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吃什么美食视频(究竟哪个好一点)

夏天吃什么美食视频,究竟哪个好一点?

一年三百六十五,

天天欢乐网页走,

珍惜生话每一天,

一生才能最富有。

春能赏花写诗情,

夏看荷花呤诗声

秋月共赏话团圆,

冬雪观景看劲松!

夏天吃什么美食视频(究竟哪个好一点)

志愿军入朝作战吃的炒面是用什么做的?

抗美援朝时期,我军吃的很差,直接形容就是“一口炒面一口雪”。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以为志愿军吃的炒面就是咱们现在街头卖的那种炒面,但后来仔细想想不对,这玩意儿在当时,也不适合做军粮啊。

更何况,据说美军的麦克阿瑟曾尝过志愿军的炒面,直接一口喷了出来,简直难以想象这是能够吃的东西,如果真的是现在这样的炒面,绝无可能。

后勤补给困难,根本吃不上饭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这个道理都是对的,对于行军打仗来说,有充足的粮食供应关乎胜负,也关乎战士们的性命,绝对不能马虎。

打仗不仅是看前线拼得怎么样,也要看后勤补给,是一场综合国力的比拼。

可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我国,那真的是一穷二白条件奇差,不仅军事装备非常落后,根本就没有制海权与制空权,就连后勤的保障,也是非常艰辛的,说多了都是泪。

一开始,咱们的志愿军都是随身携带玉米、土豆之类的农作物当做口粮,这些食物耐饿,而且比较方便储存,前线战事紧张,也吃不上好的,做熟了就行。

可即便如此,那时候前线的情况还是,要么断粮缺粮,要么根本没法子将食物煮熟。

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地形狭长,必须要三面设防,可如此一来,派去的军队少不行,派去的多后勤又跟不上,而且敌军经常狂轰乱炸,我军根本没法子生火将食物做熟。

实在管不了那么多,吃饱就行

由于我军的条件实在艰苦,装备方面也完全跟不上,因此在天空方面完全受制于人,而敌军也借着这个优势,日夜不休封锁破坏我军的后勤补给,导致前线物资极度匮乏。

就算是有口粮,我军只要升起炊烟,很快就会被发现,因此也没法子做饭。

那时的志愿军,经常就是只能啃生玉米与生土豆,秋冬季节的半岛寒冷彻骨,就算土豆煮熟也很快冻得像石头,饿肚子成了志愿军那时候的家常便饭,非常艰难。

东北军区的后勤部长、开国上将李聚奎得知志愿军的情况后,想起当年在西北地区曾吃过一种炒面,方面携带与存储,不用煮熟就可以吃,因此提议用炒面做军粮。

经过多番的研究与商定,最后确定就用炒面做军粮,并且开始大规模进行炒制生产。

那时候为了支援前线的战士们,条件并不好的国内发起了炒面的热潮,各地民众纷纷开始制作炒面然后送去前面,从1950年年底开始,炒面成了志愿军的标准单兵口粮。

吃的并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

今天全国各地都有卖炒面的摊子,炒面味道好容易饱,很受欢迎,也算得上是一道美食,如果当年志愿军吃的是今天咱们吃的这种炒面,也不至于那么让人泪流心酸。

其实,当年志愿军吃的炒面,可不是我们现在吃的炒面,而是炒熟的各种粗粮面粉。

这种炒面起源于西北的黄土高原,当地粮食匮乏又缺水,因此诞生于一种用小麦、大豆、玉米还有高粱面制成炒面,将各种面粉炒熟后,然后加盐混合制成。

这样的炒面极其耐存储,也不怕变质,吃的时候也不需要再煮熟,可以直接吃,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军粮,但也有个巨大缺点,那就是极其难以入口,十分难吃。

可即便是这样,也没别的办法,总比没有吃的要好,因此炒面还是全面推广开来。

那时候的前线战场,志愿军们就是靠着一口炒面一口雪,艰难而又顽强地侵略者,在异国土地上奋勇作战,守卫着国家的尊严与作为战士的骄傲。

一口炒面一口雪,最终取得胜利

抗美援朝时期,前线的志愿军除了炒面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的副食,当地因为之前受到的大规模破坏与掠夺,也没有足够的物资能够支援帮助,使得志愿军营养完全跟不上。

由于长期单一食用炒面,许多的战士都患上了夜盲,无奈之下用松针煮水进行缓解。

炒面因为是粉状的,十分干硬,吃到嘴里卡嗓子,一般来说根本就咽不下去,为了进食,志愿军冬天会吃雪,但这样又容易发生低温症与冻伤情况,实在是左右为难。

炒面之中有大量的高粱面,不仅十分粗糙,而且没有什么味道,至于白面那时候很珍贵,因此前线的炒面当中,小麦制成的白面并不是那么多。

与志愿军的炒面不同,美国等联合国军的军中肉食充足,甚至有可乐与冰激凌。

当年志愿军吃的炒面,估计是近现代战场上味道最差、最没什么营养的军粮,可就是如此恶劣的环境条件,志愿军仍旧取得了胜利,不得不说实在令人感动也令人钦佩。

你知道的关于美食的故事及有趣的事有哪些?

