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美食都有什么菜,你喜欢商南的哪些景点?
谢谢你的问题邀请,关于商南我最喜欢的景点,谈谈我的看法!商南县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境内,旅游景点众多,融秦风楚韵,集南北文化,物丰民淳,山水旖旎,是众多网友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今天我就给大家推荐几个——【商南最值得去的五个地方】:
❶金丝峡
这是陕西省为少见的5A级景区之一,位居中国最美峡谷之列。峡内风光秀丽,风格独特,风景如画,以窄、长、秀、奇、险、幽著称,集峰、石、洞、林、禽、兽、泉、潭、瀑景观于一体,被誉为”峡谷奇观,生态王国”。
❷闯王寨
闯王寨位于中原入陕第一古镇–陕西省富水镇,是陕西东南门户,闯王寨相传为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此休养生息,扩军再起的福地,它集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结为一体,相当有特色。景区含闯王古寨遗址景观核心区、泉茗旅游度假生态观光园区、东寨沟闯王文化演艺广场、富水镇至王家楼十里明清古街、古墓沟汉平民墓群考古基地、王家楼美丽乡村生态体验园、闯王灵芝爱情公园等几大园区。
❸后湾
后湾为秦岭美丽乡村,北誉为“秦岭慢谷”之称!这里自然资源独特,群山逶迤,绿水环绕,错落有致,景色迷人,这里有“双龙戏珠”、 千年女贞、千年栎树、瀑布、料姜石等众多景点,还有青云驿、三官庙、李氏祠堂等人文资源;李先念部队也曾在此战斗生活。
❹上苍坊
上苍坊旅游风景区位于县城西试马镇栗子坪村,景观以奇峰、幽谷为主,沿途森林繁茂、涧潭密布。
上苍坊,春可以采花,夏可以纳凉,秋可以赏枫,冬可以滑雪。这里被称人间仙境,养生福地。
❺文碧峰
文碧峰以秀、险、幽、奇著称,集峻峰、奇石、溶洞、森林、珍禽、农业观光为一体。自然生态资源独特,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北宋创建的青山书院历史源远流长,秦楚文化在这里汇集融合。文碧峰半山腰具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有朝阳洞、娘娘洞、狮子洞、鸽子洞、老鹰洞、天眼洞、风洞、新洞等多处溶洞,每一处景点都引人入胜。
总之,商南是个好地方,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悠久,是个不错的旅行目的地,值得你前往旅行!
陕西特产有什么?
先说小时候过年时候,亲戚拜年送的礼物吧,现在都成了陕西特产了。
1、蓼花糖
这个是三原特产,从小时候到现在都特别爱吃。样子像鼓槌,金黄表皮上裹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松、甜、酥、脆、香。
据说清朝时,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来到西安,对地方官员奉献给她的僚花糖大加赞赏。她见糖的形状酷似在草原上见到过的蓼花,便饶有兴趣地说了出来。后来人们便选用“僚”的谐音,改称为蓼花糖。列入宫廷食品。
前两天还吃了,不过包装比这个还要丑。
2、琼锅糖
就一个感觉—甜,很甜,而且容易粘手。吃完手黏糊糊的。以前都是这种包装,用油纸包上,上面裹上红纸,写上“琼锅糖”几个字。现在一查,才知道这道美味以经有800年历史了,而且还是宫廷贡品呢。
3、水晶饼
小时候是上面那种包装(好像以前拜年的陕西特产都喜欢用油纸一包,上面加红纸,用绳一绑这样的包装,是不是因为是本地特产 ?),现在也经常见到下面这种包装。可能由于童年印象,更加喜欢上面的红纸包装。
以前的特产好像都喜欢用纸包装,上面盖张红纸,这样质朴的包装,包括月饼
还有这种很丑的,但味道都不错。
接下来就不是特产了,也都是大家熟悉的。
4、豫竹方便面
我上高中那会特火,几乎人人爱的食物,现在也有好多小伙伴喜欢吃呢。最常的吃法是把调料包撒在面饼上,捏碎面饼(这个时候最爽)。还有对调料包情有独钟的,专门把调料包拿出来吃,往往辣的直伸舌头,或者将调料包加在馍里。
5、三鲜伊面
这个当时也很火爆,独特的味道获得不少青睐,虽然我不咋爱吃,老感觉面饼硬硬的,而且不太喜欢那个味道,也不喜欢这个包装。
6、牛板筋(辣条)
以牛板筋为代表的各大辣条,对这个“唐僧肉”印象很深,就是因为它的名字很奇葩。这些包装都不咋好看,但很受大家的喜爱。
7、这种早餐饼干
感觉无论市场怎么变,饼干的种类怎么变,即使奥利奥的冲击,这个饼干始终如一,都不会变 。但味道很好。
