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美食属于成都,有些四川人除了吃动物的各种内脏?
川渝人只要一坐上火锅的桌子,就通通变成了吃内脏的狂魔!!
猪的脑子,兔的肾,牛的血管,鹅的肠,还有鸡掌心的肉、鸭的下巴、猪鼻里的筋、牛的各种胃……so大榜想说我大四川人不光吃内脏,还有各种边角料奇葩部位!
鹅且我们不仅吃,还很会吃,能把各种常见家禽家畜身上的卡卡角角都利用得淋漓尽致并加工至美味无比。所以看完这篇可能需要很长时间,谁让我大四川人会吃呢!
奇葩食材的美味新大门:你们所丢弃的,都是我们四川人热爱的。
1. 鸭唇。北方人听见鸭唇是用来吃的,肯定当场懵逼了:“鸭子的嘴不是硬的吗?怎么吃?”
好有道理,还好大榜懂科学能反驳。
鸭唇其实是鸭头的下半部分,就是下巴连着舌头的地方,是鸭头肉最多的一个部位了。都晓得成都人爱吃各种头,所以就开辟出来了头上最值得吃的地方,单出一个菜品。
我们卤着吃,或者卤了拿来炒干锅,鸭唇这个部位,皮薄肉嫩,非常容易入味,加上了四川人擅长的鲜香麻辣口味,光想想你都可以流口水了。
2. 兔耳朵。都晓得猪耳朵好吃,但其实兔兔耳朵更好吃!看起来和猪耳朵差别略大,半透明,吃起非常脆。
很多年前在成都吃串串的时候都会有,现在虽然少了,不过那几家卖兔丁的老字号依然有卖,凉拌的,香辣爽口。
3. 兔腰,也就是兔兔的肾脏,也是成都人的最爱之一,满街都是。小小的状如过于饱满的大芸豆,一口一个。
依然可以烫火锅串串,也可以纯卤,也可以煮好后拌上厚厚的辣椒,比如这样:
甚至这样——在辣椒中间找兔腰:
做得好的兔腰第一口下去是“脆嘣嘣”的,继而是软软绵绵的,入口生花,齿间留香。
4. 鼻筋。对的,名符其实,就是猪鼻子里的一根筋!据说一头猪只有这一根还是两根筋,可见精贵。
鼻筋比较细,口感妙到让你忘记去计较原材料是啥,咬起来咯吱咯吱有嚼头,软中带脆,脆中带韧。一般也是烫火锅、辣炒、烧烤。
5. 猪天堂。外地人看到火锅菜单上的“天堂”二字也是当场蒙圈,不过大榜可以负责任的说:吃了“天堂”你就到了天堂。
因为它和黄喉一样的爽脆啊!长得和黄喉也很像,不过有一些细密的纹路,放在滚烫的火锅里一烫,就会缩成一圈。
至于这到底是哪,通俗点的说法就是猪牙梗,猪上颚,也就是舌头向上舔到的那个部位。川渝人真真是把猪“吃干抹净”了。
6. 再来说说大多数外地人最陌生但也最入门的黄喉。
黄喉其实和喉管却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牛和猪的大动脉(也就是血管)的内壁,听起来好像很恐怖,但其实也就是由各种形状的蛋白质组成的。
它是川渝人吃火锅时的必点菜,也是大榜发自炙热内心的真诚推荐!夹起的时候弹弹的,入口的时候脆脆的滑滑的,一点腥味都没有,分猪黄喉和牛黄喉,其实味道差距不大,主要是口感,牛黄喉更厚更脆,不过也更贵。
它们在安抚了你的口与胃后,默默变成了你体内的氨基酸、短肽和脂肪酸……
7. 蛙肚。四川人会吃并且永远在开发各种边角余料的路上狂奔,而四川的自贡人更是在这条路上刹不住车,他们能把蛙做得超好吃,还包括蛙身上的肠肠肚肚。
蛙肚按字面理解应该就是蛙的胃,比牛肚猪肚更薄更脆,更容易入味。在成都生意最好那家自贡菜馆的蛙肚每天都是限量的,做成火爆的口味,就是麻辣重口,也是非常勾魂。
8. 鱼泡,也就是鱼鳔。虽然不少人家里煮鱼也会连同鱼泡一起煮,可是,能丧心病狂把鱼泡单独做成一道菜的也只有重口的南方人了。
小贩在剖鱼时,鱼泡本来都是用来扔的部分,所以要买其实非常便宜,于是鱼泡爱好者家煮鱼经常都是这样的↓
薄薄的鱼泡超级容易入味,做成泡椒味、香辣味最合适不过了,同样也可以烫火锅或者烧烤,口感软糯中又带点脆。
9. 鸭郡把,有些地方叫鸭食带,度娘告诉我这其实就是连接鸭胗和鸭食带的地方。很多时候大榜都默认为它就是郡干(也就是鸭胗)的一部分。
但是郡把综合了郡干和黄喉的优点,又脆又有一点韧。用来做辣卤简直完美,一边吃一边喝啤酒啊,当办公室下午茶啊,看电视啊,完爆泡椒凤爪!
