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有什么美食呀,南京什么小吃最有名?
南京最有名的小吃是鸭血粉丝汤,因为鸭血粉丝汤好吃不腻,口感清晰,汤里包函了鸭血鸭肝鸭肠鸭肾,使汤料清晰不腻,特别好吃。
南京有哪些深藏不漏的小饭馆?
朋友带着吃了好多,结合一些资料
介绍几家老字号吧!
锅贴、馄饨、酸菜鱼、鸭血粉丝……这些蓝鲸人从小吃到大的味道,总有一份感情和回忆在里面,我们称之为“老字号”。想到它们,心里都会泛起温暖,就像深交多年的老友。
食物一旦有了感情和生命,就更加的耐人回味。这种似曾相识的味道会让你对它一直念念不忘,惦记指数不亚于达康书记的GDP。
老字号不是因为”老”才珍贵,它们陪着蓝鲸人长大,用一双双传承的手打磨出来的温润熨贴,是别的东西没法取代的。
/吃的不是凉粉,是回忆 /
@黄勤记凉粉
黄勤记凉粉是众多80后蓝鲸人的回忆。
小时候,几个小伙伴喜欢去夫子庙一带找吃的,十块钱就能把夫子庙吃一圈。银丝糖、唐字臭豆腐,当然还有这家黄记凉粉,那时候小碗1元,大碗2元。
细细的凉粉放点什锦菜及调料,凉丝丝的,鲜香微辣,还有带些甜味。每次都多要辣,冬天吃得一身汗,夏天吃得冰冰凉。吃完一小碗,满足程度绝不亚于冰激凌。
上个世纪初,黄家就在南京城南一带以经营豆腐坊为生,并兼营豆制品老南京小吃,主要有老卤干、回卤干、凉粉等。现在的“黄勤记”已经是黄家的第四代传承,主要以凉粉、回卤干、老卤干为主。
如今,贡院一带都拆了,黄勤记也迁到了老门东,老板以前是瘦瘦的眼镜男,现在留了胡子,发福微胖,价格也涨了。
每次路过老门东都要去吃一碗,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时光……
地址:老门东
/ 外面的那碗皮肚面,总比家里的好吃 /
@祁家寡妇面
据说最早的一家寡妇面的老板娘是个寡妇,为了谋生活摆了个面摊,大家叫顺口了就叫它“寡妇面”。后来,三元巷冒出好几家寡妇面,真假难辨,好在口味一样好。
家里不想做饭的时候,就会打包两份寡妇面,回去后嚼着吸满汤汁的Q弹皮肚,心里总在想:比老妈做的好吃多了!
现在南京正宗的寡妇面,只有明瓦廊的”祁家面馆”在经营。门头上写着创始于1963年,如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
50年时间,不知道有多少人从小孩子吃到了大人,从一个人吃到了一家人……
祁家面馆很傲娇。不管你再焦急再流口水,老板下面条时必定一丝不苟,猪肝肉丝皮肚都有专门的容器装好,确保每份重量一致。还有就是,常常卖完就关门,毫不顾忌食客千里觅食的心情。而且他们夏天还休暑假!
讲真,吃到嘴里的味道有多好,也不见得。吃的就是一种情怀和记忆深处的回忆。
地址: 明瓦廊大香炉32-2号(近二十四中)
/深巷中无声的好味道 /
@哑巴蛋饺
在南京,你或许知道有这样一家无声的露天小铺——哑巴蛋饺。早在20多年前,它已经悄悄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你或许跟着家人照顾过哑巴蛋饺的生意,再也无法戒掉这个味道。有人说,在城南的菜场界,哑巴蛋饺仿佛神一样的存在,是三七八巷的冬虫夏菜。
每次去排队的人超多,经过多少次早起、扑空、排队的苟且,才能吃到这口面皮蛋皮豆腐皮灵肉交融的饕餮盛宴啊!