8、豆腐乳
曾经因为妈妈在南方吃不到辣,特地从西安的超市背了四瓶,搭长途背到温州,原因是那边的辣椒没有这边地道。也是真孝顺了 。
9、盼盼薯片
好像2.5一大包,味道还蛮好吃的,虽然不及某品牌那么火爆,但也算惠民产品了。
10、糖丸
打疫苗的时候,医生都会给我一小包,只有糖丸能稍微缓解一下打针的疼痛。甚至,忍受打针的痛苦,完全是因为前面有糖丸这个吸引我的“胡萝卜”。(我就是那头“驴” )
11、酸梅粉
带有玩具勺的酸梅粉,好吃又好玩,还经常比赛谁集的玩具勺子多。经常喜欢不用勺子,倒在手心舔着吃。
今天又想起几种,再来补充几个
12、鱿鱼丝
这个很好吃,也有很多种包装,但买了几次,都不见特别好看的包装。看到这个,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之前买了一盒没吃完带回家,被我2岁半的小侄子看见了,他开始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吃,只是好奇的拿着盒子玩,都玩了有一天之久了,他妈妈在他玩的时候,拿起一个撒落的鱿鱼丝吃了,被他看见,才猛然知道这个东西可以吃。当时惊讶的小眼神现在都记得。先是拿起一个小的试探性的尝了一口,觉着很好吃,然后就放心的大口开吃了。
13、榆林米脂干炉
这个是大学那会,榆林的同学带过来的,说是她们那的“月饼”,个头很大,里面是空心的,很干,很硬,但很好吃。也不能吃多,吃多了就会有点腻。刚刚问了朋友,怎么包装,她直接说没有包装,做好了直接拿塑料袋一装。也真是够简朴的。
14、石子馍
这个小商店里都有,极其随意的一包装,但很好吃,不过最好吃的要属小时候外婆做的,到现在都怀念。现在只能看到了就买回也有那种现做现卖的,里面还加了馅,也很不错。
15、蒲城棒棒馍
这个也是大学舍友带的,很好吃,就是包装很随意,她说她们那的特产,毕业后还一直让家里人带。干干脆脆的,很抗饿,就是吃的时候需要备好水。
16、板栗
这个是我的最爱,感觉不是很丑,但也不咋好看。不过刚出锅的热乎乎的糖炒板栗,是我的最爱。
17、醪糟
去超市买,不管哪种,一般都比较丑,但里面味道不错,回来一煮,打个鸡蛋花,放点枸杞也很好吃。不过最好吃的要属小时候妈妈做的那个醪糟。感觉比买的好吃很多倍。曾经还尝过发酵的纯醪糟汁呢(应该叫米酒了,很好喝)。
18、汤圆
喜爱甜食的我,也比较喜欢吃这个,这种包装是最容易买到的,如果想买更多口味的,得去大超市,所以就近买的这种最平常的,也不错。
因为我是一个吃货,所以建立了一个吃货聚集地【沐沐食屋】,里面会介绍美食及制作方法,还有美食背后的文化。感兴趣的可以来转转哦,还有福利领取呢!
陕北的特色小吃有什么?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是陕北、山西晋西,甘肃陇东等地的传统饭食之一,有些地方称为“洋芋不拉”、“洋芋库勒”,周边地区又被叫做 “菜疙瘩”。洋芋擦擦是菜疙瘩中的一种。洋芋其实就是土豆,擦擦是一种工具,用来擦土豆丝的。其以土豆为主料,加少许白面加工制成,深得陕北人喜爱。
用不起眼的土豆做成的洋芋擦擦,色泽金黄的土豆泛着淡淡的油光,土豆的清香洋溢开来,吃上一口,既有薯条的口感和嚼头,又有肉末红椒的鲜香。这是用土豆裹荞麦粉蒸了后再炒出来的美味,遵循了西北菜少油不少盐的风格。洋芋擦擦,顾名思义,是用土豆做的。制作原料和程序都很简单,它是将土豆切成稍粗的丝,再拌以干面粉,使每一根丝上都均匀地裹上一层面衣,然后上屉蒸熟。食用时,盛入大碗,调入蒜泥、辣面、酱、醋、葱油或香油,在拌上自制的西红柿酱。若用炒锅快火炒出,其味更佳。洋芋擦擦属天然绿色食品,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荞面饸饹
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粉条状,与陕北羊腥汤相配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在陕北,民间有“荞面饸饹羊腥汤,死死活活相跟上”之说。
油糕
延安油糕又叫年糕、枣糕,是陕北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风味小吃之一色泽金黄、细腻柔软,味道香甜可口。由黍科糜子、大枣精制而成,经植物油炸后,其味清香细腻、香甜可口。油糕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的场合,特别是婚庆筵席中。食用时盛在碟中,每碟十片,佐以白糖和粉汤。
羊杂碎
