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食什么面,山东吕剧都有哪些?
吕剧是中国的八大戏曲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曲种,特别是在安徽,江苏等省份都特别流行,那么吕剧的经典曲目你知道都有哪些吗?本期吕剧文化,就来为你介绍。
吕剧的剧本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如《小姑贤》、《王定保借当》、《小借年》等,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多根据鼓词、小说和琴书的脚本改编,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
小戏剧目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运用生动的群众语言,善于表现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吕剧唱腔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基本腔调有四平、二板,有时也使用其他曲牌。主要伴奏乐器有坠琴、扬琴、二胡、三弦等。
早期剧目 早期剧目有《王小赶脚》、《王定保借当》、《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白蛇传》等。早期的班社,为时殿元组建的共和班。之后,相继组成的有文明书社、黄家班、高家班、张家班、车里班、顺和班等化装扬琴班社。
长期活动在广饶、博兴、利津、滨县、惠民、无棣、阳信、张店、博山、章丘、潍县和胶东一带的城镇农村。通过与其他剧种同台演出,吸收学习了一些表演程式,在唱腔上由曲牌联缀体逐步转为以唱[四平]、[二板]为主的板式变化体,并扩充乐队,配搭行当,化装扬琴得以迅速发展和提高。
1918年,广饶县车里村张凤辉等组班进入济南风顺茶园演出。早期表演艺术家有时殿元、孙中新、谭明伦、崔心庆、薛金田等。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吕剧发展迅速,李同庆、时克远、郎咸芬、李岱江、林建华等着名表演艺术家出现,吕剧在全国的知名度迅速提高。1951年,山东省鲁声琴剧团成立。1953年,山东省吕剧团成立,开始演出《小姑贤》《拾玉镯》《王小赶脚》《刘海砍樵》等剧目。
1954年,吕剧在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一炮打响。1955年,吕剧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演出。1956年,吕剧艺术家郎咸芬和京剧艺术家程砚秋代表中国戏曲界随团出访东欧六国。1957年,吕剧《李二嫂改嫁》和《借年》上映,影响了大半个中国。1963年,吕剧《姊妹易嫁》被香港拍摄成影片,被东南亚人民称为“笑宝”,并被全国80多个剧种移植。
1965年,《两陇地》被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出品为电影。1966年3月,《沂河两岸》、《两陇地》等剧参加广交会演出,并赴深圳为港澳同胞演出。这一时期,《逼婚记》、《搜书院》、《龙凤面》等剧目也在全国很有影响力。1976年,吕剧《半边天》、《管得好》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为电影。
改革开放后 改革开放以后,吕剧获得新生,出现了吴萍、郭爱琴、董家岭、刘玉凤、高静、李萍、杨春梅、荆延国、李肖江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画龙点睛》、《石龙湾》、《苦菜花》、《补天》、《百姓书记》、《回家》等等诸多剧目都在全国很有影响力,得到领导和戏迷的一致认同。
面条菜有什么特征?
1面条菜是什么菜
面条菜,是草本植物石竹科麦瓶草属麦瓶草(SileneconoideaL.)的幼苗的俗称,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河南)老百姓爱吃的一种野菜。别名净瓶、香炉草、米瓦罐、梅花瓶、面条菜、广皮菜、瓢咀、甜甜菜、麦石榴、油瓶菜、羊蹄棵、红不英菜、胡炳菜、麦黄菜、灯笼草;灯笼泡;瓶罐花;野菠菜(鲁东南地区);兔子头(鲁东南地区)。这种菜有些涩,最好是在初期较细嫩时候食用口感会更加。
2面条菜的特征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腺毛,节部膨大,株高约30-60㎝。
叶子:叶对生,披针形,基部联合。聚伞花序顶生,一般有花5-10朵。花两性,萼片合生,花瓣5,有爪。雄蕊5,下位着生;花柱3。蒴果,3-5室,内有种子多数;萼筒在结果时基部膨大,呈卵形,上部狭缩如瓶状。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被腺毛。主根圆柱细长。茎直立,节明显而膨大.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对生,椭圆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8cm,宽5-10mm,先端钝尖,基部渐窄,全缘。
花朵:花两性;1-3朵成顶生及腋生聚伞花序,花梗细长;花萼长锥形,上端窄缩,下部膨大,有30条明显细脉,先端5齿裂;花瓣5,粉红色,三角倒卵形,长于萼,喉部有2鳞片;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细长。
果实:蒴果卵形,3-6齿裂或瓣裂,包围于长锥形宿萼中。种子肾形,有成行的瘤状突起,以种脐为圆心,整齐排列成数层半环状。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长习性:生于海拔3000m以下的麦田中或荒草地。为麦田常见杂草。由于麦田除草剂的使用,野生植株在大田较难见到。
3适合在哪儿种植?
