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有什么美食,你的记忆中最钟情的家乡美食是什么?
我的家乡在广元,有句在广元流行的段子很有意思:“如果你不吃香菜、不吃姜葱蒜、不吃海椒、不吃剑门关豆腐、不吃蒸凉面、不吃火锅、不吃麻辣烫、不要油碟、不沾干碟子、不在南河边喝夜啤酒、不摆龙门阵、不登凤凰山、不到皇泽寺、不逛温商……那,大哥妹纸,我想问你,你来广元爪子喃?”广元独具特色的美食可是相当巴适,取材广泛、味重香浓,又将神秘的古蜀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孕育其中,可谓风格独具,尤以剑门豆腐最有特色,不仅是美食佳肴,而且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大餐,还有特色小吃酸菜面、米凉面、核桃饼等,吃上一次,终身回味。女皇蒸凉面(川北凉面坊最具代表)女皇蒸凉面川北凉面坊最具代表女皇蒸凉面又叫“夫妻米凉面”,这种蒸凉面选用上等大米为原料,耐嚼、爽口,吃法多样,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内放凉面,加入酱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儿、蒜泥等调料,搅拌后有酸、甜、麻、辣、香五味,川味十足。广元大街小巷有很多小店都在卖米凉面,各家的味道略有不同,你问我们谁家做的最好,我们会抠抠脑壳,说“好像都差不多样”。剑门豆腐宴剑门豆腐宴剑门关有优质的黄豆和独特的水质,生产的豆腐别具特色,采用炒、炸、熘、烧、炖、蒸、氽、凉拌等烹调方法,可制作出上百种菜肴,著名的有菱角豆腐、怀胎豆腐、熊掌豆腐、菊花豆腐、麻辣豆腐等。剑门豆腐历史悠久,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文化含量极高,据说其制作与发展和三国蜀汉密切相关,几乎每道菜都有一个关于三国的传奇故事。河鲜河鲜昭化古城位于三江汇合口,这里的河鲜颇有名气,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较为流行的吃法是嘉陵江河鲜汤锅。酸菜面鱼儿酸菜面鱼儿以酸菜做臊子和鲜面做成的,因其在沸水中上下翻腾状如鱼儿一样而得名。酸菜面鱼儿的特点是开胃醒酒,面鱼儿吃起来柔滑筋道,酸菜汤喝起来鲜香爽口。核桃脆薄饼核桃脆薄饼广元核桃因个大皮薄,籽粒饱满,色泽深浅适度,香味浓郁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饼选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适量的芝麻磨成浆状,在发酵面上涂上辣椒、食盐做成圆饼,放入炉中烤熟即成。若擀成薄片烘烤,称为“薄脆”。广元核桃饼松脆酥香、色泽金黄、十分可口。肉蛤蟆肉蛤蟆听这名字就有点独特,这也是旺苍县的一道特色菜。用腊肉去皮切成薄片小块,裹上面糊,再放入锅中用小火炕,炕得金黄灿灿的,味道香脆可口。天热的时候与酸菜豆花稀饭一起吃,那感觉才叫一绝。曾家十大碗曾家十大碗十大碗是曾家民间红白喜事的酒席,因其有十碗主菜而得名。它始于清代,一般多用猪、鸡、鸭、鱼和自产的蔬菜瓜果为原料,烹制成丰盛而朴素实惠的菜肴。上席的菜肴以蒸扣为主,习惯称为“三蒸九扣”或“十大碗”。后来其中的许多菜被一些城市餐馆吸收消化成为大众川菜,如:清蒸杂烩、攒丝杂烩、扣肉、扣鸡、甜烧白、咸烧白、夹沙肉、酥肉、清蒸肘子等。酸菜豆腐酸菜豆腐这是川北地区农村家家都做,人人爱吃的一种豆腐。做法很简单,就是在用传统的做豆腐方法时,用当地人特有的酸菜和酸水来点制豆腐。压制成形后白嫩的豆腐里面夹着酸菜叶,闻起来有点酸,可吃起来味道很不错。在旺苍大大小小的餐馆、小吃店几乎都有酸菜豆腐卖。当地人们说经常吃酸菜豆腐还可以抗癌。火烧馍馍火烧馍馍将玉米粉用热水揉搓成团擀饼,然后将豆豉或加油盐的豆腐或酸菜包在中间擀成圆饼,在锅中将饼两面及边缘烘干,放入火炉中烧熟,吃起来酥脆甘香,风味独特,当地老百姓就喜欢这个味道。老腊肉老腊肉猪肉是自养自食,宰杀猪后把猪油卷成枕头状用绳缠紧,猪肉砍成大块盐腌,都挂在火塘屋或灶屋里。咸肉熏成腊黄色,存放2-3年仍然色香味美。吃时将腊肉煮熟,切成5-8毫米厚巴掌大的片,用豆豉炒后金黄透亮,口感香而不腻、香味浓郁。
甘肃省陇南市的特产有哪些?