作为一名爱动手去作的美食爱好者,真的有一些美食小故事。

美食故事一:自己研究“烤牛肚”。

从2000年之后的每一年夏天,我和朋友们都爱喝啤酒吃烧烤,可是到2010年左右报纸、电视爆料说有一小部分黑心店家用猪肉刷羊油冒充羊肉,用鸭肉冒充羊肉的,看到这些报道后,我一度怀疑我有没有吃过假羊肉。

于是在2013年3月2日自己加工制作了一个小烤炉,自己到羊肉铺买羊肉,从3月至6月,每个星期烤二次羊肉,当然还烤过别的很多食物,如:鱼、豆腐干、韭菜、面筋、大肠、大蒜、茄子等等。

到2013年7月份又吃烧烤时,我去超市采购食材,烧烤羊肉每次是必须有的,可是别的食材都烤过好多遍了,想换换,忽然看到“牛肚”,心里想,牛肚都是“涮”着吃(我们洛阳人超级爱吃“涮牛肚”),要不今天烤一回试试,尝尝味道。因为是第一次烤也没敢多买,就买了一斤二两。

那天下午我休息,下午3:58分开始切羊肉并穿串,还有别的食材也切好穿串。最后剩下牛肚了,牛肚如果直接穿串,烤出来我怕太“筋”了,加上又是从超市直接买回来的,卫生情况也不知道怎么样,于是决定先煮一下吧。

我先将牛肚改刀切成3厘米左右宽的长条形,冷水下锅,加盐、十三香,水煮开后改小火慢煮5分钟,关火再泡10分钟,然后倒除锅中的水分,待牛肚自然冷却后改刀切小段,并穿串,那天的牛肚1.2斤我一共穿了28串。

从过程中不难发现,其实牛肚已经煮熟了,并且还带有盐味和十三香调料味。

那天晚上我们一共四个人吃烧烤喝啤酒,我们买的有笼蒸花生,烧烤没有烤熟时先吃剥花生喝啤酒。那天我第一把烤的羊肉串(一把12串,每串0.8两),第二把我都烤牛肚。

也没有烤过,就按照烤素菜的方法烤。

我先把牛肚放在烤炉上,也是12串;

牛肚两面烤热后刷一层食用油,然后撒盐、白糖,盐和白糖溶化后撒上辣椒面;

最后撒上了孜然粉。

牛肚上桌后,我和朋友们一人尝了一串,都说好吃,让我再烤。那天最后我只吃了二串烤牛肚,其余都被朋友们吃完了。

自从2013年7月份第一次我烤牛肚后,我和朋友们的每一次烧烤,都离不开“烤牛肚”了。

后来又将烤牛肚更改用料,涮蒜泥的蒜香烤牛肚,与羊肉混合烤,不刷食用油,用烤羊肉出的羊油拍打在牛肚上。

美食故事二:酸浆烩菜。

洛阳的浆面条是洛阳的名小吃,是用“绿豆发酵”的“酸浆”制作而成。

2012年的冬天,前一天中午家里买了一壶绿豆酸浆,吃了浆面条,第二天中午我还想吃酸浆,但是又不想吃“浆面条”,然后我就想怎么能用酸浆做点什么。

做“酸浆烩菜”吧,冬天吃烩菜也暖和,于是用热水泡了花生米、黑木耳,去菜市场买了肉片、豆腐皮、蘑菇、胡萝卜、油炸豆腐、蒜苔、芹菜,回家开始做。

洗净的炒锅放在火上,加入食用油,先炒肉片,肉片炒热后放入胡萝卜、油炸豆腐、花生米、蘑菇、木耳、豆腐皮,并加盐、十三香翻炒;

锅里的菜均匀受热后,加入“绿豆酸浆”,大火煮沸后改小火慢炖7分钟,如果味道淡,可以适量再放入食盐;

小火炖到7分钟时放入事先切好的芹菜和蒜苔。

改中火炖3分钟,起锅前撒入少许味精。

一道营养美味的“酸浆烩菜”就做好了。

以上二个美食故事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当然,每一个美食爱好者都有自己的美食故事!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夏天吃什么美食视频(究竟哪个好一点),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8913,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7
Next 2023-02-2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