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被媳妇赶出家门,你会去哪儿过夜呢?
事业心强的男人,大概率会选择在公司架一张行军床,顺便加个班;玩心重的男人,很可能会去网吧包夜,通宵打游戏。讲究生活品质的男人,应该会去酒店开一间房,舒舒服服的享受“单人时光”。而开特斯拉的男人,没准就会回到车里,铺上充气床垫、开启露营模式,在车里睡一晚。
甚至,你还可以把PS5和显示器搬到特斯拉Model 3的车内,一边吹着23度的空调,一边喝着冰镇的肥宅快乐水,独享移动的“电竞房”。玩困了就直接躺下,一觉睡到自然醒。

智己LS7
智己LS7的解决办法,是让副驾驶座椅进行折叠。
打开“零重力模式”之后,智己LS7的副驾驶座椅会被完全折叠,借助超长滑轨折叠推入最前端,为后排腾出宽敞的空间。类似于沃尔沃S90三座荣耀版的布局,但它后者是完全取消的副驾驶座椅。而智己LS7保留了副驾座椅的原有功能,包括加热、按摩等功能,对座椅内部线束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
在副驾座椅完全折叠收纳之后,零重力悬浮座椅将自动地调节角度,让乘坐者的脊柱与躯干之间呈121°,大腿与小腿之间呈132°夹角,使接触面积最大化,身体压力最小化。
根据压力测量传感器显示,传统的座椅上的腰部和臀部位置会出现明显的黄色、红色区域,这说明压力分布主要集中在这一块——坐久了会屁股疼、腰疼。
然而,LS7的零重力悬浮座椅上靠背和座椅几乎都呈现为相近的蓝色,这说明乘坐者感受到的压力分布均匀。同时,这套座椅还提供570mm宽的椅面,增大接触面积的同时,将靠背压力差值减小。可以做到长途行驶腰椎尾椎无负担,消除身体在长途旅行中的压力集中点。

躺平虽好,但警惕夺命沙发
零重力座椅虽好,但千万别要“贪睡”。原因是安全,安全,还是XX的安全。
首先是,碰撞安全标准缺失。
传统的混三假人、thor假人都不适用于零重力坐姿的试验测试。因为,传统的混三假人和thor假人是用来评估传统坐姿下乘员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然而,由于零重力坐姿下乘员的身体姿态和重心分布与传统坐姿不同,因此用传统假人进行测试可能无法准确模拟零重力姿态下的情况。
目前的车辆碰撞试验中,并没有将零重力座椅乘员安全保护相关的要求考虑进去,业内也尚未制定出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规范。每一家座椅供应商和整车厂都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开发,为了舒适性达到极致,很可能会忽视最基础的安全性。

其次是,乘员保护系统存在疑问。
传统的乘员保护系统,在零重力坐姿下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例如,如何在零重力姿态下保持适当的乘员约束和支撑,如何减少安全带对乘员脖子的压迫等。此外,零重力坐姿下乘员的身体姿态和重心分布也对乘员保护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出了新的挑战。
即使佩戴安全带,现有的这套系统对零重力姿态下的乘客安全提供的保护仍然是不足的。比如像理想L9、蔚来ES8、小鹏G9等车型上,副驾驶座椅的安全带仍然从B柱位置伸出。在躺平姿态下,刹车时向前下潜,B柱安全带就无法对乘坐者形成良好的保护。
而像问界M7、智己LS7的零重力座椅,都将安全带的卷收器单独放在座椅上方。LS7用的是一种叫EMVSR的机电式车感卷收器,它能确保安全带可在零重力座椅任意角度使用。

再就是气囊。安全带只能约束零重力座椅上乘客纵向的位移,但依然会出现横向的位移。这时候就需要对安全气囊进行重新设计,以安全地接住“错位”的乘客。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家搭载零重力座椅的车企,对安全气囊的优化细节进行过宣传。
最后,是零重力座椅本身的安全性。
由于零重力座椅的材料通常采用大量的发泡海绵,来保证座椅的表面支撑度,提高用户落座时的座椅贴合度和软硬感受度。但座椅本身就会变为“易燃体质”,在发生火灾时,座椅会成为火势蔓延的助推器,增加乘客逃生的难度。
此外,零重力座椅内部含有大量的线束,需要满足按摩、加热等舒适性功能。经长时间的折叠、伸展之后,线束和其他零部件存在老化的风险。如果保养检查不及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写在最后
技术的发展,总是会带来短期内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就像三点式安全带,它在汽车被发明出来73年之后才开始普及,无数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无论是“随车附赠双人床”,还是“一键躺平”的零重力座椅,车企引入新的卖点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会有一些追求刺激的用户对功能进行滥用,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功能逐渐丰富之后。让车子自动驾驶,驾驶员上后排睡大觉的情况,可能会频繁出现。

对于这样的操作,我们需要坚决抵制。
如果你执意要模仿,那建议你在中午的时间睡,因为早晚要完蛋。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正经人谁在车里睡觉,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3276,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