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安庆吃什么美食,黄梅戏有哪些经典名段?
多谢邀请!
黄梅戏,是起源于湖北黄梅一个剧种,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它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并且在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香港、台湾等地亦分布有黄梅戏的专业或业余的演出群体。(下图为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老师。)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
下面我们看一下,黄梅戏都有哪些优秀剧目呢?
一、《天仙配》
我感觉最著名的就是《天仙配》了吧,“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夫妻双双把家还”可是风靡大江南北,几乎人人都能整上那么一两句。
这部剧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
二、《女驸马》
《女驸马》也是相当出名,抛开别的不说,现在光是上小视频学唱这出戏就有不少,几乎每天都能刷到。
这出戏讲的是民女冯素贞自幼许配李兆廷,后来李家败落,兆廷投亲冯府,素贞父母嫌贫爱富,逼其退婚。冯素贞花园赠银给李兆廷,冯父撞见,又诬告兆廷为盗,将其送官入狱,逼素贞另嫁宰相刘文举之子。 于是冯素贞男装出逃,在京冒李兆廷之名应试中魁,被皇家强招为驸马。花烛之夜,素贞冒死陈词感动了公主,最终皇帝赦免了素贞的罪过,冯李终成眷属,圆满大结局。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早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唱段。
三、《打猪草》
这是黄梅戏的小戏,也是黄梅戏的经典之作。这出戏讲的是一个农村男孩与一个女孩因打草损坏了农作物产生矛盾,通过对歌化解矛盾的故事,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毫无造作,从唱词到表演都再现了生活的真情。
尤其是其中的“对花”唱段:
“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丢下一粒籽,发了一颗芽,么杆子么叶开的什么花?结的什么籽?磨的什么粉?做的什么粑?此花叫做(呀得呀得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的喂喂)叫做什么花?”唱段更是广为流传。
四、《牛郎织女》
这出戏讲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故事,也是黄梅戏名作,这里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
五、《王小六打豆腐》
这出戏同样也是黄梅戏传统小戏中的经典之作,历经数十载,久演不衰。
它讲述的是腊月廿四一个平常百姓家打豆腐过年时发生的趣事。说的是王 小六将买豆子的钱赌输掉了,老婆让买豆子回家打豆腐,他交不了差,只好装了一袋子的河沙滥竽充数。自然,豆腐就打不成了。怕老婆的王小六,被老婆拽着耳朵教训,直叫唤的王小六就成了怕老婆的代名词!
除此之外,还有《槐荫记》、《孟丽君》、《夫妻观灯》、《柳树井》、《蓝桥会》、《路遇》、《小辞店》、《玉堂春》等同样也是黄梅戏经典名作!
感谢您的阅读!
安徽有哪些当地特色美食小吃?
首先介绍一波我们自己吧!
“吃货羽沫旅行记”这是我们的头条号,我们是做旅行和美食的,有一句话说的好:唯有美人和美食不可辜负,其实在我的眼中,美人固然好,如果美人、美食、美景一起,才是人生之大成,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做之事!
如果和我们一样喜欢美食和旅行的小伙伴们记得关注一下我们呦!
目前我们也是刚刚开始,所走过的城市不多,天津、北京、苏州、祁县、临汾、平遥、济南、武汉、长沙、南京等,以后会有更多更多的美食美景给大家呈现出来,快点关注哦,不要吝啬你们的小手!
先上一系列的视频给大家看看,有哪里不好的大家多多指导!
正文如下,安徽还没去,内容为自己查的资料所得,也许还没资格回答,但是我先占楼,以后去过了才真正有资格给你们码字!
