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什么美食和美食历史(杭州网红美食的发源地是哪里)

杭州有什么美食和美食历史,杭州网红美食的发源地是哪里?

杭州的美食街其实蛮多的,很多也都是美食网红街,只是当中的热门程度,会有高低不同而已。

但要说指数最高的美食街,位于杭州钱塘江以南、滨江高教园区的"垃圾街",必定是其中之一。甚至将这条美食街评为杭州网红美食的发源地,也不会有多大的问题。

垃圾街,真实的名字叫杨家墩商业街。之所以被叫成是垃圾街,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有的说,是因为在这里出售的食品都很便宜,上不了台面。

有的说,是因为街道附近的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6座学校初建时,附近依然农居房林立,街道脏乱,开出的美食店,大多也是简陋小铺。

但每年数万的学生到来,给这片商业街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每年也一样有数万学生毕业,离开后会宣传给自己无限青春回忆的美食街。

即使被叫成"垃圾街"又何妨,反而因为独具草根性,而让人倍觉亲近。

只是在2015年6月,垃圾街上的一桩5层民房起火。当消防车赶到现场,却发现这条商业街道路不但狭窄,而且还到处是错乱的电线。很显然,从消防的角度来说,这是存在着很大隐患的。

自从这场火灾之后,垃圾街就被拆迁整顿。直到2016年3月,才又重新开张。

新开的垃圾街,已经和原来的布局大不相同,而是改造成为了一条长街。店面也更整洁干净,店外面还放有座椅,格局比原来的宽敞多了。

而且,垃圾街也不再叫垃圾街,而改名为"啦喜街"。名字更为喜气,也有了时尚感。不过在杭州话当中,啦喜街和垃圾街,其实还是一个音。

因此,垃圾街还是充满了网红气质,依然是被人热宠。

更多资讯请关注本号。

杭州有什么美食和美食历史(杭州网红美食的发源地是哪里)

你都知道哪些美食的由来?

感谢邀请

推荐六种美食,每一种背后都有一个爱的传统

第一道美食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甜点,名字叫做提拉米苏

这道甜点相传是在很久以前的战争时期出现的,那个时候有一个意大利的士兵要离开家园去打仗,他的妻子就想着给自己的丈夫做一点粮食让他在路上吃,可是自己的家里实在是太穷了,没有多少粮食,于是妻子就把家里所有的饼干,面包之类的能吃的食物都做到了一起,这样,提拉米苏就诞生了。这个名字在意大利语里面的意思就是带我走,每一次这个士兵在吃提拉米苏事物的时候就想起了自己的妻子。

第二种美食也是一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甜点,它就是马卡龙

一直以来,马卡龙都是凭借自己粉嫩嫩的外表和香甜的口味深受大家的喜欢。发明出这种马卡龙的是法国皇家的一位糕点师傅。相传在十六世纪的时候,一位外国的贵族小姐嫁给了法国的一位国王,这位贵族小姐嫁到法国之后由于思念家乡,每天都闷闷不乐的,国王为了哄自己的王后开心,于是就让糕点师做出了一种五颜六色的小甜点,这就是马卡龙了。没想到王后对于这种可爱的甜点非常喜欢,所以慢慢的,马克隆就成为了很多法国人的下午茶。

第三道要说的是一种饮品,名字叫做爱尔兰咖啡。

这种音频的由来相传是一位调酒师爱上了一位空姐,这位调酒师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亲手为空姐调一杯酒,可是空姐却不喜欢喝酒,她喜欢的是咖啡。所以这位调酒师就将咖啡和威士忌相结合,在调酒的时候因为他太过于激动了,将自己的眼泪流到了咖啡中,至此,这位调酒师给这杯咖啡取名叫爱尔兰咖啡。后来过了很多年,这位空姐再次想要尝一下爱尔兰咖啡,但是她却始终没有找到相同口味的咖啡,这个时候她才知道,原来那杯咖啡是调酒师专门为她调制出来的。

第四种美食是我们中国非常传统的一道小吃,名字叫做老婆饼

很多人在吃这种糕点的时候都会吐槽这老婆饼里面也没有老婆啊,那么它到底是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虽然他们非常的穷,但是他们的日子过得却非常的幸福。但是有一天,丈夫突然生病了,为了给丈夫看病,妻子只能把自己卖到了地主家里。丈夫在病好之后并没有因此沉沦,相反他比以往更加努力,后来发明出了这种味道非常好的饼,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后来丈夫赚了非常多的钱,又把妻子从地主家赎了出来,从此之后,他们夫妻两个人开开心心的生活在一起。这种饼也因为这个故事有了老婆饼这个名字。

