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可以吃到什么美食(北京烤鸭哪里最好吃)

北京可以吃到什么美食,北京烤鸭哪里最好吃

北京烤鸭哪家最正宗,可能大多数人只认识全聚德这一家,但从北京烤鸭的历史上来说,北京烤鸭也并非全聚德一家。

关于北京做鸭的故事,且听朕慢慢道来~

讲真,相信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些说不出口,奇奇怪怪的和羞羞的爱好,但如果和几百年前的清朝人相比,朕只能说,小老弟,你还是往后稍稍,因为他们的奇怪爱好是做鸭。

但在说之前得先知道,明朝永乐十八年,发生了一件事,在朱棣的坚持主张下,明朝首都从南京迁往了顺天府,也就是今天的北京。

而在这次迁都行动里,朱棣除了给顺天府带来了大量官员,死宅和北漂一族外,还带来了未来让整个北京城沦陷的鸭。

那么,清朝人到底有多喜欢吃鸭呢?

根据《清宫御档之清宫御膳》记载,清朝从雍正时期开始,皇帝的每日膳食就要吃掉至少三只肥鸭,一年下来就是一千多只,而且这仅仅才是皇帝一人的分量,等到雍正他儿子乾隆上位后,吃起鸭来更是丧心病狂。

在《江南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中,乾隆三十年正月十七到正月二十五,乾隆下江南游玩时,就连续吃了整整九天的烤鸭,没长痘痘也是个奇迹。

而清朝末年时还有个太监小德张,因为擅长做烩鸭条,而深讨慈禧欢心,被授予了寿膳房掌案的肥差。

可以说,除了唯一的常见肉食猪肉外,鸭子,就是清朝宫廷菜肴里的霸主,招待宴请贵客菜单里的至尊,是广场舞里最闪亮的那颗星。

但说来说去,上面也只是在说清朝宫廷里的情况而已,既然皇室都那么喜欢吃鸭,那么在民间百姓的眼里又是怎样?

有一件事我们需要先知道,因为清朝宫廷鸭肴属于御膳被垄断,不能轻易传到民间,所以民间鸭肴和宫廷的差别往往很大。

例如咸丰十一年同治帝继位的宴会,就可以说是一次豪华的鸭宴,菜品里有八仙鸭子、金银鸭子、脍鸭腰、燕窝炒炉鸭丝等,光名字听上去就贵气逼人,尽显皇家风范。

而民间呢?清朝第一吃货袁枚写的《随园食单》里,就同样记载了不少鸭肴,都是像卤鸭、干蒸鸭、野鸭团、鸭脯等,非常接地气(穷逼)的做法,但如果谈到民间鸭肴里到底谁最出名,当然还是前面提到的烤鸭!

前面也有说,明朝迁都时,给顺天府带来了烤鸭,但在脑洞巨大的吃货北京人手里,烤鸭,却呈现出了新的姿态,要知道在明朝时期,烤鸭都是直接放进窑子里暗火焖熟,这种做法又叫做焖炉烤鸭。

到了清朝时期后,吃货北京人却有了一项伟大的创新,那就是不给鸭子开膛,只在鸭子身上开个小洞,掏出内脏后在鸭颈处吹气,等到鸭的外皮胀起饱满,皮肉分离,就迅速放入沸水烫至定型,然后再把小洞封上,放进炉子里用明火烤。

伴随着被烤得滋滋作响开始流油,鸭子外表也逐渐变得金黄,美丽而饱满的胸膛让人垂涎三尺,而且鸭皮也丝毫不会被烤焦,又香又薄又脆,吃的时候片好配上卷饼葱黄瓜,再蘸上特制酱料,连皮带汁一口咬下去,唇齿留香,这就是清朝最出名的挂炉烤鸭。(今天又被叫做北京烤鸭)

在当时,挂炉烤鸭在清朝人眼里的受欢迎程度,远远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甚至达到了逢年过节贺寿必送的地步,亲戚寿日,必以烤鸭赠送。——《竹叶亭闲记》

