂皮、陈皮、沙姜、豆寇等调料、酱汁焖熟。这样煲出的牛杂汤稠味鲜,极具特色。
9.簸箕炊
簸箕炊在茂名、湛江一带十分盛行,制法为放磨成桨的米粉于簸箕当中上锅蒸煮,待一层熟透后再逐渐添加,一般都有三层以上。待米粉全熟后,用小刀将其剐成格状,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与蒜蓉浆(即蒜鸡油)。入口细腻富有弹性,软滑而不黏牙,再加上秘制的酱料,香浓而又不腻,那种味道绝对令人难以忘怀。
10.白切狗
湛江人食狗,不拘时节,一年四季皆食。三伏暑天吃夏至狗,以热压热:三九寒天食冬令狗,驱寒进补。湛江人食狗也很讲究,“老猫嫩狗”,喜欢食鲜嫩的狗,狗中又以黑狗为佳。这样的狗肉才细腻可口,芳香袭人,味道特异。
1.湖光岩
湖光岩风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湛江市区西南18公里处,被联合国地质专家称为研究地球与地质科学的“天然年鉴”。湖光岩大约形成于20万年前,是我国现存的三座火山湖之一,也是世界上除德国的Manderscheid之外仅存的玛珥湖。这里的地质特征兼有海岸地貌、构造地质地貌等多种地质遗迹,自然风光极好。董必武同志曾用十个字对它作了概括:“四山环一湖,湖水明如镜”。公园内古树难天,古藤缭绕,植被茂盛,有一片高密度空气负离子区,堪称“天然氧气吧”,人在湖滨漫步,倍感心旷神怡。
2.东海岛
东海岛是一个平坦而开阔的大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在全国排行第五。岛上人口大约15万,传统以出海打鱼和种棺木薯、番薯、甘蔗、花生等旱地作物为生。近年,种植北运蔬菜,养殖龙虾、鲍鱼、对虾、螃蟹、牡额及珍贵鱼类等已逐渐上升为主业。水果有香蕉、芒果、树菠萝等,“东海香瓜”是当地的特产,比一般的香瓜短,犹似苹果,亦称“苹果瓜”,甜且脆。 东海岛的东岸面向着浩瀚的南海,有一条绵延 28公里的洁净沙滩,是中国最长的海滩,仅次于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排名世界第二,海湾呈新月形,沙细且白,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
3.硇洲岛
硇洲岛, 古称硭,是一个大约20—50万年前由海底火山爆发而形成的海岛,也是中国第一大火山岛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东南约40公里处,北傍东海岛,西依雷州湾,东南面是南海,纵深是太平洋,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硇洲岛是“湛江八景”之一,美曰:“硇洲古韵”。岛中名胜古迹众多,有南国著各的旅游度假胜地—那晏海石滩,有十分理想的天然海浴场,还有与伦敦、好望角灯塔齐名的世界著名三大灯塔之一的硇洲灯塔。它是湛江市的岛外之岛,风景秀丽,一年四季气候宜人。
4.吉兆湾
吉兆湾位于湛江市东部50公里的广东省吴川市,海岸线长11.2公里,为风景美丽的滨海旅游度假胜地。旅游区内海阔水蓝,滩阔林密、气候温和、水产丰盛。十里九湾,一湾一景,有沙滩、沙坝、怪石、河流、湖泊、港湾、森林、渔村,葵树成行、椰影婆婆,极具亚热带海滨特色。
5.遂溪孔子庙
孔子文化城内一切建筑物,包括候车亭、码头亭、大小桥梁、卫生间等均为仿古建筑。其中孔庙为明清建筑风格,其他为春秋战国时代风格,以体现孔子生活年代的特征。城内大气恢宏,光孔庙占地就40多亩,一条朝圣大道宽12米、长400多米;南大门占地近70亩;鲁国街长近千米。园内有孔子思想文化、儒家历史文化、中国经典历史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遂溪经典文史再现,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此外,城内以森林、水体、原石、花草为自然景观。人在林中游、水在湖中流、悬崖峭壁、山顶瀑布、百花之山、百岁古林,一个绿色海洋,一个天然氧吧,一个生机无限的生态环境。
6.特呈岛
特呈岛是广东省湛江市湛江湾水道中间的一座小岛,“特呈”是古越语,“特”即地方,“呈”是和谐吉祥的意思。它离湛江市霞山区只有3海里,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为天然良港顶风抗琅保平安。岛内地势平坦,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气候四季如春,有500多亩国家重点保护的红树林、400多年历史的冼太庙、抗日革命旧址。白沙滩、火山石、大海、海鸥、渔船和采海人相互映衬,象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让人流连忘返。
