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焦是什么美食,临海的小吃都有哪些呢?
在临海,逢年过节,总会做各种风味独特的节庆小吃,这些小吃也是咱老百姓平常喜欢做的美食,今天,咱就来普及普及吧!让我们来做一个会吃的吃货吧!
1、食饼筒
传统习俗:春节、冬至、端午、立夏、中秋等
食饼筒,作为临海小吃界的NO.1,它的出镜率极高。而且拥有很多“昵称”,麦焦、麦饼筒、饺饼筒、麦油脂……
在三门、临海、天台等地有春节吃食饼筒的习惯。三门,中秋也会吃它,寓意团圆。当然端午的时候,台州南边的椒江、路桥、黄岩和温岭会吃食饼筒。三门和天台在冬至那天除了冬至圆,食饼筒也是一定会吃的。
2、糟羹
传统习俗:正月十四、元宵
其貌不扬的它,味道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有咸、甜两种味道。作为一款节庆美食,在正月十四、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山糊粉、糊糟羹,它的别称也不少哦!
3、青餣(ye)
传统习俗:清明节
清明节吃青团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青团在各地有不同的叫法,唯独在台州叫青餣。“餣”是古字,普通话读yè,第四声。按照字典的释义,餣是“糕饼或糍粑类食品。”青餣有咸甜两种,一般做成后垫上一小片新鲜的树叶或竹箬,然后再蒸熟。
4、乌饭麻糍
传统习俗:农历四月初八
俗语,“人闲五月节,牛闲四月八。”旧称农历四月八日是牛的生日,传说天牛是在这一天下凡,于是人间有了耕牛为人代力辛劳的说法。每逢这一天台州地区耕牛统统休息一天,家家户户以乌饭麻糍犒劳耕牛,表示对人类忠诚的伙伴的敬意。
俗话说,“吃了乌饭糕,蚊子不会咬”,“山炒米脑”制成的乌饭麻糍食后能驱蚊蝇。乌饭麻糍一般是凉着吃为好,沾上红糖,乌饭和松花特有的香味杂在一起,风味独特,香甜可口,且软糯。
5、漾糕
传统习俗:农历六月初六
“六月六,晒红绿” “六月六,狗洗浴” “六月六,吃漾糕”。在民间,农历六月初六一般被称为天贶节、翻经节、姑姑节。这一天,大家会洗洗晒晒。在临海,有六月六吃漾糕的习俗。
6、姜汁调蛋
传统习俗:大暑、农历六月初六
夏季到来,雨水充沛,湿气会进入体内,所以在六月初六和大暑前后吃,能起到祛湿的作用。
7、冬至圆
传统节庆:冬至
北方冬至吃饺子,南方冬至吃汤圆,在临海,冬至圆才是冬至的标配。虽然都是冬至圆,台州各地的做法以及“外貌”都有所不同。
临海、椒江、路桥、黄岩的冬至圆叫“擂圆”,取“团圆”、“圆满”之意。温岭的冬至圆大小不一,玉环的冬至圆颜色不太一样,三门、天台的冬至圆还有“黄金搭档”。
8、姜汤面
传统习俗:月子
临海人素来爱姜,姜汤面是月子里产妇的主食,来看望的客人也会吃上一碗姜汤面。如今,这是临海街头独具风味的美食,寒冷的冬日,来上一碗,驱寒暖胃。
9、馒头干松
传统习俗:春节
在过年时做馒头干,用以招待亲朋好友。香脆可口,“嘎嘣嘎嘣”的脆响,让人觉得越吃越有劲。
10、腊八粥
传统习俗:腊八节
腊八节,临海的习俗和其他地方相似,一般都会吃上一碗腊八粥。
当然,临海小吃远不止这些,有空我来继续介绍给大家哦!
农村农历七月十四日是什么节?