10. 鸡脚筋。写到这大榜都忍不住摸着后槽牙开始流口水了,是的,这个部位咬起来有点费牙。它其实就是鸡脚踝关节部位,从鸡脚上剥离下来,变成了烧烤、尤其是西昌烧烤的宠儿。
口感嘎嘣脆,小小需要点牙口,因为没有什么肉,基本就是皮+筋+脆骨,但比脆骨吃起来还要多一份韧劲与嚼劲。
经过火烤之后外皮收紧又带着焦香,裹上辣椒面豆面混合的干碟,成为你午夜里无尽的销魂……
11. 鸡皮。虽然大榜知道你们吃鸡都会吃鸡皮,但是我们就是要把鸡皮单独出来吃啊,而且……
一定要烤!着!吃!!一定要烤!焦!!所有觉得鸡皮不好吃的一定是没有烤焦!!一口咬下去,焦香中带糯,滋滋冒油,好吃到你眼泪掉下来。
12. 鸡屁股。把那两个不宜食用的腺体摘掉、再清理干净后,鸡屁股一定是世界上最适合烤来吃的部位,皮糯唧唧的,里面又有点脆骨,还肥,油滋滋烤出来之后,有股清新脱俗的香味。
记得大榜的中学门口有一家烧烤摊只烤鸡屁股,放学后经常能看到一群中学生人手一串鸡屁股,也是壮观啊。
13. 鸡拐骨。鸡真是好,浑身上下全是宝,每一个细小的部位、关节都能自成一道菜!吃过泡椒凤爪的人其实都吃过拐骨,就是那坨圆圆的,特别好咬的小骨节,大概就是是鸡腿与鸡脚相接的关节,有人也叫鸡膝骨,最适合泡着吃、烤着吃!
14. 鱼蛋,也就是鱼籽,都知道日料里面吃得多,撒在寿司刺身上面增加口感。但是在成都,我们吃纯的!
什么泡椒鱼籽、鱼籽面、冒鱼籽,全是重口味,一坨一坨往嘴里塞,每一口都能感觉它们在口腔里崩裂、爆发出一个鱼籽宇宙。
成都到底是个怎样的城市?
“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这应该是成都最著名的一句城市宣传语。玉林的串串,双流的兔头,郫县的豆瓣,都江堰的水,青城山的观,春熙路的美女,九眼桥的酒吧……反正总有一款适合你,然后把你套牢。
这句话的另一面,是那句“少不入蜀,老不出川”,意思是年轻时去了蜀地容易生活太过安逸不是进取,而等到垂暮之年就不要离开天府之地去外地受难了。
问题是,成都这个号称“中国休闲之都”的地方,日子真的就那么巴适吗?
