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汉有什么美食,驻韩美军同意交付15处军事基地?
自二战结束、冷战开始以来,韩国就一直是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遏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重要桥头堡,为此美国以“保护韩国”为由在韩国驻扎了相当数量的军队,建立了若干处军事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东方大国实力不断发展壮大,美国感觉到自己对亚太地区事务的主控权受到了挑战,因此对亚太地区增加了军力部署,在这种背景下具有特殊地缘价值的韩国仍然是美国关注的对象,美国维持甚至加强驻韩美军的规模那是属于比较正常的举动。事实上韩国虽然有时候对美军有些不满,但还是不希望驻韩美军完全卷铺盖走人,毕竟那拥兵百万而且手握“大杀器”的“北方邻居”可是一个强悍的现实存在,没有驻韩美军的支持,韩军想顶住“北方邻居”可能的进攻并不容易,说不定首尔早让人家给端掉了。
然而近日驻韩美军却突然宣布将26处驻韩美军基地中的15处要“尽快移交”给韩国方面,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做法表面上看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上它是美国在面临新的国际形势以及诸多复杂挑战的情况下采取的战术性调整。驻韩美军放弃15处军事基地,并不会对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整体布局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在笔者看来美国这样做主要是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是实行“以退为进”策略的需要
今年7月份以来,由于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半导体基础零部件导致韩日贸易纠纷升级,而美国出于战略利益上的考虑并没有在韩日贸易纠纷问题上明确表示支持韩国,这使得包括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内的一批韩国政客对美国非常不满。借韩日贸易纠纷升级而引发的韩国民族主义情绪爆发之“东风”,文在寅趁势炮轰美国;加上驻韩美军平时在韩国的许多不轨行为早就引发了韩国国民的不满,而且最近特朗普要求韩国多交“保护费”,也让韩国人肚子里憋了不少火。现在经文在寅一番鼓动,韩国国民的反美情绪也有所增长。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美国不能有所表示,那么它就有可能在韩国输掉大局,这是不利于美国在亚太地区实施整体战略布局的。
美国知道民意不可违,为了平息韩国人心中的怒火,驻韩美军就不得不来个“壮士断腕”了,将15处军事基地移交韩国方面就是驻韩美军“壮士断腕”的具体体现。在驻韩美军看来这15处基地战略价值不是特别大,交给韩国军方驻守既可满足韩方的民族自尊心,又让自己甩掉了一些包袱,而且这一举动使美国在政治上获得了加分,实在是一步“以退为进”的妙棋。
二、是美国实施适度战略收缩的需要
前些年美国为了强化和巩固自己的世界霸权,在世界上若干地方过度使用武力和驻扎军队,美国的做法不仅加剧了不少地区的紧张局势,也增加了美国的军事耗费,加重了美国纳税人的负担。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为了能够集中力量重振美国实体经济和增加就业,在对外关系方面实施了一定的战略收缩行动,包括从阿富汗和叙利亚部分撤军等。此次向韩国移交15处军事基地,也属于美国适度战略收缩的具体表现之一。对于驻韩美军来说,将兵力集中到数量不多但战略意义更加重大的基地,有利于在韩国“有事”时美军能够迅速调集大量机动兵力来稳定局势。
三、是美国近期对伊朗实施军事压力的需要
最近由于伊核危机升级,美国向海湾地区增派了军队对伊朗施加更大军事压力,甚至可能出动了部分驻韩美军。为了防止部分驻韩美军调动后半岛突发对韩国不利的事件,美国认为有必要让韩国军队进驻那15处军事基地以填补力量真空。驻韩美军发表相关声明时提出“尽快”移交15处军事基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半岛局势可能突生变数的担忧。
虽然驻韩美军决定向韩国移交了15处军事基地,但由于美韩军事同盟事实上仍然存在,韩国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需要驻韩美军,因此往后如果半岛发生什么特别事件、韩国军队需要与美军共同应对时,美军应该还是照样可以利用这15处军事基地的。从这一点上看移交15处军事基地并没有让美国吃亏很多,韩国方面似乎也没有获得多大好处。
为什么有人说日本是全球最累的国家?
