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有什么特色美食,贵港都有什么好吃的小吃啊?
贵港的饮食以桂系风味为主,兼有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小吃,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贵港当地的菜肴选料讲究、制作精细,在烹调技法上深受粤菜的影响,口味以鲜、香、麻、辣为主,著名的桂平浔江鱼就是贵港最具代表性的佳肴。 贵港小吃也极具特色,热闹的夜市上,各种口味的美食琳琅满目,炒田螺、螺丝粉、烤鱼、绿豆沙、桂林米粉、海鲜粥香气四溢,无论是匆匆过客,还是精明的食客,都难以抵挡这美味的诱惑,除了大快朵颐一番再无其它选择。贵港一带的浔江水产非常丰富,几乎每个餐馆酒楼都会特别推荐浔江鱼这类菜肴,味道特别鲜美,很受喜爱,有“不吃浔江鱼,就没有到过贵港”的说法。贵港美食罗秀米粉罗秀米粉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就已成名。其手工制作工艺独特,以其山区特有的水质,配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浸米、磨浆、蒸粉皮、摺粉皮、切粉丝、扎米粉等。贵港藕粉
说一下你们当地都有什么特产美食?
【感谢邀请】大家好,我是@吃客 今天我回答的问题是:说一下你们当地都有什么特色美食?有哪些推荐?
我的家乡是江苏泰州,准确地说是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泰州是一个地级市,那么靖江就属于泰州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城市,它位于中国的华东部,江苏省的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北岸城市。靖江拥有68万人口,面积大概665平方公里,是江苏长江以北的一流强市,领跑苏北各县市。
那么有这么好的地理环境和地域优势。地方特色美食也数不胜数。有好几样也上了《舌头尖上的中国》栏目。下面我就向大家来介绍一下,几款家乡的特色美食吧。
一、蟹黄汤包。
蟹黄汤包的主要原料是蟹黄,蟹肉,老母鸡汤,猪肉皮和高筋面粉。“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吸汤”成为吃蟹黄汤包的口诀,来形容蟹黄汤包的皮薄如纸,吹弹即破。
传说蟹黄汤包在三国时期就有制作了,所以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每年的秋天冬天螃蟹上市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慕名来到泰州的靖江品尝地方特色蟹黄汤包,并且还打包带回家,让家里出不了远门的孩子和老人也能吃上的蟹黄汤包。所以靖江把蟹黄汤包做成了当地的经济产业,享誉海内外。
二、猪肉脯
猪肉脯在靖江是一个传统美食,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靖江有40多个品牌。它的主要原料是猪腿肉,鸡蛋,加上砂糖,酱油,胡椒和味精等配料,经过多种的制作工艺才能完成。
猪肉脯的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和休闲食品。
三、长江四鲜。
① 刀鱼
刀鱼平时生活在海里,但是到每年的二月份,三月份就从海里游入长江,在长江中下游大量的繁殖,产量非常高。刀鱼的肉质细腻,鲜美。
在每年的春天上市,价格曾经飙升到七八千元一斤,被誉为四鲜之首。
② 河豚鱼
广为流传的谚语:拼死吃河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河豚鱼有毒,尤其它的鱼肝,烹饪不好的话,真会吃死人!河豚鱼的表皮有很多彩色的斑块,颜色越艳,毒性越大。
现在很多都是养殖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所以毒性没有野生的厉害。只要经过专业厨师的烹饪河豚鱼的毒性会降低或完全消失,在当地厨师做完鱼都会自己先亲自尝一下,方可给客户吃,就此也能证明厨师的烹饪技术是过关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是不能烹饪河豚鱼的。河豚鱼有个特点,一惹它会生气,肚子会鼓起来。
③ 鲥鱼
这是一种快濒临灭绝的鱼。鲥鱼的鱼身银白,肥嫩鲜美,爽口而不腻。鱼鳞是可以吃的,营养非常丰富,所以在饭店在烹饪的时候都会留着鱼鳞。在当地也是一个上档次的美食,价格都在几百块钱1斤。
④ 鮰鱼
鮰鱼的形状像鲶鱼,身上没有鱼鳞,大多数都是白色的。在当地大多数都是用鮰鱼和萝卜炖汤,肉嫩汤白。非常适合产妇和小孩老人家食用,为优质的食用鱼种。
【结束语】
不能再说了,再说下去的话您一定会流口水了,或者有想去靖江,吃遍靖江的念头。不过我建议你还是去一次,一定不虚此行。
如果您看完本文后对您有所帮助或启发,可以点击红色+号“关注”@吃客 ,我会每天为您更新分享更多的健康美食,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提倡清淡饮食。如果您对本文有所意见和建议,都可以在下方评论和互动,我是@吃客 ,感谢您的阅读,期待我们再次相遇在“今日头条”。
本文由@吃客 原创制作,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转载。
广西14市111个县市区?
