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什么美食之称,上海必吃的十种本帮菜?
20世纪初,上海汇聚了苏、锡、宁、徽等16个地方风味,上海人称之为苏帮菜、徽帮菜等,而对本地风味,则称为本帮菜。
本帮菜诞生之初并不登大雅之堂,平民化是其特色。当时的本帮菜主要取用本地鱼虾蔬菜,以红烧、蒸、煨、炸、糟、生煸见长,菜式浓油赤酱,咸淡适口。后来,上海菜不断吸取外地菜特别是苏锡菜的长处,在20世纪中叶形成了料取鲜活、品种众多、品味适中的特点,许多本帮菜馆创出了看家菜,培育了一批本帮菜名厨,大大提高了本帮菜的品位。
1、 腌笃鲜
属于江南地区汉族特色菜肴,来源于徽菜,现已是上海本帮菜。口味咸鲜,汤白汁浓,肉质酥肥,笋清香脆嫩,鲜味浓厚。主要是春笋和鲜、咸五花肉片一起煮的汤。 “腌”,就是指腌制过的咸肉;“鲜”,就是新鲜的肉类(鸡、蹄髈、小排骨等);“笃”,就是用小火焖。
2、草头圈子
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属于沪菜系。在上海海派菜单里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食,草头是句上海土闲话,实际上它的学名叫作苜蓿。草头圈子实际上是两道菜,生煸草头和红烧圈子,“草头”指的是苜蓿,“圈子”则是猪直肠,因猪肠油脂太多,而草头是著名的“油抹布”,两相搭配,草吸油脂,肠浸清香,色泽深红间绿,圈子酥烂软熟,肥而不腻,味道鲜美。
3、红烧肉
由五花肉、酱油、酒、糖等材料制作而成。这道菜能体现出浓油赤酱的特色,靠火候功夫,可以做出肥而不腻、酥而不烂、甜而不粘、浓而不咸的味道来。色泽红亮诱人,肥而不腻,口感偏甜,入口酥软即化,回味无穷,展现了上海菜浓油赤酱的特色。
4、南翔小笼
上海南翔小笼是南翔镇传统名产,原名南翔大肉馒头,后曾称南翔大馒头,以皮薄、馅大、汁多、味鲜、形美著称。因其形态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名。蒸熟后的小笼包,小巧玲珑,形似宝塔,晶莹透黄,一咬一包汤,满口生津,滋味鲜美。
5、糖醋小排
糖醋小排是上海的一道特色名菜,酸甜可口 ,颇受人喜爱。冷热皆宜,在沪多为冷盘,小排肥瘦相间,开胃健脾,酥嫩入味,酸甜可口,是偏好糖醋又乐于尝鲜的老饕们不容错过的冷菜美食。
6、醉蟹
上海醉蟹是一道上海的地方传统名菜,属于本帮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菜式之一。上海醉蟹以蟹为主要材料加以卤菜烹饪而成。成品菜的醉蟹个体完整,色泽青中泛黄,具有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酒香浓郁、口味甘甜的特点为宴上珍品。
7、水晶河虾仁
曾被评为“上海第一名菜”。 大小均匀,晶莹剔透,弹性足,有脆性。主料有河虾仁和鸡蛋。清炒虾仁不加任何配料,虾仁晶莹剔透,脆嫩爽滑,味道十分鲜美。
8、五香熏鱼
草鱼为主食材,用盐、味精、胡椒粉、丁香等材料熏制而成的一道上海传统菜肴。色泽金黄,外酥里嫩,五香味,甜味重。鲅鱼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9、白斩鸡
上海地区传统名菜,多作为宴席冷盘,供佐酒之用,因鸡在烹煮时不加调味,故名白斩鸡。形状美观,皮黄肉白,肥嫩鲜美,滋味异常鲜美。肉色洁白皮带黄油,具有葱油香味,葱段打花镶边,食时佐以芥末酱或特制酱油,保持了鸡肉的鲜美、原汁原味,食之别有风味。
10、排骨年糕
排骨年糕是上海地区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传统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大排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经油氽、烧煮而成,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十分可口。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过年各地有什么特色美食?
来说说我家乡过年会吃的一些小吃8~
过年的时候,大鱼大肉吃了,蔬菜水果吃了,想吃的零食也都吃了,又怎么会放过那些数都数不清,令人欲不能罢的小吃呢!
各种各样的粿
在我的家乡,逢年过节,粿,是必不可少的!