自杀者和防止自杀者的攻防
据说在日本,拨打自杀防止热线要拨30-40次,不然是打不进去的。
在这个“自杀大国”过去的10年中,有30万人自杀,相当于冰岛人口的总数。
对人类来说,自杀并非罕见,但在日本,自杀却成了一种文化。每当新闻中出现某某铁道因事故晚点时,大多数人的猜想都是:有人自杀了。
甚至还出现了“自杀名所”,不是列车高速通过的车站,就是悬崖峭壁。“能死的痛快”,成为自杀者选择人生归路的标准,随记成了人们的观光胜地。还有专门的书籍出版,教人们如何自杀:如何触电自杀、如何结绳才能速度更快,痛苦最少。
这种非现实一般的虚幻感觉让不少日本人认为死可以解决所有问题,甚至死亡本身都变成了美好的事情。
于是,自杀者和防止自杀的人之间,展开了攻防战。
自杀事件导致上班族迟到
在日本,自杀事件被新闻媒体报道的频率不高,但有一个例外,就是跳轨自杀事件。
“因为XXX站发生人身事故,XX线暂时停运。”几乎每天,这类新闻都会在出现,2008年5月3日,东京新宿站一人跳入铁轨自杀造成事故,导致5个班次列车停运,影响了3.5万人出行,成了当天的头条新闻。
这类自杀事件6成都集中在日本的首都圈地区,即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等地。这一地区铁路网发达,每天上百万人从东京周边地区往返于市中心和住处,对于非常重视时间的日本上班族来讲,列车晚10分钟导致上班迟到几乎会让所有人抓狂。不幸的是,这种跳轨自杀事件几乎每天都会在发生,发生时间有时正好在上下班高峰时期。
平均计算下来,一次跳轨事件的发生会影响3.5万人的话,每年发生2.1万次的铁道人身事故,那么上班族们每年就要遭遇到平均7-8次铁路自杀事件。
东京市区铁路网
对于一向喜欢和他人保持一致的日本人来说,发生自杀事件的铁道线路,会慢慢变成“自杀名所”,会吸引越来越多想自杀的人。另外,因为遗体损毁严重,可能会给善后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乘客造成心理上的损伤,还会引起铁路设备故障,可以说自杀事件影响到的人潜在范围更广、损失更大。
有人认为安装站台屏蔽门是能够防止自杀的最好方式,但很多站台建成年代早,列车编组车门位置各有不同,加上很多站台是半露天设置,风吹雨打会经常造成机械故障,所以设置屏蔽门困难很大。
为了解决车门不同位置的问题,东急铁道公司设计的屏蔽门,但仍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在铁路上自杀?日本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很多自杀者选择铁路自杀的背后,可能存在着报复心理:“让人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是有存在感的”,但同时,很多人又害怕给陌生人添麻烦,甚至有人为了不影响工作交接,都会选择在每年3月底前,安排好工作后写遗书自杀,因为4月是日本新财政年度的开始。
此外,日本社会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孤立于社会的人,他们被当做是看不见的人群。前些年出现的“无缘社会”这一名词就是这一现象的代表。老人因为被儿女忽视,孤独死在公寓;上班族因为工作压力大,不喜欢和朋友家人吐露自己的内心烦恼,缺少和他人的情感交流,最终患上抑郁症。
近几年,年轻人的自杀人数开始上升,18岁以下的儿童每年都会有250多人因为校园暴力和心理问题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要死,就回东京去死”
为了制止自杀人数继续上升,日本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
在各个“自杀名所”,各种警告牌变着花样地试图劝说自杀者改变想法,珍惜自己的生命。
来看看这些告示牌:
“稍等下,如果有死了才能解决的事,请到这里跟我们聊聊~”(妇人同情会)?
“命是爸妈给的,想想你的父母兄弟孩子,别一个人发愁,找我们聊聊吧”?
