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有什么美食,泉州市三大步行街?
泉州三大步行街分别是:中山路、西街、涂门街。
泉州的中山路,也同时属于传统商业街。它基本上贯穿了鲤城区南北,也是古城“三片一线”保护的重要地段。这个地方建筑风格是非常独特的,体现了泉州多种文化融合的特色,承载了历史,具有文化保护价值。
提起泉州的西街和中山路步行街,必须先提钟楼。钟楼是泉州的中心地标,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以钟楼为中心,南北两条路为东街和西街,东西两条路为中山北路和中山中路。
“东西两座塔,南北一条街。”前一句讲的是开元寺的东西塔,后一句说的是泉州的中山路。
可以说,西街是最能代表泉州文化氛围的地方。它不仅仅是指一条街,更包含了以西街为主的老城区,有红砖古厝、洋楼、寺庙教堂等。街上有众多当地的传统小吃。从全国各地到泉州旅游的游客,一定不能错过西街。当你穿梭在人来人往的西街中,也许能感同身受,千年前泉州刺桐港是东方第一大港的非凡历史。
来了泉州,除了西街,还有一条街道不容错过,那便是涂门街。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华地段。
涂门街的关帝庙(也称通淮关岳庙),相传有一千多年历史,是泉州香火旺盛的寺庙之一。它是关公信仰六大祖庙之一,同时也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涂门街上最奇特的一景,就是伊斯兰教的清净寺和供奉关羽的通淮关帝庙相邻两者相隔大概只有不到百米的距离,却能也和谐共处了近千年。这是泉州多元宗教融合的体现。
泉州人气最旺的小吃?
福建泉州是一座比较受欢迎的旅游景城市,这里不仅景色优美宜人,还有很多当地的特色美食:泉州咸饭、土笋冻、满煎糕、牛肉羹、润饼、醋肉、肉夹包、四果汤、芋粿、鱼卷、肉粽、面线糊等。
泉州的前身是什么?
泉州在三国吴永安三年(260)为建安邵东安县地。南朝梁天监中(502—519)析晋安郡地置南安郡,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唐武德五年(622)置丰州,领南安、莆田、龙溪3县,州治设今南安丰州。景云二年(711)改名泉州。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析南安县地增置桃源县,后晋天福三年(938)改桃源县为永春县。宋宣和三年(1121)改清溪县为安溪县。至此,辖晋江、南安、同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7县。
元至元十五年间(1278)为泉州路,领县不变。明洪武二年(1368)改称泉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永春县为直隶州,并划德化、大田属之,与泉州府同属共泉永道。
1949年8月至11月除金门县外各县相继解放,成立福建省第五专区。1950年3月改为泉州专区,10月称晋江区,1955年改为晋江专区。1971年称晋江地区。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设立泉州市(省辖地级市)。1986年1月,泉州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福建泉州有什么美食(泉州市三大步行街),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071,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