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食海底捞,为什么说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吃海底捞?
谢谢邀请!
作为一个最高段位的单身狗,可以一个人看电影,看病,吃饭,喝酒,逛街…..但是,绝不能一个人去吃海底捞!!!为嘛呢?
海底捞的小哥哥小姐姐们,看到你一个人来,会贴心的不得了。。。下面说说我听到的朋友们的经历吧
“海底捞的秘密:把员工当人看 把服务做到极致”
可爱的服务员~热情的海底捞~我不禁开心的唱了起来
很多人只惊叹他们的服务,却没想过为何
海底捞的服务员会如此贴心,哪怕再简单的职业
他们都能做到无微不至,给客户最贴心最暖心的体验
以上都很好,但是说到去吃海底捞
凯特奉劝你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吃海底捞,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千万不要一个人吃海底捞,因为海底捞服务员看到奶一个人去吃,就会主动拿个玩具来陪伴你,这简直是昭告天下,你就是个单身狗啊,呜呜呜呜呜
想一个人静静的单身狗,不能去海底捞
因为会有一群服务员去陪你聊天解闷
旁边过往的人,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这个人是病号
了解情况的,就会窃窃私语说,哦,这是个单身狗,需要关怀嘛
来看看朋友们惨痛的经验吧哈哈哈
看到没,对于不同的单身狗,连陪伴你的玩具都不一样!
有的是熊,有的是卡通人物
尼玛,这到底是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单身狗啊
粉色的熊宝宝对面做的应该是个单身小哥哥吧,约么
我是不会告诉你,我怎么含着泪在大年三十吃完海底捞的
尼玛这只叮当猫简直开启了单身嘲讽模式
熊宝宝说,你快吃,伦家困死了,要睡觉觉
米老鼠说,你吃哈,宝宝就静静的看着你
其实,除了各种各样的熊陪伴单身狗外,还有蜡笔小新呢
对面坐着个毛绒宝宝看你吃海底捞,有没有觉得瞬间成为全场焦点?
这个大白,嗯,怎么看着像个要债的
除了熊宝宝,还有阔爱的小兔纸。。。真的觉得海底捞可以开一个动物园了有木有?
突发奇想,既然海底捞这么多单身狗去吃火锅
是不是可以让单身狗们登记下自己的信息
开展一个线上或者线下的相亲大爬梯呢~~~哈哈哈哈哈
最后,真诚希望大家早日脱单哈哈哈
如何看待海底捞报复性涨价?
海底捞报复性涨价不可取,会形成品牌污点,产生连带负面影响!
疫情期间不少媒体都在提一个概念——报复性消费,然而让人想不到的是报复性消费没来,报复性涨价先来了。
据网上一位北京食客晒出的小票,海底捞在开放堂食后价格大幅上涨,血旺半份从16涨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调料10块钱一位;米饭7块钱一碗;小酥肉50块钱一盘。
海底捞的回复是价格的确上涨:因为疫情的关系,海底捞各地的门店在复业后的餐桌数量、接待客户数量方面都还有所限制,一是员工现在无法满员工作,另外就餐的人流量也不是太固定;二是成本问题,各地门店位置不同、消费水平不同,所以涨幅也不一样,整体控制在6%左右。
海底捞的回复是有道理的,但网友并不买账,很多人对于海底捞这种逆市涨价行为表达不满,大众点评在关于“海底捞涨价了,你还会去吃吗?”的问卷中显示,近80%的用户选择“不吃了”。
01 海底捞的涨价经济学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海底捞涨价是没什么问题的,一家饭店的收入就是客单价乘以翻台率。
中信建投研报之前判断疫情对海底捞 2020 年的营收带来损失约 50.4 亿元,归母净利润损失约为 5.8 亿元。关闭一个月多的海底捞要想弥补利润损失,要么提高翻台率,要么提升客单价。
海底捞的翻台率在去年已经逐步下降到4.8左右,这个数据不可能再提升,相反,由于疫情期间开放餐位少,店内用餐密度降低,总的翻台数必然减少。因此海底捞只能以提高价格弥补损失。
一般来讲,商品价格一旦提升,消费人群也会随之下降。但多年来海底捞建立了比较牢固的品牌护城河,品牌溢价能力较高,排队1小时以上对于海底捞来说是常态。因此虽然涨价会让一部分消费者用脚投票,但因为海底捞消费群体总量大,因此单店的消费人数并不会明显下降。
02 不理性的消费者让海底捞品牌受损
上面说了,商家涨价是一个经济学课题,商家自身自会衡量涨价的利弊,既然做出涨价决策,从销售上来讲,他一定是认为利大于弊的。
对于理性的消费者来讲,他衡量了价格之后自会用脚投票,愿意去海底捞的自然觉得涨价也值,不愿意去的自会选择其他饭店。但问题是消费者往往是非理性的,这个非理性特质会让品牌形象受到极大损伤。
形成品牌的“污点记忆”
疫情期间,很多人隔离在家,对于吃一顿海底捞已经心心念了很久,本想在疫情缓解后,报复性吃一顿,但没想到海底捞偏偏在这个时候涨价。
