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美食有什么,王熙凤按道理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
王熙凤做为当家二奶奶,的确不用亲自做饭,但这不意味着她对“茄鲞”这道菜不熟悉, 相反,实际情况是,她连做茄鲞的细节都知道。
其原因如下:
其一,贾家的当家媳妇并不好当,需要很强的组织力和记忆力。这点,贾母做了非常好的表率,而凤姐则是继贾母之后优秀的继承者。
问题来了,做贾家的当家媳妇需要什么技能?
贾家非一般小门小户人家,是真正的“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做这样一个大家族的当家媳妇,虽不必诗书礼仪样样精通,但一定要对内宅事务心中有数,府中上下各色人等的衣食住行皆要操心。
记得林黛玉刚入贾府时,王夫人当着众人询问王熙凤事情。
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一问一答虽然平常,但细想起来凤姐平日所管事务可见一斑。要清楚月钱也就是府中工资的发放,还要清楚库房存货情况,就连具体到在哪里放着什么布料都要清清楚楚。
凤姐反应机敏,对于王夫人的突然发问,不管是真的事先准备好了还是根本就是个说辞,总之,可以说是回答的滴水不漏,十分完美。
另一个例子是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潇湘馆,见到窗纱旧了,便吩咐王夫人给黛玉换窗纱,向众人解释用的纱叫“软烟罗“。
贾母笑向薛姨妈众人道:“那个纱,比你们的年纪还大呢怪不得他认作蝉翼纱,原也有些象,不知道的,都认作蝉翼纱,正经名字叫作`软烟罗’。”凤姐儿道:“这个名儿也好听只是我这么大了,纱罗也见过几百样,从没听见过这个名色。”贾母笑道:“你能够活了多大,见过几样没处放的东西,就说嘴来了,那个软烟罗只有四样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如今上用的府纱也没有这样软厚轻密的了。”薛姨妈笑道:“别说凤丫头没见,连我也没听见过;凤姐儿一面说,早命人取了一匹来了,贾母说:“可不是这个!先时原不过是糊窗屉,后来我们拿这个作被作帐子,试试也竟好,明儿就找出几匹来,拿银红的替他糊窗子。”
贾母作为曾经的当家奶奶,精明非凡,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依然不减当年。对于糊窗子的纱来历讲的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本身是见多识广的皇商薛姨妈都叹为观止。而这种对品质生活细节的把握,是有钱也买不来的。
贾母的精明在于即使时隔多年,依然可以讲清一匹经年的软烟罗的来历。这和凤姐向刘姥姥描述“茄鲞”的做法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二、贾家的规矩,儿媳要伺候婆婆和小姑子吃饭,那么对于所上菜品也就必然相当熟悉。
还是林黛玉进贾府时的第一顿饭。
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见王夫人来了,方安设桌椅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贾母笑道:“你舅母你嫂子们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方告了座,坐了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告了座方上来迎春便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旁边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
王夫人已是有了儿媳,做了婆婆的人,但每餐还要先在贾母处伺候,等贾母吃完,才能回自己房内用饭。
仍然以刘姥姥在大观园吃的那顿饭为例,凤姐和鸳鸯并不入席,是要在席间伺候的。因此凤姐对府中各式菜品那是相当熟悉,可说是如数家珍,顺手拈来。
第三十五回中,宝玉挨打之后想吃一种莲叶汤,凤姐命人找了做汤的模子来。
薛姨妈先接过来瞧时,原来是个小匣子,里面装着四副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共有三四十样,打的十分精巧,因笑向贾母王夫人道:“你们府上也都想绝了,吃碗汤还有这些样子,若不说出来,我见这个也不认得这是作什么用的。”凤姐儿也不等人说话,便笑道:“姑妈那里晓得,这是旧年备膳,他们想的法儿不知弄些什么面印出来,借点新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究竟没意思,谁家常吃他了那一回呈样的作了一回,他今日怎么想起来了。”说着接了过来,递与个妇人,吩咐厨房里立刻拿几只鸡,另外添了东西,做出十来碗来。
贾家的吃食很多是形式大于内容,这个莲叶羹即是如此,做起来要用几十样模子,还要搭上几只鸡,只为做碗新奇的面汤。对于这种近乎“私房菜”的做法,再由凤姐这样身份的人讲述出来,更加彰显贵族生活的奢华。不出意外,凤姐的解说再次让薛姨妈开了眼。
其三,凤姐争强好胜,极好面子,也不排除其有在众人面前表现和夸耀之意。
凤姐在描述茄鲞的做法时,是这样说的。
凤姐儿笑道:“这也不难,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籖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
凤姐说的像竹筒倒豆子一样,看似简单明了,实则包含了很多步骤,还说“不难”。难怪让刘姥姥咋舌,“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
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于刘姥姥已经超出了她的想象,于凤姐和贾府众人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暗戳戳的夸耀呢?
