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有什么美食啊(台北有哪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

台湾有什么美食啊,台北有哪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

一个地方不管有多讨厌,环境差、空气糟,只要有一家餐馆是让人满意的,关于这个地方的回忆都会变得可爱起来。你想想看,至少那里有好吃的呀,这还不够人回味的么~

比如这个月初在台北,虽然非常辛苦,临回来前还食物中毒,荨麻疹复发,感冒发烧,但回来后,每每想到那些好吃的料理和小吃,还是忍不住想,不如开春再去一次吧。

台北真的是个宜居的城市,不管你是爱买,还是爱吃,不管你爱的是高级餐厅、日本料理,还是街边摊档、夜市小吃,这个城市都可以满足。

马上要过年了,我们不聊买买买,也不说减肥,选在年底彻底放纵一把,回顾一下这些年让我念念不忘的那些台北美食。

因为台北是一个变化很小的城市,连夜市的档口,都十年如一日守着老位置不变,之后想去旅游或者出差的朋友,应该都可以参考到。

这份清单并不是按照米其林的标准来定的,只是根据我作为一个简单的吃货,根据个人口味和喜好做的一点分享。这次因为打算写美食地图专门拍了照,还有些是以前去的就没有照片了。

A 餐厅料理

虽然一提到台北,大家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个词可能都是夜市。但他们的餐厅也很值得一试,尤其是日本料理,真的新鲜好吃到让人走不出店。

特别要提示的是,出发去餐厅之前,千万要记得查营业时间。因为广州恨不得24小时都给人喂饱,我好几次在台北都扑了空,因为人家在非正餐时间要歇业。

三井日本料理

地址:信义区松智路1号

营业时间:11:30-14:30;17:30-22:30

人均消费:2500-3000新台币,约人民币500-600元

推荐指数:五颗星

号称是台北最好吃的日本料理店,也真的非常好吃。他们有好几家分店,农安街有一家,101旁边也有。我们是逛完了信义区的诚品书店,直接过对面去的101店。

刚走进去的时候我还犹豫了一下,因为店里装修非常不日料,倒是很像一家西餐厅。服务倒是非常日式的,店里既有定食套餐,也可以自己点菜。

我们两种都有尝试,但是为了留肚子给夜市,没有点太多,三个人吃了生鱼片组合、盐烤松叶蟹脚、海胆、生蚝、梅子酒之类的,花了人民币1200。尤其推荐它家的海胆和螃蟹,非常新鲜甜美。

推荐各位干脆听厨师的话选他们的套餐就好,分量跟单点差不多,但是价钱更便宜,真的会比较划算。毕竟如果非要说的话,他们家唯一的缺点就是贵了。

春日日本料理

地址:大安区大安路一段175巷2号(近四维路)

营业时间:11:30-14:30;17:30-22:30

人均消费:约200元

推荐指数:三颗星

日本料理就没有便宜大份的了吗?肯定有很多人问。

当然有。这一家就真的超实惠,我最早去的时候那里还主要都是本地人在吃,后来游客才越来越多。这一次没有时间过去,不知道味道是不是还那么好吃。

(图片来自餐厅官网)

三合院

地址:中山区乐群三路301号

营业时间:每天11:30-14:00、17:30-21:30

人均消费:四五百新台币,约人民币100元

推荐指数:四颗星

新概念台湾菜。原本是想吃他们家楼下那家大名鼎鼎的RAW,但是米其林主厨的餐厅超级难订位置,没有预约绝对不可能。顺路吃了这一家,没想到口感也不错。

装修也很时髦,完全不像热炒店。

我们三个人点了三杯鸡、什锦海鲜豆腐煲、蛤蜊、三和炙醢豚、辣跳跳软壳蟹五个菜,一份主食,三杯饮料,一共568元。

不过因为每盘的分量很小,所以全部吃完了(本来还想再叫一个看上去蛮不错的墨鱼烧,但是崔斯坦一直用白眼看我的肚纸~)

推荐这个辣跳跳软壳蟹。好吃到我们点了两份。

青菜是月见过猫,很久没吃过了,很好吃,推荐点来试试看。

主食是他们家招牌炒饭,三个人吃完全够了。

干杯烤肉居酒屋

地址: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一段236巷17号

营业时间:周一-周日17:00-23:00

人均消费:五百新台币,约100人民币

推荐指数:四颗星

敦化南路作为最好逛的一条街,周边匹配的美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没错,我就是在这里买到了我此次台北行最得意的120元战袍,然后饥肠辘辘地走进了这家烤肉店。

