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有什么美食,用一个成语说出你家乡的美?
银装素裹
陕西的陕北关中陕南怎么区分?
坊间有这样一句调侃的话:东北三省像一省,而陕西是一省像三省。说的就是陕西的地域差异性。陕西地势呈南北高,中间低的形状,北山和秦岭把陕西分为三部分。北部高原、中部平原、南部秦巴山区。这三部分又被称为陕北、关中、陕南。
如果细分的话,陕北和关中的界线从东向西依次为:韩城市芝阳镇、巍东乡、新城街道、西庄镇、龙门镇;韩城——合阳分界;黄陵——澄城、合阳分界;白水——洛川分界;白水县林皋镇、荛禾镇、北塬镇;印台区——富平县分界;宜君县哭泉镇、云梦镇、王石凹镇;印台区玉华镇;黄陵——旬邑分界。
而关中和陕南的分界线由东向西依次为:洛南县——商州区、丹凤县分界;蓝田——柞水、商州区分界;长安区——柞水县分界;户县——宁陕分界;周至——佛坪、宁陕分界;周至县厚畛子镇;太白县桃川镇东界、南界;渭滨区——凤县、太白县分界;陈仓区——凤县分界。
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地貌特征不同,陕北地区属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海拔900—1900米,总面积8.2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
陕北地貌
关中地区则是台塬和平原,地势相对平坦,海拔460—850米,总面积4.9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4%。
关中地貌
陕南属于秦巴山区除了汉中盆地较为平坦外,其余基本都属于山地,海拔1000—3000米,总面积7.4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6%。
陕南地貌
陕北、关中、陕南的气候也不同,差异性也较大。陕南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4—16℃。气候相对湿润。
关中以及陕北大部分地区属于北亚热带气候,陕北北部榆林一带的长城沿线则属于中温带气候。陕北年平均气温7—12℃,关中年平均气温12—14℃,关中为半湿润区,陕北为半干旱区。
陕北、关中、陕南三地的语言习惯也不同,陕北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也夹杂了一些蒙古语。与普通话不同的是陕北方言至今保留入声,共有24个声,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
陕北方言习惯于给单音节词加上一些没有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比如圪峁,圪梁,圪洞,圪楞,圪钵以及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含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比如笑格盈盈、红格丹丹、嫩格蛋蛋、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等,这些用词在陕北民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陕北方言中也有许多忌讳,比如陕北人忌讳说别人是盖佬、炒面神、嫖脑;忌讳自己被说成八成胡脑髁、搅茅辊、瓷脑;忌讳说儿人、儿事、儿话、儿路、毯势等不吉利话;忌说别人的孩子胖。
陕北方言属于晋语语系不同的片区,陕北的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属于晋语方言的吕梁片;而府谷、神木、靖边、米脂、绥德、子长、子洲等县属于晋语方言五台片;榆林市和横山县属于晋语方言大包片;在2009版《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把陕北的延安市、延长县、甘泉县从原属的中原官话中分出,与延川县、志丹县、吴起县、安塞县组成了晋语方言志延片。
陕南方言比较复杂,秦岭横亘陕南北部,与四川、重庆、湖北、甘肃、河南等数省接壤,历史上临近各省人员迁徙频繁,带来的各自语言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独特的陕南方言。陕南北部少量县区属中原官话区,南部属西南方言区。
陕南人讲话风格婉转悠扬,吐字较快,咬音较轻,圆润如歌,听起来缠绵,甜柔,但有些地方的方言比较难懂。陕南人忌讳说“癞呆”、“蔫皮子”、“烧料子”,“铲锅巴”,“烧火”等。
在2009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中,把陕南汉中地区(洋县除外)、安康地区的岚皋县、汉阴县、宁陕县、石泉县、镇平县、紫阳县等归于西南官话(西南方言)川黔片陕南小片;汉中洋县、安康、商洛部分地区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方言;而安康的部分地区、柞水县、镇安县(部分乡镇)、丹凤县(部分乡镇)、白河县(部分乡镇)、旬阳县(部分乡镇)、平利县(部分乡镇)、商南县等八县市归属于江淮官话竹柞片,使用人口大约180多万人,在这八县市中,由于历史上移民迁徙的原因,还有数十万人说的是赣语和湘语。
关中话又分为关中方言东府话和关中方言西府话,东府话属于中原官话的关中片方言,其主要使用区域包括关中地区的西安、咸阳(除长武县)、渭南、铜川各县市区,陕南地区的洋县、安康市(汉滨区部分)、旬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白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平利县(县城及部分乡镇)、商洛市(市辖区)、洛南县、山阳县(县城及部分乡镇)、丹凤县(县城及部分乡镇)、镇安县(县城及部分乡镇)、西乡县(部分乡镇)、城固县(部分乡镇)。陕北的洛川县、黄陵县以及黄龙县。