苏轼的三位夫人谁最有才华?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文采飞扬、才华横溢,除了才华外,他还风流倜傥,英姿焕发,是个痴情种,国民老公,在那个年代,他身边应该是妻妾成群,然而苏轼的一生就只有三个女人,而且还不是同时的,这三个女人,一个是他事业上的贤内助,一个是贤妻良母,一个是他一生的挚爱、红颜知己。
王弗,事业上的贤内助
娶王弗时,苏轼刚十九岁,风华正茂,当时年仅十六岁的王弗的家乡是四川眉州青神县,那里山川秀美,岷江穿境而过,在漫天曼陀花雨中,山岭青翠,碧水潺湲,佳气葱郁,生于江畔人家的王弗,在苏轼的眼里就是世间美丽的女子。
婚后,二人恩爱情深,王弗生性安静谨慎与生性洒脱豁达的苏轼互补,两人琴瑟和谐,情深至笃,婚后两年,苏轼赴京赶考,不懈努力,终于考中了进士,不久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
又过了三年,苏轼携王弗进京居住,王弗不仅年轻美貌,还很孝顺,可以说,在苏轼刚出道的几年中,他的知识长进,政绩裴然、政声雀起,与王弗这个贤内助是分不开的。
可惜天命无常,年仅27岁的王弗就去世了。苏轼依父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苏轼还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
王闰之,无怨无悔的贤妻良母
王闰之是王弗的堂妹,早就仰慕和向往苏轼的人格魅力和博学多才,发誓非他不嫁,以至于差点就成为剩女,在王弗去世三年后,21岁的她如愿的嫁给了苏轼,成为苏轼的第二位夫人。
对王闰之,苏轼同样也是有发自肺腑的深情,后来王闰之也逐渐成为苏轼的贤内助,她视姐姐王弗所生的儿子苏迈如同己出,是一个具有美好品德的贤妻良母,在苏轼深陷“乌台诗案”最难熬的日子里,都是王闰之的默默陪伴,毫无怨言,苏轼也是没齿难忘,在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因为孤单落寞,非常思念王闰之,有词为证:
《南歌子.。感旧》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半年眉绿未曾开。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尊前一曲为谁哉。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这首词,上篇以景情相生与渗入意念的笔法,传达了苏轼与王闰之相互思念的心态;下篇以景融情与回味的笔触,似梦非梦地期盼王闰之的到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妻子的深情厚意。
在陪伴苏轼25年后,王闰之染病也去世了,在这25年里,王闰之陪伴苏轼走过了他人生最重要的25年,苏轼宦海沉浮,几升几降,两人都鹣鲽情深,王闰之的逝去,苏轼悲恸至极,痛断肝肠,他写下了字字饱含血泪的《祭亡妻事》: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许,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乾。旅殡国门,我少实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苏轼死后,他的弟弟苏辙将其与王闰之合葬,实现了祭文中“惟有同穴”的愿望。
王朝云,苏轼的红颜知己
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叫王朝云,原是他的侍妾,比苏轼小26岁,王朝云因家境贫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
王朝云先是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的侍女,后才被苏轼收为侍妾,在苏轼的妻妾中,王朝云最为灵秀,善解他的心意,有一天,苏轼下朝回家,饭后在庭院中散步,突然指着自己的腹部问身边的人:”你们有谁知道我这里面有些什么?”