红桃粿
过年的时候,家里总是会自己做红桃粿。红桃粿一般会包两种馅,一种是绿豆去皮做的馅,一种是糯米饭,都特别的香!
面团搓成小球
捏成碗状包馅
粿模子上印出形状
蒸熟后就可以享用了
鼠壳粿
同样过年的时候家里会做,蒸的时候底下需垫上荷叶防止粘锅,一般都是做甜的,每次我都可以吃下好几个。
菜头粿
菜头粿外酥内嫩,味道清香而不甜腻。
甜粿
甜粿如其名,特别甜!吃多了会觉得腻。
刚蒸熟的甜粿都特别的黏,吃的时候用线切开会更加方便。
无炸不欢
每次吃年夜饭,饭桌的一旁总是会堆满了一碗又一碗煎炸的东西,另我怀疑,是不是所有东西都炸起来更好吃?
春卷
春卷也叫春饼,不管是在家里吃,还是去酒楼吃,春卷是一定会出现在饭桌上的。
春卷的馅可以有很多种,不管是哪一种,吃起来都香香脆脆的。
有人说春卷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也有人因为它长得像金条而说寓意着财富,不管的哪一种,好像只要把这一根春卷吃下去,来年就一定会更好。
菜头丸
菜头也就是白萝卜,刚从锅里炸出来的菜头丸,咬一口弹性有嚼劲,清甜美味,真的很满足了。
酥饺
酥饺刚从油锅中出来的时候沾满金黄色的油,寓意是为求来年的日子也能油油润润、富富足足。
油角的口味多是甜的,但也有咸的,取决于所用的馅料的不同。
炸芋头、炸番薯
芋头和番薯外面裹一层糖,咬一口外表脆脆的,而芋头和番薯变得更加的香甜美味。
进盒大礼包
在我们那,春节拜年的时候就会用到进盒,讨个好彩头。
大家也都会互相送进盒,用纸包装的进盒,外面贴上“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等寄托美好祝愿的红纸。
里面五花八门的小零食,便是小时候的最爱。
束砂
束砂是以花生仁和白糖为主要原料,用炒熟的花生米簸上煮炼过的白糖,摇簸制作而成。
金钱饼
其样子和名称都寓意着“金钱”“财富”,极富招财的好意头。
一口下去,首先是“咔”的一声,自牙尖传达到耳际的咔嘣脆口感,在口中嚼碎的同时,小麦和芝麻相融的浓浓香味在口中扩散开来,简直美妙。
米方
也叫米桶,由大米制成,略带甜味。
铁钉棒
炸的酥酥的葱油面块外面裹着一层糖,也是超好吃。
荖花
我们那俗称为“傻怕”,空心酥松的口感,吃起来有一点点粘牙。
豆方
糖和花生的组合之作,豆方也是很深受大家喜爱,因为有一点硬,咬下去清脆的一声相当过瘾。
看得嘴痒痒了?快点擦一擦口水,下面给你支几招美味小吃的做法~
★南瓜饼★
材料:南瓜;糯米粉、油、红豆馅、白芝麻。
做法:
1、南瓜洗净,去皮去瓤,切小块,放入蒸锅蒸屉上隔水蒸熟后取出。
2、南瓜趁热用勺子碾成南瓜泥,加入糯米粉,揉搓成团,再加入一小勺油,揉均匀后盖上保鲜膜醒发15分钟。
3、取鸡蛋大小的面团,搓圆后按扁,包入适量红豆馅,收口捏紧轻轻搓圆后按扁,做成小圆饼。
4、平底锅中倒少许油,烧热后将南瓜饼放入,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即可。
★油粿★
材料:红薯;土豆;山药;韭菜;花生米;糯米粉
做法:
1、韭菜洗净切小段,花生米上锅炒熟后去皮。
2、土豆、山药去皮切块,上锅蒸熟。蒸熟后抽成丝,加入花生米、韭菜,少许盐拌匀。
3、红薯去皮,上锅蒸熟后加入糯米粉,用力搓,搓均匀,直至成光滑面团。
4、面团捏圆,包入馅料。
5、油锅加入油,烧热放入油粿 中小火炸至两面金黄即可。
温馨小提示
小吃虽说吃起来香喷喷,但是易上火,记得不要吃太多哦~
对了,说到最后,也还没说我家乡是哪里,不过,想必你也猜到了吧~
上海传统名吃都有什么?
上海十大小吃1.
