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巷有什么美食(无锡有哪些特色小吃)

梅花有什么美食,无锡有哪些特色小吃?

海棠糕

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香甜可口,热食尤佳。

桂花糖粥

无锡传统名点之一。糖粥稠而不糊,红枣白粥,色泽诱人,香甜可口,很适合市民特别是老年人的口味。

太湖三白

银鱼、白虾、白鱼。白鱼肉质本就十分鲜美,仅用葱姜提鲜,以清蒸保留原滋原味,更是鲜的眉毛都能掉下来;白虾营养丰富,肉质鲜甜嫩滑;银鱼口感细嫩,莹白如银,更是鲜美异常。

太湖蟹

以太湖水养育的大闸蟹,同样肥嫩香美,与阳澄湖大闸蟹相比也并不逊色。

无锡酱排骨

肉质酥烂,咸中带甜,酱汁浓厚,味道鲜美,香气诱人,是不得不试的美食之一。

小笼馒头

外皮略带透明,甚至能看到肉馅,汤汁鲜甜,并不油腻,螃蟹季可吃蟹粉小笼,味道极鲜极美。

桂花糖芋艿

是无锡传统名点,芋艿酥烂、色泽鲜红、甜汤鲜洁、香味四溢,是老少皆宜的应时小吃。

挂粉汤圆

又称五色汤圆,是无锡传统名点,馅料为鲜肉、菜猪油、芝麻、豆沙、玫瑰和白糖等馅心,韧柔软润。

油面筋

无锡三大特产之一,享誉国内外,以面粉为原料,素油炸制,成品大小均匀、金黄溜圆、油光闪亮、皮薄松脆。既可加在素食中,也能与各种肉类相配,炒、烧、煮汤均可。尤其是在油面筋中塞进肉糜制成的肉酿面筋,耐久煮,不破不碎,口味极佳。

玉兰饼

因正值玉兰花开时节而得名,外皮香脆、内壳软糯、甜咸适口、香味诱人,江南一带的人常用来当早餐和豆浆一起食用。

梅花巷有什么美食(无锡有哪些特色小吃)

安徽桐城在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

桐城,安徽省辖县级市,由安庆市代管。位于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别山,东临长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总面积1472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下辖3个街道、12个镇 。桐城素有“七省通衢”之称,享有“文都”的盛誉,是“桐城派”的起源地,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

桐城市是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纵观桐城历史,会发现桐城出了不少有名的历史人物,人才辈出,名人遍布,下面我们来看看桐城历史上都有哪些历史名人吧。

1.张英、张廷玉

他们是清代出名的“父子宰相”,虽是土生土长的桐城人,但与枞阳也有难以割舍的情分。依据《鹞石周氏家谱》,老宰相张英的姨父是周家祺,两代宰相因而先后为周氏家谱作序,周家的周宾、周大璋还到张廷玉府上圈套过家庭教员。而枞阳的周家潭正是鹞石周氏的聚居地。张英还数次登上枞阳的浮山,枞阳汤晓克双轨。很夸奖浮渡风景。另外,康熙年间水患继续,张廷玉兄弟还特地在县城援助过枞阳陈家洲的灾民,可谓情义深重。张廷玉是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2.方苞

(1668年5月25日—1749年9月29日),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今安徽省桐城区凤仪里)人,生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六合留稼村)。桐城“桂林方氏”(亦称“县里方”或“大方”)十六世,与明末大思想家方以智同属“桂林方氏”大家族。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nài]、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

3.刘大櫆

(1698—1779年),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为桐城派“二祖”。少年业师于吴直,20多岁至京师,为方苞推重,先后经方苞、张廷玉荐举博学鸿词科和经学,屡试不第,遂归乡专事著述。姚鼐、王灼、吴定、张惠言皆为其门下北子,是方苞之后桐城派的中坚人物,发展了桐城派散文理论,所著《论文偶记》强调“义事、书卷、经济”,既肯定内容的重要性,又注重法度和技巧,主张古文写作中“神气”、“音节”、“字句”的统一。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诗集》《论文偶记》《歙县志》等。

