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有些什么美食街,东莞好吃又热闹的小吃街有哪些?
长安新民食街
位于长安镇新民村,伸出海边的一个个凉棚,用杉木杉皮搭就,捞上当地出产的麻虾、乌头鱼、膏蟹,即时加工,别有风味。
长安新民食街也有一些特色的小吃。这款红豆点心就是其一。
这条街上也有许多的小吃,有米线,米粉,砂锅,面条,快餐,饼 ,饺子等等反正挺多的,但人也特别多,一定要注意财物。
花园新村食街
花园新村食街是东莞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街道之一,香港旅游节目经常介绍这里。位于东城区堑头的花园大街一带,汇聚海鲜酒楼、西餐厅、酒吧、粥城、茶餐厅、快餐店、面包屋、果汁店、茶庄、客家菜馆、糖水铺等,食肆林立,尽管也有湘菜馆和川菜馆,但更多的仍然是东莞本地人喜欢的美食。
在这条街上,一些海鲜大排档的小炒也值得大家一试哦!
还有一些街头的烤串,香且味美。
虎门新湾食街
新湾村里有一条以竹棚搭成的食街,叫新湾食街,延绵近百米的各家海鲜摊档都是简易的竹台竹椅,颇有特色。位于其中的友记渔村是其中厨艺最好、生意最旺的食店之一。豉汁炒沙蚬、海鲜杂鱼煲都值得一试。
虎门膏蟹最出名,到虎门非尝不可。内行食客来到虎门,往往直奔新湾村。
石排食街
位于石排镇中坑村,这里的食肆以精心烹制塘鱼著称,尤以东莞四大家鱼(鳙鱼、鲩鱼、鳊鱼、鲮鱼)的烹制最为出色。近至周边镇区,远及惠州都会有食客慕名而来。
石排的沙锅姜鸭也是非常受食客们欢迎,来到这里,除了吃鱼外,不妨也品尝下鸭子!
大岭山蛇宴食肆
大岭山镇烹制蛇宴十分讲究,炖蛇汤用硕大的陶缸作容器,以燃烧中的木糠柴火“焖”成,味道浓郁,食客连喝十碗八碗不腻。
蛇肉可以多种做法,无论是红烧还是炒制还是煲汤,都非常鲜美。
银丰路食街
银丰路食街是城区内的第二条美食街,人称“新花园新村”,来银丰路消费的大多是一些外来白领,这些人离乡多年,又怀念家乡美食,所以银丰路上的美食店以各地风味为主,有江苏人家、金陵食府等为代表的苏浙菜,有泰国菜、西餐厅,还有川菜、云南菜、东北菜、北京烤鸭店等等,也有代表东莞本地特色的粥城,当然还有东莞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银城酒店,菜系繁多,兼容并包。
全国各地的菜系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而且还特别的正宗哦!可以方便的找到你的最爱。
清溪客家菜
东莞清溪镇一带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这里许多食肆烹制的客家菜很正宗,尤其是酿豆腐。
客家菜除了著名的咸鸡外,还有个特色是“酿”字,几乎想得到的家常菜都可以拿来“酿”一把,如寻常不过的酿豆腐、酿茄子、酿辣椒。
富民步行街美食
每年的东莞美食节是放在南城步行街举办的,足见这里的地位。白天,南城步行街有点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到了晚上步行街换了另一副模样。东莞最为集中的室外美食场所当数这里。
在这条街上,最多的饭店无疑是湘菜馆了,火辣的湘菜再配上习习凉风,感觉非常宜人。
东城美食街
东城美食街应该给它一个更广阔的范围。从雍华亭伊始,到东城步行街,到东城酒吧街,再到新兴的东城十三碗,东城酒店街附近是东城特色的中心,也是异域特色最明显的地方。
这里个适合各样的外国餐厅琳琅满目。近年来许多外国人在东莞打工,这里无非就是贪恋家乡美食的好去处。
泡吧,是白领们下班后的消遣,东城酒吧街在这个城市中非常有名气,无论是清静的清吧还是灯光绚丽的酒吧都有它的忠实拥护者。在街头一座,饮饮酒、叙叙旧、谈谈生活、谈谈工作、谈谈爱情。
东莞南城哪里好玩?
东莞南城好玩的地方有水濂山、植物园、中心广场、展览馆、图书馆、玉兰大剧院、青少年宫、科技馆等。
水濂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城区水濂社区,是东莞市六大森林公园之一。水濂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南城区水濂,是东莞市六大森林公园之一。公园总面积约6000亩,主峰海拔高378米,森林茂盛,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与周边山体相比,水濂山因其亲水性而更显得山灵水秀。
东莞玉兰大剧院位于市中心广场中轴线西侧,是东莞标志性的文化建筑,由世界著名剧院设计师卡洛斯·奥特设计。北临鸿福路,与市行政办事中心、会议大厦、展览馆隔路相望;东临广阔的景观广场,与图书馆相呼应;南经人工音乐湖与青少年活动中心,与科学技术博物馆相衔接,是新区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东莞玉兰大剧院造型别致新颖,剧场内配有乐队休息室、歌舞排练厅、景观休闲区等,其舞台灯光系统、机械设备、音响配置均达到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
东莞植物园,又名绿色世界,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东莞县国营板岭林场,为公益型事业单位,隶属于东莞市城管局,正科级建制。园区占地面积7000亩,其中展示区3800亩,水濂山生态公益林3000亩,科研用地200亩,建成莞香园、中草药园、珍稀植物园等7个专类园区
都说东莞菜大有来头?