南翔小笼包
[
上海
嘉定
]
南翔小笼包为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 上海)南翔小笼产地主要分布在嘉定区南翔镇,后来扩展到嘉定全区及上海豫园老城隍庙等地。南翔小笼创始人黄明贤出生于嘉定区南翔镇,早年开设日华轩糕团店,经营南翔大馒头,黄明贤天天挑着馒头到古猗园叫卖,因大肉馒头味道鲜,脍炙人口而出名。同行老板闻风而动,都来古猗园叫卖大肉馒头,使黄明贤生意受到……
2.
开洋葱油拌面
[
上海
黄浦区
]
开洋葱油面是上海市的著名小吃。开洋葱油面制法很讲究,它首先将葱白切成寸段,放温油锅中炸制(用这种方法熬制好的葱油色泽深红带黄、葱香浓郁、闻之即可增食欲)。然后将葱油配上已经用素油炒、酒糖浸过的开洋,即成开洋葱油。将面条煮熟,沥去汤汁,拌上开洋葱油,即成开洋葱油面。这种面条观之色泽鲜艳,食之润滑爽口,虾味鲜香,葱香扑鼻,营养丰富,十分受人欢迎。 洋葱油拌面是上海小吃菜谱之一,以面条为制作主料,开洋葱……
3.
生煎馒头
[
上海
黄浦区
]
上海称包子为馒头,因此,生煎馒头实为生煎包子。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报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其底部色金黄、硬香带脆,馒身白色,软而松,肉馅鲜嫩稍带卤汁,咬嚼时还有芝麻或葱的香味。以出锅热吃为佳。生煎馒头原为茶楼、老虎灶(开水店)兼营品种。馅心以鲜猪肉加皮……
4.
条头糕薄荷糕
[
上海
闵行区
]
南南北北,糕点是中国人拿手的点心。论起上海的糕点,恐怕掰上脚趾,你都数不过来。但被上海人广为喜爱的,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5.
油豆腐线粉汤
[
上海
闵行区
]
油豆腐线粉汤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美味秘笈:汤水够清,味道够鲜。油豆腐、粉丝和百叶包,再加个双档,保证你鲜地掉眉毛。……
6.
三鲜小馄饨
[
上海
闵行区
]
三鲜小馄饨 好像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美味秘笈:汤烫、皮薄如纱,三鲜份量到位。哧溜一下溜入腹中。……
7.
上海擂沙圆
[
上海
普陀区
]
擂沙圆是上海乔家栅点心店的风味名点之一,已有7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代末年,上海三牌楼一带有一姓雷的老太太,她为了使汤团便于存放和携带,首创了在煮熟的汤团表面滚白粉的办法,后人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汤团取名擂沙圆。乔家栅点心铺经营的擂沙圆是将崇明县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后即成紫红色的粉,然后,把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这种汤团,有色有香、热吃有浓……
8.
奉贤海棠糕
[
上海
奉贤
]
海棠糕是上海奉贤著名传统名点,系用特制的模具灌浆烘烤制作。糕形似海棠花,色呈紫酱红,香甜松软,可谓色、香、味、形俱佳,同为一道具悠久历史的花色点心, 深受大众的欢迎。……
9.
蟹壳黄
[
上海
黄浦区
]
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做成扁圆形小饼,面上粘着一层芝麻。贴在烘壁上烘熟,形圆,色黄似蟹壳。馅有葱油、鲜肉、白糖、豆沙等发酵面加油酥制成皮加馅的酥饼。饼色与形状酷似煮熟的蟹壳。成品呈褐黄色,吃起来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楼、老虎灶(开水专营店)的店面处,大都设有一个立式烘缸和一个平底煎盘炉,边做边卖两件小点心——蟹壳黄和生煎馒头。 美味秘笈:酥、香,满地找芝麻……
10.
排骨年糕
[
上海
静安区
]
排骨香酥鲜嫩,年糕香糯适口,汁浓色艳。为上海人喜食的小吃品种排骨年糕是上海一种经济实惠、独具风味的小吃,已有50多年历史。上海有两家著名的排骨年糕━━“小常州”和“鲜得来”。“小常州”排骨年糕选用常州、无锡等地的猪脊骨肉,用酱油腌渍后,再放入用酱油、油、糖、葱姜末、酒等混合的油锅中氽,氽至色呈紫红、肉质鲜嫩、味道浓香时取出。与此同时,将松江大米煮熟后,放在石臼里用榔头反复捶打,待捶打至米已无整……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上海有什么美食之称(上海必吃的十种本帮菜),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443,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