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以国之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央视网消息:7月3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表示,经中国、韩国磋商后达成一致意见,韩方将向中方移交新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双方将于今年9月15日在韩国共同举行装殓仪式,9月16日举行交接仪式。据了解,自2014年至2021年,两国已连续八次成功交接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九次交接。

从2014年首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起,当接运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时,都会有中国空军歼11-B战机护航,战机飞行员的那句”欢迎志愿军忠烈回国,奉命为您全程护航!”,相信很多观众都印象深刻,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也让无数人泪目。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回顾那些令我们感动的时刻。

最高礼仪迎烈士回家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从韩国仁川机场踏上回家之路,运送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派出两架歼-11B战机迎接护航。中国政府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了隆重的迎接仪式,半个多世纪埋骨他乡的英魂终归故乡。437位烈士的遗骸被安放在烈士陵园。

以国之名,接英雄回家

随后在2015年3月20日,第二批,我国从韩国接回68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16年3月31日,第三批,我国从韩国接回36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17年3月22日,第四批,我国从韩国接回28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18年3月28日,第五批,我国从韩国接回20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19年4月3日,第六批,我国从韩国接回10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2020年9月27日,第七批,我国从韩国接回117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第七批志愿军烈士遗骸由空军运输机运-20接运回国。

以国之名,接英雄回家

2021年9月2日,第八批,我国从韩国接回109位志愿军烈士的遗骸。

从2014年至2021年连续8年,已有八批共825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回到祖国,并安葬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20年空军运-20首次接运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

2020年,我国首次用最先进的国产运输机运-20作为专机接运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我们看到,运-20机身上的编号01体现了祖国对烈士们的无上尊崇。在运-20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后,机场方面用民航界的最高级别礼仪“过水门”迎接祖国的英雄儿女回家。同时,2架护航的歼-11B战机低空通场飞行,并拉出了长长的白色尾烟,向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网友:期待歼-20为运-20护航 接英雄回家

从2014年民航专机运送、歼-11B战机护航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到中国空军伊尔-76运输机、运-20执行任务,再到机场以“过水门”仪式为英烈接风洗尘,一幕幕场景令人破防。担负护航任务的歼-11B战斗机飞行员来自于空军航空兵某旅,也是抗美援朝的英雄传人。2021年6月,空军发布消息,这支英雄部队飞上了国产最先进的隐身战机歼-20,并逐步形成作战能力,目前已担负战备值班。

在2021年第13届中国航展期间,有网友热议,为运-20护航的飞机能否越来越先进?这几天,更有军迷网友呼吁,希望能看到歼-20为运-20护航。我们也共同期待,我们用最先进的战机护航我们最思念的英雄回家!

志愿军老战士孙景坤

“每块伤疤都是勋章”

“父亲的荣誉来自党和人民的培养和关爱,理应归还给党和人民。”2021年12月2日上午,孙景坤的儿女受父亲委托,向抗美援朝纪念馆捐赠荣誉奖章。

此次孙景坤所捐奖章,不仅有解放东北纪念章、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抗美援朝一等功奖章,还有“时代楷模”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等16件奖章。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老英雄孙景坤捐赠的荣誉奖章

孙景坤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原第一生产队队长。他先后参加过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海南岛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并多次立功受奖。辽沈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平津战役中,荣立二等功;解放海南岛战役中,荣立二等功;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怕牺牲,身上的累累伤痕,是他戎马一生抹不去的“勋章”;复员回乡后,沉甸甸的军功章,他很少拿出来示人,赫赫战功在数十年里,无人知晓;他说,“不是我应得的,坚决不能拿。”几十年间,他从没向组织提过特殊要求,他常常说,“最大的功臣是那些留在朝鲜战场上的战友!”