要谈东莞的饮食,还要先从东莞的历史谈起。东莞立县始于东晋,然而东莞的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夏代。而东莞饮食的源头,最早是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的。秦代的时候,东莞属于“百粤之地”,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派兵征伐百粤,后来一部分将士就在当地留了下来,带来了中原文化,也带来了中原的美食,这些美食直到今天仍然流传下来。
比如说东莞著名的小吃“麻葛”,就是秦朝时候的食品,东莞著名的史学家容嫒(容庚之妹)还对此做过考证。而“麻葛”的写法也是容嫒给定的,因为麻葛是东莞话,“葛”是一段一段的意思,以前有音无字,直到容嫒为其定名。
还有一道东莞著名的本土菜“洗沙鱼丸”,也是缘自秦始皇。传说秦始皇爱吃鱼,有怕人暗害他,因为战国的时候专诸刺王僚的时候,就是把匕首藏到烤鱼的肚子里最后成功的。于是就产生了鱼丸这道菜,把鱼肉做成丸子,就不会再藏什么东西了,而且没有刺,吃起来也方便。
此后在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宋金对峙等多个时代,都有大批的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东莞的饮食于是不断地融汇中原文化,并与本土地物产、风俗结合,逐渐形成了莞邑自己的特点。
除了历史的元素,地理对东莞饮食的形成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东莞以前是以农业为主的县,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而饮食自然跟“鱼”和“米”有重要的关系。实际上,正是这一物产基础,造就了东莞本土饮食的两大类型–小吃和小炒。
小吃主要指东莞饮食中的糕点类。东莞的小吃源远流长,品种多达200多个,十分丰富。东莞小吃主要是农家自己制作的,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做。小吃的原料主要是米,具体又分糯米和粳米两种。每到秋天收割完毕,农家就会把米做成各种各样的糕点。大部分的小吃是把米磨成粉,然后再制作,也有直接用米制作的,而磨粉是小孩子很愿意做的工作。制作出来的小吃由于水分少,可以放一冬天,直到第二年清明,这样在冬天就不愁没的吃了,而且逢年过节,小吃也是很好的招待食品,比如麻葛、眉豆糕、油角、糖环等,非常受人欢迎。
小炒则是指东莞饮食中的菜类。应该说,这一部分更能体现东莞饮食的特色。作为粤菜的一支,东莞的菜肴有其非常独特的地方。由于东莞以前以农业为主,所以东莞的菜式具有浓厚的农家风味。相对而言,东莞的菜肴不如普通粤菜那么清淡,味道略重,而且肉类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例,比如白沙油鸭、虎门膏蟹、冼沙鱼丸、道滘肉丸、石排煮大鱼、厚街腊肠、塘厦禄鹅、烘梅生滚骨等等,都是以肉类为主的菜肴。这主要是与东莞的物产丰富有关,同时不高的生活水平也使这些大鱼大肉更容易成为人们中意的菜。在做法上,东莞的菜肴更讲究工夫,步骤倒不是很复杂,但吃起来很爽。
东莞菜属于粤菜中的广州菜系,是具有浓郁广东地方特色的汉族饮食文化,分丘陵、埔田、水乡、沿海片菜系等,且各有代表美食,如埔田片有大朗榄酱炒饭、水乡片有中堂鱼鲍、沿海片有虎门大宁蟹黄粥、山区片有樟木头客家咸鸡、土特产有荔枝、麻涌香蕉、厚街濑粉、厚街腊肠、白沙油鸭、虎门麻虾、虎门膏蟹、庾家粽子。东莞出名的食街有:花园新村食街,南城中华美食街,虎门新湾食街,长安新民食街,石排食街等。
东莞菜以咸香带点甜为主,但是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清淡的东莞菜登上夏季的饭桌,成为人们的最爱。一般的东莞菜在大街小巷里就能找到,以其朴实的卖相,咸而入味的口感获得大众的欢迎。中高档的东莞菜,则以精致、讲究、特别、清淡可口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东莞菜属岭南菜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分山乡风味菜系、水乡风味菜系等,各有代表菜式,如大朗榄酱炒饭、清溪茅根黄豆坑螺汤等,水乡风味有沙田莲藕煲龙骨汤、洪梅芋合干拗蚬肉、虎门蜜汁烤鳗鱼、山乡风味里有樟木头客家咸鸡、等。
东莞临江面海,水产丰富,海鲜也是特色之一,除了出名的膏蟹、重壳蟹、濑尿虾、石斑鱼等等,还以出产基围虾著名。吃海鲜最著名的地方是虎门的新湾镇,十多家大排档在海边一字排开,置身其中,听涛品海鲜,妙不可言。
东莞最著名的风味小吃首推“三禾宴”和厚街烧鹅濑。“三禾”是指的是禾虫、禾花雀(现已禁捕食)、禾花鲤,营养丰富,口味极佳,道滘水乡是品尝禾虫、禾花鲤的好去处;厚街烧鹅濑是用整只鹅、大块肉、大块骨,加许多特种药材和香料熬制而成的濑粉,美味诱人,有不少广州、深圳甚至香港游客都专门到东莞享用这一美食。其他的风味小吃有厚街腊肠和东莞米粉,道滘裹蒸粽和肉丸粥,石龙的麦芽糖和糖柚皮、沙田的莲藕、石碣的芙蓉肉和芋杆子,高埗的冼沙鱼丸,长安的乌头鱼等。
此外,东莞还云集了大江南北的各式佳肴,雍华庭的湘菜馆、厚街的珊瑚路(台湾街)、东城南路的东北菜、南城区的素食连锁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东莞有些什么美食街(东莞好吃又热闹的小吃街有哪些),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5088,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