多年来,他们家的肉一直用猪后腿。每天早上五点买肉,洗过了再和成肉泥,绝不采用味精等化工调味品,吃完不会觉得口干。很多人排队吃不上蛋饺,就买点肉馅回家包饺子、 包馄饨解馋。
蛋皮清莹透亮,Q弹有咬劲,闻起来肉的鲜夹杂着鸡蛋的香,清新扑鼻。豆腐皮包肉皮薄软嫩,Q弹爽口,烤得恰到好处。
不过想吃到不容易,因为他们朝九晚五,周日休息,还有年假。但是能吃到一口,能勾起多少的回忆。
地址:长乐路三七八巷
/ 一家无名炸鸡店,串起了多少人的曾经 /
@彩霞街无名炸鸡
一家苏州夫妻经营了近20年的炸鸡店,位置在彩霞街和洋珠巷路口的一个台阶上,大家亲切地叫它彩霞街鸡排店。
记得小时候妈妈懒得做菜,就在彩霞街打包一份炸鸡排,当一顿菜吃。鸡排外面裹着蛋液香葱,再裹一层面包糠又炸得刚刚好,外酥里嫩,鲜嫩多汁。
小时候特别喜欢油炸食物,所以边啃鸡腿边期待:妈妈天天懒得做菜就好了。吃习惯了它也就成了记忆中,家的另一种味道。
他们只卖炸鸡排、鸡腿和鸡翅,佐料也只有番茄酱、孜然和辣椒粉,配上孜然和番茄酱非常美味。
虽然现在外面超市都可以买到蘸料,但老板坚持每天早上在菜场买新鲜的番茄,熬番茄酱。番茄酱不像外面的浓稠,但口感很好。
每天下午四点多开始,晚上七八点左右就结束了。鸡翅是整翅,差不多四块多一个,鸡腿5块,按照南京现在的物价,真心便宜,味道还秒杀外面的炸鸡连锁店。
像这样简单而又不简单的老味道,南京还有多少个?
地址: 洋珠巷路口(彩霞街南头旁)
/ 有一种青春,叫校门口的凉皮店 /
@宝鸡张记凉皮
夏天一到,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宝鸡张记凉皮开张了,南京的老餮小餮们闻着味开始蜂拥而至。
你可能觉得,凉皮能做出什么花来,但在四牌楼,关于张记有一种说法: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学生时代。
宝鸡凉皮店地址在四牌楼东大南门,靠近南师大附小。20年时间,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毕业学子,很多事情都变了。但是凉皮店没有变,20年前是什么味道,现在仍然是那个味道。
他家的凉皮特别薄,比一般的凉皮要透明很多,里面加了黄瓜和豆干。与其他凉皮不同的是老板的调料,凉皮加了麻油,增添了凉皮的清爽和口味层次。
鱼香鸡蛋是鸡蛋煎好以后泡卤里,让鸡蛋充分吸收卤的香味,是这家店的招牌。麻酱也非常香,每次去必加鸡蛋和麻酱,他家的辣油一点都不辣,越吃越香的那种。
地址: 四牌楼4号-2(云南特产和川崎运动中间)
/ 年龄最大的鳝鱼面馆 /
@茶南面馆
南湖人都知道它,茶南面馆,30年的老味道。
装修过很多次,门面和小时候不一样了,可是味道还是那个味道。时不时地想去吃一碗,记忆里都是爷爷牵着你去吃面的日子。
老卤面、小煮面口味很多,最爱的还是他家的鳝鱼面。表面看像一碗白汤寡面,很快惊喜地发现老板宁愿牺牲卖相,也要把鳝鱼埋在面条下面暖和暖和,顺便吸饱汤汁。
鳝鱼的个头很大,炸得也比较到位,鳝鱼血剔除得很干净,肉质紧致,口感酥嫩。有一点值得称道的是,鳝鱼面会配两碟小菜,一个雪菜肉丝,一个青椒肉丝,提鲜解腻。
老卤面和凉面很受欢迎,面和浇头都很足,汤头偏甜。风卷残云后意犹未尽,老板,再打包两份凉面。
地址: 茶南小区福园5号104室
/ 喝馄饨哎,阿要辣油! /
@安庆柴火小馄饨
记得小时候哭闹不吃饭,外婆就去安庆打包一碗小馄饨给我吃,顿时胃口大开。满满一碗吃进去还嫌不够,每次都盼着外婆带着我心心念念的小馄饨来,真是满满的回忆啊!