不少网友将这特殊时期涨价的行为与“发国难财”联系起来(虽然这跟“发国难财”八竿子打不着,但非理性的消费者总爱这么联系),而一旦这个帽子被扣上了,企业就多了一个原罪。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是有记忆的,海底捞以前因为优质服务,在消费者中建立了“万能的海底捞”的品牌记忆,而这次涨价却让之前的记忆被冲淡,形成了在消费者心中的“污点记忆”。
此次涨价海底捞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涨价了”,这个“污点记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03品牌的连带影响
在海底捞涨价之后,有网友挖出了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的一些资料,张勇2017年就已经移民新加坡,在2019年,张勇还以138亿美元身家问鼎新加坡首富。因为新加坡对海外收入免税,此举避免了中国新个税反避税实施后可能面临的税务风险。因此有网友评论“赚钱的时候是中国人 ,出钱的时候是外国人”。
虫虫谍影对此不作评论,想说明的是,当一个企业因为一个负面被推向风口浪尖的时候,总有万能的网友会挖出它历史上的各种不利消息,这些消息会形成叠加效应,让品牌的损失加倍放大。
因此,虫虫谍影给出的建议是:
别在特殊时期涨价
春运期间火车票涨价,节假日期间景点涨价,过年期间猪肉涨价,这些特殊时期的产品本身就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选择在这些特殊时期涨价,必然引发消费者的注意和声讨。
海底捞引发非议的最大问题就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涨价。疫情刚刚缓解,很多人想吃一顿海底捞,而海底捞正巧在此时涨价,这必然将消费者的焦点全部引到自己身上来。很多网友给其扣上“发国难财”的帽子,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网友这么说是有道理的。
其实,2019年冬天由于肉价上涨,海底捞也对翻台率高的热门地区进行过价格调整,上涨幅度3%到5%,但是它引发的反应远不如这次涨价激烈。
所以海底捞不是不能涨价,而是最好不要选择在此时涨价。万达在疫情期间减免了不少商户的租金,如果王健林选择在此时涨价,你觉得他会受到多大的声讨?
最后说一下海底捞,海底捞在疫情期间涨价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这给海底捞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损失,涨价获得的收益不一定能覆盖品牌形象的损失。即便要涨价,海底捞的涨价方式也是有问题的,给出更多的增值服务、适当减一点量都是比直接涨价更好的方式。
“涨价”看起来是经济学范畴,但对于品牌来讲,涨价背后的消费者心理学才应该是更值得关注的,如何正确地涨价?如何涨价不引起消费者不满,还能让消费者接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至少这次海底捞的涨价风波应该是一次教训。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关注、评价和交流。
海底捞有哪些点菜技巧?
正好上周去才去过武汉绿地606缤纷城的海底捞,一边欣赏江景,一边吃火锅,非常惬意。下面就简单分享一下我的点菜心得吧。
首先是选择锅底,一般情况下就是辣与不辣的区别,即清汤和红汤,单个锅底72,鸳鸯锅89,鸳鸯锅可以选择一个辣味的和一个不辣的,这和单个锅底价格差距不大,点个鸳鸯锅能照顾大家的口味,大人小孩都有的吃!其次是自助调料,海底捞曾因其调料里面包含大颗粒的牛肉粒而闻名,所以去吃海底捞的时候也不要放过这个名品,把自己喜欢的调料选择好以后,别忘记加牛肉粒,味道更好哟。接下来是菜品,海底捞的菜品设计比较人性化,基本都有配置半份,所以我们可以先点半份,不够再加,这样我们可以选择更多品种的菜,不用担心分量太多造成浪费。然后,海底捞的水果、小凉菜、银耳汤、粥、蒸鸡蛋都是免费的,所以我认为非常适合宝妈带小朋友一起吃,小朋友可以吃粥、蒸鸡蛋等,海底捞还会给小朋友送一个玩具,质量都还不错。再就是,我们去的当日,有人过生日,海底捞的员工有一起唱生日歌送生日祝福,氛围挺不错。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什么是美食海底捞(为什么说千万不要一个人去吃海底捞),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5984,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