成都的“懒”:既是历史,也是营销
2200多年前,一个叫李冰的蜀郡郡守为治理岷江水患,在成都西边修建了都江堰。从那时起,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成为中国西部的农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的商贸中心,从此富庶一方。直至唐代,已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都江堰风光/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由于四川盆地的地理结构,让“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进出四川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也让这里的居民不愿远行,更愿意关注眼前的生活。
2000多年的富庶,加上少有战事,让成都形成了一种独有的市民文化:高薪者可以闲,低薪者也可以闲,这是一种来自历史的慢生活。
而另一边,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的成都,也一直将“休闲”作为城市的一个主打名片。
2000年,《新周刊》将成都定位为“中国第四城,最闲逸的城市”,让成都独特的生活方式与人文气质却从历史的盛名中更加鲜活了起来,受到世人关注。
然后,就有了张艺谋那句:“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成都锦里
2003年起,成都市政府就与专业机构展开合作,对城市形象进行推广。从2008年到现在,专业机构已设置了专属团队与成都市政府展开深度合作。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都专门成立了“成都城市形象提升协调小组”负责成都的城市形象营销工作。成都还率先设立了国际海媒中心与国际传媒进行对接,持续对外打造成都“休闲之都”的“城设”。
2010年,成都市形象广告“Where Pandas Live. Chengdu, Real China”(典型中国,熊猫故乡)在CNN美国头条新闻、CNN欧洲频道播出,也引起热议,英国BBC等国外大型网站予以转载。
▲成都大熊猫基地,熊猫憨态可掬/视觉中国
与这部新的成都形象宣传片“海外篇”同时推出的,还有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国内篇”。这是中国城市首次采用国内外两种版本的城市形象宣传片。
之后,成都市委外宣办还在日、韩等国分步骤推出了不同版本的成都形象宣传片。
到了2017年2月,赵雷的一首《成都》再度将这座“网红城市”带回了头条,百度数据显示,在当期《我是歌手》播出之后,以“成都”为关键词的搜索量出现了暴增,并且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明显高于2016年的搜索量。
▲2016年8月1日-2018年8月20日,关键词“成都”百度搜索指数趋势
虽然这首歌的歌词被很多人批评为写了一个“假成都”,也并不妨碍越来越多的文艺青年去玉林西路的小酒馆打卡,让这个酒吧成了当之无愧的网红景点。
▲高德地图的数据统计显示,小酒馆(玉林西路店)在2017年荣登成都十大人气休闲娱乐地点榜首。
在这一系列宣传的过程中,成都的生活方式贴上了品质生活的标签,代表着休闲的、有趣味的、不功利的生活氛围,亦即“自信、亲和、品味优越感觉”的生活态度。
你想要的休闲都在这
在外人看来,成都是一个“懒”到骨子里的城市。一日的时光可以在茶馆的龙门阵里消磨,可以在农家乐的麻将声中过去,也可以在遍地的苍蝇馆子里吃完:这里的小吃种类号称一年到头不重样地吃,你都吃不全。
成都“美食之都”的称号,更是得到了联合国的官方认证:2010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美食之都”称号。
至于打麻将这件事,中国人大概都听过这么一个段子:坐飞机的时候怎么才能知道到成都了呢?当你听到底下传来麻将声的时候就到了。
还记得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仍然坚持打麻将的成都人吗?或者是发明了水上麻将的……成都人?
▲成都都江堰虹口,避暑游客在水中搓麻将/视觉中国
我知觉得唯一能在打麻将这件事上跟成都人硬刚的,只有发明了火锅麻将的重庆人了。但是不管重庆人怎么跟成都人不对付,他们打的好像还是血战到底的四川麻将?
成都人到底有多闲呢?滴滴的大数据显示,成都人一天的休闲时光是从下午开始的。每天午饭后,许多成都人就打车去了遍布成都大街小巷的茶馆,开启直到半夜的休闲时光。
从清代开始,成都的茶馆就已经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有一种说法是中国一半的茶馆在四川,四川的茶馆一半在成都。
▲成都彭镇老茶馆。中午过后,一群人开始打麻将/视觉中国
据《成都通览》载,清末成都街 巷计516条,而茶馆即有454家,几乎每条街巷都有茶馆。1935年,成都《新新新闻》报载,成都共有茶馆599家,每天茶客达12万人之多,形成一支不折不扣的“十万大军”,而当时成都全市人口还不到60万。
现在,成都上档次的茶馆就有五千多家,其余的小茶馆、坝坝茶馆、农家茶馆更是多得不计其数。百度地图上以“茶馆”为关键词搜索,在成都居然有超过1.7万个结果。
到了晚上,成都人的阵地会转移到全市的饭店、餐厅和苍蝇馆子里去。数据显示,有54%的成都人下班后在外吃饭玩耍,去各商圈购物休闲。2017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全市拥有接近6万家餐饮店,总量冠居全国。
▲图片来源:《数说省会城市餐饮娱乐消费差异》/财经网
同时,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成都的单位面积餐饮店数量与单位人口拥有量的差距是最小的,这说明成都餐馆的地域分布和需求分配最合理,无疑是吃货的天堂。
▲图片来源:《数说省会城市餐饮娱乐消费差异》/财经网
2017年,成都餐饮业零售额达到794亿元,同比增长12.4%,人均年消费额为4962.5元,虽然总额不及北京与上海,但是在人均消费额上却高于这两座一线城市。
至于吃饱之后泡吧唱K,在玉林东/西/南/北/中路上走一走,也是成都人最常见的夜生活方式。
成都拥有全国仅次于上海的酒吧数量: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成都有1855家酒吧,酒吧街0点之后才会出现返程出行高峰,热度一直会持续到凌晨3点。
2018年上半年,成都的电影票房为10.07亿元,排名全国第五。观影人次为2811万人次,按成都1600万常住人口算,差不多每人1.75场电影,跟北京的数据持平。
▲图片来源:《数说省会城市餐饮娱乐消费差异》/财经网
就像赵雷在《成都》里唱的那样,“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回头”。关键是成都晚上的灯根本不会全部熄灭,所以这样走下去的结果,就只能走到天亮了。
然后,你又可以用一碗肥肠粉开启全新一天在成都逛吃的生活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成都人真的这么闲,这座城市到底凭什么成为新一线,甚至被某些媒体誉为中国的“第四城”?