也有用诗歌来安慰自杀者的:
“能忍受风吹雪打,依然绽放的花,才是一朵真正的花!”?
也有采用简约风格,试图戳中自杀者内心的:
“你连自己的心也要一同抛弃吗?!”?
有不少告示牌是附近的佛教寺庙挂起来的,比如下面:
“爸妈给的命,别草率放弃!”?
也有一些组织面相特定人群,感觉劝人放弃自杀,还顺便做了自家广告,比如:
“借钱的事情肯定能解决,我们也能帮到你!”(日本全国信用诈骗受害者联络会)?
在有的地方,告示牌下方还放着电话、零钱、名片、香烟以及志愿者写好的安慰话语。?
也有地方对自杀者给当地带来的负面气息感到厌烦,告示牌上的语气非常严厉。在富士山脚下的青木原树海的一棵树上,写着这样的告示牌?
“要死,就回东京死!”(守护美丽富士会宣)
“请死在自己家里!因为你的丧葬费花的是我们的税金!”(守护美丽富士会宣)?
也有采用激将法的,比如下面:
“有勇气自杀的话,活给我们看看!”?
“有勇气自杀的话,你倒是死啊!”?
还有一块据说降低了一半自杀率的告示牌,它立在海边的一块悬崖旁:
“稍等,你电脑的硬盘都删干净了吗?”?
日本作家柳美里在twitter上发了这张照片,结果引起网友各种评论,希望能够将这块板子立在东京各个站台上。
日本的一些铁道公司除了设置告示牌之外,开始在一些自杀事件高发的车站,安装一种蓝色灯。这种方法来自于东京大学三位研究者的一项研究,他们发现在一个充满着蓝色光的房间中,经受过很大心理压力的人,会更快地进入放松状态。
在对日本71个车站将近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研究者发现蓝色灯光对自杀者的心理有积极影响,自杀事件也有相当大的减少。
2015年,JR首都圈总武线上的新小岩站,在5个月内就就发生了5起自杀事件。这个先前默默无名的小站突然成了“自杀名所”。
原因是曾在该站跳轨自杀者在网上写下了的留言:
“我拼命工作了10年,结果在股票赔了500万。该去新小岩了。”
“连老婆孩子都见不到面。只能去新小岩了。谢谢大家。”
这样的留言给不少已经有自杀计划的人留下印象,不少人因为在炒股中赔到破产的人以为这里“死得快”。当年7月,一位45岁女性在东京市区通往成田机场的成田快线通过时跳轨,被撞飞到5-6米外的站台岗亭上当场死亡,第二天在对面站台就有一男子效仿,再次跳轨。
有一位名叫岩崎的60岁老人拿着500万日元的退休金炒股,结果被套牢后又借钱炒股,最后背上了将近1000万日元的债务,因为后悔和自责,决定了断自己,他来到了新小岩站。
“在网上看到别人自杀的留言,自己也有了这样的念头,在车站站台的椅子上坐着,恍惚中发现自己站到了站台边缘处,上半身前后摇摆着,慌忙中,下意识地往后撤了一步,如果迟一些的话,可能就跳轨了。”
为了防止自杀,新小岩站想出了各种办法。站台上不但设置了蓝色灯,不分白天黑夜亮着,天花板上还使用蓝色半透明材料制作的天窗。站台的广播音响中,播放着自然中昆虫的鸣叫声等等,据说这些都能起到安神的效果。
在站内还设置了三台电视机,上面循环播放着各种看起来能让人心情愉悦的画面:
热带海滩风光、山水风景照片、深海生物缓缓游动、北欧极光风景……
还设置了各种动物的可爱照片,试图来转移试图自杀者的注意力,里面也缺少不了日本人最爱的大熊猫“胖达”!!
