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是什么美食,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特产和小吃有哪些?
看看,这原生态的大厨,户外直接开炒,可惜忘记戴口罩了,
这位阿姨就比较专业,她正在炒制他们家乡特色黄焖鸡
原来的食材都是现场宰杀,过程透明,绝对是足斤足两的
因为就餐的人数较多,所以都是大锅炒制,更彰显大厨水平
一桌子当地特色的家常菜,更加展现了现代农村生活已经走上了小康生活
永平黄焖鸡
喜洲粑粑
云南的神奇小吃你见识过几种?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有56个民族,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还聚居着25个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彝、白、哈尼、 壮、傣、苗、傈僳、回、拉祜、佤、纳西、瑶、藏、景颇、布依、普米、怒、阿昌、德昂、基诺、水、蒙古、布朗、独龙、满。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 口的近1/3。(33.41%)。云南是全国的旅游胜地,不但风景秀丽,云南因为是多民族地区,有各种各样的特色美食、风味小吃他的美食风味很独特。能吃遍云南的美食,才叫不虚此行。其实去哪里游玩了解一下当地风俗、文化,品尝一下当地的风味小吃比看风景更有意义。
云南美食比较代表有蒙自过桥米线、酸辣子、年糕……
蒙自的蒸肉还是很有特色的。蒙自蒸肉饭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味道十分鲜香,配料丰富,做蒸肉饭只需将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姜蒜末、盐、料酒,加入生抽和蚝油、香油并拌均匀。加入五谷杂粮粉再次拌匀碗底放入土豆块,然后将肉码在土豆上放入高压锅中压二十分钟,一碗颜色金黄的蒸肉饭就完成了。粉蒸肉,以肥而不腻,嫩而不糜见长,具有入口即化,久吃不厌
宣威火腿:从外表上看像是个琵琶状,然后切开看一看,里面的肉超级的多,骨头超级少。火腿的外表皮很薄,里面的肉都是粉嫩的肉,精瘦的粉嫩猪肉,搭配着丝丝白色的肥肉,就连里面的猪骨头也是红色的。看上去就很诱人。
青椒松茸:这是来自昆明的一道美食,是辣口的菜,不但很健康,而且相当的美味。这道菜是松茸为主的菜,辅佐以青红双色的辣椒,加上超棒的白色大蒜片,实在是卖相动人。肉汤浇洒在上面,白中夹杂着红色和绿色,香味可以传的超级远。它的名声在云南广受欢迎。
汽锅鸡:这也是一道云南的名菜,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历经了如此的风霜,依旧有着屹立不倒的口碑。这主菜用的小鸡都是清洗干净之后切块的,切好之后把它和佐料们腌制在一起,让味道渗入小鸡的肉中。把它们放在汽锅里,盖上锅盖之后,慢慢的蒸。三四个小时之后,这小鸡才会熟,但是汤汁早已渗入了鸡肉之中。可谓是口味绝佳。
大理砂锅鱼:这是一道相当硬的菜了,砂锅鱼的锅和鱼都有着严格的限制,锅是本地出产的精品砂锅,鱼呢,是从本地海里捕出来的鱼,可以说是很有云南色彩了。白嫩鱼肉搭配着精致的配料实在是勾人舌头。等这道菜上来了,你就可以看到一个超大的容器,汤里咕咚咕咚的翻滚着,砂锅里的鱼肉相当雪白,配着红色的辣椒、绿色的香菜,香嫩鲜美,可以说是难得一遇。
丽江鸡豌豆凉粉。鸡豌豆凉粉是纳西族喜爱的一种传统食品,它原产于丽江坝,属黄豆科,因其形状像鸡头部位的眼睛,故名鸡豌豆粉。这种豆类经碾磨后制成粉条,颜色呈灰绿色,煎炸,凉拌都很入味,清香可口,是纳西族餐桌上的佳肴。
2、丽江粑粑。主要原料是当地的精麦面,再加上火腿、化油、糖等佐料,将其调匀,揉制成层。吃上一口金黄酥脆,香甜可口,油而不腻。
3、米灌肠。米灌肠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
4、纳西烤肉。“纳西烤肉”是丽江茶马古道上流行起来的一道传统的马帮菜,主料是猪五花肉,皮金黄松脆,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口感松脆。