综上所述,凤姐向刘姥姥详细介绍“茄鲞”的做法,除了彰显贵族的奢华生活,衬托凤姐口齿伶俐之外,这种有意无意的炫耀是否也在为日后家族的崩塌埋下祸根呢?
还是中华千年文化底蕴?
《红楼梦》成全球名著,是因为中华千年文化底蕴。爱情只是其中的点缀。《红楼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实际上是清代上流社会家庭生活的百科全书,也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你可以看到关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或实写,或虚拟、或点缀、或影子,渗透进中国人生活的各个角落。因此它的伟大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也是中华千年文化生生不息的具体写照。
我们来看看《红楼梦》中都表现了那些中国传统文化。
1、文学
《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历来都被人所称颂,大观园中的女儿们各个都是才女,其中尤其以林黛玉和薛宝钗最为出色。看她们写的海棠诗、菊花诗、桃花诗,即景联句,文采斐然,入口沁香。我们来欣赏一下林黛玉写的菊花诗和薛宝钗写的柳絮词就可明了。
咏 菊 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临江仙》蘅芜君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围蝶阵乱纷纷:
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林黛玉的菊花诗文字优美,意境清新;薛宝钗的柳絮词却是大气,豪迈,气势上不输于苏东坡的词。其他的散文、歌赋、对联等我们暂且不说了。
2、戏曲音乐
《红楼梦》的音乐有曲,有词,有歌。小说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就有仙姑演唱《红楼梦》十二曲,词曲动人,也揭示了《红楼梦》中众多女儿们的结局。小说中还多处描写器乐演奏,比如《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老老醉卧怡红院,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贾母带领大家游大观园,有一段贾母让小戏子们隔水演奏乐曲,“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自然使人神怡心旷。”
此外,小说中也多处谈到戏曲,荣国府自己家就有家中的戏台和戏子,可以演很多曲目。比如,元春省亲一回,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脂砚斋在评论里就透露过:这四出戏伏贾家之败,元春之死,甄宝玉送玉,黛玉之死。
3、绘画
关于绘画,《红楼梦》中曾经写的很详细。而贾家的四小姐惜春的特长就是善画。而在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和贾母同游大观园后,贾母让惜春画大观园,这一回里,有一段薛宝钗关于绘画的长篇大论,从绘画用的纸张、笔墨、颜料、到绘画时的结构、布局、删减,层次等等,描绘得很详尽,从中我们可以对中国的绘画艺术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4、书法
《红楼梦》中关于书法的描写不多,但从探春房间的摆设来看,探春善于书法,而且各位名家的书法都有临摹。此外还描写到贾宝玉每天的功课中必定有书法课,从中也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人物大多数也都善于各种书法。
5、建筑
建筑在《红楼梦》中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林黛玉进贾府开始,作者就大写意的描绘了荣国府的建筑样式和格局。到了元妃省亲,修建了大观园,就开始浓墨重彩的描写大观园的建筑之美,园林之美,楹联之美,装饰之美,以及屋内的陈设之美。
一般来讲,园林是建筑之魂。在中式建筑中,园林建筑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举世闻名的苏州园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也是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瑰宝之一。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因此,也是建筑艺术之魂。
《红楼梦》的大观园描写得很详尽,从亭、台、楼、阁、寺庙,到山、石、树、木,溪流、路桥,栏杆,围墙等建筑和景致设施,各具特色,而其中的各个庭院建筑,依据所居住的人,作者给与了鲜明的建筑风格,与人物性格相呼应。给读者一种联想:看到建筑物,仿若看到了房屋的主人。