端茶的说“您腹中都是文章。”苏轼连连摇头。
扫地的说:“您满肚子的都是见识。”苏轼还是摇头。
到了王朝云,她微笑着答道:“大学士一肚皮的不合时宜。”
苏轼闻言,连连点头,称赞她:“知我者,唯有朝云也。”从此对王朝云倍加爱怜,后来,王朝云在惠州为苏轼生下一子,苏轼还为此作了一首自嘲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妾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但谁也没想到,仅仅十个月后,这个孩子就在金陵夭折了,自此以后,王朝云再也没有生育,直到她去世前还在为此伤心难过,苏轼并没有为此责怪她,反倒是对她呵护有加。
在三个夫人中,苏轼为王朝云写的诗最多,对她的评价极高,苏轼在《惠州荐朝云疏》中说:“有侍妾王朝云,一生辛勤,万里随从。”又在《朝云墓志铭》中说王朝云:“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忠敬如一。”
苏轼的原配王弗最有才华
三位夫人中,论才华,首屈一指的必须是苏轼的原配夫人王弗,王弗出生在书香门第,父亲是四川青神县的乡贡进士,因此,她从小也读了不少的书,她在陪伴苏轼读书时,如果苏轼偶尔遗忘了某些知识,她都能给苏轼提醒。
苏轼并不知道王弗读过书,因此,对她刮目相看,他们时常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二人情深意切,恩爱有加。
然而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他们仅仅过了十年的婚姻生活,王弗就因病去世了,这对苏轼来说是那么的残忍,他时时刻刻都在怀念王弗,即使在她去世十年后,苏轼还写了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来悼念亡妻: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苏轼对王弗的无限怀念与深深眷恋,同时又夹杂着对自己身世的感慨,从而使这首词的情感表达得深婉而真挚,读来使人不禁泪流满面。
在那个年代,苏轼能如此,确实令人敬佩,爱要爱得这般豁达、明亮,九曲柔肠,而不是生前辜负,死后说相思,对每个爱人都尊重,彼此之间没有模糊的替代,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谁,需要的是什么,若爱的时候只爱一个人,不要有旁枝进来缠夹牵扯,这爱就如舍利,金贵完美。
人生如梦一樽还酌江月苏轼的人生经历?
“公元1082年,四十六岁的苏东坡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犯“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在赤壁古战场,苏东坡写下“古今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也成为了苏东坡如梦一生的写照。
-1-“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坐在长江的一叶扁舟上,中年不惑的苏东坡想起了雄姿英发的周公瑾,也一定想起了自己曾经的少年得意和仕途辉煌。
苏东坡诞生于四川眉山,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当时的仁宗时代群星璀璨,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曾巩等人才辈出。而苏东坡注定要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让群星从此黯淡失色。
1057年,21岁的苏东坡,在殿试中以一篇《为政的宽与简》的文章技惊四座,本该成为状元郎,却被欧阳修“避嫌”误点为第二名,弟弟苏辙也名列第13名,一门双“进士”。宋仁宗惊呼一下子为后人找到了两个宰相之才;欧阳修感叹,“二十年后,将无人再谈老夫”。一语中的,后来苏东坡和苏辙果然位居宰相同列,二十年后,苏东坡的文字传遍神州,人人争相传诵,那时果真再无人热议欧阳修了。
那年意气风发的苏家父子正准备大干一场,可是苏东坡的母亲病逝,按照传统,三苏必须回乡服丧三年。
苏东坡也因此从人生的第一次巅峰突然跌落,进入人生时运下降的通道。从21到35岁的十五年,母亲去世,妻子病逝,父亲苏洵也去世,十五年中有六年在家乡停职服丧;仕途断断续续,苏东坡先后任职陕西凤翔判官、京城史馆,业绩不好不坏;多次来回奔波于京城开封和家乡四川眉山之间,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单程就要三四个月,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冒着生命之险穿越长江三峡。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需要吃些苦头、栽些跟头、掉些深坑。而这些苦、这些坑来得越早越好,因为年轻人毕竟有体力,可以很快地爬出来、站起来。在人生的低谷期,年轻人甚至能以苦为乐,活出生命的情趣。
经历了金榜题名,但快速地跌落凡间;经历了洞房花烛,却几年后就失去爱妻;经历了官场新职,在凤翔担任判官,却与地方官陈太守不和,年轻气盛写文讥讽。这些大喜大悲也在磨砺着苏东坡,让他迅速度过三十而立,进入四十不惑。
正是在这看似艰苦的岁月里,苏东坡作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的名句,体会到了生命的珍贵与无常。
-2-“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从35岁开始,苏东坡进入生命上升的快车道。苏东坡任杭州通判的时期成了他生命里最潇洒的时段。期间他畅游西湖,游走风尘,戏弄高僧,智斗佛印。他的名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西湖的美演绎成传世经典,也把自己的生命活出了浪漫。