成都的节奏比你想象的快
要说中国加班最狠的地方,大家会想到哪儿?北京?上海?广州?香港?要是我知告诉你,成都人加起班来,比北京人还狠,你们肯定会很吃惊吧。
但是大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2017年一项对全国主要城市加班情况的统计显示,成都的加班状况仅次于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排名第五。
而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成都人上班的时间跟北京差不多,集中在8点半-10点,但有超过26%的人会在19:30后下班,这一比例比北京高7%。
此外,成都上班族在周末加班的平均人数和时长方面也都高于北京,甚至很多企业还采取了隔周周六上班的大小班制度。从平均单个空间的加班数据来看,成都周末加班的人数是北京的4倍,而平均每人加班时长也几乎是北京的2倍。
▲图片来源:《大数据报告:“休闲”的成都人,其实比北京拼多了》/每日经济新闻
此外,成都也是一座办公社交非常活跃的城市。成都梦想加空间“居民”平均每周从每个空间发出的访客邀请43.73次,这一数据约为北京的3倍;同时,成都平均每周每个场地举办的开放式活动达1.6场,这比北京高出了30%。
▲图片来源:《大数据报告:“休闲”的成都人,其实比北京拼多了》/每日经济新闻
而成都地铁为了配合爱加班的成都人,也把平均运营时间从2016年的16小时12分钟,延长到了现在的17小时35分钟。
据说,在成都IT业和高新产业集中的南部地区,深夜12点依然灯火通明的办公楼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新的景观。
同时,考虑到可能有大量无法统计的办公社交活动发生在诸如茶馆、火锅店、串串店之类的地方,所以谁说成都人不爱工作了?他们也是妥妥的“工作使我快乐”啊。
2017年,成都再度成为新一线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榜首城市,在该榜单的五个分类指标中,成都仅有活跃度指数落后于杭州,其余四项指数全部排名第一。
▲图片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这不是一个仅靠青城山、都江堰、滚滚、变脸和火锅串串香就能创造的排名。
参考资料:1.《中国成都——教科文组织美食之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unesco.org/new/zh/culture/themes/creativity/creative-cities-network/gastronomy/chengdu/2.《成都人出行大数据:南边最拥堵 周末比工作日更堵》,戴璐岭,四川新闻网,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7237150421292100&wfr=spider&for=pc3.《少城轶事》,王跃,马骥,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4.《四川人去年吃掉近3亿只兔子,三分之一是“外来兔”》, 郭静雯、李淼,《四川日报》,澎湃新闻网,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945715.《大数据报告:“休闲”的成都人,其实比北京拼多了》,谢孟欢,每日经济新闻2018年6月7日,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6-07/1224073.html6.《2017年1-12月 西南地区机场生产统计简报》,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http://info.swcaac.gov.cn/sctj/Manage/SimpleReport/SimpleMian.aspx?Id=17714&%3bflag=year7.《2017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城市》,新一线城市研究所,《第一财经周刊》8.《成都是如何进行城市文化传播的?》,郭尚荣,文化传播百科,http://culturemedia.h.baike.com/article-120548.html9.《《成都》和成都,究竟谁欠谁5亿广告费?》,http://www.scppw.com/news/web_show_92822.shtml10. 《高德地图发布全国休闲娱乐地图 赵雷《成都》捧红玉林小酒馆》,中华网,https://travel.china.com/hotspot/13000493/20171226/31874092_all.html11.《数说省会城市餐饮娱乐消费差异》,赵聪 闫金强 吴筱,财经网,http://www.caijingmobile.com/article/detail/341528?source_id=40
济南有哪些特色美食?
