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

欧盟官员最近有点头大。

辛辛苦苦敲定的“欧7”排放标准,却引起了市场的全面抵制。

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

来源:大众因为研发生产成本以及销售费用,让这样的小车几乎没有任何利润可言,与POLO相同的车还有类似于福特嘉年华,菲亚特500以及标致雪铁龙和雷诺的一系列小车,这些车本来这两年的销量就举步维艰。

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

来源:福特

如果有足够的利润和研发成本支撑,欧洲车企认为达成欧七排放的标准并不是难事,欧盟在实施欧7标准的额外成本预估上,可能更适用于奥迪A6这样的大车,因为大车有足够的空间布置下混动系统或辅助系统和客观的利润,对于小车来说,很大几率面临的就是停产。欧七标准都有什么?作为欧洲史上最严苛的排放标准,这次连电动汽车也没放过。

欧7标准首次将所有机动车辆的排放限制在同一个标准下,也就是说,无论车辆使用传统燃油还是新能源,都将一视同仁。

具体来看,欧7标准将柴油发动机的一氧化二氮排放量限制,从每行驶一公里可排放80毫克下调至60毫克。相较于欧6标准,新标准能将汽车和货车的氮氧化物排放量降低35%,公共汽车和卡车降低56%。

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

来源:推特

欧7标准新车要具备更长的耐久性,满足20万公里和10年车龄的用车时间。

另外,欧7还首次对车辆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和轮胎的颗粒排放进行了限制,要求车辆制动器的颗粒物排放减少27%,电动汽车也包含在内。规范了新能源车的电池组耐用性,减少废弃电池组的回收污染。

欧7的测试方法更加贴近真实使用场景,更加注重整车测试,而不单单是发动机测试。同时,测试边界条件也将之前很多没有涉及的工况包含在内,例如,更大的环境温度区间、更高海拔、小于10%车辆载荷、冷启动等指标要求,这也意味着想要达到欧Ⅶ排放标准,车企需付出更高的研发成本。

为了解决冷启动污染物大的问题,欧盟给出的方案是为车辆配置两个体积更大的三元催化器,同时还要为这两个三元催化器配上电加热的功能,让它们能够尽快达到工作温度,降低冷启动排放。

Stellantis首席执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在巴黎车展上表示:“从行业角度来看,我们不需要欧7标准,因为它将占用我们本应用于电气化的资源。”他补充道:“为什么要把稀缺的资源用在短期的事情上?这个行业不需要它,这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欧7A只是热身,车企咬咬牙还能承受,那欧7B就真的让欧洲的车企头大了,欧7B要把氮氧化物压低至10mg/kg,以目前的技术内燃机要达到这一要求难度相当大。

其实车企们咬咬牙符合规定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可尴尬的是欧7实施的时间点,实在有些生不逢时。

欧7标准的实施时间是2026-2028年,像大众在内的多数欧洲大车企集团们,在2021-2022年都已经通过各种公开渠道,定下了彻底放弃燃油机研发,以表示自己电气化转型的决心,也就是停止研发燃油机的时间点,这个时间点大多集中在2025-2026年。

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

来源:斯柯达

停止研发并不意味着不再销售燃油车型,但同时期欧7出台了,作为史上最严苛的排放保准,让这些本就不想放更多心思在内燃机上的汽车巨头们,不得不转过头来应对新的排放保准。对于车企们来说,相比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认证车辆,还不如直接放弃内燃机。

眼下,对于中国市场来说,国六标准也要来了。

一般情况下,国内的排放标准会和国外的标准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相似但不相通。

要知道每次排放标准的切换,车企与经销商都有相应的压力,经销商则要快速的去除旧排放标准的库存车。

血条厚的企业,还能通过降价减少库存压力,那没有家底的呢?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史上最严排放欧7标准 遭车企全面抵制,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3647,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3-27
Next 2023-03-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