6、服饰文化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每个人物都塑造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其中每个人物的服饰和化妆,也凸显了个人的物性。比如王熙凤,性格张扬,泼辣,言辞爽利,争强好胜,语言风趣幽默,又是荣国府的当家之人,所以她的服饰与众不同,色彩鲜亮,纹饰繁复,装扮华丽,书中描绘的很详细:“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们不同,彩绣辉 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 金盘螭缨络圈,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云缎窄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 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红楼梦》中还在多处描写了关于服饰和装扮,小到一个随身佩戴的荷包,身上挂的挂件,大到人物的穿衣,鞋帽,房间装饰用的各色纱,从布料到裁剪,从刺绣到花纹,都有详尽的描述,而且处处反映出中国独特的服饰文化。比如《红楼梦》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中,宝钗的丫鬟莺儿善打络子,宝玉和她谈到打络子,从配色到花样,就有很多种形式,让人眼花缭乱。
7、饮食文化
有美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以及各种宴会场合的礼仪。
《红楼梦》的美食文化写的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宴席场合,有不同的食物。仅仅主食一类,就有多种多样:各种面点,油炸果子,各种粥,饺子等等。书中提到的面点的名称就有很多种,什么藕粉桂糖糕,松穰鹅油卷,枣泥山药糕,糖蒸酥酪,菱粉糕,奶油松瓤卷酥等等。还有各种各样馅的饺子包子,更不用提用十多只鸡做配料做出来的茄鲞,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糖腌的玫瑰膏子,木樨清露和玫瑰清露,这些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美食。其他的鸡鸭鱼肉在贾家都已经是很俗的饮食了。
有美食,就有宴会,有除夕夜宴,有祭祖宴会,有中秋夜宴,有元宵夜宴,还有一些特别的螃蟹宴,芦雪庵的烤肉宴,生日宴等等,而不同的宴会也有不同的场合的礼仪。光是宴会中的座次排列就反映了中国人尊老爱幼的礼仪。比如说,贾母吃饭,带着孙子孙女们一桌吃饭,作为儿媳妇和孙媳妇的王夫人,王熙凤,李纨是不能上桌吃饭的,只能站在地下伺候。来了客人,客人和贾母坐首桌,其他人按顺序往下排。
说完了美食文化,再说说酒文化。历来无酒不成宴,在宴会上,酒是一个引子,也是调节气氛的一种手段。喝酒就要有酒器,酒礼,酒令,还有酒的养生作用,酒与文学。所以《红楼梦》写了很多喝酒时的场景,也写了各式各样的酒具,各种各样的酒令,不同场合,不同人物行的酒令也不同,雅人的令与诗词歌赋有关,俗人的令如薛蟠这样的就粗俗不堪。此外,还有一段薛宝钗讲的酒的养生文化,都属于酒的文化。
美食文化和酒文化之后,在饮食上还有一个重要的文化就是茶文化。茶文化是文人雅士,谦谦君子的文化,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红楼梦》关于茶的文化描写也很多。从茶具到不同种类的茶,到煮茶的方式,茶的饮法,茶与诗歌等等,不一而足。
比如宝玉说:“枫露茶,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比如妙玉用旧年蠲的雨水煮茶,用梅花上收的雪水煮茶,都描绘出了贾府喝茶的讲究。而且喝茶的器具很多都是名贵的古董,既可用来喝茶,又可用来赏玩。这些描写无不显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8、礼仪:
比如元妃省亲中,关于省亲中的种种礼仪,如何迎候,如何跪拜,如何拜见,如何宴筵,如何更衣,写的很详细。再比如写父母兄弟姐妹尊长之间的一些礼节,宝玉道他父亲的房中,探春和惜春、贾环就会起身表示恭敬,而迎春比宝玉大,就不需要起身了。再比如,晚辈对于长辈每天要有早问安,晚请安的礼节。再比如待客礼节也都写的很清楚,很详细,书中比比皆是。我们就不祥说了。
9、医药养生文化
《红楼梦》中的不少地方也写到了医药。比如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胡庸医给晴雯看病,贾母配制人参养荣丸等等。古人曾说过:诗书之家,家有四香,即书香、墨香、花香、药香。《红楼梦》不仅写到了诊病开药,还提到了很多中药制剂,丸散膏丹,比如人参养荣丸,冷香丸,梅花点舌丹,紫金活络丹,催生保命丹等。开的汤药方子,从我一个医疗人士的角度来看,方子很精到,对病症的分析也很到位。此外书中还提到了燕窝养生调理林黛玉的弱症,贾母吃的老年人食疗养生饮食,以及以茶养生,以酒养生,蔬菜饮食养生等种种养生文化。