一只挂炉烤鸭贵到一两多银子,价值等同20多斤猪肉或者50多斤面粉,家里没几座矿都不敢说天天吃,但就算如此,还是有无数清朝人前赴后继沦陷于此。

京师美馔,莫妙于鸭,而炙者尤佳,其贵至有千余钱一头。——《燕京杂记》

就连《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曾开玩笑说过,如果有人想早点看到他写的稿子,只要请他喝酒和吃烤鸭就行。

又闻其尝作戏语云:“若有人欲快睹我书,不难,惟日以南酒烧鸭享我,我即为之作书”——《枣窗闲笔》稿本

而且挂炉烤鸭也是为数不多,因为实在太美味,在乾隆时期后,就被征用为御膳的民间菜肴之一。

顺道一提,其实早在明中期的时候,顺天府就已经有一家“便宜坊”,专门研制售卖烤鸭。

米市口便宜坊烤鸭,皆著名一时。——《菊隐记闻》

而今天最出名的全聚德,其实已经是清朝同治年之后的事情了。

最后,朕想说,碰到自己喜欢的美食很难,但碰到一个和你喜欢同一种美食的人,更难。

所以,在北京烤鸭里面,不仅仅是全聚德一家比较好吃,更久远的一家店应该是“便宜坊”了。

【喜欢作者的清奇文风和脑洞漫画,欢迎关注:朕说】

北京可以吃到什么美食(北京烤鸭哪里最好吃)

北京十大名小吃有哪些?

北京是这个星球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但是说起美食这件事,情况就有点微妙了,有人说它遍地美食、应有尽有,也有人觉得它是“美食荒漠”,甚至是“穷讲究”。

所以这次我们就挑选一些北京小吃来分享(注意题目问的是“小吃”),主要是从几个方面选择,分别是: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很强的、知名度很高的、真的很好吃的,以下上榜的小吃至少要符合其中的两条才可以哦。

【爆肚】

说到北京小吃,那么爆肚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坎,毕竟是被相当一部分人称之为是“小吃之王”的存在,也是外地游客到北京几乎必吃的选择。

现在说的“爆肚”一般指的都是水爆肚,虽然有散丹、肚领、肚板、肚仁之类的部位区分,但是它的原材料其实就是牛或者羊的胃,也就是俗称的“下水”之一 。不过爆肚这种小吃的特色是挺强的,最让人难忘的就是它极致脆爽、脆嫩的口感。

所以在以前“肉贵但下水便宜”的时候,爆肚这种小吃可以说是各种“穷人乐”美食中的上品了,而且它的调味基本上就是芝麻酱、酱豆腐、醋之类的东西,对于游客来说接受起来也不算太难。

【糖火烧】

现在好像除了北京之外,别的地方还真不太能吃到这种传统吃食了,讲究的就是香甜酥软,滋味醇厚。

糖火烧这种点心小吃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颗美味的“热量炸弹”,它主要用料就是面粉和大量的红糖以及芝麻酱,将“香甜醇厚“这个特点推向极致。

真正做得好的糖火烧,就算买回来放个十天半个月,它都不会变得又干又硬,依然是酥软香甜的,通州大顺斋的糖火烧可以说是首选。

【卤煮】

很多北京小吃都是猪牛羊的“下水”烹制的,是旧时消费不了优质部分肉类的穷苦百姓打牙祭的好东西。

相传卤煮是脱胎于清宫名菜苏造肉,只不过当时的普通人家一般是用不起猪五花之类的好肉的,于是就用头蹄下水之类“不算肉”的部位代替,可能是为了更好饱腹吧,又加入了死面火烧这种耐煮的饼子一起吃,久而久之就演化成了现在这种以动物内脏食材为主料的小吃“卤煮”。