腌菜西双版纳是一个傣族自治州,自然傣族人民制作的美食也成了当地特色。在当地最好吃的腌菜,当属傣族人民自己制作的水腌菜。比起炒不煮,未经烹饪,直接捞出切碎,拌上新鲜的小米辣蒜和香菜是最常见的家常吃法,不仅酸爽可口,还十分开胃。
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是将适量的米和水放到竹筒中,用芭蕉叶封堵出口,然后在炭火上烤制的一种美食。烤熟的竹筒饭切开后,米粒被竹膜包裹,米香混合着竹香,咬上一口,十分松软,是版纳当地常见的早餐,也可以当作日常零食食用。
傣族的撒撇广义上讲,这是用特制配料凉拌肉食的代名词,主要有牛撒撇,猪肉撒撇,鱼撒撇。这三种撒撇取材料不一样,制法各异但口感都很好,一次食之,终生难忘。其制作方法繁琐费时,光清洗洗牛肠肚,熬制苦水及加工中肉糜配菜就半天。食之健胃强骨消食败火,体寒者少食。
包烧包烧是一种用荷叶包裹原材料之后烤制出来的当地美食,常见的包烧有肉糜,有笋干,有金针菇,也有猪脑一类的内脏类。包烧内的材料在调味时就使用了大量的植物香料,加上芭蕉叶特有的植物香气,使得这种美食在当地人气颇高。
菠萝饭菠萝饭是将米饭和火腿,豌豆,菠萝肉混合在一起,然后放到切开挖瓤过的新鲜菠萝中蒸熟的一道美食。菠萝饭普遍使用香米,少数民族喜欢使用紫米和糯米,其风味甜中带酸,开胃可口,男女老少皆可食用。
香蕉粑粑这道美食在当地通常用傣语称呼。本质上是用石梓花粉糯米粉做成的一种糯米粑粑,一般是在傣历新年是做吃的,相当于汉族的年糕。味道微甜,十分香糯,有时还会裹上花生仁一起制作,集贸市场上通常可见。
凉拌凉拌堪称版纳三大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在版纳人之间通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凉拌的,最常见的凉拌便是米线和面条。除此之外,凉拌生芒果,凉拌生木瓜丝,以及海带丝,豆腐皮等,都是当地人十分热爱的美食。凉拌的店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烧烤亦是版纳三大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主要阵地在夜晚街头,版纳人所谓的烧烤通常是傣族烧烤味,味偏香辣,调味大量食用芝麻和辣椒。其中香茅草烤鱼是当地的一大特色,其独特的酸味柠檬蘸料是吃香茅草烤鱼必不可少的“伴侣”。
傣族手抓饭:傣族手抓饭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特色美食。它是先在桌子上铺一层冼干净的巴焦叶,然后上菜,菜是对称摆放,米饭放在桌子中间;有大米饭和紫米饭,上边用鸡蛋来点缀,正中放的是辣子鸡。吃傣族手抓饭是不用筷子和碗的,就用手抓了吃。按传统是先从装佐料的小碟子拈出一簇,然后用手指间不停的揉捏,捏成紧紧软软的团状,然后吃掉。现在也没有什么讲究了,都是每人戴上一双一次性的手套来抓吃,随心所欲的想吃什么就抓起什么吃就行了。
腾冲的——大救驾是炒饵的一种,将饵切成三角形的小片,加入火腿片、鲜肉片、鸡蛋、胡萝卜、西红柿和豌豆尖等放入旺火的锅中爆炒,起锅前加入香料。色香味俱全的大救驾引得人唾液分泌加快,正餐的餐桌上也有它。
腾冲饵丝。饵丝是腾冲最出名的食品之一,腾冲的饵丝饵口感细腻有韧性,久煮不烂,是腾冲街头最常见的食品之一。
腾冲稀豆粉。稀豆粉是腾冲的特色美食,一般是用豌豆面制作,腾冲稀豆粉是用吊浆液制作。制浆要分别制成清浆和浓浆两种,然后再用两种浆制成稀豆粉。
腾冲的土锅子。土锅子是腾冲风味中十分重要的品种,为腾冲独有。除了在当地人家中,腾冲宾馆餐厅也能吃到十分地道的锅子,但那需要10人左右同时进餐才能吃完。吃土锅子要注意放菜顺序,先把煮好的汤菜加入盐、味精、草果面等调料放进土锅子,接着依次放酥肉、笋片、黄皮,按这样的顺序再在锅子里一层层均匀地铺开,最后放入蛋卷,再配上葱花点缀一下,美味的土锅子就大功告成了。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 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蜂蛹。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蜂蛹既可作为食品,又可作为营养保健品,被誉为“天上人参”。
