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有什么美食,是如何燃的?
宜宾燃面是四川传统名小吃,它还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何为“燃面”呢?真的会烧起来吗?原来,面中油重无水,点火即燃,因此取名为“燃面”。
燃面之“燃”这里有两层含义:
1、燃面中红油多板油多,色泽红亮,像火焰欲燃一般;
2、燃面需要煮得干、甩得干,又富含油脂。相传当年走码头挑担担卖“油条面”的老师傅们,走夜路时灯笼不亮了,便试试把头天没卖完的油条面拿来当灯油,结果一点即燃,“燃面”之名遂渐渐传开。
“燃面”的制作方法
原料:细刀切面500 克 , 熟花生仁40 克 , 叙府芽菜 100 克 , 青菜叶75 克 , 辣椒粉 15 克 , 熟芝麻粉25 克 ,葱花50 克,精盐 4 克,酱油 60 克,姜丝 15 克 ,花椒 5 克,核桃仁 20 克,熟猪油45 克,芝麻 油40 克,熟菜油50 克,味精 3 克
制作步骤:
1、将青菜叶洗净,下入沸水锅内焯透捞出 。 叙府芽菜洗净 , 切碎 ,用猪油15 克 、 精盐1 克炒香备用。
2、熟花生仁去薄衣,碾成细末。3、炒锅内加入熟菜油烧热,下入姜丝、花椒 、核桃仁炒出香味 , 捞出姜丝 、 花椒 、 核桃仁不用 , 待油稍凉 , 倒入装辣椒粉的容器内 , 再加热猪油、 芝麻油调匀成红油。
4、同时另将锅内加清水烧开,下入细面条煮熟 , 捞出,甩干水分,分别盛入碗内,先加入红油拌匀,至面红亮油润后,分别加入酱油、葱花、花生末、芝麻粉、精盐、味精、芽菜、青菜叶拌匀即成。
3、炒锅内加入熟菜油烧热,下入姜丝、花椒 、核桃仁炒出香味 , 捞出姜丝 、 花椒 、 核桃仁不用 , 待油稍凉 , 倒入装辣椒粉的容器内 , 再加热猪油、 芝麻油调匀成红油。
4、同时另将锅内加清水烧开,下入细面条煮熟 , 捞出,甩干水分,分别盛入碗内,先加入红油拌匀,至面红亮油润后,分别加入酱油、葱花、花生末、芝麻粉、精盐、味精、芽菜、青菜叶拌匀即成。
宜宾美食的传说及故事有哪些?
1、朱德与燃面
宜宾燃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也称油条面。其特点是松散红亮,油而不腻,麻辣相间,味美爽口,回味悠长。是宜宾人,离开家乡,都会思念燃面;来过宜宾的人,离开宜宾,也会时常回味燃面。
1961年,朱德委员长到宜宾视察工作,品尝了宜宾燃面后赞不绝口,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几十年来未吃到过这种面了,希望继承下来”,2011年6月,宜宾燃面入选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有江湖传说,一生吃过无数山珍海味的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办寿宴时,独挂心一碗宜宾燃面。于是特邀宜宾大厨携带50斤面及各色调味作料,奔赴香港制作。 2、陶孟和与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为“李庄三白”之首,以刀工独特、色香味美而闻名。抗战时期,名人学者傅斯年、李济、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等对李庄白肉情有独钟、赞不绝口,后来在陶孟和建议下,将其原名“裹脚肉”改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从此李庄白肉被赋予了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当地一张名片。
“裹脚肉”是怎么来的呢?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后改名“李庄刀工蒜泥白肉”。李庄白肉经过历代厨师的探索、总结和提高,使之达到炉火纯青,成为李庄一个远近驰名的金字招牌,因此才有“到了李庄不品尝李庄白肉等于没到李庄”一种说法。
3、慈禧太后与柏溪潮糕
“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点”,由于柏溪镇地理环境优越,在清朝同治帝时便是水陆交通发达的码头,镇上商店多,为了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于是争相改进糕点的生产技术,创新的结果便是有了这让后人一饱口服的潮糕。
潮糕起源于清朝同治时期(公元1866年),距今已有145年历史。据传,当年曾是慈禧太后最喜爱吃的南方名点之一。柏溪糕点原为“柏溪潮糕”,潮糕原是扬式糕点中夏令品种,人体易消化吸收,是气候炎热时人们喜食的糕点。
1998年版《宜宾县志》就记载“柏溪潮糕”为驰名传统小吃,“柏溪糕点”先后被评为“中国名优小吃”、“宜宾市传统风味名小吃”。 4、诸葛亮与南溪豆腐干
南溪豆腐干,是南溪县的著名特产。相传,三国时期蜀汉军师诸葛亮率兵征伐“南蛮”后返回,路过僰道县(当时南溪为僰道县属地)时,被豆腐干深深吸引了。后来,杜甫、岑参、黄庭坚、陆游等历史名人来戎州(宜宾)时都拿南溪豆腐干作为下酒菜。
到了晚清时期,有一个叫郭显清的手艺人将这个地方特产发扬光大,研制调配几十种名贵中药材和香料、食盐、冰糖等配制成卤水,大大提升了豆腐干的品味,做成了闻名巴蜀的“南溪豆腐干”,而“郭大良心”这个品牌也不胫而走。抗日战争时期,中央研究院、国立同济大学等10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在迁往当时尚隶属南溪县的李庄时,也曾展开过对豆腐干的研发。南溪已经有大批知名豆腐干产品畅销国内外,如好地道豆腐干、好巴食豆腐、众喜坊、玉林等品牌。 5、杨惠泉与五粮液
公元1909年的一天,宜宾城马掌街秀才雷东垣邀请社会名流举办家宴。席间,捧出一坛用五种粮食酿造的美酒,坛封一开顿时满屋飘香,宾客饮之,交口称赞。这就是当时被上层人士称之为“姚子雪曲”、市井平民叫做“杂粮酒”的五谷佳酿。在众人的一片喝彩声中,举人杨惠泉细品其味、静观其色,畅饮感叹道:如此佳酿名为“姚子雪曲”似嫌高寡,称“杂粮酒”实属不雅,此酒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何不更名为五粮液。众人闻之,拍案叫绝,独具特色的“五粮液”从此得名。为了铭记这位“五粮液”的誉名人,五粮液集团特在厂内酒文化博物馆和世纪广场立汉白玉塑像,他就是第一位称谓“五粮液”的人——杨惠泉。
五粮液集体公司系统研制开发了五粮春、五粮神、五粮醇、添福、百家宴、长三角、两湖春、现代人、金六福、浏阳河、老作坊、京酒等几十种不同档次、不同口味,满足不同区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的系列产品。
宜宾最繁华地段?
我觉得最繁华的是大观楼;还有就是以大观楼为中心的东、西、南、北四条街,再加人民路、中山街,这几条大街都不错的。反正宜宾城就那么大点儿,周末走到哪儿都是人满为患
肯定还有大观楼,清华街,东街,十八里间,叙府商城在翠屏区即老城区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北大街)。
以大观楼为中心,主要以大型超市,四个个批发市场(西郊、江北、九家村、中心路)和商业零售业为主。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宜宾有什么美食(是如何燃的),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29703,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