久煮的火烧熟透但不会粘软,肉类的部分也是烂而不糟,滋味上可能对于吃不惯的人来说会有点偏咸,但这种以内脏为主料的小吃很多都是重口味,不然那味就不对了。

【炒肝】

虽然已经说了卤煮,但同样是以“下水”为原料制作的北京小吃炒肝,也得提上一嘴,毕竟也算是现在这个年头还能吃到的、有名的、滋味还不赖的北京小吃,酱香和蒜香风味是很突出的。

炒肝这个东西其实挺巧妙的,首先它的主料最早其实并不是猪肝,而是当时更为廉价的猪肠,之所以叫“炒肝”不是为了可以抬身价嘛;其次,它的做法其实也不是炒,更多还是以煮为主。

还有个事挺有意思的,炒肝在以前是肠多肝少,毕竟以前是肝比肠子贵;到了现在则是肝多肠少,因为现在肠比肝贵了,炒肝好像还真的“名副其实”了至少一半。

【豆汁】

终于到它了,只要说到北京小吃,或者是“黑暗饮品”,那么豆汁是百分百会被提到的,毕竟它的知名度太高了,风味也太过独特。

豆汁的名字和外观都与豆浆有点类似,它们也都是早餐摊上才比较多见的饮品,但两者是完完全全的两回事,豆汁其实是绿豆经过烫煮、磨豆、分离、发酵等等步骤之后才得到的,它从滋味到工序可都比豆浆要复杂多了。

发酵的过程赋予了豆汁奇妙的滋味,简而言之就是有点酸,酸味还有些发涩,对于喜欢的人来说就好像酸奶酪的酸香、榴莲的异香一般迷人,但对于接受不了的人来说,可能就有点像是泔水馊了一样的味道。

【门钉肉饼】

肉饼几乎哪里都有,但门钉肉饼没有太多的花里胡哨,它最突出的就是一个皮薄馅大,算是众多老北京小吃中最不挑食客的,只要你喜欢吃肉馅饱满的馅饼,那么几乎就一定会喜欢上门钉肉饼的。

门钉肉饼得名自它的外形,就好像古时候宫门、城门上那一个个硕大圆润的门钉,所以才有了这么个名字。

不过我觉得它其实也可以叫做“爆浆肉饼”,因为好吃的门钉肉饼一定得是皮薄馅足、汁水饱满的,一口咬下去如果里面没有浓郁的汤汁流出来,那这门钉肉饼不管是谁做的,它都“不合格”。

【炸灌肠】

这个东西出了北京几乎也不太能吃到了,其实就算在北京也不太容易吃到,至少做得好吃的已经很少了。

这个东西也算是以前的“穷人美食”,其实它就是油炸的淀粉片,只不过在经过调味、烫面、蒸制、切片、油煎等等程序之后,改造出来比较特别的口感,滋味一般就是靠蒜汁体现。其实制作过程也没太多难度和技巧,需要注意的就是切片要旋着切,故意的切成一边薄一边厚,最终才会有焦脆和柔软两种口感同时存在的效果。

其实据说最早这个灌肠也不是炸出来,早年间的人们过年过节可能才会炖个肘子排骨啥的油水大的食物,上面往往浮着一层油,这个油吃口里太腻,撇出去扔了太可惜,但用这个撇出来的水油煎灌肠那才是绝配。

【驴打滚】

这算是我自己的一点私心吧,我个人是比较偏爱香甜软糯的甜点,尤其是对糯米或大黄米制作的点心更是没有抵抗力。

驴打滚这个东西正名应该是叫做豆面糕,是用黍子也就是俗称的黄米磨面为主料制作的。加水调和蒸熟之后擀成大片,抹上豆沙馅或者红糖卷起来,撒上炒熟的黄豆面,又香甜又软糯,还带有明显的谷物香气。

不过现在的驴打滚很多都不用黄米面做了,更多的还是用籼糯米为原料,以前的老味道好像确实不好找了。

【面茶】

面茶这种小吃严格来说其他地方也有,比如山西部分地区的油茶,其实跟北京的面茶还是有些相似的

面茶虽然名字里有个“茶”,但它本质上跟茶叶其实没有什么关系,简单点说面茶其实就是一碗糜子面或小米面熬成的糊糊,只不过表面会淋上很多的芝麻酱,还要再撒上芝麻盐,十分的香浓。

