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8日起,民航局新规明确禁止携带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乘机。这项关乎数亿旅客出行的政策背后,是近年来多起机上充电宝自燃事件的直接推动。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航班共发生37起充电宝冒烟事件,其中92%涉及未认证产品。
一、3C认证:不只是充电宝的”身份证”
- 制度本质
- 全称: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
- 覆盖范围:23大类172种产品(含家用电器、汽车配件等)
- 核心作用:确保产品符合短路保护、过充防护等16项安全标准
- 认证流程
- 企业需通过:型式试验+工厂检查+市场抽查
- 检测项目示例:
✓ 250次充放电循环测试
✓ 55℃高温满电存储7天
✓ 1米高度跌落试验
二、三步识破假冒3C标志
- 光学防伪检测
- 真标特征:白色菱形底纹,倾斜观察时出现”CCC”暗记
- 假标破绽:平面印刷无立体感(如图示对比)
- 物理防伪验证
- 正品标识:
- 撕毁性设计(一经揭开即破损)
- 底层含17位随机防伪码
- 假冒品:可重复粘贴或无码
- 正品标识:
- 官方数据库核验
- 查询路径: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官网→证书查询→输入制造商/证书编号
- 关键验证点:证书状态需显示”有效”(部分厂商会暂停失效证书)
三、飞行安全背后的科学原理
- 锂电池的危险性
- 万米高空气压变化可能导致电解液泄漏
- 货舱温度波动区间达-40℃~60℃
- 3C认证的防护设计
- 强制要求:
✓ 双重过压保护电路
✓ 阻燃等级V-1以上外壳
✓ 输出短路自动切断
- 强制要求:
四、消费者应对指南
- 紧急处理:发现充电宝鼓包立即停止使用(膨胀超过2mm即达危险阈值)
- 购买建议:
- 优先选择品胜、小米等头部品牌
- 检查包装是否印有完整厂址和规格参数
- 索要电子版认证证书备份
- 维权途径:通过”全国12315平台”举报假冒产品
此次民航新规不仅强化了出行安全,更推动整个移动电源行业的质量升级。预计2025年下半年,3C认证充电宝市场渗透率将从目前的68%提升至85%以上。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民航新规实施:无3C认证充电宝将禁止登机,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6511,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