在这里,街头发放的纸巾广告也变成了防止自杀广告:
为了在最后一刻挽救试图自杀者的人们,车站还特意将紧急按钮使用说明做成醒目大字告诉乘客,一旦有人跳轨,可以直接按下红色按钮呼叫站台工作人员。因为之前,很多人顾虑按下按钮后会给自己招惹麻烦,很多乘客不敢按下按钮。
关于日本,我们专业,赴日工作留学,加weixin:monsterxinzi
喀什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喀什,位于中国的边境之地,与中亚多个国家相毗邻。那么,喜欢游玩、喜欢旅行的你们想知道喀什好玩的地方有哪些吗? 下面整理了一些喀什好玩的地方,仅供参考。
1、帕米尔高原
走进帕米尔高原
帕米尔高原是自汉武帝以来开辟的丝绸之路之必经之地,早在中国汉代就以“葱岭”相称,因多野葱或山崖葱翠而得名。帕米尔高原位于中亚东南部、中国的西端,地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目前除东部倾斜坡仍为中国所管辖外,大部分属于塔吉克斯坦,只有瓦罕帕米尔属于阿富汗。 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两条巨大山带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带和帕米尔-楚科奇山带)的山结,也是亚洲主要山脉的汇集处,包括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五大山脉,它群山起伏,连绵逶迤,雪峰群立,耸入云天,号称亚洲屋脊。
景点类型:其他
最佳季节:5~9月是游玩帕米尔高原的最佳时节。 帕米尔高原,夏天风清气爽,适合避暑。这里的气候变化无常,在其他季节来这里,并不明智
2、香妃墓
走进香妃墓
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 传说,埋葬在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个叫伊帕尔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爱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枣花香,人们便称她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苏德香将其尸体护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内,因而人们又将这座陵墓称做香妃墓”。
景点类型:陵墓
地址:喀什地区喀什市浩罕村
3、喀什老城
走进喀什老城
新疆喀什市老城区犹如置身新疆维吾尔族民俗风情的生动画卷。喀什老城区位于喀什市中心, 面积为4.25平方公里,约有居民12.68万人。老城区街巷纵横交错,布局灵活多变,曲径通幽,民 居大多为土木、砖木结构,不少传统民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唯一的以伊斯兰文化为特色的迷宫式城市街区。 老城街巷纵横交错,建筑参差不齐,房屋鳞次栉比,布局灵活多变,以著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为中心向外放射延伸,蜿蜒而行,曲径通幽。街区民居以土木、砖木结构并存,不少优秀的传统民居已有百年历史,个别民居已保留了360多年,老城区因此成为喀什最受游客欢迎的还在使用着的人文风景区。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地址:喀什市亚瓦格路一带
4、达瓦昆沙漠
走进达瓦昆沙漠
达瓦昆旅游风景区位于岳普湖县铁力木乡,距310省道6公里,距喀什市110公里,交通便捷。被称为“中国沙漠风景旅游之乡”。 达瓦昆沙漠风景区有面积2万多亩的天然流动湖泊水面,有200万沙漠环绕湖泊,湖岸边就是总面积达3万亩的布力曼库木沙漠,沙丘起伏,如大海波涛。浩瀚的大漠和静卧于大漠怀中的湖泊,是新疆西南边陲的岳普湖县最耀眼的风光。而在岳普湖大地上,还有树冠覆盖面积达1.2亩、树围达7米,已存活300余年的“柳树王”,已生长1800年、5人手拉手才能围住树干的“胡杨王”,有跃动着成群的野兔、狐狸、鸟类身影的原始胡杨林以及紧邻原始胡杨林的古墓群。更有大漠深处神奇的“戈壁死海”,它从无水源注入,却永远不枯竭,人入水中,绝不会下沉,湖中洗浴病体自愈,因而当地人称此湖为“圣湖”。岳普湖“丝路明珠”的美誉在新疆西南边陲声名鹊起。
景点类型:沙漠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岳普湖县铁力木乡
5、高台民居
走进高台民居
是新疆喀什市老城东北端一处建于高40多米、长800多米黄土高崖上的维吾尔民族聚居区,距今已有600年历史,是喀什展示维吾尔古代民居建筑和民俗风情的一大景观。 高台民居这里的维吾尔族人世代聚居,房屋依崖而建,家族人口增多一代,便在祖辈的房上加盖一层楼,这样一代一代,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这些房屋大多是土房,也有不少新建的砖房。在这些随意建造的楼上楼、楼外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没有本地人带路,外来人一定会迷路。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6、石头城
走进石头城