本来准备去的是著名的胡同烧肉,因为没位了,小店卖衣服的姑娘们就推荐我们来了这里,说本地人更爱来这家,事实上也证明本地人没有骗我们。味道好极了不说,服务人员的态度也很好,负责我们的小哥嘴甜得要命,戏还超多,每次经过都逗笑我们。

我们点了好多的肉,三个人一共吃了815人民币,不算便宜。

这个正在熊熊燃烧的是猪肉,吓了埋头吃东西的我一跳,但小哥非常淡定,表示如果真的烧起来,他的麻烦可比我们大多了,听完也是觉得很有道理。

VVG Bistro 好样餐厅

地址: 台北市大安区忠孝东路四段181巷40弄20号(近市民大道)

营业时间:平日:12:00-23:00;假日:11:00-23:00

人均消费:五六百新台币

推荐指数:五颗星

这间餐厅在一条巷子里,据说是几个做广告、设计的创意人玩出来的,所以整体的风格很强烈,开放式厨房很漂亮。

当年我搞定所有的采访跑去“朝圣”,也是为了去看看它到底有多美,没想到却吃到超好吃的松露白贝蘑菇焖饭,好吃到让当时的我瞬间想哭。它家的奶茶也很不错。

价格有点小贵,但周末的早午餐很划算。他们的服务态度也超好,让没有提前订位的我临时加多一个位,临走的时候看我东西太多又主动提出来帮忙寄存,好让我轻装去逛街(比心)。

下图是他们家的户外庭院区,有太阳的时候会特别舒服。餐厅的对面是好样书房,等上菜的时候可以去看看,饭后在附近逛街也正好消食呢。

(图片来自网络)

鸡窝餐厅

地址: 台北市大安区敦化南路二段81巷63号

营业时间:每天11:30-14:00、17:30-21:30

人均消费:五百新台币 ,约人民币100元

推荐指数:五颗星

地道的台湾菜,是所有爱鸡的人不可错过的餐厅。最主打的菜式是鸡汤和跟鸡有关的一切,推荐砂锅鸡汤,汤汁浓稠鲜美,我觉得是台北最好的鸡汤。这次心心念念想去,结果太忙了没去成,好遗憾。

(图片来自网络)

喫饭食堂

地址:大安区永康街8巷5号

营业时间:11:30-14:00;17:00-21:00

人均消费:四百新台币

推荐指数:四颗星

好吃的台湾菜餐厅,当然有做改良,小S也有推荐过,人气非常旺,可以边排队边点单,等个十分钟就可以坐下来吃了。

台湾有什么美食啊(台北有哪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

所以你吃过比较难忘的美食是啥?

川菜即四川菜肴,是中国特色传统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 川菜以家常菜为主,高端菜为辅,取材多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鲜。其特点在于红味讲究麻、辣、鲜、香;白味口味多变,包含甜、卤香、怪味等多种口味。川菜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调味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四川美食众多, 对于四川人来说,美食也是生活里重要组成部分。而四川人的热情,也造成了餐饮业的高度发达,到了四川不吃美食,总让人有入宝山空手而回的感觉。四川美食众多,火锅、小吃、串串、川菜、特色小吃…人间美味!

台灣小吃你喜歡吃啥?

去台灣旅遊,除了沿途美妙的景色和吸引人的人文環境,還有什麼你一定要嘗試的呢?毫無疑問,一定是台灣的美食啦!平時難以嘗到的美食,一定讓你無法忘懷!台灣小吃有哪些?今天小編就來帶你一探究竟,看看台灣哪有你意想不到的美味,一定可以成為你好用的旅行吃喝貼士哦!在台灣,小吃的意義重大,它的哲學是經常吃而且要吃得好。台北有近40種精緻的街邊小吃。每當你認為你找到最好的小吃,總會有另一家超越他。台灣的小吃結合了閩南,潮州,福建以及日本的佳肴。這種食物間聯姻的形式就造就台灣各色各樣的美味。如果你問台灣當地的朋友那種是島上最好的小吃,由此引發的爭論可能會結束你們友誼。