关中方言西府话属于中原官话秦陇语系,主要使用区域包括关中的宝鸡地区各县市区和咸阳长武县,陕北的富县以及定边县。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陕北、关中、陕南形成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也不同。陕北流行陕北民歌、陕北说书、陕北秧歌、陕北道情、陕北二人台、陕北碗碗腔、由于靠近山西,陕北人也喜欢山西的晋剧。
陕北说书
关中地区最受欢迎的是秦腔,除了秦腔以外,关中各地还有跳戏、关中秧歌、关中道情、眉户、弦板腔、线腔、老腔、碗碗腔、阿宫腔、同州梆子等地方小戏。
华阴老腔
陕南流行弦子戏、商洛花鼓、端公戏、八岔戏、大筒子、汉调二黄、汉调桄桄、紫阳歌剧。
陕南紫阳民歌
陕北以种植杂粮为主,关中则是以玉米、小麦等为主;陕南则是鱼米之乡,以水稻和油菜为主。不同的物产也形成了不同的饮食习惯。
陕北流行的地方小吃有钱钱饭、卤煮驴板肠、陕北米酒、火烧、黑楞楞、蜜汁南瓜、洋芋檫檫、油馍馍、碗砣、抿节、陕北大烩菜等。
陕北油馍馍
关中地区各地都有非常丰富的地方小吃,主要还是以面食为主。有名的有岐山臊子面、油泼面、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凤翔削筋面、乾县酸汤面、礼泉烙面、蓝田饸饹等等。
关中美食
陕南风味小吃主要有安康蒸面、安康八大件、浆水面、菜豆腐、粉皮子、豆瓣鱼、米糕馍、麻辣鸡、柿饼、豆腐饺子、蒸雪糕、核桃馍等等。
陕南美食
陕北、关中、陕南的民居也是各有风格,陕北是以窑洞为主,一般会选在向阳的坡地上建造窑洞,背靠山坡,面向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般是三孔或者悟空窑洞组成一个庭院,中间的窑洞为正窑,有的分前窑和后窑,根据所需来进行设计建造。
陕北民居窑洞
房子半边盖是关中民居的一大特色,传统的中国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结构,关中地区把这种房子叫“安间”房,又叫上房。里面住着主人和老人,结构都是厅房、两边是卧室。 一个院落除了上房还有偏房,在关中叫厦子房,房子的结构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边盖的“怪”房子。关中有民谣为:乡间房子半边盖,省工省料省木材。遮风挡雨又耐寒,冬暖夏凉时运来。
关中民居特点
陕南地区地势较为复杂,人们在选择建房时因地制宜,因而形成的民居形式多样,传统的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和四合院。石头房多建于镇巴、安康、西乡山区;竹木房多建于南郑、宁强、城固山区;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三合院和四合院多建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
陕南民居
陕北是革命圣地,关中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而陕南则是我们称谓“汉”的来源地。陕西的十个地级市中,榆林市和延安市位于陕北;宝鸡、杨凌、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市一区地处关中,而商洛、安康和汉中在陕南。
无论怎么区分陕北、关中和陕南,对内我们是兄弟姐妹,对外我们都是陕西人。
陕西渭南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
渭南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渭南是关中的东大门,渭南是关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渭南是西安都市化东向桥头堡。
渭南地处黄河以西,洛河以南(南洛河古称雒)。渭南行政区横跨渭河南北,有“二华关大水,三城朝合阳”、再加富平蒲城等县市。周秦汉唐隋时期,西安作为首都,渭南拱卫京畿之地,依靠黄河天险,雄关大川,确保京城的安全。
渭河在古代,是可以通航的。自潼关到宝鸡,船运便利。要不然,汉武帝在昆明湖训练水师,战船如何越河过江、冲锋陷阵?漕运如何把全国各地的人员和物资,输送到京师长安?渭南是一个联通西安、走向晋冀鲁豫鄂皖湘渝等省份的重镇。
渭南在上古时期,就有中华先民在此生活繁衍。距今约18—23万年,渭南大荔古人类“大荔人”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从而奠定了华夏文明起源地的地位。而后历朝历代,渭南都是国家的文化经济重镇。
渭南土地肥沃,物华天宝。
韩城大红袍花椒。韩城市成为全国首家花椒基地达标县市,也是全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之一。
蒲城酥梨蒲城位于中国陕西省最北端地处苏鲁晋甘四省交界东临名蒲城,陇海铁路310国道横穿全境霍连高速擦肩而过黄河古道横卧其间,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是全国生态示范县,是世界最大果的园连片区,水果面积达80万亩。其中“贡梨”产量400000吨,因而蒲城被誉为“梨都”。
白水是陕西省乃至全国的果业大县,被誉为“中国苹果之乡”。果园面积50万亩,已经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中心认证的有30万亩,是全省最大的绿色食品苹果生产基地。