独龙族酸竹菜。酸竹菜是山里生长的一种青嫩的竹笋,夏初挖出,削皮切成片状晾晒成干菜(独龙语称“美皓”),食前以热水浸泡,常用来炒肉食和做汤料,味鲜美爽口。制成的酸笋是将鲜笋剁碎,舂打至绵软,密封在竹筒里,用笆蕉叶封口,放在有细小泉溪处淋滴,数天后发酵变酸,取出晾干做酸竹汤,去暑解渴,是夏季适宜的汤食。
竹筒酒云南怒江贡山一带的独龙族男女老少都喜好饮酒,每当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酿酒。独龙族人酿酒不用土坛而用竹筒。酿制时他们选用最好的竹中,将竹子做成酒筒,然后将煮熟的大米、小麦或高粱拌上药酒装进竹筒。7天后,将竹筒盖打开,即可喝到醇香的竹筒酒了。
竹筒烧肉是哈尼族的一道名菜,也是云南十大名菜之一。其作法是:将肉洗净剁细,把姜、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切细与肉拌匀,然后放进预先准备的一节竹筒里,用芭蕉叶塞住筒口,放到火炭里烧熟即可食用,味道鲜美,清香适宜。在元江、新平、墨江、红河、元阳等哈尼族分布密集地都能吃到。
鸡纵菌油如何食用?
其实,油浸鸡枞里的菜籽油除了保存鸡枞的功用之外,本身因为富含鸡枞的味道,在云南被广泛用作调味品,可以提香。
简单粗暴地举例而言,比如说你有一盘馒头:
可以把馒头简单粗暴地撕开,在中间放上油浸鸡枞,或者仅仅是蘸一点鸡枞油:
合起来,就可以简单粗暴地直接吃了:
当然,图片里是云南的馒头,质量远远不如北方。如果是北方的面粉,在北方做的馒头,应该会更加松软,鸡枞油也更容易渗入其中。好馒头有小麦香,而且回甜,加上鸡枞油的香味,在冬天能增加不少幸福感。
米饭也是同样道理—鸡枞油本质上是菜籽油,可以直接用于炒饭,最终做出来的炒饭天然带有菌香。在云南,米饭、米线里加鸡枞油,是许多人小时候的最爱。我们小的时候只有国营粮店买的速成稻,云南人称之为“广西米”,一年可以产好几季。产量高的代价就是味道差,煮出来的米饭缺少饭香,让人没有食欲。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加腐乳佐餐。而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话,则会用鸡枞油—油鸡枞肯定第一时间捞完吃完了,剩下的油弄一点拌饭也是极好的,让白饭也有了滋味。
拌了鸡枞油的米饭晶莹剔透,颜色也从苍白变成了金黄,看起来让人更加有食欲。好的大米自带米油属性,润泽弹牙,一般的大米只能为它们加点油了。你为大米的口感加点油,大米为了你的人生加点油,这就叫团队精神。
米线、米粉和面条里也可以放上一点鸡枞油,反正植物都是一家子,彼此亲密无间。不过图中的方法不推荐,这种吃法太过奢靡,利于销量但是不利于美德的养成。一旦形成了习惯,其他方式烹饪的面条就难于下口了。
拌好的面条大概是这个样子,吸溜的时候请一定要大声些,据说面条只有这么吃味道才最好。
最后,鸡枞油还可以用于凉拌菜。都市人如今每周都要口服几天蔬菜,但是纯蔬菜的问题在于吃下去之后感觉人生了无生趣,连续吃两天会对世界和社会产生相当负面的感受,觉得自己天天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房贷、保险和电费。鸡枞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到你,让草变得相对可食,感觉就像生活也容易了一些似的。
不过,如果你是因为减肥而吃凉拌菜或者沙拉的话,建议少放鸡枞油。因为毕竟它是油脂,热量不低。
如果我们是在昆明吃饭的话,以上这些话是半个小时的谈资。在这半个小时里,你应该在我的推荐下,不知不觉吃了一个金银馒头、一碗苦菜炒饭、一碗鸡枞鸡丝凉面、一份鸡枞油拌草。而我已经喝了三瓶啤酒,晚饭渐入佳境,我们在等着松茸虫草汽锅鸡和烤鱼上桌。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野生菌是什么美食(留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特产和小吃有哪些),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8862,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