三年职满,苏东坡升任密州太守。在那里苏东坡又写出名篇《水调歌头》思念弟弟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又调任徐州太守。正逢黄河洪水泛滥,苏东坡身先士卒带领军队修建工程,成功抗洪,挽救了徐州百姓性命。苏东坡的政绩受到皇帝嘉奖、百姓爱戴,还在徐州修建了著名的“黄楼”,在那里结识了秦观、黄庭坚、参寥等人,一起把酒作文,挥斥方遒。
四十岁的苏东坡真正活出了精彩,自以为进入了自己不惑的人生。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079年,43岁的苏东坡调任湖州太守,政绩斐然、前途光明、形势大好。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乌云正密布,大雨正酝酿,苏东坡生命里的第二个坎即将到来,湖州竟成了他生命转折之地。
那年,王安石主导的“青苗”变法,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为了归还青苗贷款,被迫杀牛卖屋、流离失所。苏东坡之前也曾嫉恶如仇,多次向朝廷上表变法的恶果。但这次,不断上升、官场得志的苏东坡终于威胁到了改革派地位,改革派决心剪除苏东坡这个威胁。
第二年,“乌台诗案”爆发,御史台指责苏东坡作诗讽刺朝廷、反对变法,苏东坡被押入狱。经审理,苏东坡侥幸免死,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从此,苏东坡由一个高高在上的官员变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夫,每天只有一百五十文钱过活,后来只得自己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开荒,自称“东坡居士”。在黄冈期间,苏东坡心灰意冷、前途未卜,在游览赤壁战场后,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只是当时的他没有想到,他的人生还会重新崛起,冲击生命更高的巅峰。
-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即位,皇太后摄政,立即召回司马光当政,并废除王安石的一切政令。深受皇太后信任的苏东坡被重新任命为登州太守。
接下来50岁的苏东坡迎来了生命的最美时刻,他连升四级,由七级团练副使擢升到三级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苏东坡一家一下子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家族。之后苏东坡主动申请调离京都,先后担任杭州、颍州、扬州太守。在杭州太守期间,苏东坡修建了杭州人至今仍心存感激的苏堤,任扬州太守期间,苏东坡带领百姓成功抗击大饥荒。
56岁的苏东坡回到京都,先后担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迅速达到了人生顶峰。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生命总是在最辉煌的时刻坠落。
1093年,支持苏东坡等旧臣的皇太后逝世,曾被苏东坡讽刺为“一定会杀人不眨眼”的章惇成为宰相。章惇唆使年轻的宋哲宗清算皇太后的旧臣。苏东坡再次遭贬,这次他被贬谪到广东的惠州,成为了朝廷被贬谪到大庚岭以南的第一人。
看尽了官场沉浮的苏东坡再次变成了一个平民百姓。57岁的老人跋涉一千五百里,由中国的北部走到中国的南部。在这里,苏东坡与比他小二十六岁的侍妾朝云朝夕相处,他们回归到最平凡的生活,一起写诗、一起炼丹、一起修道,寻求生命本质的安宁和喜乐。即使在荒芜的南蛮之地,苏东坡仍苦中作乐,做出名句“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只可惜他的心灵伴侣还是弃他先去。在惠州时,朝云因瘟疫去世。60岁的苏东坡从此鳏居未娶,孤独走向生命的尽头。两年后,章惇把“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苏东坡进一步流放到海南儋州,苏东坡又成为了第一个被朝廷贬谪到大海另一边的官员。
-6-“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儋州,苏东坡仍不忘作诗写字,没有墨就自己制墨,没有什么吃的就就地取材,还发掘美味如甘的生蚝美食。在那里,这个知耳顺的65岁老人,终于明白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抓紧一切时间著书,在最后的日子里注完了《尚书》。
64岁那年,哲宗亡,宋徽宗继位,苏东坡被赦免北返。1101年7月28日,苏东坡在常州逝世。
苏东坡的一生厚重深沉,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活法,竟都非常成功。
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苏东坡传》,是林语堂先生的传世之作, 与吴晗《朱元璋传》、梁启超《李鸿章传》、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被称为20世纪华语世界传记文学的四大巅峰之作。林语堂先生用翔实的历史资料,流传在世的众多关于苏东坡的诗词,为我们还原了一个传奇伟人。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赤壁三什么民美食(你们的家乡都有什么美景),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1057,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