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有什么美食吗,去赣州旅游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推荐呢?
谢谢邀请!
不知你问的是赣州市区还是赣南十八个县?毕竟赣州有十八个县还有几个区,地域面积还是挺大的的。作为赣州本地人,就给你推荐一下我熟悉的地方,玩过的景点吧。
赣州市经济开发区
1.赣州方特东方欲晓(非常值得去的一个大型游乐场,里面很多项目让人开阔视野和胸怀,铭记历史,激发斗志)
2.赣州极地海洋世界(聆听海的声音,探索海的奥秘)~赣州人自己的大海
3.通天岩(江南地区最大的一座石窟寺,被专家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石刻造像均为佛像神祇,多属唐宋时期作品。这些造像神态各异,精致俊美,栩栩如生,是古石雕艺术中的瑰宝。)
赣州市章贡区
1.五龙客家风情园(园区主要由森林动物园、植物园、绿色蔬菜园、百果园、五龙湖度假村、水上乐园、休闲垂钓区、五龙湖养殖区等各景点组成,是“客家文化传承地,休闲旅游综合体”。)
2.赣州古浮桥,学名叫惠民桥。浮桥长约400米,连接贡江的两端,由100多只小舟板并束之以缆绳相连而成,始建于宋乾道年间(1163—1173),已有800多年历史。
3.赣州古城墙,全国唯一一处保存至今的宋代砖墙。
4.赣州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登上郁孤台,可远眺市区全景哦。
5.八境台,筑基赣州古城墙之上,苏东坡题诗于此,城市八景由此开创。
赣州市于都县
屏山牧场,为县内最高峰,东南一西北走向,山麓四周百余里,皆山石层垒而成,山高如屏,坑沟纵横,有奇禽异兽;山腰是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逶迤莽莽;山顶是连绵起伏的天然草场,郁郁葱葱。
赣州市大余县
大余丫山,秀木成林,山青茶香,瀑布成群,四季景色各异,生态环境优越,素有“城市绿肺”之称。
暂时就去了这些地方,如果觉得还可以,就来我们这里玩玩吧。
西域三十六国是指哪三十六个国家?
西域二字很容易让人们与丝绸之路和张骞联系起来,但是您知道西域究竟是什么地方,以及西域三十六国究竟是指哪里吗?西域三十六国概况,为大家开启一扇神秘的历史之门……
千百年来,西域一直为人们所热切向往。因为她拥有不同于中原内地的风物人情,是不一样的中国,因为她自秦汉时起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可以让男人驰骋沙场、纵横捭阖、建功立业的沙场,让女人胡旋舞蹈、楼兰美貌、女儿国度的梦乡。
秦末汉初期间,广袤的西域大地上,活跃着大小五十多个国家,随着不断的相互征战与吞并,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后人称之为“古西域三十六国”。西域36国居位于玉门关以西,帕米尔以东。千百年来,西域一直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因而中国、印度、西亚、北非和希腊五大古代文明在这里交织荟萃。这使西域诸国得以吸收东西方的优秀文化,兼收并蓄,最终导致新文明的产生。
一、关于“西域”一词的由来
《史记》中的“西域”实际是指汉朝统辖领域以外的“西北国”;而以后所说的“张骞通西域”,实指“张骞通西北国”;荀悦的《前汉记》即已说明。
正式使用“西域”一词,是汉宣帝任命郑吉为“西域都护”开始,当时“西域都护”管辖的地区即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最早为五十国,后各国之间吞并为三十六国),其具体位置,《汉书.西域传》说:“在匈奴之西、乌孙之南、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东侧接汉隔以阳关、玉门,西侧限于葱岭”,即现在的新疆南疆地区。这是汉代所说的“西域”(当时乌孙不属于西域范围内)。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遣董琬等通使“西域”回来后,按董琬的理解,他将“西域”分为“四域”:
一域:“自葱岭以东,流沙以西”;
二域:“自葱岭以西、河曲以东”;
三域:“者舌以南、月氏以北”;
四域:“西海之间,水泽以南”
到这时,中亚许多地区才被看做是“西域”的范围。
唐代,“西域”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与董琬的理解一致,范围很大,敦煌以西、天山南北、中亚、西亚地区均为“西域”;“狭义”并非指汉代西域都护所管辖的现新疆南疆地区,而是指葱岭以西到波斯(今阿拉伯半岛)的这部分中亚地区,
“狭义”的“西域”,主要是与唐代的疆域变化分不开的,汉代行政管辖最远到巴尔喀什湖及葱岭一带,而唐代设置的都督府州县最远达波斯。
明代的“西域”是指敦煌以西直到阿拉伯半岛等的统称(见陈诚《西域蕃国志》)。
清代的“西域”,在乾隆时期撰修的《西域图志》中,对“西域”的范围做了解释:“其地在肃州嘉峪关外,东南接肃州,东北至喀尔喀(今蒙古国)、西接葱岭,北抵俄罗斯、南接蕃藏,轮广二万余里”。乾隆时,“西域”已被称做“新疆”;嘉庆时,“新疆”一词就完全代替了“西域”,故《嘉庆大清一统志》就只称“新疆”不称“西域”。这便一目了然了,清代的“西域”的范围位东起敦煌以西,西至巴尔喀什湖及葱岭。
二、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个国家。至于古代“西域”三十六国现在地域分部。
1、乌孙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乌孙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伊宁市附近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部分地区。
2、龟兹
国名读音:龟(qiū)兹(cí):龟兹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库车、拜城一带。
灭亡原因:接受唐朝统治。
3、焉耆
国名读音:焉(yān)耆(qí):焉耆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一带。
灭亡原因:接受唐朝统治。
4、于阗
国名读音:或窴,音tián:于阗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和田一带。
灭亡原因:接受唐朝统治。
5、婼羌
国名读音:婼(ruò)羌,也作若羌:婼羌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若羌东南,罗布泊西北,离古阳关最近。
6、鄯善(楼兰)
国名读音:鄯(shàn)善:“鄯善国(又名楼兰)
地域分布:现新疆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罗布泊旁沙漠中。后改国名,为鄯善。现存有楼兰遗迹。