地理分布:国内分布于西北、华北地区及江苏、湖北、云南等省。分布于华北、西北、西南及长江流域。
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新疆?
1、陕西
2、山西
3、北京
4、重庆
5、甘肃
陕西人对吃面的酷爱人尽皆知,而且陕西的面条吃法之丰富是其他吃面大省望尘莫及的。比如油泼面、臊子面、裤带面、bianbiang面、蘸水面等等……陕西人吃面不仅对调和或者拌料有讲究,对面条本身的做法以及辣椒也很讲究,而且各种面的口感和造型都有所不同,对于手擀面的青睐也是最高的,因此可以说是各地吃面类型最丰富、最考究的,排第一当之无愧。
山西人对面条的喜爱不亚于陕西,刀削面、番茄鸡蛋面、焖面、饸烙面、打卤面也都很好吃。只是山西吃面比起陕西相对简单,比如刀削面、饸烙面可以浇各种调和,而番茄鸡蛋面也可以是各种造型的面条,至于手擀面和机器压面也没太多讲究。可以说除了焖面和打卤面是做法相对复杂并且特色鲜明以外,其他面条的做法都比较简单随意,因此要排在陕西之后。
北京人也很喜欢吃面,老北京炸酱面也是驰名中外的著名面食,虽然影响范围没有兰州拉面那么大,但是复杂程度以及口味要更胜一筹。正宗的北京炸酱面除了炸酱以外还有很多菜码,桌上乍一看就跟吃过桥米线似的,各种各样的碗碟摆一堆。吃起来很爽口。
重庆小面在舌尖中国火爆之后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开遍大江南北,可见其受欢迎程度是很高的。而且重庆人吃面的习惯跟北方不一样,人家把面当早点或夜宵,而北方更多是中午吃。
甘肃局部区域面馆的火爆程度不亚于陕西山西,一日三餐都吃面的也不在少数。只是甘肃的面条种类少一些,以海内皆知的牛肉拉面为主,在浇头、拌料、面条形状、辣椒等方面都没太多讲究,在这方面和山陕一带有明显的区别。
至于题主说的河南、山东,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爱吃面条,通常都是懒得做饭时对付一口才会吃面条。比如河南烩面早期就是剩菜加水煮面衍生而来,后来变成单独面食品类的。而山东压根也没有什么知名度高的面条种类。山东人吃面条叫做喝面条,是吃馒头同时当汤喝的,里边飘着几根,通常是挂面为主,极少有家庭为了吃面去手擀面或者拉面刀削面之类的,也没太有把面条当主食吃的家庭。
此外还有些城市对面条的喜爱比较特立独行,比如江苏不是吃面大省,但苏州无锡一带对面条的喜爱也很强烈,早一顿晚一顿是很常见的,并且种类也很多。
再比如安徽人也没有经常吃面的习惯,但阜阳一带的牛肉板面很有名,如今也是开遍五湖四海。甚至于很多安徽人都没听说过牛肉板面这种东西的时候,板面就已经在很多城市走红了。
由于本人是比较酷爱吃面的,去各地旅行都会尝一尝当地特色的面条。在自己城市也会走访各种面馆,因此上述排名的感受只是基于笔者自己的口味和印象所得出。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山东美食什么面(山东吕剧都有哪些),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3663,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