10、管理
《红楼梦》不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它把中国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写的淋漓尽致,除了文化方面的,对于政治,管理,也写的很出彩。此处我们不谈政治,谈谈《红楼梦》中的管理。《红楼梦》中的贾家,有宁国府,有荣国府,上上下下,主子奴才,几百口人,再加上亲朋故旧,人情往来,事情繁杂,头绪众多,自然而然涉及到管理。书中王熙凤浓墨重彩的书写了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以秦可卿丧礼上的管理为例,王熙凤接管之前,宁府的管理是混乱的,无头绪的,王熙凤接手之后,把人员按班分配,或二十人一班,或十人一班,或四人一班,各管一项,责任划分的很清楚,井井有条。
再看探春管理大观园后,将园子里的各项差事全部划分出去,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承包责任制,也彰显了探春的管理才能。
11、娱乐
关于娱乐方面,《红楼梦》中也给我们叙述了很多好玩的娱乐,比如行酒令,说书,杂耍,讲笑话、击鼓传花、戏曲,牌九、射覆,占花名,雅俗共赏,有些类似的娱乐至今我们在酒宴上还会进行以调节气氛。
12、其他
《红楼梦》既然是一部古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所涉及到我们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可以从方方面面看到中国千年文化的底蕴。除了以上所述的一些文化之外,书中还说到了儒家文化和思想,道家文化,佛家文化,还有民俗文化,地理历史,等等等等。
作为一部传世名作,《红楼梦》可谓包罗万象,但是它杂而不乱,条理分明,人物刻画鲜明,景物描画传神,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部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反复体味的不朽之作。
红楼梦到底写什么?
《红楼梦》写了很多很多,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了人类发展的多种学科。总的来说,概括如下:
一、文学(包括文学理论)
开卷不谈红楼梦,
读遍诗书也枉然。
里面有诗词、悼文、楹联、信笺、灯谜、酒令等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其本身即是精美古典小说。作者在书中提到要怎么写诗,就是非常有见地的文化理论;
二、政治经济学
好风凭借力,
送我上青云。
皇权的至高无上,王侯公爵、地方政要的交往和暗中争斗,四大家族的相互提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以及贾雨村的宦海生涯无不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三、人际关系学
事理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贾府两院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的人之间的交往,外部人员与贾府中人各种各样的交往,真实而又全面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和复杂,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书中人际关系学学得最好的就数刘姥姥,她是《红楼梦》里的大赢家;
四、建筑学(包括园林建筑)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
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集中体现在大观园的建筑艺术上,可以说集中国园林之大成,又有作者创新的思想,比如设有稻香村、酒肆,首创田园乡土风情融入园林布局,这不是臆想,而是完全可行且趣味十足的;
五、哲学
月满则亏,
水满则溢。
书中第一回提到“应劫而生”和“应运而生”,就是人文哲学;而史湘云给她的丫环翠缕讲阴阳之说,就是自然哲学。作者在书中很好地运用了哲学思想,让文章具有强烈的写实意义。“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王熙凤,她的命运就符合哲学逻辑;
六、美学
蟾光如有意,
先上玉人楼。