【油炸糕】

如今人们对于油炸食品的警惕心可是不小,尤其是像炸糕这种含有大量隐藏油脂的食物,更是不建议多吃,但真要细数北京小吃,炸糕也是绕不过去。

虽然奶油炸糕好像听着更有特色、更具代表性,但做得好吃的不多,而且也太容易感觉到油腻了。所以我们更加推荐黄米面或者江米面的炸糕,但同样的选择也不太多,要想第一次吃着不失望,那么几乎就只有京天红的炸糕作为首选了。

最后总结几句

北京其实真的没有多少纯粹的本土美食,毕竟这个地方没有崇山峻岭之类丰富的陆地环境,更重要的是也不挨着什么江河湖海,所以天然的环境就不具备良好的“美食土壤”。不信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这个世界上那些最有名的美食之地几乎都是临江临海,很多甚至干脆就是半岛、海岛的地方。

但北京人对美食的琢磨劲儿是值得肯定的,不管环境和条件有多不允许,劳动人民还是愿意用自己的智慧和巧手将有限的资源创造成无限的美食体验,这样的生活态度和智慧远比嘴里那一口吃的重要。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北京小吃的全部内容了,如果有所帮助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收藏。

对于美食制作、饮食知识和美食美酒相关趣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最爱吃当地哪些风味小吃?

大家好,我是付金魁游天游天下,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你喜欢比京那些景区,爱吃当地的那些风味小吃?我就回答给大家分享。

作为我国首都,我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北京我要想去的地方太多,下面我就我喜欢想去的地分享给大家。

一、天安门、天安门位于北京城的传统的中轴线上,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之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二、长城、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也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万里长城中最早向游人开放的地段,迄今为止接待了上亿中外游客,其中不乏众多世界风云人物。

三恭王府、恭王府,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1851年恭亲王奕䜣成为此宅子的主人,恭王府因此而得名。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原本是和珅的府邸,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四、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五、圆明园、它是一个由清朝皇帝在150多年间建立和运营的大型皇宫。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园艺传统,它不仅有江南柔美多彩的园林,还有优美壮观的宫殿建筑。同时,圆明园还吸收了欧洲园林的形式,融合了不同风格的园林。1860年10月,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残酷掠夺和焚烧。此后,它经历了无数的破坏和掠夺,一代著名的花园最终沦为废墟。

六、故宫、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宫殿建筑群,故宫又叫紫禁城。“紫”是天上君王居住宫殿的颜色,那么人间的帝王当然要与紫字沾边。“禁”是指当时那里守卫森严,不要说是普通老百姓,即使是高官大员没有皇帝的召见也不能私自入城,否则就会引来杀身之祸,是皇家“禁”地,所以又称紫禁城,位于天安门广场北侧。

七、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八、清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

九、北京动物园、北京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在西直门外乐善园、继园和广善寺、惠安寺“两园、两寺”旧址上的清“农事试验场”内,由商部奉旨筹建。园内由动物园、植物园、农事试验三部分组成。最早的动物园位于园内东侧,占地1.5公顷,是中国对公众开放最早的动物园和华北地区对公众开放最早的公园。据考此地也是中国现代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的发祥地。

十、雍和宫、在北京这座古文化城市除了地坛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佛教寺院——雍和宫,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原为清第三代皇帝雍正即位前府邸。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改为行宫,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改为藏传佛教寺院。

十一、最爱吃当地那些风味小吃、其中最具京味特点的有豆汁、灌肠、炒肝、麻豆腐、炸酱面等。豆汁儿是老北京独特的汉族小吃,根据字记载有300年的历史。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剩余残渣进行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以上是我的回答你给大分享,希望我的回答给大爱好旅游的有点帮助。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北京可以吃到什么美食(北京烤鸭哪里最好吃),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5587,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5
Next 2023-02-2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