大荔黄花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荔黄花针长、色佳、肉厚、味香、营养丰富,配以荤菜香而不腻。大荔西瓜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渭南大荔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种植西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属栽培西瓜的最佳优生区。
华州皮影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中国出现最早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关中东部的华州一带,起源于汉代,成熟于唐宋时期,在清末民初发展到鼎盛时期,是陕西东路皮影之代表,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富平墨玉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富平墨玉及其作品在中华文明历史上也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被称为中国最大石刻艺术宝库的西安碑林、馆藏l700多件文物,其中80%以上为富平墨玉所制,秦李斯的《峄山刻石》,东汉合阳的《曹全碑》,欧阳询的《皇甫诞碑》,颜真卿的《多宝塔》,柳公权的《玄秘塔》……更是堪称镇馆之宝。富平柿子和柿饼,琼锅糖,奶山羊和羊乳,都是闻名全国的特产。
……
渭南地灵人杰,名人辈出。人文初祖、创造文字的字圣仓颉;改革文字,创造隶书的程邈;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最大功臣的王翦;“关西孔子”、“四知先生”杨震;著述历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历史之父”司马迁;华夏文明保护者,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开创科举制度、修筑大运河、改度量衡的隋炀帝杨广;武功厥伟、忠智俱备、复兴大唐的郭子仪;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号称“诗魔”和“诗王”的白居易;北宋名相、缔造宋辽百年和平的寇准;现当代的杨虎城、李仪祉、井勿幕、习仲勋、张宗逊等等。
渭南人杰地灵,山川秀美。渭南天时地利,风调雨顺,是风水宝地,十多位皇帝长眠于此。有五岳之最险峻的华山,是闻名国内外的5A级景区。有少华山、荆山、桥山、金粟山、方山横卧大地。有黄河、渭河、洛河、林皋湖、同州湖、卤阳湖滋润四方。有中华郡、陶艺村、洽川处女泉、司马迁祠、仓颉庙、韩城古城、西岳庙、尧头窑、党家村、渭华起义纪念馆、蒲城桥陵景区、丰图义仓、潼关古城、黄河龙门古渡、黄渭洛三河交汇等等旅游风景资源。
渭南历史悠久,人文厚重,美食闻名全国。
老潼关肉夹馍。老潼关肉夹馍具有馍干、脆、酥、香,肉肥而不腻的优点。吃老潼关肉夹馍时一定要配鸭片汤,这才是最大的特色。“潼关酱笋”是渭南市名扬四海的传统名优特产。它以选料考究,做工精细,外形美观,红褐透亮,色泽鲜润,酥脆鲜嫩,咸中有甜,笋香浓郁,酱香扑鼻,食之开胃,风味独特,耐于长贮,最宜佐餐而闻名遐迩,素有“十里放香”的美誉。
水盆羊肉。该菜品源自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最为悠久。水盆羊肉,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
琼锅糖源自富平县流曲镇的地方特产,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琼锅糖,口感香脆,做工考究,营养价值很高,是纯天然的补品。富平太后饼,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的特色传统名点。太后饼外皮金黄,油润酥脆,内层绵软,咸香适口。富含碳水化合物、动物脂肪酸等营养素。
踅面。据说发源于秦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渭南合阳独有的传统特色面食。踅面,方便食用,富有嚼劲,耐饥暖胃,是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面。
带把肘子。陕西大荔极具地方特色的一道传统名菜,《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著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肘子带骨带蹄,造形别致丰满,成菜如丘,色泽枣红,香醇酥烂,肥面不腻,肘皮胶粘,堪称“盘中一王”。蜜汁轱辘也是大荔县一道久负盛名的特色名菜,因其为球体、状如轱辘而得名。大荔水磨丝,是讲究刀工的一道名菜。
红烧黑乌鲤。选用渭南合阳当地特产黑乌鲤为原材料制作而成,此菜色泽红亮,入口咸鲜、微辣、肉嫩光滑,肥而不腻。黑乌鲤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肉鲜美,是做菜的美味佳肴。
另外还有富平柿饼、渭南时辰包子、南七粭珞、八宝辣子、水晶饼、羊肉糊饽,澄城麦子泡,华阴麻食泡,蒲城椽头蒸馍、面辣子、枣沫糊…。太多了,数不胜数,说不过来了!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铜川有什么美食(用一个成语说出你家乡的美),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2122,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