装着调味料的白瓷缸、稀薄的荤油,以及被烟熏黑的门面,在品尝之前就把思绪拉回到童年。馄饨是用旧家具烧的,虽然不及从前那种木柴,但有那么点味道。
馄饨本身皮薄馅多,馅中有葱姜之味。加一点辣油,一颗塘心蛋。不论味道几何,光是怀旧这一情怀就足已打动许多人。很多南京土著怀念马路上扁担上挑的二头摊,那不如来一碗安庆柴火小馄饨。
地址不大好找,老门东德云社对面的巷子,左边那条叫做中营,径直走到底,再左拐。
地址:秦淮区中营6号
/ 配一碗鸭血粉丝,记忆里的南京味道 /
@鸡鸣汤包
“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吃汤包是个精细活,解放前据说是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到的。你第一次吃汤包的时候是不是汁水四溅,搞得十分狼狈?
说起鸡鸣汤包,蓝鲸人会说:鸡汁汤包啊,小时候老吃的!蓝鲸人最早记忆里的鸡鸣汤包在鼓楼广场的拐角处老旧的楼房里。
现在市面上的鸡鸣汤包店是与鸡鸣酒家颇有渊源的张家军所注册。鸡鸣汤包最明显的特色是“肥肥大大,肚脐眼朝下。”坚持“现点、现包,现蒸“。点完单,只需要等1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到晶莹剔透,小巧可爱的汤包了。
因为生意太好,店里的师傅经常是从早包到晚,店里速度最快的师傅,5分钟之内能包出28个汤包。
现在很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回南京吃一笼鸡鸣汤包,配一碗鸭血粉丝,吃的就是回忆。
地址: 金沙井1号(夫子庙店)
尽管有人吐槽南京的老字号不如以前,但只要它们存在一天,这些记忆,这些味道就会一直打动人心。
一定要尝的美食有哪些?
江苏,我国经最发达的省份之一,2020年GDP位居全国第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有钱大省。除此之外,江苏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时小吃也是美食小吃的聚集地,也是闻名全国的美食之都。江苏,著名的鱼米之乡,在江苏每一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味道。这些味道俨然已经成了当地的一种文化,每一道食物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今天咱们就聊一下江苏名气最大的12种小吃,每一种都是江苏人的最爱,你吃过哪几种?
1:【南京盐水鸭】,又叫桂花鸭,是南京的著名特产,也是金陵菜的代表,同样也是地理标志性产品。据说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做好的盐水鸭,鸭肉白嫩,肥而不腻,鲜味十足。南京盐水鸭,最早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当时已是南京颇具盛名的小吃。
2:【黄桥烧饼】,江苏著名的小吃,曾被列为国宴的点心。成品看起来色泽金黄,吃起来香酥可口, 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堪称烧饼界的极品。早在2003年的时候,还获得了“中华民族小吃”的荣誉称号。 毛主席曾在1952年称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3:【太史饼】,也称太师饼,是苏宁两地的传统小吃,据说有2000多年的历史。做好的成品,饼色金黄,饼面平整微凹,两面有芝麻,馅料一般为白糖桂花猪油丁,吃起来酥松香口。据说,是商朝的闻太师所创。还有一种说法是,太史公司马迁,受宫刑后生活窘困,众人为救助他,做的就是这种“太史饼”。
4:【鸭血粉丝煲】,鸭血粉丝煲,一般是以鸭血和粉丝为主,用老鸭汤和猪棒骨吊制的高汤微煮,再佐以鸭肝,炸豆腐,鸭胗等辅料,口味平和,鲜香爽滑,南北方皆宜。虽然是一小碗粉丝汤,却把鸭子的美味包含其中。据说当年南京人杀鸭子的时候,把一碗鸭血装起来,不料粉丝掉进去弄脏了,无奈他只好一起煮,居然烧出了一碗鸭血粉丝汤,最后某财主得知此事,便聘请他为专业厨师,专门伺候家里的姨太太们,这就是鸭血粉丝煲的由来
