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能吃出什么感觉(把虫子当美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美食能吃出什么感觉,把虫子当美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我家住在陕西延安的南部山里,以前在外面上学工作的时候,给他们讲起山里的生活,让他们甚是羡慕,我也以我是一个山里人自豪,我也经常会说:我的家乡是一块风水宝地!

在我们这里我吃饭了很多美味,植物只要没毒的我都吃,各种野菜很美味,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蒲公英,苦菜,荠菜,水芹菜,野枸杞芽,水草(四川人叫折耳根,我们本地人不吃,我在四川吃过),还有很多我不知道他们学名。野果也酸酸甜甜涩涩,有酸枣,水桃,野杏,水秋,海棠,四月红,八月炸(以上两种事本地称呼),各种味道。还有各种能吃的动物,野猪,獾,野鹿,野兔,野鸡,野猫,蛇,只要是熟的基本我都吃过,(吃过一次生羊肉串,很美味,没敢多吃,怕消化不了)只要是有人陪我一起吃,我都会吃!(唯一一次村里的老头在洗老鼠肉,我没吃到,因为我不喜欢那个老头,以后再没碰到老鼠肉)!其实我的口味没有多么重,吃的都是无害的美味!这是以前小时候的事了!

接下来我来说几种重口味的东西:蚕蛹大部分人都吃过,我特别喜欢,这个很多人都见过。我们本地橡树皮下有种虫子,白色,软体动物,本地名:木花。那个用炒勺放点油在炤火里面把它炕熟,撒上调味调味料很不错!还有知了的幼虫也不错,还有小时候吃牛虻后面的一个晶体,说是糖,甜的,已经很多年过去了,味道已经遗忘了!

美食能吃出什么感觉(把虫子当美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在你的身边有哪些被舌尖上的中国认定采访过的美味小吃?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是介绍珠海,万山岛。海岛上的清蒸鱼干,虾干。

在岛上生活了一辈子的渔民老夫妇,在晾晒鱼干。

清蒸鱼干。

清蒸虾干

不需要复杂的烹饪,仅仅只需10分钟的清蒸——这些渔民们简单朴实的菜式,却能吃出食材最本真的滋味。

清蒸石斑鱼

下面介绍的这一家:陈胜记。——其实是在澳门路环市区计单奴街21号,珠海的隔壁邻居。珠海人经常有事没事过去逛街购物,也应该算身边的吧。

在《舌尖上的中国》,详细介绍了陈胜记的招牌陈皮鸭是怎么制作的。

制作陈皮鸭的工序比较复杂,据说需要18个小时以上!因为繁琐的制作技艺,一丝一毫也不马虎将就的精神,才成就了驰名的美味。

这就是陈胜记的招牌陈皮鸭。

陈胜记是澳门历史最悠久的大排档之一,到现在经营了半个多世纪了。是澳门的米其林餐厅之一哦。

招牌菜陈皮鸭,还曾经上过《舌尖上的中国》。因为制作量有限,而且慕名而去的客人太多,一直都是限量出售,想要吃到可不容易。如果没有提前预定,很多人是吃不到的。

吃不到招牌陈皮鸭也别灰心。陈胜记是海鲜大排档,店里还有一些菜式也是非常美味的哦,比如:

清蒸奄仔蟹,椒盐大尿虾,姜葱炒花蟹,豉椒炒蛏子等等。

舌尖上的中国——多少人间美味,原本只是当地闻名,从这里走向了全中国,甚至世界。

从色香味上你都觉得是艺术?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河南不光拥有璀璨的人文历史背景,河南的美食也拥有着非常深厚的底蕴。河南有很多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这里就简单介绍几样:

胡辣汤

早餐,之于北京人,可能是一碗豆汁儿或是炒肝儿;之于江浙人,可能是一份小笼汤包或是阳春面;之于广东人,则可能是一碗肠粉或是艇仔粥……

而对于性格爽朗的河南人来说,唯有一碗大大咧咧、酸辣带劲的胡辣汤,才能唤起一天的精气神儿~

胡辣汤的起源,据说可以追溯到北宋末年。当时宋徽宗手下一名小太监,靖康之难时逃出皇宫,后以卖早点为生。他把宫中的“延年益寿汤”稍加变化做成一种羹汤,卖给客人。

一天,小太监不小心将客人所带的胡椒粉打翻到汤锅中,没想到顾客吃完连连叫好。小太监尝了一口,果然辣味醇郁,美味无比。因为汤中含有多种辣味香料,于是小太监便叫它胡辣汤。

很多人都以为胡辣汤中的胡辣二字,是指胡椒与辣椒。实际上,正宗的胡辣汤中可是只有胡椒而没有辣椒哦~

而想要做出如此层次丰富,口感独特的胡辣汤,需要的工艺自然也非同一般。

关键的步骤之一,便是洗面。淡盐水和面揉成面团,醒大概十分钟,之后不断加水揉面,水浑之后换水,如此反复,直到留下成色微黄的水面筋。

洗面得到的面筋是胡辣汤的灵魂配菜之一,而这留下的面浆也有大用哦。

PS:也有地方把烤麸叫做面筋的,但烤麸经过发酵,会有酸味,所以胡辣汤里最好还是放水面筋。

胡辣汤的汤底使用的是牛(羊)肉的高汤,以保证充足的鲜味。将牛(羊)肉、面筋、红薯粉、豆腐丝、木耳、香菜等配菜下入汤锅煨煮,加茴香、八角、砂仁、花椒、肉蔻等进行调味。