灭亡原因:有争议,一般认为是水源断绝。
7、且末
国名读音:且末:正常读法:且末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且末县西南,现有周围二十里古城兀立,墙垣断续。唐玄奘取经,在此停留过。
灭亡原因:被鄯善兼并。
8、小宛
国名读音:小宛(yuān):小宛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且末县西南,车尔臣河南,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人,国家最小。
灭亡原因:被鄯善兼并。
9、戎卢
国名读音:正常读音:戎卢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于田县南。
灭亡原因:被于阗兼并。
10、弥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弥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南疆策勒县东。
11、渠勒
国名读音:渠勒(lè):渠勒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策勒县南。(以上四个小国,全在现和田东部一带,均已被塔克拉玛干沙漠湮没)
灭亡原因:被于阗兼并。
12、皮山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皮山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皮山县东南,藏桂附近,尚有汉皮山国城墟,当地人叫破城子。
灭亡原因:被于阗兼并。
13、西夜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西夜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皮山西南。
14、蒲犁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蒲犁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叶城东一带地方。
15、依耐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依耐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英吉沙东南东勒库尔依耐和蒲犁两国虽小,但是汉唐以来东西交通要道。唐玄奘从天竺(现印度)取经回国,取道于此。
16、莎车
国名读音:正常读音:莎车国
地域分布:现南疆莎车县,后被于田吞并。
灭亡原因:被疏勒兼并。
17、疏勒
国名读音:正常读音:疏勒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喀什市和疏勒县一带。
灭亡原因:接受唐朝统治。
18、尉头
国名读音:正常读音:尉头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南疆乌什、巴楚地。
灭亡原因:被龟玆兼并。
19、温宿
国名读音:宿sù:温宿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阿克苏和温宿一带。
灭亡原因:被龟玆兼并。
20、尉犁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尉犁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库尔勒、尉犁地方。后被焉耆吞并。
灭亡原因:被焉耆兼并。
21、姑墨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姑墨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南疆拜城一带。
灭亡原因:被龟玆兼并。
22、卑陆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卑陆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阜康县以北
23、乌贪訾
国名读音:訾zī:乌贪訾离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离现玛纳斯北和昌吉附近。
24、卑陆后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卑陆后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阜康县东。
25、单桓
国名读音:单(dān)桓:单桓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玛纳斯东北。
26、蒲类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蒲类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7、蒲类后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蒲类后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
28、西且弥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西且弥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乌苏县东南。
29、东且弥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东且弥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昌吉县以西。
30、劫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劫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呼图壁东北。
31、狐胡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狐胡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吐鲁番以北。
32、山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山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南疆尉犁县东。
灭亡原因:被焉耆兼并。
33、车师前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车师前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吐鲁番交河城。