农村七月十四日是中元节,也就是“鬼节”,南方一般在7月14日过,而我们北方一般是农历7月15日过鬼节。两地虽然日期不一样,但性质是一样的,都是为去世的亲人过的节日。
中元节的习俗与由来
七月十五是农村人祭祖的日子,后来定为地宫圣诞节,地宫管理着地狱之门。在中元节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让阴间鬼魂回家与亲人团聚,因此统称为“鬼节”。
在这一天都要为故去先祖,上坟烧纸,点灯为亡者照亮回家的路。
在农村,从七月十四到七月十六日这三天中,都不会出远门,尤其是晚上,地狱之门大开,鬼魂都来到阳间寻找自己的亲人,所以人们都在回避。
鬼门大开从七月初开始,所有阴阳通道打开,可以自由出入人间,到七月十五日午夜12点关闭。
人们都要在中元节这天祭祀祖先
传说在鬼节这天,去世的亲人都能回家与亲人团聚,所以农村的人们,在七月十四就去上坟烧纸,就是为了给死者送钱。
好让死者一路上有钱花,不至于饿肚子,才会送上供品和纸钱。
每年有三个鬼的节日,也是为了让人们对故去亲人,一个缅怀和思念的节日。
相传古代南方是没有中元节这个节日的,这是古人南迁流传下来的。宋代北方战乱连年,民不聊生,一批汉人仓促向南方逃避战乱。
因为古人对祖先很敬重,遇到一个难题,如何才能把祖先带走,因为只有在除夕,清明,中元,重阳节等重要节日,祖先的亡灵才会回家,才能跟着灵牌走。
可是他们逃跑的日子离七月十五中元节,只有一天,所以决定提前一天,七月十四过中元节,把祖先亡灵招集回来,才带着祖先灵牌逃往南方。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南方人就把中元节改成七月十四过,一直流传到现在。
小结:七月十四是中元节,农村俗称“鬼节”,北方人一般在七月十五过中元节。就是为了缅怀和纪念祖先,才有了这些节日,时刻提醒后人,永远也不能忘本。
@高哥观三农 我是高哥,欢迎留言评论关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台州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浙江台州小吃米漾糕:台州远古时就有的著名小吃,上叶山董一带是其传统产地。细白如雪,内如海绵,蓬松软口,米香四溢,不粘牙。它的做法是纯原始的操作,先将早籼米浸软,用石磨手工磨出米浆,布袋挤出细浆过滤,调入白糖、酵种。蒸笼里先放好纱布,将米浆倒入,先文火后猛火蒸熟即可。
浙江台州小吃状元糕:与米漾糕同样的原料,在中间夹入两层红糖,底上撒一些海苔,蒸出来后盖上吉祥喜庆的红印,就成了“状元糕”。香糯软口,蕴含喜庆之意特色小吃,遇有进住或考上大学的,亲朋好友往往相送“以示祝贺。
浙江台州小吃牛奶馒头:六月六吃或是小孩子满月时相送。亭旁一带有咸馅和豆沙馅两种;还有过年做成各种动物形状的馒头)
浙江台州小吃麦焦:台州的传统特色小吃北京特色小吃,过年、中秋等节日都少不了它,是一款菜香四溢,味道十足蕴含团圆之意的食品。先做好圆如满月的粉皮备用,再炒制菜肴包裹成竹筒状即食西安特色小吃,也可放在锅里烙成金黄色装盘吃。原料主要有米面、萝卜丝干、蛋皮、土豆丝、豆芽、芹菜、肉丝、笋丝、香干丝、香菇、蕃莳面等。
浙江台州小吃粳:(也叫扁食)是农家夏至节令食品。那时正是插秧季节上海特色小吃,农家以此为点心送到田头吃,故又有“田粳”的叫法。它是由小麦粉做成方形薄粉皮(有的加入绵青汁,做成青粳),内裹预先炒制好的馅料,做成耳朵状像饺子一样的食品,或下锅煮沸吃,或上笼屉蒸起来吃。
浙江台州小吃糟羹:糟羹是元宵节食品南京特色小吃,各地元宵吃汤圆,而台州基本则是吃糟羹,且正月十四过元宵大连特色小吃北京特色小吃,比各地早一天。这是为何呢?据说在明嘉靖年间特色小吃加盟,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定于正月十五元宵夜发起总攻。时值冬季,正是寒冷,城里百姓为了给将士驱寒和提前过节,用这种在米浆里渗有酒糟,佐以菜肴的特殊御寒食品慰劳守卫的将士。以后就形成了在正月十四吃这一御寒食品的习俗,也有了糟羹的名字。这夜西安特色小吃,不管谁家,都可随便进去吃,而且哪家去吃的人多,哪家今后就会越发达。分咸甜两种,咸糟羹的主原料为米浆,佐料为芥菜、香干、目鱼干、虾皮、川豆板、冬笋、牡蛎、花生米、香菇、咸肉等,切成丁混烧成鲜香美味的糊状小吃。
浙江台州小吃甜糟羹:是以湿淀粉、红枣、蜜枣、荸荠、金桔饼、桂圆、红萝卜丝、花生米、红糖等烧煮而成的,一般新媳妇家当年必备,又称新妇糟羹。亭旁一带新人结婚的正餐夜还要将羊肉切丝煮成汤再兑入湿淀粉和甜羹的原料上海特色小吃,同煮成羊肉羹,又称坐堂羹、和合羹,这也是甜羹的一种。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麦焦是什么美食(临海的小吃都有哪些呢),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4896,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