陇南作为西部地区核桃、油橄榄、花椒、中药材、食用菌、蜂蜜等养生滋补产品的主产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电子商务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今天,就让小编带你看看咱陇南都有什么特产~
花椒(武都)
地处甘肃南部、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由于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自唐时起,武都花椒即为历朝贡品,畅销四方,历久不衰。201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经过多年发展,武都区花椒产业实现了由零星栽植向规模开发、粗放经营向科学管理、出售原料向深度加工、产品优势向商品优势的逐步转变。同时,发展电商实现网络销售,使得深山中的瑰宝走向全国各地。
油橄榄(武都、文县)
油橄榄是陇南市武都区“人无我有”的产业,被授予“中国油橄榄之乡”荣誉称号。全区共建成11座油橄榄系列产品加工厂,其中油品加工厂9座,年加工能力10000多吨。研制开发出橄榄油、保健橄榄油丸、系列化妆品、油橄榄茶、橄榄酒、橄榄罐头、橄榄叶有效成分提取物等7大类、50多个产品。
如今,这些来自地中海的植物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果”。据了解,武都区已在13个乡镇320个村发展油橄榄24万亩,油橄榄种植户年均收益2200多元。
核桃(成县、康县、徽县等地)
陇南核桃原产于近东地区,又称胡桃、羌桃,与扁桃、腰果、榛子并称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不仅味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被誉为“万岁子”、“长寿果”。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
以成县为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核桃作为优势产业来抓,如今,全县核桃栽植面积已达50万亩,遍布17个乡镇245个村。漫山遍野的核桃不仅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还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苹果(礼县)
礼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其土地肥沃、气候温润,发展苹果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是专家公认的苹果最佳适宜栽培区,先后被评为全国32个优质水果生产基地、60个优质苹果生产点县和全省5个优质苹果生产重点县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之一。
礼县“先秦贡果”牌红星、红富士、金帅3个苹果系列果品在200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畅销奖,2007年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殊荣,2008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A级食品,在第十五届杨凌农高会上又荣获后稷奖,优势品牌带动了产业可持续发展。2011年01月1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宣布批准对甘肃礼县苹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羊肚菌(康县)
在康县茫茫针阔叶混交林带的群山丛林中,珍藏着世界上一种很珍贵的药食兼优的食用菌———羊肚菌,可谓菌中保健珍品。羊肚菌俗称羊肚蘑、羊肚菜,以其菌盖表面生有许多小凹坑,外观极似羊肚而得名,是一种野生珍贵食用菌。
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
香菇(武都、康县、文县、徽县等地)
陇南生产香菇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香菇生产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引进和选育的新品种得到推广应用,生产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在武都、康县、文县、徽县等地深山密林中都有分布,当地群众采集食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香菇为古代“草八珍”之一,是人们普遍喜爱的美味食用菌。
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多种酶及多种氨基酸,不但能开胃解毒,补中益气,而且有生精去寒,改善循环,降胆固醇,抗肿瘤,抗病毒的功效。由于这些功效和营养价值,以及其独特的风味和健身滋补作用,香菇身价倍增,成为国际市场最畅销的食用菌之一。
狼牙蜜(两当、徽县)
狼牙蜜因蜜源是狼牙刺而得名,主产于两当、徽县,气味浓香、色泽清亮、含糖适中、结晶细腻、为补养健身、药用除疾之上品。两当狼牙蜜出口亚、美、欧国家的地区,久负盛名。1996在甘肃省林果产品鉴评会上被评为银奖产品。