广西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世代居住着壮、汉、苗、瑶、侗等多个兄弟民族,其中壮族是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使得广西充满着极其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情。那么广西有哪些传统节日呢?广西大型节庆活动又有哪些?下面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广西春节、元宵节、龙抬头、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恭城桃花节、浮山歌节、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盟博览会、国际茉莉花文化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一起来看看吧。
传统节日
春节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介绍:春节是南宁地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初一零时起,家家燃放鞭炮,表示辞旧迎新。初二亲友带上礼物互访“拜年”,十五元宵节晚上闹花灯。十六县郊农村举行庙会、“抢花炮”。按壮家独特的习俗,还要进行挑新水、喝伶俐水、舞狮、舞鸡、舞春牛等活动。大年初一的拂晓之前,壮族的家妇就已纷纷到小河去为全家挑新水了。在挑新水时,还要捡几块与家畜相像的石头回家,并且一路走一路模仿六畜的叫声。回到家里,就把这些石头放进猪圈、牛栏,祈求六畜兴旺。然后,用新水煮新年茶给全家喝。壮家女要喝伶俐水,就是在汲新水之前,争着喝由村中公认的“伶俐嫂”捧给大家的清水,她们相信这样便可更加聪明伶俐,待嫁姑娘更是借此机会补求在新的一年里找到如意郎君。
元宵节
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介绍:在桂西北、桂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流行上元节赛灯的习俗,人们在上元节那天晚上把各自做好的灯摆出来比赛,比比谁做得最好最巧。人们不仅是互相赛灯,还要跟月亮比亮争辉,各式各样的灯或挂在树上,或放在地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夜景。这些灯通常是插在有辟邪寓意的柚子上,或是以香代火,即在柚子上插上无数根香以形成星星点点的光,当灯或香火自然熄灭后,即表示为期15天的春节圆满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在广西的上林、靖西等地还有吃油团(有的地方也称煎堆或油堆)的习俗。在博白这天各家要杀鸡烧“完灯”纸,祭祀诸神及祖先。当晚人们到野外菜地,摘别人几兜青菜回家,谓之“偷青”,表示好“兆头”。沙河、顿谷等地除偷青外,有的人还在种青麻的地上翻滚,认为可治腰痛。
龙抬头
时间:农历二月初二
介绍:二月二最有名的是龙抬头抢花炮。花炮节是流行于广西三江、龙胜、融水和湖南通道等地侗、壮、苗、仫佬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各地节期不一,有正月初三,也有五月十五、二月初二等。以三江侗族自治县富禄花炮节最为热闹,主要活动是抢花炮。放花炮这天,附近村寨都组织抢炮队前来抢炮,每队有十多二十人。花炮是用红绿绒线装饰的小铁环,将其置于铁炮顶端,待炮响后铁环由空中落地,参赛人员即奋力争抢,抢到花炮并送到指定地点即为优胜。有名的是融水洞头乡的花炮节,两年一办,都在二月二那一天。
清明节
时间:公历4月5日前后
介绍: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兴仁县扫完墓后,以白纸作长幡挂在墓头,称为“标坟”,又叫“挂青”;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梧州乡民大多数都是在清明节当天和后面的几天去扫墓,只有一少部分的乡民是在清明节的前几天就扫好的。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在每年农历三月三或者清明节的大日子里,壮家人通常会制作五色糯米饭祭祖、招待亲友。孩子满月,乔迁之喜,也会蒸煮五色糯米饭分送给左邻右舍,表达敬意。壮人爱枫叶,并认为枫叶可以“除邪驱鬼”,给人带来吉祥和平安。
端午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
介绍:广西人过端午时,为纪念屈原而沿袭下来的传统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备牲醴等。而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则因袭对恶日的禁忌,以保健、避疫为主,而保健、避疫,又主要体现在挂艾叶菖蒲、佩香囊避邪,以及洗中药浴、泡饮草药酒和雄黄酒上。
中秋节
时间:农历八月十五