然后将洗面筋沉淀下的面浆慢慢倒入锅中,边倒边搅。小火烧到汤汁呈芡糊状,再加入五香粉、胡椒粉和盐,再转大火煮沸。一碗热气腾腾,椒香浓郁的胡辣汤便做好了~

会吃的老饕,会在胡辣汤中加上2勺醋和香油,酸辣开胃,香气逼人,吃多少都不会够。

河南滑县道口烧鸡

道口烧鸡,尤以义兴张烧鸡出名,起源于清朝顺治年间,可是有着“天下第一鸡”的美名哦。

都说中国有四大名鸡(另三种分别是德州扒鸡、沟帮子熏鸡和符离集烧鸡),单从年龄来说,道口烧鸡可算是其中的老大哥了。

而道口烧鸡之所以能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这是因为它从选料到烹制的过程,步步可见匠心。

道口烧鸡都是精选2年以内的嫩鸡,以保持鲜嫩的口感。

制作时,先将精心处理干净的鸡身均匀抹上蜂蜜,然后入油锅炸至粉红。而这炸鸡的油,也不普通哦,是香味更加浓郁的鸡油。

炸完后便是卤,加多种名贵中药,辅之老汤煨煮。光是焖煮这道工序,就要花费3-5小时。可以说,真正将汤汁的美味,浸透骨髓。

这炖鸡的老汤也有讲究,据说义兴张的老汤可是流传200多年的传世老汤。抗战时期,张家举家逃难,临走前还不忘将老汤封存入地窖,等战火平息,才起锅再用。这在战火中保全的老汤,造就了道口烧鸡得以穿越百年的美味。

长时间的炖煮让鸡变得酥香软烂,只要用手一抖,骨肉就自行分离,啧啧,简直是懒癌吃货的福音那。

咸香中带有丝丝中草药的清香,鲜味透骨,口感肥而不腻,酥香软烂,咬上一口,唇齿留香,足以让人久久回味。

在滑县,买烧鸡根本不用出远门,大街小巷处处充斥着烧鸡的浓香。走亲访友,或是招待贵客,亦或是自饱口福,道口烧鸡都是滑县人的首选。

回家时捎上一只,撕下大块的烧鸡肉,咀嚼那一份难以抗拒的肥美和咸香。此时若是有酒,不妨再小酌两杯,所有疲惫和烦恼,全部都能风吹云散了。

新乡红焖羊肉

寒气入骨,北风凛冽的冬天,还有什么比坐在屋里享受一锅咕嘟咕嘟冒热气的暖呼呼的羊肉更暖胃暖心的呢?

小贴士

羊肉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抵御风寒的同时,又可滋补身体,真是一举两得

南方有羊肉煲、麻辣火锅,北方有涮羊肉、羊蝎子,但真正将南北两地羊肉锅的精华合二为一的集大成者,就要数它了——新乡红焖羊肉。

大块的羊肉沾上浓郁醇厚的汤汁,厚实饱满,筋酥肉烂。带着丝丝辣味,越嚼越香,越嚼越鲜,让人爱不释口。阵阵暖意从舌尖滑入腹中,继而弥漫全身,周身寒气也仿佛瞬间被驱散得一干二净。

吃完羊肉,在焖锅的汤汁中加入其它配菜,再来顿羊肉锅涮菜。不管是豆腐、油面筋,还是青菜,简单的食材经过红焖汤汁的浸润,立马鲜味倍增,真是比吃肉还痛快!

西瓜酱

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有一碗酱:

四川的豆瓣酱、陕西的香菇酱、江苏的秃黄油、海南的灯笼辣椒酱……

就连外国人也不例外:俄罗斯的鱼子酱、南美的鳄梨酱、法国的荷兰酱、日本的欧尼酱(笑)……

而对于河南人来说,那碗深藏于记忆深处的酱,应该就是它了——西瓜酱:

PS:《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过郓城的西瓜酱,但西瓜酱并不是山东独有哦~

感谢中原人民的智慧,别出心裁地使用“酱”的方式,将只有夏天才能享受到的西瓜美味保存了下来。

七月中下旬,就是做酱的日子。将煮好的黄豆裹好面粉,自然发酵7-10天。然后把发酵完的豆子暴晒1天后,就可以制酱了。

取出酱坛,一层豆子,一层西瓜,一层花椒、姜末和盐,循环往复,直到放完。当所有食材浸透在甘甜的西瓜汁中,封上口,放在太阳尽可能晒到的地方发酵。45天左右,西瓜酱即成。

挑上少许西瓜酱,夹馒头、卷饼、拌饭、拌面……简简单单就能美美地吃上一顿。

直接吃固然不错,但你要想完全发挥西瓜酱的威力,还有小秘诀哦:

锅中倒上清油少许,煸香干辣椒碎,再倒入西瓜酱进去翻炒。红油清冽,赏心悦目,酱香椒香四溢,让人垂涎三尺。

若是还不过瘾,可以在酱中再加上肉末或是花生。

尤其是花生,脆生生,咸滋滋,微皱的表皮裹上浓郁的酱汁,作为下酒菜,妙不可言,用来配饭,比下饭菜还下饭!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美食能吃出什么感觉(把虫子当美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7175,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6
Next 2023-0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