歙县毛豆腐
毛豆腐是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汉族传统名菜,它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歙县石头馃
石头馃,徽州风味小吃名品。徽州传统面食,早在清代即负盛名,是有口皆碑的美食。古城歙县的街头食摊,可以见到一种平底锅里放着一种扁平的面馃,上面压着一块油光滑亮的黑石头,面馃发出“嗤嗤嗤”冒油响声,喷发出袭人的异香,行人见了此种馃子,往往驻足摊头,等候品尝其味。
状元饭
徽州状元饭,又名枣子饭,是来自安徽的传统小吃,据说是明朝末期状元刘若宰家里出来的。普通状元饭是一种鲜红色的油糯米饭。用红米苋煮出苋菜汤,加熟猪油拌饭而成。这据说是清朝末期名女赛金花从小爱吃的饭。徽州状元饭做法完全不一样,虽然也是红色油饭,可是加了很多干果和水果,比较象八宝饭。
三河米饺
三河米饺以籼米粉制成饺皮,猪五花肉及调料制成馅心,成饺后油炸而成。色泽金黄,外皮微酥脆、馅味鲜美。已有近百年制作历史。三河,是当年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指挥抗击清军的著名“三河大捷”的战场。据传,英王陈玉成大败清军后,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纷纷制作点心送给陈玉成的部队,以示慰劳,得到英王部队上下一致赞扬,一直流传至今。因形似饺子,故被称为“三河米饺”。
淮南牛肉汤
安徽名吃、淮南一绝——淮南牛肉汤是苏豫鲁皖沪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据传源自清宫御膳秘方,融入“以食养身”的现代食补理念创制而成。淮南地处淮河南岸,毗邻淮南岸边,盛养牛羊,当地古沟一带又是回民居住地,对牛肉酷爱。对牛肉的加工也有独到之处,牛肉汤更是淮上人家美味佳肴,早餐的最主要食品,风靡江淮大地,形成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主辅料均取材当地特产,高营养、高蛋白、高热能、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汤味醇厚,鲜香爽辣,回味无穷,具有营养美味,滋补养身的食疗功效。
鸭油烧饼
鸭油烧饼,小小的一个,其实更象千层饼,里面裹了葱花、鸭油等。烧饼里鸭油不少,烤的焦黄透酥,趁热吃更棒。咬上一口,一点点咸味,葱的清香、鸭油的鲜美混合着芝麻的香喷喷的,非常美味。
一闻香包子
一闻香包子是安徽淮北阜阳地区汉族传统名点。此包蒸熟时散发一股扑鼻羊肉香味,故名。具有馅嫩带汤,味美醇,无膻气的特色。
蒋大顺米查肉
蒋大顺米查肉是安徽安庆地区汉族传统名优小吃。肉质酥烂,味透香鲜,米查粉吸收油脂有特殊芳香,食而不腻。
乌饭团
乌饭团是安徽地区汉族传统名点,节日食俗。在安徽沿江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有吃乌米饭的习俗。据传说,此饭有驱魔、避邪的作用。相传,古代有一孝子名叫目莲,其母因犯罪入狱,目莲常去给母亲送饭,都被狱兵吃掉。后来目莲做成乌饭送去,狱兵见是黑色的饭不敢吃,便送给目莲的母亲吃了。此小吃流传至今。
送灶粑粑
无为送灶粑粑为安徽合肥巢湖市坝镇、槐林、无为、庐江等一代的汉族传统小吃,节日食俗。每当腊月23号这一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型,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
一品玉带糕
玉带糕是安徽省汉族糕类名特产品,做工讲究,质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间,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啧啧称赞,御封为“一品玉带”,此后声名远扬。玉带糕以冰糖、桃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经科学方法,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象一条玉带。玉带糕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阴强身、润肠益气、清炎健胃、生津润肺等功能。
豆腐脑髓
豆腐脑髓是安徽歙县地区的汉族传统小吃。易消化吸收,因豆腐丸子很嫩,故命名为豆腐脑髓。据传在明朝就以鲜嫩可口,汤乳白味美,价格低廉,闻名遐迩。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安徽省徽州地区汉族小吃,传统特产之一,据有证可靠的记载,始创于南宋末年理宗(赵与莒)时期。工艺成熟于元代,隆盛于清。五城茶干味咸耐嚼,水分极少,是佐茶佳品,也伴随曾辉煌一时的徽商声名远扬皖浙赣三省。
巢县干丝
制作精细,一块干子能剖出10多层,切后细如线,柔如丝,韧而不断,可穿针眼。干丝以高汤煮片刻入味,再配以各种调料,上以虾米、火腿丁、嫩姜丝、青红椒丝、摊蛋皮丝、时鲜蔬菜氽水切丝盖在入盘的干丝上浇上麻油,食之柔软爽口,回味无穷,既是不可或缺的早点名菜,又是待客佐酒的佳,风味别致,名闻遐迩。
如果有当地的小伙伴可以补充一下哦!,谢谢大家咯!
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我们!
过年你们一般会干什么?
过年要干的事情可多啦!抓鱼、杀鸡、打鸭,准备年夜饭的各种美食。家公搞了个小鱼塘,每年腊月二十几就会放干鱼塘,下塘抓鱼,别提多开心了。
搞卫生、贴春联、挂灯笼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火红的春联贴上墙,预意新年好兆头。老家的年夜饭吃得比较早,一般早上或中午就团完年,下午就到山上给祖先拜年!
年三十晚上守岁的节目也很丰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零食、看春晚,年轻的小伙子们在院子里架起烧烤炉,尽享各种烧烧美食!当午夜新年的钟声敲响时,家家户户都跑到家门前燃放烟花,用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过年安庆吃什么美食(黄梅戏有哪些经典名段),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5493,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