介绍:在广西南宁,人们过中秋节除了准备丰盛团圆宴,晚上还呼朋唤友到户外赏月。看花灯是重头戏,在中秋节的晚上公园各种造型的灯展让人流连忘返。广西侗族的中秋节习俗,晚上,经过充分准备的芦笙歌舞队去邻近的山寨赛歌,歌声悠扬,舞姿婆娑,人群仿佛荡漾在如水似的月光里,叫做“行月”。侗族有“赛歌求婚”习俗。中秋之夜,侗族小伙子身着节日盛装,手持芦笙,成群结队踏着月光,吹奏着美妙的乐曲,跳着欢快的舞步从四面八方涌向赛歌场地,一人领歌领舞,众人相伴相合。观众如云,乐声震耳。能歌善舞的小伙子很快就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边,两人对唱对舞。当一双双青年男女舞向山间小路后,赛歌场上的人也越来越少,单独离开的青年男女只有等待月老来年再抛红线。
大型节庆活动
禁风节
时间:农历正月二十
地点:桂林市临桂区
介绍:桂林市临桂县庙坪圩传统节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有神仙指点众人,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这一天便成了禁风节。节前,人们用稻草扎些十字架,压在田头屋角,挂上屋檐。节日期间,禁止一切声音,连晾衣服也只能铺在草地上,为了避免人来人往弄出声响,全寨人都离家到庙坪圩去过节。节日活动多姿多彩,敲锣打鼓,舞狮唱戏,夜幕降临时,对唱山歌。这个原是禁声禁风的日子,变成庙坪圩一次欢乐的盛会。
花炮节
时间: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
地点:桂林市
介绍:花炮节是侗族传统节日。这一天要放花炮,第一炮表示人丁兴旺,第二炮是恭喜发财,第三炮是五谷丰登。花炮活动结束后,男女青年聚在一起奏芦笙、跳舞。入夜,点燃篝火,有唱侗戏的,有自由对歌的,一片欢声笑语。花炮节的日期在各个地方都不一样,从正月到十月都有,三江侗族自治县是正月初三(农历,下同),梅林是二月初二,富禄是三月初三,林溪是十月二十六,是否能碰上,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阳朔社日
时间:农历二月或八月
地点:桂林市阳朔县
介绍:阳朔的社日分春社和秋社,立春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第五个戊日为秋社,一般在农历二、八月间。 阳朔农村普遍流行有“做官三年不如耍社一天”之说法。因为在每个村子里,不分贫富贵贱,少则十户,多则二、三十户,为了互相办理丧事,在社日中都要聚会“吃社”(每户1名男子),并就一年中办理丧事立约,规定当年丧事每户对丧主助钱、粮数额,负责抬棺送葬等,农村俗称“十友社”。凡不参加“吃社”的,则被开除“十友社”,社友不再负责料理他家的丧事。
牛王节
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地点:桂林市阳朔县
介绍:牛王节传说是牛的生日。人们用各种不同形式庆贺牛的生日,各家各户打扫牛栏,在牛栏门头插“枫香”,在牛栏门口祭牛王,煮糯米饭喂牛,这一天让牛休息。阳朔乡下农民在这一天,家家吃黑糯米饭,并用它喂牛,为耕牛消灾解难,同时感谢耕牛对人的辛勤劳动。
福利五月八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八
地点:桂林市阳朔县
介绍:福利五月八节是阳朔县福利民间组织在福利镇上开展的民间文艺、体育及祭祀活动。 每年五月初八,圩上各户扎起三尺六寸高的立式彩灯到镇上公公、婆婆庙前燃放,然后祭祀两庙中的一百余尊菩萨并将其抬、抱到大街上游行。随队游行的有文艺、体育队伍,舞狮、耍牌灯、踩高跷、八仙纸扎等等。游行完毕则是民间文艺表演、体育活动,这些活动一般为时五至十天。节日期间(当地人称赶会期),家家酿制苦瓜酿作自家主菜和款待宾客。
尝新节
时间:农历六月初六
地点:桂林市阳朔县
介绍:这天农家都备酒礼到田头地角供奉,用钱纸扎谷桶盛满新谷插在田基上,以示稻谷满仓,或是“抬菩萨”游行祈祝五谷丰登。
苗年
时间:苗年的时间各地不一样,基本都是在秋收结束以后
地点:桂林市
介绍: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节日当天早晨放鞭炮,连放3炮,以示吉庆。节日期间,人们走亲访友,互致祝贺。有些地方伴随举行盛大的斗牛、赛马活动。其中芦笙踩堂活动最为精彩,届时,小伙子芦笙嘹亮,悦耳动听,姑娘们身着节日盛装,头戴龙凤银角、银簪、银梳,踏着笙歌节拍,翩翩起舞。通过踩堂,男女青年可以自由选择情侣。
恭城桃花节
时间:每年3月
地点:桂林市恭城县
介绍:每当三月,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恭城县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桃花节”。桃花节期间,村民们载歌载舞,以舞会友,以花传情,“赏恭城桃花,住生态家园,吃绿色食品,做快活神仙”,是游客踏青观花,领略春的浓烈气息的绝佳去处。 阳春三月,大岒山桃园—漓江畔上的中国桃花艺博园,十里桃花,百里画廊,万亩桃花相映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
渔火节
时间:每年12月
地点:桂林市阳朔县
介绍:“渔火节”是阳朔八大美景之一。昔日,漓江中的渔民夜间捕鱼,常常有数十上百的竹筏出动,汇集白沙河湾中,渔翁们点亮竹筏上的渔灯,以此引鱼上钩。那盏盏渔灯,阵阵水花,犹如夜空中繁星点点,映耀着穿梭在水面上的竹筏和在水中时隐时现的鱼鹰,令人叹为观止。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壮族有什么特色美食(贵港都有什么好吃的小吃啊),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0259,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