“解放四平时,我是机关枪手,是敌人火力的重点打击对象。子弹密到把我后背的军装都撕烂了,半个月内我换了4件棉衣。”1948年1月,24岁的孙景坤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解放海南岛及抗美援朝战争。战场刀光剑影,孙景坤越战越勇。因为在部队表现出色,1949年,孙景坤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年轻时的孙景坤

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刚从海南战场撤回的孙景坤随部队集结安东(现辽宁省丹东市),待命过江。

当年10月,孙景坤和战友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孙景坤所在部队很快与美军在朝鲜龙水洞地区展开激战,冲锋在前的孙景坤腿部中弹,被送回丹东治疗。“养了一个多月伤,心里时刻想着奋战在朝鲜战场的部队和战友。”腿伤还没好利索,孙景坤就重返战场。

1952年10月,孙景坤参加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场激战。

那一天,残酷的争夺战在161高地进行。不甘失败的敌军向161高地发起猛攻,炮弹倾泻在阵地上,到处燃起熊熊烈焰。当时,阵地上的357团3营8连只剩下副连长支全胜和5名战士,他们把爆破筒和手榴弹抱在怀里,随时准备与敌人展开最后的战斗。7连副排长孙景坤临危受命,带领9名战士,一人扛着一箱手榴弹,利用敌人的火力死角,机智勇敢地冲上161高地。

从中午到半夜,连续击退敌人6次反扑。“那场激战下来,好多战友牺牲了,阵地上最后只剩下4个人。”每当回忆起这场战斗,孙景坤眼中总是噙着泪花。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三别故土、三渡江水,硝烟散去,战争在孙景坤身上留下20多处伤疤……

1955年,孙景坤复员,他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丹东市元宝区金山镇山城村。从此,孙景坤躬下身子,把军人本色和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写在田埂上、种到土地里、照进老百姓的心中。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孙景坤还默默地把军功章压藏在了箱底,这一藏,就是几十年。

孙景坤的大女儿孙美丽说,父亲只是偶尔在深夜睡不着时,才会给她讲当年抗美援朝的故事。这些军功章,她只在40年前见过一回,那时由孙景坤的母亲保管,包在一条绣着“赠给最可爱的人”毛巾中,里面还裹着一层红布。

上世纪60年代初,孙景坤带着山城一队的社员,扒了破损的窑,在山上栽下了落叶松,给村庄穿上绿装。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为了让大家尽快过上好日子,孙景坤组织村民先后成立了共同致富小组、扶贫致富小组,大力发展粮菜生产和山城村建设。他带着乡亲们在滚兔岭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一尺高的小苗逐渐长高,几年下来,把整座山都铺绿了。

当年孙景坤栽下的板栗树,如今大多数树龄已经超过60年。那些美味的果实,滋润着山城村人的幸福生活……

回乡务农六十余载,孙景坤始终甘受清贫,几十年如一日,并时时以革命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有的人不理解,问他,你是战场上出生入死过的人,不好好享福,为啥还这么拼命地干活?他很认真地回答说:“要是只知享受,我怎么面对那些牺牲的战友?”

这个心系集体的生产队长,这个躬耕乡野的庄稼汉,这个大公无私的老兵,在战火纷飞的年代,用青春和热血换来繁荣与和平;在建设年代,又把深爱深深地写在了家乡的每一寸土地上。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英雄徐振明,为英雄杨靖宇守陵

一句承诺,就是一生

1958年10月,33岁的老兵徐振明从营职干部岗位转业了,来到吉林通化市民政局。当时地方很缺干部,转业时选择也多,招待所所长、福利院院长、通化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所(杨靖宇烈士陵园)所长,哪一项工作都需要人,哪一项都是革命工作。

尤其是,徐振明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转战大江南北,经历战斗无数,留下累累弹伤,从“娃娃八路”成长为“战斗英雄”,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保家卫国舍生忘死、英勇战斗,曾荣立多次战功。多年戎马倥偬,阅历丰富,许多地方都欢迎他。可他立刻选择了第三项,为杨靖宇将军及抗联烈士守陵,为在各个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战友们守陵。

几乎没什么犹豫。因为他还活着,而他们都牺牲了。他说,“全国那么多人崇敬杨靖宇将军,只有我有机会为他守陵。这是我的光荣啊……我不仅是自己在守陵,也是代表牺牲的战友们为杨将军守陵。我守在这里,感觉自己还跟战友们在一起……”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年轻时的徐振明