狼牙刺是一种野生小灌木,花呈白黄色。每当清明过后,两当县百合盛开,狼牙刺竞相争艳,成群的蜜蜂从省内外云集而来逐花夺蜜。土蜂蜜,其蜜口感清香浓郁,有百花之香 。色泽深,在摄氏13度以下结晶后为粘稠的淡黄色,富含有多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由于酿蜜周期长、蜜源稀少被誉为“蜜之珍品”。
黑木耳(康县等地)
康县地处南秦岭山地,气候温暖而多雨,木耳丛生于椴木(腐木)上,形似人耳,故名“木耳”; 黑木耳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营养成份,以及多种的维生素和少量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是一种珍贵的特产食用菌。
黑木耳能用以治疗寒湿性腰腿痛症、产后虚弱、痔疮、痢疾等症。黑木耳烹调菜肴,不仅香嫩爽滑,引人食欲且有益于人体健康,是一种理想的食疗食品。
绿茶(文县、康县、裕河)
文县碧口、康县阳坝、武都裕河一带,所产的绿茶外形扁平挺直或条索细紧,色泽翠绿,滋味醇爽,口感清新,带有栗香。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的绿茶。
以康县龙神茶为例,早在200多年前,康县太平乡阳坝村麻地沟的溪边就已经生长着茶树。至今茶叶在康县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龙神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6年12月22日起对龙神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中药材(宕昌)
宕昌县向来有种植当归、大黄、党参、红芪等中药材的习俗,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因素和种植技术,这里产的中药材质量甚好。
2005年,宕昌哈达铺当归生产基地通过国家GAP生产基地认证;2009年,当归产品已通过省农牧厅专家初评,报农业部特批。宕昌有“千年药乡”之称。
金银花(徽县、成县)
金银花,中国各省均有分布。金银花的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山东、陕西、河南、河北、湖北、甘肃等地。徽县江洛镇店儿沟等村新种植金银花3500多亩,全镇每年生产金银花茶3.2万公斤。
金银花开时,先是白色,其后变黄,白时如银,黄时似金,金银相映,绚烂多姿,所以被称为金银花。又因为一蒂二花,两条花蕊探在外,成双成对,形影不离,状如雄雌相伴,又似鸳鸯对舞,故有鸳鸯藤之称。金银花性寒,味甘,入肺,具有清热解毒、抗炎、补虚疗风其对于头昏头晕、口干作渴、多汗烦闷、肠炎等多种病症均有一定疗效。
半夏(西和)
半夏有水生和陆生两种,即所谓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药用价值强似水半夏。西和半夏由于产品品质优良,产量稳定,西和半夏深受广大客户的青睐,已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有“半夏之乡”的美称。
半夏,天南星科药用植物,药用部位为块茎。半夏和中健胃,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外用可消肿止痛。半夏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陇南山清水秀
土特产味美、营养丰富
欢迎来品尝
家乡的味道
老家的特色美食?
哇⊙∀⊙!要是说起老家的美食,那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呐……下面我简单讲二个
一、菱角
这个可就厉害了,记得小时候,从春天就看着菱角藤在水塘里慢慢生长,慢慢等待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到了夏天8月份,菱角就可以采摘了!哈哈?喜悦!划着只能坐一个人的小船或者是洗澡盆就过去了,那种感觉,美……
菱角的分类有野生的和家养的,野生的体积比较小,肉质相对硬一些,家养的外壳颜色丰富,体积较大,果肉水质鲜嫩,所以后来几乎都是家养的这种菱角,菱角可以生吃,可以煮熟后吃,都很香甜,我本人比较喜欢生吃,特别是刚采摘下来的,水嫩香滑……
菱角是一种菱科,菱属。又名腰菱、水栗、菱实,味甘、凉、无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
别名:
芰、水菱、风菱、乌菱、水栗(等)
分布区域:
菱原生欧洲和亚洲、只有中国和印度进行了驯化和栽培利用
二、荸荠
这个现在北方市场也有卖的,但是口感和味道远远不及江南地区,从荸荠皮这就能体会到完全不一样,南方的荸荠皮也好吃,很薄,很嫩
荸荠是在水田里种植的,冬天把荸荠埋在土里,灌输水,第二年就会长出来很多细细的叶子,类似跟小葱形状,荸荠繁殖能力也很强,等挖荸荠的时候提前把水田的水放掉,就可以铁锹挖荸荠了!哈哈?一铁锹下去10几个荸荠,收获的感觉很美妙,越挖越想挖,停不下来。
荸荠的吃法:生吃最佳,凉拌,烧肉都可以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陇中有什么美食(你的记忆中最钟情的家乡美食是什么),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4396,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