第五种美食同样是中国一种传统小吃,相信大家对他也是非常的熟悉,大部分的朋友也应该吃过它,它就是过桥米线。

在这道美食里面同样是有着一个满是爱意的故事。相传在清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他总是会到一个比较安静的湖心亭去看书。他的妻子就每天都给他送饭,不过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每一次饭送到湖心亭的时候都已经变凉了,因为不忍心看着丈夫的身体每天因为吃冷饭而越来越差,所以妻子就用砂锅熬了鸡汤,在汤里面放了一些米线,给丈夫送了过去。没想到饭送到之后还是温热的,于是这道米线就这么被传了下来,又因为妻子每一次送饭的时候都要经过一座桥,所以这米线也就有了一个专属的名字。

最后这道美食也是大家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甜点,它就是泡芙。

在法国的一个农场中,农场主人的女儿喜欢上了农场中放牧的小伙子,于是两个人相爱了。但是两个人的恋情却被农场主人发现了,农场主人自然是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和一个穷小子在一起,于是就给他们出了一道难题,让他们把牛奶装到鸡蛋里面,如果能做到的话就不再阻挠他们的婚事,聪明的少年经过认真思考之后制作出了泡芙,农场主人一看,这泡芙确实是符合自己的要求,于是也就不再阻挠两个人了。

其实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着一个非常动人的故事,只要我们可以用心挖掘的话一定可以知道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的。

有哪些美食和历史名人有关的?

1.东坡肉

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必须是东坡肉了,东坡肉相传是有著名诗人苏东坡所创。在他的《食猪肉》诗中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可见这东坡肉是以猪肉为主要食材的,并且制作过程中就香味四溢。宋代人

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由此可见苏东坡对这项美食的喜爱之情。东坡肉肥而不腻,味醇汁浓,并且带有酒香,十分美味。

东坡肉有很多做法,在这里提供一种做法。

制作食材

原料:五花肉600克、八角2个、香菜1棵

辅料:绍兴酒1瓶、酱油3大匙、冰糖1大匙

制作流程

1、将五花肉切四方块,先氽烫过,接着抹上酱油,再用热油炸上色,捞出立刻用冷水冲凉。

2、肉块排放在锅内,加入八角及所有调味料烧开,改小火烧至肉块熟烂,约1小时。

3、待汤汁收至稍干时撒上香菜末,即可关火夹出食用。

制作提示

1、用酒代替水烧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质酥软;炸过再烧的目的是彻底去除油腻。

2、五花肉的肉质瘦而不柴、肥而不腻,以肉层不脱落的部位为佳。

2.大杂烩

在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当时在津任直隶总督的李鸿章在一次宴请外国宾客时,厨师们做得这海鲜杂烩受到外国宾客的喜爱,但因为这道菜并没有特别的名字,随后,外国宾客就将这道菜称为“李鸿章杂烩”

李鸿章的大杂烩是一道汉族传统的名菜,是安徽菜系列。看这道菜的名字就知道这道菜这由多种材料制作而成。混合精华是此菜的亮点,鲜香可口,鲜而不腥,醇香不腻,咸鲜可口。具有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制作方法

1、将海参、鱼肚、玉兰片、腐竹、熟猪肚、火腿40克、熟鸡肉40克均切成5厘米长、1厘米宽的片。熟鸡肉10克、火腿10克切成丝待用。鸽蛋入冷水煮熟,剥壳等用。

2、将各种切好的片、鸽蛋、香菇、葱段、姜片下锅,注入鸡汤,放入调料,烧烩入味后,拣去葱姜。

3、取大碗1只,从烧烩的各种原料中先将捍菇拣出,面朝下放在碗底,其它各种原料按花色搭开,整齐地码排入碗内,并将各种碎料放入,浇入烩烧原汤,上笼蒸十分钟取出。滗原汤于锅中,再将碗翻扣在大汤盘中,周围用鸽蛋围边。火腿丝与熟鸡丝交叉放在香菇四周。