1942年徐振明参加八路军时,部队正大力宣讲杨靖宇将军及诸多抗联将士的英雄事迹,他们在极端困难的战斗中牺牲,令每一位革命军人动容。杨靖宇将军,从此成为了徐振明崇敬的英雄。他说,“我们听后特别感动,发誓要向杨将军学习,保家卫国、抗战到底。”

1950年10月22日,徐振明随英勇的38军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朝鲜的近三年中,38军在战场上留下了太多感人的故事,而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步兵连长,徐振明参加了第一、二、三、四、五次战役,在炮火中挺进,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无论经典战斗998高地攻守战、飞虎山抗击战,还是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徐振明和他的战友们都战斗在最前沿。

在他的记忆中,最惨烈的要数白马山战役,在争夺394.8高地的拉锯战中,天上敌机狂轰滥炸,地面枪林弹雨,当时徐振明所在连270多人参战,最后只有6个人活了下来……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当徐振明唱起这首撼天动地的战歌,他总会眼眶泛红,自然而然地擎起右手,敬起军礼!从1942年入伍,到1958年转业,16年的军营生涯和战斗经历,每一段抻出来,都足以构成一部英雄传奇。

徐振明是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安葬大会之后,担当起陵园的守护管理任务的。彼时的靖宇山,一棵树也没有。他带着陵园职工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一片一片地绿,一点一点地啃,从不懈怠,终于让参天树木及庄严的建筑,陪伴杨靖宇将军和革命烈士,让春天的新芽、夏天的浓荫、秋天的五花、冬天的雪压松枝,以及整洁的路面、簇新的廊檐、山顶通透的长风,共同迎接瞻仰者。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当年未修建的靖宇山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如今的杨靖宇陵园

为使陵园承载更多英雄的记忆,徐振明想尽办法搜集历史资料和实物。一有空闲时间,就坐牛车、坐爬犁,徒步深入深山密林,采访当地百姓,踏访抗联旧址,寻找当年杨靖宇的珍贵遗物,偶有收获,兴奋异常。

青丝到白发,徐振明全身心都系在了陵园上。陵园外部环境完善得差不多了,徐振明又向有关部门建议,划定陵园保护区,不允许取土、挖矿、放牧、占地、建屋。徐振明容不得别人对杨将军和陵园不敬。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1980年,徐振明要离休了,他多次劝说即将参加工作的儿子徐永军到陵园工作,继续守护陵园。儿子接续父亲扎进陵园建设中,一干就是40年。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时光总像刻录机,记载了老兵转业后的激情岁月和热血人生,记载了长达六十余年的岁月中,他们如何点燃信念的火种。

徐永军说,每次经过那片陵园的最高地、安放杨靖宇将军遗体的灵堂,每次经过两侧的四个陈列室,经过院中昂首远眺的戎装铜像,大家的脚步都放得轻轻。轻轻地清扫庭院的落叶,轻轻地清除厚厚的积雪。

陵园的笤帚大,整齐地铺在石板地面上,以低低的声音,拂过,再拂过。这是每天必做的功夫,需带着敬崇的心情。只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只是英勇的抗联战士、抗日将军,伟大的抗美援朝英雄群体,还意味着这些英烈们所代表的民族脊梁与精神高地。

一起接英雄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

在英雄孙景坤、徐振明身上

在像他们一样深藏功名的老英雄那里

关于生命与革命、奉献与传承

我们有了更深的领悟

让我们一起向英雄的

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

向那些用鲜血染红金达莱花的

烈士们致敬!

谢谢你们

用宝贵的生命

用自己一生的时光

为共和国立下的不朽功勋!

本文来源:人民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社、中国退役军人、解放军报、人民网、丹东发布等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9月16日以国之名在韩志愿军烈士回家(当年的牺牲与大义你还记得吗),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11446,转载请注明出处!

(6)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4 17:02:13
下一篇 2022-07-04 17:03: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