5:【锅盖面】,又称镇江锅盖面,也叫小刀面,被誉为“江南的天下第一面”,是江苏镇江的特色传统小吃。成品的锅盖面,软硬适中,柔韧性好的特点,浇头也非常丰富,是一道老少皆宜的小吃。据说锅盖面是起源于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俩,姐姐煮面给弟弟吃,因为口味不佳,姐姐就想方设法把面条擀细,放锅里煮熟,再加点青蒜,手忙脚乱之际,不小心将旁边的小锅盖碰到大锅里煮了。没想到弟弟吃得又多又香。从此,镇江锅盖面便名声大振。
6:【镇江肴肉】,又叫水晶肴肉,水晶肴蹄,属于驰名中外的名菜,历史悠久,具说有300多年的历史。成品的镇江肴肉,肉红皮白,光滑晶莹,肉冻透明,犹如水晶。入口香而不腻,同时具有香、酥、鲜、嫩四大特点。相传,在300多年前,镇江有一家夫妻小店,一天店主买回4只猪蹄,因为天热怕其变质,便将猪蹄用腌制。没想到妻子把做鞭炮用的“硝”当作精盐,腌制了猪蹄,第二天打开一看,猪蹄并未变质,反而肉板结实,色泽红润,蹄皮呈白色。店家反复漂洗几遍,汆烫几遍,之后再加入各种香料焖煮,没想到被路过的“张果老”闻到了香味,就化作白发老人点名要吃猪蹄,期初店家不肯,最后被张果老全部买下。由于滋味极佳,一连吃了三只半才罢休。等张果老走后,众人才知道他是张果老。之后店家就用此方法做猪蹄,后来觉得“硝肉”不雅,就改名“肴肉”,一直流传至今。
7:【无锡梅花糕】,成品梅花糕吃起来非常的软,入口即化,甜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因为它形似梅花,就叫梅花糕了。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之时,在集市遇到卖此糕点的人,品尝后赞不绝口,胜过一切宫廷小吃。随即一时兴起,就给它取名“梅花糕”,自此一直流传至今。
8:【千层油糕】,属于江苏扬州的传统小吃,做好的油糕一共有64层,每一层都有油糖相连,看起来层次分明。入口绵软甜嫩。据传是源自清朝的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千层油糕与翡翠烧麦,并称为“扬州双绝”。
9:【扬州翡翠烧麦】,据说已有百年的历史,在1912年所创。一般来说翡翠烧麦有甜咸之分,成品甜咸清香,绿如碧玉,皮薄汁鲜,口味独特。当年,社会名流齐聚富春茶社,席间扬州商会会长提出要吃素馅烧麦。于是茶社的师傅便用现有的食材,再配以猪油,绵白糖,食盐拌馅,上火蒸熟。一众人吃完后都连连称赞,随后便流传开来。
10:【三丁包子】,这是扬州的传统小吃。所谓的三丁,分别是指“鸡丁,肉丁,笋丁”。鸡,要选用隔年的老母鸡。肉,要选用新鲜的肋条五花肉。笋,要用当年的新鲜笋。后来,还有不少加入海参丁和虾仁丁的,因为考虑到百姓的消费水平,所以乾隆皇帝,就将“五丁包”,改为“三丁包”。
11:【奥灶面】,这是江苏昆山的传统小吃,也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奥灶面最大的特点是面汤,将青鱼的鱼鳞,鱼鳃,鱼肉,和黏液一起熬煮出来,滋味非常的鲜美。其实,“奥灶”在苏州话里是不干净的意思,但在吃面这件事上,挑剔的苏州人把这碗面做到了极致。您有时间一定要尝一下,真的很好吃。
12:【扬州炒饭】,也叫扬州蛋炒饭,它是淮扬菜的一个特色种类,发源于扬州。正宗的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而且注重配色。配料有虾仁,鸡腿肉,火腿肉,松子,青豆,鲜笋,干贝,青椒,胡萝卜,葱花,食材绝对不能低于8种。据说,扬州炒饭起源于隋朝,隋炀帝巡视江都(扬州)时,随之也将炒饭带到了扬州,后来经过厨师的不断改良,终于成为淮扬风味浓郁的小吃之一。
除了以上12种名小吃之外,还有这些,南京什锦豆腐涝,常州芝麻糖,无锡海棠糕,南京皮肚面,扬州牛皮糖,麻油素干丝,牛肉锅贴,东台鱼汤面,无锡小笼包,高邮咸鸭蛋,太仓肉松,南通跳面,常州大麻糕。都是比较受当地人认可的,时间有限不能一一列举。江苏真的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等疫情结束之后,记得去走走,品尝一下当地的正宗特色美食,相信你一定会爱上这里的。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南京有什么美食呀(南京什么小吃最有名),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1267,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