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可以变成什么美食(为何全球10亿人口还拿它当主食)

稻谷可以变成什么美食,为何全球10亿人口还拿它当主食

2019年,广西南宁横县发生一起吃木薯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一名7岁男童吃木薯不幸中毒身亡。吃木薯中毒不是个案,在委内瑞拉安省Freites市玻利瓦尔村庄里,两名分别为5岁和6岁的儿童死亡,在他们吃了他们母亲作为晚餐准备的苦涩木薯。

木薯被称为“淀粉之王”,又叫树葛,不是我国原有物种,原产于巴西,是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作物,耐旱抗贫瘠,非常高产。我国是19世纪2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目前,国内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广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木薯在过去南方一些地区被当做杂粮来食用,淀粉含量很高。但是,木薯的块根中含有“氢氰酸”物质,是一种毒素。所以,在过去一些经验丰富的村民会事先把它漂浸处理后再用来做食物。

木薯的种类大概有两种,分别是苦木薯和甜木薯。其中,甜木薯毒素的含量很低,而苦木薯中的“亚麻仁苦苷”,会在胃酸作用下会产生“氢氰酸”,使人中毒。所以,生吃木薯或者吃了没有煮熟的木薯,有中毒的风险,这点是需要注意的。

木薯的食用方法也很多,像木薯羹、木薯汁、木薯炖排骨、木薯炒肉、木薯粉条、木薯饼干、木薯面包、木薯椰蓉糕、木薯薯条以及用木薯制成的一些淀粉产品,甚至有些地方还会用木薯来制酒等等。

像我们平时常喝的奶茶,里面的珍珠就是用木薯做的,并不是像网上传言那样用胶水做的。其实,那种Q弹的感觉就是淀粉。有朋友可能说了,含有淀粉的作物很多,像马铃薯、红薯等,为什么要选择有毒的木薯来做?还真是,要想有这种Q弹的感觉只有木薯中的淀粉才能做出来。

木薯在非洲被称为是“穷人的主食”,通常被磨成面粉来食用。目前,木薯大概能够养活10亿人口,那么问题来了,木薯既然能够毒死人,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把它当做主食呢?

一、木薯的食用价值

目前大多数地区都是把大米和面粉作为主食来食用,但是在非洲地区气候条件、土地贫瘠加上农业技术水平等限制,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很低。所以,小麦对进口依存度较高,除了非洲一些国家还有埃及、叙利亚、黎巴嫩、韩国、突尼斯、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国也需要不同成都的进口,才能满足其国内对面粉的需求。这些国家的小麦进口,主要来源于俄罗斯和乌克兰。

而非洲大部分地区贫穷的人较多,很难吃得起大米和白面。而木薯含有大量的淀粉,价格又比大米和白面粉便宜得多,并且,木薯吃进肚子里会有饱腹感,成了当地“穷人的主食”。

通常他们会将一些木薯粉倒入烧满开水的锅中,不停搅拌直到锅中的食物变成面糊,再拿出来分给家人们吃。这种烹饪方式能够清理掉毒素,也是当地人很少中毒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如果吃掉在1千克未经处理的木薯,就会中毒死亡。通常我们都会采取切块浸泡到水中的方法来把大部分毒素溶解掉,这一步骤也叫脱毒处理。

二、木薯产量高是其能够大量种植的原因

在我的印象中但是带“薯”的作物,产量都不低,而木薯的产量更高,为全球解决饥饿问题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目前全球10亿人口的主食。另外,种植简单,对土壤环境要求不高,价格便宜也是热带地区能够大量种植的几个原因。

木薯种植后成活率,能够耐旱贫瘠的土壤,抗盐碱,不需要灌溉,自然条件下就能长得很好。我们只要将一段木薯根茎埋在土壤里,不需要精心打理,也能获得丰收。当然,水肥充足,防虫除草更有利于获得高产。据相关数据显示:一个木薯植株大约能产5-6个根块,足够一个人食用数天,每亩产量平均可以达到2吨-6吨,相比其它作物来说,产量确实是非常高的。

说木薯不得不提一下马铃薯,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土豆。马铃薯也有毒,体内含有龙葵素,一般发芽和青色的土豆含量较高。不过,龙葵素的毒性相比氢氰酸就小的多了。

人类种植木薯的年头已经很长了,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就有人开始种植了。通常长期的食用,他们发现只要把成熟的木薯的皮去掉,浸泡在冷水中就能降低毒性。

后来人们发现,把木薯制成面粉再泡在水里,去除毒性会更好。所以,木薯被制成面粉以后,出现了各种以木薯为原料的各种美食。

三、其它方面

木薯除了含有大量的淀粉以外,还含有β-胡萝卜素,这种物质是人类及动物体内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是非常营养的一种作食物。并且,我们还可以将木薯叶晒干然后磨成粉状,在喝水或者做饭时撒上一些木薯叶粉。

我国在清朝的时候就开始引进木薯来种植了,主要种植区域是两广地区。只是在当时木薯还没有成为十分主要的粮食作物,传统的小麦和水稻依然是主食的首选。后来,由于咱们国家经历了一段饥荒的年份,木薯的价值才得以体现,人们经常用木薯来制作杂粮食品。在那条件困苦的岁月里,木薯成为了一代人挥之不去的记忆,帮助我们渡过了一段艰难时期。

目前,南方地区还有很多人在种植木薯,通常会选择氢氰酸含量低、高产、抗病虫害和抗逆性较强等优良特性的品种来种植。例如,面包木薯、华南9号、华南6068、华南12号和GR891等食用型木薯品种。

您吃过木薯吗?口感如何?期待您的评论!

