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东区有什么美食,揭阳有什么比较特色的?
揭阳的特色小吃主要有以下几种:
1、槟醅粿。槟醅粿是揭阳的传统小吃,由于潮汕话发音上的相近,民间误称为“乒乓粿”,本人以为既然现在普遍误称,也就可以根据现实把“乒乓粿”作为其俗名。作为相传南宋末年,战乱四起,民不聊生,揭阳从民为抵御饥饿,用鼠曲草混合糯米碾成糯粉,制成粿品充饥。因为鼠曲草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所以做出来的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后来,人们又用这种粉擀成皮,用爆米粉做馅,制成了独具风味的槟醅粿。1997年,槟醅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中华名小吃”。
2、蚝烙。蚝烙是揭阳久负盛名的传统小吃,它以海产品“蚝”(即牡蛎)为主要原料,加上适量的生粉和黄花,加水拌匀,然后用慢为煎烙而成。它既可作小吃,也可入宴席。据说还有明目、暖胃的作用。吃时蘸点儿鱼露,味道更佳。
3、普宁豆干。普宁豆干是著名的小吃,制作原料主要是大豆、薯粉。其制作工序比较复杂,要经过磨浆、除渣、煮浆、配膏、试粉、掺膏粉、拌和、卤、包块、压块、煮熟才能完成。烹调方法可以煎,可以焖,也可以炸等,其中油炸豆干是最具风味的普宁小吃,它皮酥、肉嫩、味香,十分爽口。
4、邹堂梨脯。揭阳市揭东县邹堂镇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邹堂青皮梨可以切片制成梨脯,是揭阳名小吃。用邹堂梨脯冲水饮服,可以治风湿、热毒、咽喉肿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物别在东南亚一带,更受欢迎,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此外,还有“尖米丸”等。
南方十大竹笋?
1、赤壁竹笋
赤壁竹笋,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特产,赤壁市素有“中国楠竹之乡”的美称,竹林资源丰富,主要竹种有毛竹、苦竹、水竹、荆竹、雷竹、慈竹等12属150余种。赤壁竹笋冬笋底小短粗,呈圆锥形,笋体饱满,笋壳呈鲜黄色,肉色乳白,口感鲜嫩;春笋底大粗壮,形态完整,笋壳呈褐黄色,肉色白中泛黄,口感脆爽。不管是冬笋还是春笋,都富含磷、铁、钙等多种微量元素,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
2、峨边竹笋
峨边竹笋产自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是本地的特色农产品。峨边竹笋呈圆锥形,头尖底粗,笋肉呈淡黄色有光泽,粗细大致均匀;质柔,清脆,表面光滑呈层状,闻之具清香气味,具有无污染、肉厚、嫩脆、鲜美可口的特点。除鲜笋外,还将鲜笋深加工成清水笋、调味笋、泡竹笋、笋干等产品,满足了群众生活需求,同时产品远销省内外和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地区,竹笋已成为峨边传统的大宗农副土特产品。
3、南川方竹笋
南川方竹笋,重庆市南川区特产,其外形略呈方形,触摸有棱角感,笋肉黄色或黄白色,新鲜清洁、笋肉丰腴、肉质脆嫩,笋箨有光泽不萎蔫,具有营养丰富、肉质丰厚、脆嫩化渣、滋味鲜美的独特品质,受历代美食家所亲睐。方竹笋是中国独有,在全世界仅重庆和贵州小部分地方产有,产量小,又只在8、9月出产,所以每年能吃到它的人都相当幸运。
4、埔田竹笋
埔田竹笋产自于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是揭东区埔田镇特色产品,埔田镇素有“中国竹笋之乡”的美誉,这里雨量和热量很充足,土层深厚潮湿,表层疏松,通透性好,而且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合竹笋生长。埔田竹笋基本是麻笋,块头肥大,笋肉乳白有光泽,具有甜、嫩、脆的特点,是稀有的食用笋品种,享有“岭南山珍”美称,吃起来甘甜爽口,在当地各类餐馆里,笋菜争奇斗艳,是食客去当地必吃的山中美味之一。
潮汕揭阳市有什么特产吗?
揭阳这个地方,经济虽比不得上大城市,但论到吃,谁人不给揭阳美食竖个大拇指?
《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也直言过“如果没去潮汕,就说尝遍中国的美食,这是一个笑话”。所以,你要是为了吃都值得特地跑一趟的地方,非揭阳莫属。
而且,在中国各大名菜系里,潮菜一直是价高精致的一道风景。可见,揭阳乃至整个潮汕地区的美食地位不容小觑。
不过现在我们不讨论什么高价菜,接下来的美食,是揭阳本地人一定会带你去吃的。
1、腐乳饼和各种粿
2、牛肉粿条3、水果冰4、甜汤,咸水粿6、水晶球(绿豆馅)、烧薯芋(红薯芋头加芝麻碎)、粽球、鲎粿7、粿汁8、牛肉火锅9、夜粥10、甘草水粿、蚝烙11、红桃粿、莲蓉饼、桃果馒头
12、清明节前后专属限定:朴籽粿
13、糖葱薄饼14、春饼
15、干面
16、肠粉
17、反沙芋
18、麦粿
揭阳好吃的实在太多,不是吃几天就能解决的。不过啊,如果只能来旅游或者出差几天,我们推荐榕江大酒店的榕江春茶市,粤式点心和潮式点心都有,吃一顿,可以体验各种传统潮式风味。
猪杂汤
韭菜粿
鲍汁炸春卷
xo酱陈村粉
豉油皇炒面
红烧潮州翅
港式虾子云吞面
蚝烙
潮汕粉粿
家乡韭菜粿
深井烧鹅
珍珠咸水饺
王牌猪手
陈皮牛肉球
韭黄鲜虾肠
家乡菜肉包
翡翠烧麦皇
萝卜焖牛腩
飘香榴莲酥
香炸油条
皮蛋瘦肉粥
咖喱金钱肚
最后附上酒店地址:
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临江北路41号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揭东区有什么美食(揭阳有什么比较特色的),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7126,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