34、车师后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车师后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乌鲁木齐及附近地方。
35、车师尉都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车师尉都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吐鲁番东南。
36、车师后城国
国名读音:正常读法:车师后城国
地域分布:现新疆奇台周围。
此外,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宾、乌弋山离等十几个小国为西域国家,现在中亚及阿富汗、印度等国境内。
“西域三十六国”名称又一说据清代专门研究西北史的著名学者徐松考证(《汉书西域传补注》)的“西域其三十六国”名称是:
婼羌国、楼兰国、且末国、小宛国、精绝国、戎卢国、扜弥国、渠勒国、于阗国、皮山国、乌秆国、西夜国、子合国、蒲犁国、依耐国、无雷国、难兜国、大宛国、桃槐国、休循国、捐毒国、莎车国、疏勒国、尉头国、姑墨国、温宿国、龟兹国、尉犁国、危须国、焉耆国、姑师国、墨山国、劫国、狐胡国、渠犁国、乌垒国。
三、西域三十六国的消亡
曾经辉煌的西域36国在存在了数百或者上千年过后,无一例外地神秘消失在了历史的烟云之中。这是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但又是一个必解的历史之谜,有的仿佛命中注定,三十六国中的乌孙、大宛、高昌等众多国家占据着丝绸古道上的最有利地形,同时他们也处在蒙古高原游牧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央政府的交织地带。军事形势的变化和中央政府对西域地区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西域小国的命运。
交河故城
有些毁于战火。高昌王国就是处在唐中央政府和西突厥的夹缝之间,在倾向于大唐,还是倾向于西突厥,摇摆不定。最后惹怒了中央政府,出大军将其攻灭。
高昌故城
有些因居民搬迁而被废弃。今天人们发现的尼雅遗址就是当年西域三十六国中的精绝国都城所在地,史书上记载,精绝国有人口3336人,部队500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其城周围泽地热湿,惟取城中路仅得通过。上个世纪初,西方探险家就是通过对《大唐西域记》的详细研究而找到尼雅遗址的。
尼雅遗址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战略要地的地方,后来却被精绝国的居民神秘废弃了。有人说,精绝国灭亡于流沙进入;有人说,灭亡于外族入侵;当人们面对保存完好的尼雅遗址,却又不得不将上述观点推翻。最后的解释只能是一昌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让精绝居民顾不上收拾家中的金银财宝,就逃出城外,结果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西汉时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楼兰,是东西方交通的重要孔道,是美人之邦。魏晋之时,西域长史驻楼兰城,使之成为西域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公元3世纪的时候,楼兰人迅速地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事实上,在楼兰王国崛起之前的4000年前,这一带就生活着一支以游牧为生的金发碧眼的原始欧洲人种,他们给后人留下几具千年干尸后,也就神秘地走了,要知道,楼兰美女,那才是真的美。
楼兰古城
楼兰究竟是怎样消亡的呢?那些神秘的欧洲人呢?我们不得而知。一些人认为,楼兰消失于战争。还有些人认为,楼兰灭亡于干旱缺水,生态恶化,汉朝士兵在孔雀河上游拦截河道后,下游缺水人们不得不离开楼兰。也有说,楼兰消失与丝绸之路北道的开辟有关。也有人说,楼兰被瘟疫疾病毁灭。
苏巴什佛寺遗址
值得一提的还有龟兹、车师、大宛等等每一个西域城邦,这些个创造了灿烂文明,疆域或小或大,最终却都不幸消失的国度。我们在惊啧之余,不免又扼腕叹息:它们是如何诞生的,经历了怎么的文明变迁,最后又是如何从历史上抹去的;假如,假如它们至今还存在,又是怎样一副模样,咱们中国的疆域,又会是什么样子?
吐峪沟石窟
还有那《西游记》中的女儿国,传说她真的存在过;且弥国,其实是只好色的公猴;月氏国大举西迁,他们又去了哪里,等等。人们开始觉得,原来西部地区流传至今的传说并非都是子须乌有,他们的确真真切切地存在过,女儿洞、公主堡、石头城、七女坟……它们既像是一个个遥远的传说,又像是古老文明在苦苦诉说。种种猜测与说法,给西域三十六国蒙上的是一层神秘的面纱。
克孜尔石窟
三、西域三十六国简介
考上了深圳宝安西乡街道办的社区专职工作者?
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要横向比较,要纵向比较综合选择,还有要看这份工作长期的发展空间。
所谓的不要横向比较,就是不要和其他人比较。首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同的学历、性感、家庭环境等,对于工作的选择和?️选择的机会不同,比如某些家庭条件好的,如王同学可以一下就有5亿创业基金;比如有同学具有一技之长,可以拿到腾讯和华为的工作机会等等吧……另外横向比较,容易迷失自己,选择自己并不适合的职业或者岗位。
所谓的纵向比较,就是综合自己的各方面技能、性感、学历以及就业经历、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份工作和前一份工作相比有何利弊,这份工作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进步和好处?对于日后自己长远发展和规划有无益处。如果仅仅是因为工资相对高一点,而与您的专业不同,则没必要选择,大概04-05年的时候,有一个同学、放弃某公司软件开发工作,那时候的软件开发工作工资只有3000-5000吧(有一个华为朋友就是1万多),当然可能他的工作能力也有限,但是他毅然放弃了这份工作选择了去某保险公司做查勘员…月收入合计大概4/5000吧。问他为什么,他说这个工作自由、公司给配车、而且还有一些可见可不见的“福利”…后来这份工作他也只做了三五年,现如今的状况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所以选择一份工作还是要综合考虑。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安西有什么美食吗(去赣州旅游有哪些好玩的景点推荐呢),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6689,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