鲁菜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作为山东首府,济南的鲁菜地道。济南菜更是以清香、鲜嫩、味纯著称,俗称“一菜一味,百菜不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些济南美食。
草包包子
草包包子铺总店及分店,遍布泉城济南。草包包子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看起来令人垂涎欲滴,吃起来更是汤汁丰富、口感细腻,它以其独特的工艺和风味多次荣获济南市“名优小吃”的称号。
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是山东济南市的当地名吃之一,其软烂香醉、色泽细腻红润,肉烂脱骨而皮整,味鲜醇厚而鲜香,非常受当地人和游客的喜爱。
油旋
济南的传统小吃“油旋”如今已列在“山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油旋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大多数当地济南人都是趁热吃。油旋是来济南旅游时必吃的一种特色小吃。
甜沫
甜沫是泉城济南的一种特色早餐,主要食材有小米面、花生米、粉条、豇豆、五香豆腐干、菠菜等,其呈粥状,色黄微咸,五香味浓。甜沫是在济南的众多小吃中最价廉物美的“招牌”名优小吃。
亮亮拉面
亮亮拉面是泉城济南“十大名吃之一,其不仅汤麻辣鲜香,而且面更是光滑筋道,虽然有的店面不大却常常是人头攒动。
济南烧烤
如果提到济南特色小吃,不得不提到济南的烧烤。在济南城区,到处都可以看到烧烤的踪迹。吃烧烤时,再要上一瓶啤酒,更是美味的不得了。
名士多烤全羊
名士多烤全羊也是济南十大特色之一,其色香味俱佳,它在清朝末期就已经名声大起。
把子肉
把子肉吃的时候如果在配上一小碗浇上肉汤的米饭、一个四喜丸子和一个鸡蛋,保你满嘴流油,口口留香。
坛子肉
济南除了把子肉好吃以外,还有一种肉叫坛子肉。因为其肉是用瓷坛子煨炖而成,故名坛子肉。其口感肥而不腻,来济南如果吃上一次坛子肉更会让你着迷于济南的美食文化。
奶汤蒲菜
奶汤蒲菜素有”济南汤菜之冠”的美誉,其质地鲜嫩、味道清鲜,被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糖酥煎饼
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一位王姓商人开设了德顺斋煎饼铺,八十多年来,一直是济南人馈赠外地有人的佳礼。这种煎饼十分酥脆,而且能够久存。
九转大肠
九转大肠是清光绪年间的九华楼首创,九转大肠的作法是把猪大肠(直肠)经洗刷后,加香料用开水煮至硬酥,取出切段,加酱油、糖、香料等调味,就制成了香肥可口的九转大肠。其实九转大肠一点也不带弯的。此菜是清朝光绪初年,济南九华林酒楼店主首创,开始名为”红烧大肠”,后改名为”九转大肠”。据说当初店主宴请客人的时候,客人尝过此菜赞不绝口,称可与九转仙丹媲美,同时为取悦店家喜”九”之癖,并称赞厨师精工细作,才将其更名为”九转大肠”。这道菜不仅外观色泽红润光亮,口味肥而不腻,而且调味中使用名贵中药,药膳价值很高。
济南酥锅
济南酥锅是山东济南汉族名菜,当地传统春节食品之一,酥锅因天气寒冷便于多日存放,老少、酒饭皆宜,味道酥烂醇香,回味无穷。即可登上大雅之堂,又可下得百姓餐桌。
炸藕合
炸藕合是山东和上海地区汉族特色小吃,味道香酥嫩爽,适于家庭烹饪,没有固定风格。将藕去皮切片,每两片不完全切开而成一藕夹,中 夹葱姜肉馅,两片藕合在一起而称藕合。而后挂一些面粉糊,过油之后即成。
打卤面
是山东山西一带的传统面食,尤以山东的打卤面最为著名。吃打卤面贵在其汤。本来济南的高汤历来闻名,乃用鸡、鸭、肘子熬制,汤清味正,顶呱呱。打卤时,锅内倒入高汤,汤微开后,放进白煮的肘子片,蒸鸡蛋糕片,焯过的笋片、木耳、金针、苔菜心等,加清酱油、南酒、盐,卤子呈淡茶色,锅开后,撇去浮沫,略勾薄芡,出锅前还要点上几滴花椒油才够味。
(PS:这里的推荐济南美食只是个人看法,不一定完整,也可能会有一些小错误,做的不好的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更多的济南美食。)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什么美食属于成都(有些四川人除了吃动物的各种内脏),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395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