美学在作品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有自然之美,如众佳丽外貌之美,大观园各处景观之美,服饰之美;有人文之美,就是人的气质品行才学之美,比如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心底纯良,怜香惜玉,没有贵公子的傲气,与下人的关系近似朋友,他的品行之美让他成为《红楼梦》里人缘最好的人;另外,还有一种理想之美,如太虚幻境的仙界之美,神瑛侍与绛紫仙草的交互之美。
这三种美又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达到了美学的新境界。比如梅花只在妙玉住处栊翠庵有,竹子要种在黛玉住处潇湘馆,海棠花开枯荣要发生在怡红院等等,还有房间陈设与主人品性爱好息息相关,这些都体现了美学的意义。并且作者也深知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所以笔下美女都有不美或不足之处,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七、管理学
凡鸟偏从末世来,
都知爱慕此生才。
集中体现在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上,秦可卿死后,协理宁国府就是她的经典之作,可以说,她的这种管理方式即使拿到今天也是任何优秀管理者值得学习和参考的。当然,巾帼不让须眉,有济世之才的贾探春,她的管理才能也是可圈可点的;
八、饮食学
却看林黛玉的《螃蟹咏》:
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
鳌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
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
桂拂清风菊带霜。
文中美食文化可谓丰富多彩,有晴雯爱吃的豆腐皮包子,珍大嫂子的糟鹅鸭掌,琏二嫂子的火腿炖肘子,宝玉爱吃的菏叶莲蓬羹,还有炙鹿肉,糕点、杏仁……突出了东方餐饮的博大精深,所采食材大多都是上品,甚至是上上品,极其珍贵难得。饮品以药用为多,还有滋补保健类,茶品类,药用类配方极其讲究却繁琐,大多不可取,为作者艺术想像,其科学性欠妥,但保健类的汤品实为贵族人家的生活所备,并非凭空捏造;
九、戏剧
真做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时有还无。
出戏《豪宴》,乃明末清初李玉作的《一捧雪》中的一出;
出戏《乞巧》,乃清初洪升所作《长生殿》的《密誓》一出;
出戏《仙缘》,乃明代汤显祖所的《邯郸记》中《仙圆》里的一出;
《离魂》、《还魂》都为汤显祖《牡丹亭》中一出;
《弹词》来自《长生殿》;
贾母点的《鲁智深醉闹五台山》,该戏见于邱圆《虎囊弹》中,
……
有关《红楼梦》所展现的多个学科艺术我在此只列举九例,由于篇幅有限,其他就不在一一列举了。
那么所有这些知识大融合围绕文章的主题思想,对今天的我们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或者说这套满汉全席的文化大餐到底有什么看点呢?我认为至少有三大看点:
第一、深刻剖析了封建社会政治生活,无情鞭策了腐朽的封建王朝,道出了封建贵族家庭由盛到衰的必然规律,是一部封建社会覆灭的历史;
第二、具有资产阶级早期的启蒙思想(记得语文教材已有说明),书中贾宝玉的身上就体现了这种思想,主仆关系近似于平等的朋友关系,特别是宝玉和晴雯的交往。贾宝玉对乡下来的刘姥姥没有排斥心,相反还叫妙玉把贵重的茶杯送给刘姥姥;
第三、有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痛恨,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姐姐荣升为贵妃,作为弟弟的贾宝玉没有任何高兴的样子,但是贾探春一提欲组建海棠诗社他立马兴高采烈,整个魂都跑到与众姐妹写诗共欢乐上了。作者用饱蘸热情的文笔对美丽的大观园进行诗情画意地描写,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众多青青少女进行讴歌赞美,希望能与她们常相厮守,永不分离,就是作者内心的真实表白。这也是《红楼梦》能超越以往著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
孤标傲世偕谁隐?
一样花开为底迟。
或是:
空对着高士山中晶莹雪,
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都是作者对尘世的喟叹,对远方另一个美好世界的深深眷恋。
好了,好了,好即为了,了即为好,文难尽我意,我水平亦有限,请文士雅友多多指教,诚恳拜会,不甚感激!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红楼梦里的美食有什么(王熙凤按道理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155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