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6日,中国政府决定将与北欧小国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级为代办级,以此作为立陶宛反华行径的惩罚措施。但立陶宛当局非但不吸取教训,反而开始了蹬鼻子上脸的行为,让中立紧张关系再度升级:
当地时间12月15日,立陶宛政府宣布将包括驻华临时代办在内的剩余在华外交人员全部撤出中国。

相关新闻截图
由于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允许台湾当局在立国首都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公然违背“一中原则”,侵犯中国主权,干涉中国内政,上月21日,中国政府宣布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
代办级是现代国际外交制度中两国政府间正式外交关系的最低一级,相关负责人并无外交全权,只能受命办理签照发放、侨民领事保护等最基本的具体性外交事务。我国将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就是在向立方传达外交冷却信号,是仅次于断交的外交报复措施。
再考虑到立陶宛的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均远不如我国,这场外交降级风波真正的受害者只有立方。但我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早已指出,中方这一举措是对立方损害中国主权的正当反制,责任完全在立方。如若立方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态度,那么中方完全欢迎与立方重建友关系:“我们奉劝立方恪守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纠正错误,重新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我国驻立陶宛外事机构
但令人吊诡的是,我方的诚意等来的不是立方的回头是岸,而是立方的一系列“神奇”操作。
首先在我国将我驻立陶宛外交机构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共和国代办处之后,立方也应对应更改自己驻华外交机构的称谓。但立陶宛方面一直没有对等的将立陶宛驻华大使馆更名为立陶宛驻华代办处。该国外交部还颇为自信的对外宣称,一旦两国达成互利协议,使馆职能会全面恢复。
到12月15日,立陶宛外交部却突然对外放出消息,宣称该国驻华临时代办恰皮耶尼正在返回该国首都维尔纽斯。至于原因,立国外交部的官方声明称,这是为就立陶宛驻华外交机构以及中国驻立陶宛外交机构运作的技术问题进行磋商,同时也是等待中方是否会延长立陶宛外交官的在华派驻期限。
但一些外交消息人士很快就告诉路透社,这次返回维尔纽斯的可不只是恰皮耶尼一人,而是有19人之多,也就是包括家属在内的整个立陶宛驻华外交代表团都已经返回了立陶宛。

立国驻华外交机构
至于为何是整个代表团都要离开,《金融时报》在随后给出了一个相当离谱的解释:
立陶宛外交部的消息人士告诉《金融时报》,由于中国方面要求还留在北京的立国外交官向中国外交部交回外交证件,以降低其外交地位,这让立陶宛政府担心,这些外交官可能失去外交豁免权。
立陶宛政府认为,这意味着如果他们继续留在中国,那么他们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因此必须将整个代表团都撤回国内。
立陶宛政府居然宣称本国外交官及其家属继续留在中国,其安全将会受到中国的“威胁”?在这件事上,我们反倒是要问问立方:
首先,国际外交讲究对等原则,在中国主动降级外交关系后,立陶宛政府也对等降低驻华外交机构等级,这是天经地义的国际惯例,你们哪来对此置若罔闻的理由?
其次,立陶宛政府在台湾问题上主动挑衅中国,摆出的就是不愿与中国友好相处的心思,那么面对中国政府的外交降级行为,你们应该对此表示欢迎才是,怎么反倒变成迟迟不愿降级外交关系的那一方?
最后,在降级外交关系之后,中国外交部当然有权回收给予立陶宛外交官的相关外交证件,并在随后再给出符合新外交关系的证件。如此正常的外交惯例操作,怎么到了立陶宛眼里,就成为中国要“威胁”立方外交人员安全的信号了?
能说出如此荒谬的话语,立陶宛这个北欧小国足以堪称2021年国际外交界的最后一个大笑话。

立陶宛外长
但滑稽的是,当有媒体就此事的真实性寻找立陶宛外交部核实时,立陶宛外交部却又对此矢口否认,坚称他们并没有关闭驻华外交使馆,之后驻华外交机构将以远程形式继续办公,而恰皮耶尼回国只是因为“我们和中国在更改使团名称的可能性上存在意见分歧”,因此必须回国与政府高层进行商议。
那么立陶宛这演的究竟是哪一出?其实这事得结合立陶宛眼下的一些现状来看。
立陶宛的邻国白俄罗斯是俄罗斯的铁杆盟友,当然也就成为立陶宛和整个西方的“一生之敌”。而白俄罗斯一项重要的出口产业便是钾肥出口,中国又正好是全球钾肥的最大买家。于是在12月8日这天,美国政府宣布掐断白俄罗斯的钾肥出口业务,以此达到同时打击俄国和中国的目的。
由于白俄罗斯没有出海口,立陶宛就成为白俄钾肥出口唯一的出海渠道,因此立陶宛是否愿意配合就成为美国这出制裁令是否能奏效的关键。
既然是“老大”提出的要求,同时还能同时打击俄国和中国,立陶宛政府对此当然是求之不得,但事情就在这个时候出了岔子——白俄钾肥出口业务的具体执行者,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公然宣称,鉴于执行这项制裁令将会让公司蒙受至少6000万欧元的损失,他们将不会履行美国的这项制裁要求。

白俄罗斯钾肥
消息一出,立国政府和社会舆论都双双炸锅,立陶宛现政府的民意支持率跌幅更是一度超过10%。其实说白了,立陶宛作为一个小国,在经贸上相当依赖中国和俄国,如今为了政治正确跟随美国,已经让立国社会为此付出了相当巨大的经济损失。
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影响,眼下立陶宛国内通货膨胀率已飙升至9.3%,民众和企业主对本国政府早已积攒了一股相当大的怨气。立陶宛国有铁路公司敢于在这种背景下与本国政府和美国对着干,自然就成为民众不满情绪集体爆发的导火索。

立陶宛民众
但在12月13日,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尔维达斯·阿努绍斯卡斯依然坚持出访美国,这足以证明,立国政府就是笃定要跟随美国到底。因此对于立陶宛政府而言,如何将国内媒体和公众的视线转移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于是我们才会看到,立国政府这几天在国内国外都搞了一通“骚操作”:
在国内,立陶宛交通部在和外交部长双双提出辞职谢罪,随后立陶宛总理又以“地缘政治局势不明朗,如果临时改组政府是对国家的不负责”的理由驳回了辞职请求,以一出苦肉计释放民众对自身的不满;
在国外,立陶宛无中生有渲染所谓中国“威胁”立国外交人员及其家属安全一事,摆明了就是在故意转移国内媒体视线,继续抹黑中国,以此向公众展示与中国交恶和与美国交好的“正确性”。

立陶宛外交部长与美国国务卿
立陶宛政府为抱美国大腿,的确是机关算尽。但问题是,既然笃定要跟随美国一条道走到黑,那么为何又迟迟不愿接受对华外交关系被中国降级的现实呢?
这是因为立国政府其实很清楚,美国也不过是在利用自己,他们是出于本能的要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所以如果立陶宛再继续这么无耻下去,我们倒不妨“帮”立陶宛一把,干脆直接与立陶宛断交,彻底断了立陶宛政府脚踩两条船的妄想。
如若届时的立陶宛政府又开始哭着喊着要与我国恢复建交,那“极端无耻无能”这句话,对立陶宛政府确实是最恰如其分的形容了。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中方回应立陶宛召回驻华临时代办(立陶宛为何被中国制裁),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9644,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