4.姚鼐

(1732—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桐城派“三祖”,也是桐城派集大成者。乾隆年间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40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40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5.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6.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庐江郡舒城县(今舒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李龙眠即李公麟,字伯时,祖籍安徽舒城。

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维摩居士像》、《免胄图》等。

7.范增

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 (前277~前204)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是居(今中国南部安徽省桐城南)人,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末期农民战争中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项羽的叔叔项梁,劝说他立楚王的后裔为楚怀王,以此号召天下百姓。在项梁阵亡后,他跟随项羽,成为他的重要谋士,后来封位历阳侯,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跟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以绝后患,但没有被采纳,最终错过了诛杀刘邦的大好机会。

8.胡瓒

胡瓒,明代学者、水利专家。曾授都水司主事,掌管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主管山东全境河流水利事业。

胡瓒自幼好学,手不释卷.为诸生时曾工笔抄写《通鉴》全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曾授都水司主事,掌管南旺司,兼督泉闸,驻济宁,主管山东全境河流水利事业。

9.吴承恩

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河下(现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是明代文学家。

吴承恩自幼敏慧,博览群书,尤喜爱神话故事。他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于嘉靖中补贡生,后任浙江长兴县丞。其代表作《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10.盛度

盛度,字公量,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人,迁居余杭县(今浙江杭州余杭)。汉族,盛度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盛度主要作品有《西域图》、《中书制集》、《翰林制集》、《沿韦制置敕》等。

厦门哪些特色小吃不能错过?

风景什么的过目就忘,美食才是立身之本,让小土著带着你,把地道美食尝个遍!

四里的沙茶面

厦门的沙茶面一直是赫赫有名的,在外人的口碑中乌糖沙茶面的名气最高,虽然土著说本地人也知道,但是土著说,要说老牌美味,还是四里沙茶面才是真爱。

位于厦门湖滨的四里菜市场的四里沙茶面老店,一般游客很少会去到这里,店里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们家的汤头经过二十余年的烹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汤稠、香浓、热辣、色艳,再加点脱骨肉、鸭血、豆腐,好味到不行,爱喝汤的我,默默地去找老板加了两次汤。

四里老店: 湖滨四里14之3号(乘车至新村站,步行至四里菜市场)

月华的烧肉粽

厦门1980的烧肉粽真真是,让本地人和外地人都爱到不行,过去的时候店里常常是挤满了人。土著说除了1980,月华沙茶面的也是很美味的(表示只听过他家沙茶面~)。

厦门的烧肉粽,里面包着大大的一块红烧肉,里面还有香菇、虾米、莲子,料超多。吃肉粽要热热地吃才香,然后一定要搭配上地道的厦门海堤辣酱!这样吃才正宗!吃肉粽的时候,如果你的胃口够大,可以点上一碗沙茶面,华清淡的汤头搭配浓醇的肉粽,吃撑出店门。

月华沙茶面:厦门市思明区镇邦路78号(中山路后面一条街,民立小学斜对面)

思北花生汤

走到中山路的黄则和你一定会看看长长的队伍,这就是黄则和的魅力,我很喜欢他们家的蛋花花生汤~但是除了他们家,在中山路靠近BRT的老街那里的思北花生汤也超赞的!

店内、过道摆着几个小矮凳,旁边晒着几簸箕的花生,厦门市井味浓厚,这里的花生汤,花生酥烂甜糯,汤水甜而不腻,点一碗花生汤的同时,别忘了再点个韭菜盒,外皮酥香、内陷鲜香的韭菜盒搭配着清甜的花生汤,真真是赞啦!

思北花生汤:厦门市思明区思明北路64号(brt下车往中山路步行街方向走)

姐妹大排档的土笋冻

土笋冻这东西,在没去之前查了查,晶莹剔透的类似果冻的食物,里面居然包着虫子!!但是来到厦门了,总得尝尝看这大名鼎鼎的小吃吧。想吃还真不难,走在中山路、鼓浪屿,到处都能看到贩卖的人儿。

很有幸土著请客吃大排档——姐妹大排档,听说老有名了,老店在海沧,现在进驻岛内来了。在这店里,才知道,除了有土笋冻还有土笋汤,个人尝试了一下,觉得土笋冻好吃~吃的时候,浇上蒜泥、酱油、芥辣等酱料,再搭配上酸爽的白萝卜丝,这独特的风味叫人欲罢不能。