由羊的头、蹄、血、肝、心、肠、肚、肺等烩制而成,故又名“羊杂烩”。羊杂碎,贵在羊杂碎杂、碎。不杂不碎,吃起来就没滋味。羊杂碎集羊内脏于一锅,形色繁多,肉质各异,味道酸辣兼宜,无腥不腻,汤鲜味美,入口生津,营养丰富,在气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可御冷逐寒,食着往往半碗才下肚,便遍体生热,一碗吃完,则热汗淋漓。既经济实惠,又食用方便。
油旋
油旋是一种旋涡状的葱油小饼,刚出炉的油旋色泽金黄,内软外酥,葱香扑鼻。相传油旋是清朝时期的徐氏三兄弟(今齐河县)去南方闯荡时在南京学来的,油旋在南方的口味是甜的,徐氏兄弟来济南后依据北方人的饮食特点将油旋的口味改成咸香味,在陕北民间最为流行。一直传承至今。
油馍馍
黄米磨面、细箩,用软米熬成滚米汤烫面,置热炕发酵。面发后,摊制成一个个中间有孔的小圆饼,入油锅炸至红褐色即可。油馍馍一般常见于逢年过节或款待亲朋好友时,特别是婚庆筵席中。食用时佐以粉汤,味道盛佳。油馍馍色泽金黄、细腻柔软,经久而不变色不变质。
碗托
碗托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碗状,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等待凉了以后,切成片壮,可以炒热食用,但是如果凉吃以猪肝等为拌料后味道鲜美可口,很有韧性。
碗托在陕北是很普遍的一种民间食品。差不多每个县的市镇上,都有饭店或小吃摊点叫卖。老百姓更是家家户户自己做了吃。这原因,大约首先是陕北普遍生产荞麦,陕北老百姓在几千百年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不断地摸索着粗粮细作的方法,荞面碗坨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抿节
抿节在陕北方言中读“抿节儿”,所以也写作“抿尖”。是一种粗粮细做的面食。
抿节用的面是由豌豆和小麦磨合而成的杂面,将和好的面团放在密布筛孔的特制抿节床上,用手掌抿压而下,成一寸来长的小节,呈扭曲状。食时,将抿节下锅煮熟,浇以素汤,汤内有豆腐丁、土豆丁、豆角丁等,并佐以韭黄、芝麻、辣酱、香菜等,其味清淡可口,带一股豆香味。此乃陕北面食中的佼佼者,食者必点之品种。
然然菜
简单的说就是把百菜和土豆熬在一起。先将云腿和土豆上笼蒸熟,小白菜洗净,焯水。蒸熟的土豆制成土豆泥、焯水后的小白菜切碎、云腿切末炒锅烧热,加清油(或者奶油)先炒小白菜,然后下入土豆泥河调料,炒匀。香而不腻。
钱钱饭
提起陕北的钱钱饭,那在陕北可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家庭主妇人人会做,在陕北生活过的人也都吃过。钱钱饭是一种稀饭,用黑豆压制形似铜钱,和小米同煮,或配以其他原料。原是陕北人家缺粮的一种度荒饭,多和米糠、秕谷同煮,借以充饥;现已成为粗粮细做的风味饮食。
黑豆经浸泡,膨圆胀大,放在碾上压成片,形如铜钱,所以百姓称”钱钱饭”。钱钱饭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夏有止渴消暑作用,冬有保温驱寒功效。
荞剁面
荞剁面是陕西定边、靖边汉族传统小吃。食之别有风味。随着荞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日渐缩减,愈见荞面食品之稀罕。这里用荞面制成的传统名吃花样繁多,而荞剁面最为有名。
粉糊糊
粉糊糊是神木的特色吃食。粉糊糊是神木人的最爱。粉糊糊在神木县有很多故事。
粉糊糊是用磨粉面的豆浆发酵之后,加入小米、扁豆,或者豇豆、麦子等物熬煮,最后佐以用热油呛炒过的酸菜或者沙盖,以及其他各类随自己喜好的菜食。一锅子粉糊糊便可新鲜鲜、热乎乎登场了!
陕北大烩菜
陕北大烩菜其荤素皆备,包罗万象,营养丰富,经济实惠,是陕北传统的大众化饮食。延安街头,中小饭店均有烹售,有的饭馆甚至于干脆直接以“大烩菜”或“烩菜王”命名。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的饮食习惯是由当地生产的粮食品种决定的。陕北是以吃小米和杂粮为主的地区关中是以面食为主的地区陕南是以吃大米为主的地区。正如谚语说的“秦岭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汉中的女儿会蒸饭关中的媳妇会擀面”陕北民歌所唱的“煮了些钱钱下了些米小米大路上搂柴瞧一回你”。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秦岭美食都有什么菜(你喜欢商南的哪些景点),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75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