全文完,都看到这了,点个赞吧!感谢阅读。

稻谷可以变成什么美食(为何全球10亿人口还拿它当主食)

桂林的稻作文化是怎样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的?

说起桂林,通常想起的一个是当地甲天下的绝美风景,另一个就是当地的美食,而桂林最出名的地方特色美食,除了啤酒鱼之类,就是桂林的米粉。

广西几乎每个地方都有地方特色的米粉,比方说柳州螺蛳粉,而桂林的米粉也很出众,桂林米粉向来以卤水香浓、配料丰富、米粉白嫩爽滑而闻名。

桂林地处北回归线附近,这里四季都比较温暖,气候湿润,独特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桂林当地的秀美风光,与此同时,勤劳的先民在桂林的天地之间,开辟出了众多的稻田。

因为气候的缘故,桂林并不适合种植小麦等谷物,但却十分适合水稻的生长,桂林的发展历史很早,是岭南西部的重镇,当地人多地少,必须要靠水稻养活更多人口。

桂林原本的耕地并不多,因此以前的先民们在山中开垦出了很多的梯田,在梯田上进行大规模的水稻种植,而如今,大量的梯田也成为了桂林当地的一种特色风景。

因为盛产稻米的缘故,桂林当地的民众也变着法子吃大米,用稻米做出了各种美食,而其中最有典型特色的就是米粉,这也是广西地方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相传秦始皇南巡岭南的时候,抵达漓江一带,因为秦始皇有个癖好,那就是用鲤鱼的胡须做下酒菜,漓江之中鲤鱼众多,仅仅取用鲤鱼胡须,实在太伤生灵。

眼见水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子孙被害,漓江的鲤鱼王欲行刺始皇,被河伯所拦,而为了救下子孙,鲤鱼王用桂林当地出产的稻米,制成了酷似鲤鱼须的米粉,因此流传。

神话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不过桂林的米粉的确历史悠久,秦朝征辟岭南的时候,大量来自于北方中原的士兵移民,对于家乡食物日思夜想,然而桂林却并不出产小麦之类。

正因如此,大量来自于北方的民众,用桂林当地的稻米研磨成米浆,然后制成细长状,这就是如今的米粉,再加上用草药熬制而成的卤水,也就是桂林米粉。

桂林当年是中原王朝经营岭南的重镇,因此有大量的北方移民,为了治好这些北方移民抵达后的“水土不服”,桂林米粉的卤汤之中加入了大量草药,也有利于强身健体与增加风味。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桂林气候炎热湿润,盛产稻米,人们也没有其他的农作物作为主食来食用,因此桂林的诸多美食,都是用稻米作为原材料,这在南方都十分常见。

桂林属于稻作农耕地区,当地常年湿润温暖,每当盛夏时节,人们就很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之类的反应,因此桂林一带的食物,也非常注重增进食欲的方面。

通常来说,桂林饮食当中的配料非常丰富,口味偏向于酸、辣与鲜香,相对来说口味还是比较重的,却又非常清爽,能够让人没什么胃口的时候尽可能吃得多一些。

不仅仅是桂林,像是广西其他地方乃至于东南亚等绝大多数的亚热带与热带地区,饮食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对于酸味、辣味的偏好,广东算是个例外。

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都与当地的气候环境还有物产息息相关,桂林盛产稻米,当地的主食自然是以各种米制品为主,而温热的气候,则造就了桂林饮食的特色风味。

南宁的四大小吃是什么?

作为个江西吃货来讲南宁四大小吃,有些牵强。可并不影响我对南宁的了解。因为我舅妈就是南宁人,会做一手好菜。我的广西朋友不少,其中南宁人有三位。以前常在一起吃个广西风味宵夜,对南宁美食真了解一点。

南方这地方因为种水稻,所以很多大米洐生的美食。南宁老友粉在广西蛮出名!老友即朋友,名字也有故事。怎么讲?以后你们可以问下南宁朋友。粉是大米所制,配料酸笋、番茄、豆豉,肉蛋都有,是南宁的平民小吃,味道有些酸,很开胃。是南宁人的乡愁!

白切鸡,两广地区都盛行。吃过我舅妈做的,至今难忘!做这美食有土鸡最好,蒸制出来的白切鸡,锁住了营养,原汁原味,色泽金黄,皮滑肉嫩。蘸上酱料,真是一绝!

南宁人喜酸,这不这东东叫酸嘢。两广地区好地方,水果物产丰富。他们喜欢把各种水果或莲藕,嫩姜,还有各类蔬菜放入坛内,放醋,白糖,盐腌制密封一段时期。是道餐桌的开胃小菜,酸甜口味,脆得好。这东东我舅妈年年都要做一点。

广西的肉粽我吃了很多,和江西口味差别很大,连形状都不一样。南宁的肉粽馅料有猪肉、板栗、火脚、各类豆子都行。味道真比江西粽不是强一点点的。确实软糯清香,肥而不腻!

其实南宁还有很多美食,我具体大概个做法我讲不出来。我所接触的广西人很好相处的,你跟他熟了,他不会给你来个套路来坑你。就像广西美食一样亲切,值得回味!大家有机会去广西看看,不光有美食,也有美景,更有故事!

喜欢辉哥,请评论,请关注!辉哥给你分享更多精彩内容[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稻谷可以变成什么美食(为何全球10亿人口还拿它当主食),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7219,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6
Next 2023-0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