姐妹大排档:思明区后江埭路(靠近二市BRT站)

莲欢小吃店的海蛎煎

其实在逛鼓浪屿龙头路的时候,就能看看满满一条街的海蛎煎,价格都一样的,形状也是类似的。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分清哪家比较好。

这时候有个土著领路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穿中山路小巷的时候,在著名的女人街那隐藏着诸多美食,这家店也在这附近藏着,在这里海蛎煎,有加蛋和不加蛋两种做法,刚起锅的海蛎煎,用上厦门老传统的方式食用才是最具风味的,撒上点胡椒,蘸上著名的海堤辣酱,真的超好吃!(厦门对于海堤辣酱真不是一点两点的爱啊,我也不会告诉你,我觉得土著奶奶做的海蛎煎才是最好吃的!)

莲欢海蛎煎小吃店:厦门思明区中山路局口街局口横巷33号之二(女人街后面,靠近思明南路)

南普陀的芋泥

芋包在网上搜攻略的时候,最经常看到的名字就是吴再添,不然就是第八菜市场的“芋包王”,作为吃货肯定都要去尝一遍的,但是一下子就迷到我的是南普陀素菜馆的芋泥!

我要强推他们家的招牌美味”香泥藏珍”,与其他的咸芋泥不同,南普陀的芋泥里面全是素馅的,外面的芋泥细棉,里面虽是素馅的但却特别咸香,搭配着边上撒的油炸过的浒苔,口感更为丰富了,只是注意别烫嘴咯。

南普陀素菜:思明区思明南路515号南普陀寺内普照楼

明月的虾面

虾面,本来想应该就是普通的煮面,加入虾肉而已,所以一开始的兴趣不大,但是土著说厦门的虾面把虾肉分离出来,留下虾头、虾壳、虾尾,去熬制汤头,整个虾的精华都在汤里了。

明月虾面,在本地人的口碑中还是很高的,汤头鲜香浓郁,而且配料也好多,对于爱喝汤的孩子来说,没错,还是随时准备加汤的节奏。他们家的叉烧也是一绝,会看到有人把蜜汁叉烧当配料加入虾面中,下次再去也要这么试试!

明月虾面:厦门思明区厦禾路180号(在著名的第八菜市场外面,靠近大同小学)

阿妹的面线糊

作为一个合格且专业的吃货,每天必须是从早吃到晚的,早早起床才不是为了去玩呢,就是为了吃!厦门的早餐样式超多,真是待上一个礼拜都不够的。

面线糊的汤得先用大骨熬煮,高汤完成后再加入各种配料,熬煮,然后下面线,煮至稠浓。点一碗面线糊,加点猪肝、猪腰、瘦肉都是不错的,然后撒上点胡椒粉,再搭配一根油条,一份完美的早餐就完成了。

阿妹面线糊: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Brt二市站,靠近美仁宫方向)

局口街的拌面

拌面这小吃,可谓是哪里都有,但是厦门的拌面是咸甜口味的。这里的拌面离不开三件宝:花生酱、芝麻酱、甜辣酱,把面一烫,捞起加入各料酱料,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吃了,看起来简单,却十分美味。

在这里沙县小吃、劳松扁食、妙香扁食这些店里都有拌面,但是大晚上要吃夜宵,就被土著带去了女人街(也是常说的局口街)深巷里的局口街拌面吃去啦。这家拌面,没有门店,是晚上出来的小摊子,他家的拌面十分浓郁爽口,吃的时候可以再加碗鸭汤,这就是长胖的节奏。

局口街拌面:思明区局口街思明南路横巷内(靠近莲欢海蛎煎摊子)

阿婆的春卷

在这里,春卷不叫“春卷”,叫“薄饼”,就是用白色的米皮包着有高丽菜、胡萝卜、冬笋、豆腐干、三层肉、海蛎等馅料的食物,在这里每家人自己做的薄饼馅料都不太一样,但是都是一样的好味。在闲逛女人街的时候,肯定会看到人气满满的阿卿春卷,但鼓浪屿上也有好味的。