喀什石头城位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北侧,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意为“石头城”,海拔3100米,是新疆境内古丝道上一个著名的古城遗址。城堡建在高丘上,形势极为险峻。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依石岗形势,用块石夹土垒砌,起伏屈折,略近方形,周长宽1300多米。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构成独特的石头城风光。城垣城墙残高可达6米,顶部1—3米。西、北墙外存马面。四角曾有望楼,已圮。
景点类型:历史遗址
地址:喀什西南217km处(G314高速)
7、乔戈里峰
走进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在塔吉克语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海拔8611米,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是海拔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位于中国和巴基斯坦边界。其高度在世界十四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中列第二位,国外又称K2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 乔戈里是世界第二高峰,但就攀登难度和死亡比率来说,其攀登难度要远远高与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登山者的死亡比率为1:7,这是个很可怕的数字,所以登山界的人给他起了很多名字“野蛮暴峰”,“没有回报的山峰”等。同时,乔戈里还被传为拒绝女性的山峰。至今,仅有5位女性登顶乔戈里峰,但都死于非命。
景点类型:山峰
地址: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8、艾提尕尔清真寺
走进艾提尕尔清真寺
位于喀什市中心解放路,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疆伊斯兰教的活动中心。 这座规模宏大的伊斯兰教建筑物始建于1442年,后另经重修扩建,始具今貌。艾提尕尔,意为节日礼拜场所。大寺规制严整雄伟,砖砌方形拱寿门的大门楼高达12米,边廓环以15个穹形壁窿形楼。大寺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大寺正门楼以浅绿色为主色,布满精细刻花。进门后即为宽大的内广场,与内广场相连的为宏大的礼拜寺和教经堂,极富伊斯兰特色。艾提尕尔清真寺既是宗教活动的中心,又是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群众游乐歌的场所;每逢礼拜日和节日,成千上万的伊斯兰教徒集结在礼拜寺及大门内外的广场上,身着节日盛装的维吾尔族男青年会跳起“萨满”舞,场面十分热闹。
景点类型:宗教场所
地址:喀什地区喀什市解放北路
9、卡拉库里湖
走进卡拉库里湖
卡拉库里湖位于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的山脚下,“卡拉库里”意为“黑海”,是一座高山冰蚀冰碛湖。卡拉库里湖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幕士塔格冰山脚下,该湖在群山环抱之中,湖畔水草丰美,常有柯尔克孜牧民在此驻牧。遇到晴朗的天气,碧水倒映银峰,湖光山色浑为一体,景色如诗如画,使人沉醉迷恋。 卡拉库里湖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泊。湖的四周有冰峰雪岭环抱,特别是周围的公格尔、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更为这个湖增添了神奇而美丽的色彩。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皑皑银峰、绿色草原和湖边畜群倒映在湖中,异常优美。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是登山旅游者的大本营,也是过往旅客参观游览的场所。湖边有毡房、木板房可供旅游者下榻,包括新鲜蔬菜在内的风味餐,岸边还有小橡皮船可供人们在湖中自由荡游,欣赏帕米尔高原的大好风光。
景点类型:湖泊
最佳季节:8-9月最适宜。秋高气爽,可以将雪山美景尽收眼底。
10、喀什大巴扎
走进喀什大巴札
位于喀什市东门,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市场。巴札,系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喀什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商品集散地,当年由西安出发的商旅,无论走天山南路抑或走天山北路,均在此地汇合。 这里的巴札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古代有“亚洲最大集市”之称。市场设有5000多个摊位,有近万种商品,每天人流量达10余万。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阿富汉有什么美食(驻韩美军同意交付15处军事基地),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164,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