4、锅中原汤上火烧开,勾米汤芡,淋入熟猪油,浇于杂烩上面。最后,香菇顶上入熟咸鸭蛋黄,菠菜梗倒插其上即成。

3.曹操鸡

三国时期,在孙吴交战中,曹操因操劳过度,加上头痛发作就卧床不起,只能在逍遥津暂时休息。

一个庐州人献上“秘方”,随行军厨根据“秘方”,捉来一只斤半大小的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和好酒卤制后献给曹操吃。曹操食后甚感美味无比.不觉食欲陡增,竟一口气吃下了大半只鸡。厨师又连做了三次,曹操都吃了个精光,身体很快就恢复了健康。此后,常让厨师烹制此鸡,还夸赞说:“真乃美味逍遥鸡也。”,此菜很快在合肥地区流传开来,并被冠以“曹操鸡”的美名,也有人称之为“逍遥鸡”。

曹操鸡又被叫做逍遥鸡,是安徽合肥传统名菜。此菜系经宰杀整型、涂蜜油炸后,再经配料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出锅成品色泽红润,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吃时抖腿掉肉,骨酥肉烂,滋味特美,且食后余香满口。

制作方法

1.将活鸡宰杀,控尽血水,待鸡完全死后,用80℃热水烫泡,不要碰破鸡皮,将毛煺净,掏去内脏和嗉囊,用清水冲洗、沥净,摆出良好的造型;

2.用饴糖将鸡周身抹匀,锅内放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时,将鸡放入炸至金黄透红时捞出;

3.加上安徽本地出产的古井贡酒制成卤汤里卤制,最后再入原汁卤缸闷制而成。焖制的时间一般最少需要5个小时,这样出来的鸡肉酥烂,味香浓郁。

4.包公鱼

包公鱼原名红酥包河 鲫鱼,”包河”即合肥市”包公祠”一带护城河,该河所产的鲫鱼为乌背,人称包公鱼。

1958年毛主席视察安徽时,名厨梁玉刚老师傅曾为毛主席做此汤,深得赞扬。饭后,毛主席亲切会见梁师傅,并赠送了苹果。

包公鱼是安徽的一道名菜,属于冷菜类,此菜色泽酱红,骨酥肉烂,入口即化,酥香两味,俱在其中。

制作方法

1. 选用新鲜的小鲫鱼(包河鲫鱼),体长7 厘米左右为宜,去鳞、鳃、开膛去除内脏,洗净控干水分;

2. 加酱油75 克、黄酒、葱段10 克、姜片10 克,腌渍30分钟左右;

3. 藕(包河藕)洗净横切成2 毫米厚的大片;

4. 取炒锅一只,锅底铺一层剔净肉的猪肋骨,然后放一层藕片、姜片和葱段;

5. 再将小鲫鱼头朝锅边,一个挨一个地围成一圈;

6. 将酱油175 克、醋、黄酒75 克、冰糖(碾末)放碗中和匀;

7. 和匀后加清水150毫升倒入锅中,用小火焖5 小时左右,端下锅冷却;

8. 冷却后,覆扣入大盘,去葱、姜、藕片和骨头;

9. 食用时取藕片数片垫在盘底,将鱼一条条取出摆入盘中,淋上香油即成。

5.炒舌西施

在福建名菜“炒西施舌”的历史传说中,有这么一段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从此沿海的泥沙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文蜊(即蛤蜊),大家都说这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其实“西施舌”是沿海食品文蜊的一个品种,属瓣鳃软体动物,双壳贝类,肉质软嫩,汆、炒、拌、炖,其鲜美的味道都令人难忘。三十年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在福建时,亦称赞长乐“西施舌”是闽菜中最佳的一种神品。

制作方法

1、将每只西施舌肉用刀尖片成连接着的两片,裙破开与纽一并去沙,洗净。芥菜叶柄洗净,切成边长0、6厘米的菱角形片。每个香菇切成3片。冬笋切成0、6厘米长、0、4厘米宽的薄片。葱白切马蹄片。将味精、白酱油、绍酒、鸡汤、湿淀粉拌匀,调成卤汁。

2、将西施舌肉放入六成热的湿水锅中氽一下,捞起沥干,炒锅在旺火上舀入熟猪油25克烧热,放入冬笋片、葱片、芥菜片,颠炒几下,装进盘中垫底。

3、炒锅放在中火上,下熟猪油15克烧热,倒入卤汁烧粘,放进氽好的西施舌肉,颠炒几下,迅速起锅装在冬笋等料上,淋上芝麻油少许即成。

?还有好多好多,小编就整理了几种,欢迎补充。?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杭州有什么美食和美食历史(杭州网红美食的发源地是哪里),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3030,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3
Next 2023-02-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