鼓浪屿阿婆薄饼位于鼓浪屿靠三丘田码头的位置,一个小小的摊子,不留点心就会这么和它擦身而过。小小的桌子上摆放着大大的锅、各式地道的酱料和配菜、以及一个零钱盒。阿婆专心地包着薄饼,从不用手碰钱,找零什么的还是最好自己动手。

阿婆春卷:靠近三丘田码头

金宝的油葱粿

这小吃在吴再添是看得到的,我也有在中山路看到过,不过买的人很少,馃是闽南的特色小吃,是一种米做的食物,油葱馃是在米馃加入了爆香的葱油和香菇混合的肉糜,挺不错吃的。

坐Brt的时候在斗西路附近下的话,可以到这里的金宝油葱粿吃好料,这里的油葱粿真的很好吃,吃起来QQ的,还有种淡淡的大米清香,吃的时候再搭配上门特色的甜辣酱和芥末,满足到爆!

金宝油葱粿:思明区斗西路口(Brt斗西路口下车,便能看到)

大同的鸭肉粥

大同的鸭肉粥,一直都很有名,土著带我也是吃这家,店里有个贴了小牌子,写着“仅此一家,绝无分店”!

这个咸粥,得赞一个。粥炖的十分粘稠,鸭肉也没有腥味,还有十几种的卤料可以搭配,超丰富的。吃的时候一定得记得要跟油条,油条会提前剪成小段,放粥里浸一下,超好吃的!

大同鸭肉粥:厦门厦禾路174号(在著名的第八菜市场外面,大同小学对面)

八市的美食

逛城市一定要逛逛,对于吃货来说一定要逛逛这里的菜市场,菜市场不仅仅是买菜的地方,更是挖掘美食的好地方。土著,特意挑了一天,带我来逛厦门著名的第八菜市场,这里真是从头到尾,都是好吃的。

八市外面靠近BRT,有一排的店面,著名的大同鸭肉粥、厦禾沙茶面、劳松扁食,都在这里,但是里面也是福利满满。

八市口的麦奶

一大早去的,可以尝尝这里的麦奶。这里的麦奶十分浓稠香滑,味道会偏甜一些,但是搭配上店里的韭菜盒和豆包粿却特别的好吃!豆包粿,表皮的QQ的,内陷芝麻的却十分香醇,不太喜欢吃甜的我,默默地打包了一个带走。

石码的五香

五香是一种用豆皮包裹着荸荠、瘦肉,下锅炸成金黄,切成小段,配上蕃茄汁或厦门甜辣酱,佐上爽脆的酸萝卜,趁热吃起来,外酥里嫩,吃起来特别香。

源利的面包

五指面包,顾名思义就是做得跟人的手掌一样样的。面包里面包的是黄黄的果酱馅,有一种中国传统面包的感觉,跟现在外面面包房的都不一样。比起甜甜的五指包,更爱包着火腿,葱和卤蛋的炸面包,咸香好吃!

钟氏满煎糕

扇形状的满煎糕,馁似蜂窝状,外面松软,里面包着厚厚的花生碎,十分香甜。这里早上人很多,都是排着队来买做早餐的。

陈记的糯米炸

说起来也确实是小小吃,糯米条放入油锅炸至金黄,再裹上甜甜的白糖,刚炸的糯米条外酥里软,甜甜QQ的,超级好吃,一下买了两三个,不过吃多了还是会油腻的!

上海风味卤大肠

这里大肠洗得挺干净的,也不油腻,卤汁咸香,大肠口感软糯,可惜的是少了蒜蓉的搭配,要是再加的蒜蓉的话,就更好吃了。这玩意,敢吃的人真的试试。

朱记的手撕鸡

阿姨会把鸡切对半,然后撕成一条条,再撒上香菜、撒上芝麻、倒入酱汁,搅拌一下,看着都想吃,加了鸭胗下去一起伴着吃,鸡肉嫩滑,鸭胗爽脆,味道不赖哦。这个和卤大肠,打包回家,分分钟都是下酒料。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梅花巷有什么美食(无锡有哪些特色小吃),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173,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7
Next 2023-02-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