鹵飯

鹵飯

有這樣一句台灣俗語,如果你看到哪家的煙囪上有縷縷青煙,那麼那家一定在做滷肉飯。由此可見這種小吃的流行度。一碗好的滷肉飯,它的五花肉被精心切過,但並不太碎,慢慢在有5種香料的汁裏燉制。之後將做好的肉澆在熱米飯上,一碗香甜,微鹹的滷肉飯就完美了。

牛肉麵

牛肉麵

你知道,當一種面有自己的節日時,人們對他的喜愛便成為一種癡迷了。牛肉湯可以激發大廚們的競爭和創新。每個人都像被成為牛肉麵之王。無論是光顧世界上最貴一碗的牛肉麵店(10000台幣或是334美元),還是在街上偶然發現的臨時攤點,在台灣你幾乎不會有壞的牛肉麵經歷。林東芳的牛腱很有嚼勁,湯是四季皆宜的草本湯。這家街邊小店的秘訣就在於在最後加入一勺自家制的辣椒醬。

蚵仔煎

蚵仔煎

這是一種展示台灣島精華的小吃,它一部分來自土壤,一部分來自海洋。在島上很容易找到牡蠣,同時加入番薯粉可以增加其膠粘的口感,成為台灣食物口感的代表。難怪它在每月《環球視野》1000種食物中被評為能代表台灣島的最佳食物。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

珍珠奶茶是台灣人熱愛“QQ”食物口感,這個可愛的聲音代表嚼的聲音,就像奶茶裏的木薯球。據說這種飲料的製作是出於無聊。製作者在1998年決定性的一天將一些甜的木薯布丁扔進了冰的阿薩姆邦茶,於是台灣一種偉大的小吃就誕生了。現在奶茶有很多種改變,包括芋頭味的和茉莉茶或者是涼的或熱的咖啡。

棺材飯

棺材飯

這種台灣小吃是法國吐司和海鮮雜燴湯的改變後代。一片特別厚的麵包中間被挖空來組成平面的麵包碗。接著把它烤硬,在其中加入海鮮雜燴湯。一天,一個考古學家嘗了這種湯,告訴廚師說,“這看起來就像我現在正在挖一個棺材。”於是,這種海鮮雜燴湯就採用了這個恐怖的中文名字“棺材飯”。

擔仔面

擔仔面

你將會喜歡一個叫做度小月的小店,它也是你來台灣的第一站。這個標誌性的小店在1個世紀前起源於台南。一個漁夫在淡季是賣這種面,這個生意非常成功,這個漁夫也不再打漁了。這家店的招牌面是在三鮮湯中加入豆芽,香菜,豬肉丁和鮮蝦米。

生煎包

生煎包

你喜歡蛋糕那種順滑的口感和土豆片的酥脆嗎?生煎包能同時給你這兩種享受。這些包子是由海綿狀的麵粉製成,底下被煎炸。咬開皮就能看到豬肉餡。

割包

它是台灣式的漢堡。在蒸饃中夾入滷肉,泡菜和花生醬,它的餡被切成小片,並把它們混合在一起,每咬一口感覺嘴裏什麼都有。

鐵蛋

之所以被稱為鐵蛋,是因為它硬的就像釘子。這個如橡膠似的耐嚼的蛋,由於在醬汁中長期煮燉被染成了黑色,它是台灣容易讓人上癮的美味。通常由鵪鶉蛋製成,這些小球被泡在醬汁中,之後在空氣中風乾。這個過程要被重復很多遍,直到它的蛋白質變硬並獲得預期的嚼勁。

鳳梨酥

這種台灣標誌性的糕點是你最佳紀念品選擇。這些迷你的鳳梨酥有糖制鳳梨餡。傳統的鳳梨酥餡是由鳳梨和可嚼的冬瓜混合成,它既有水果的香甜也有表皮金黃的酥脆。

甜不辣

甜不辣指的的魚糊被製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和尺寸,長時間油炸後,在肉湯中煮熟。食用前,將魚糊塊從肉湯中撈出,悶在褐色的醬汁中。它是台灣人所深愛的一種瀰漫著濃郁的香味而且百嚼不厭的美味。甜不辣基於日式雜燴,口感更加甜香,並配有更硬的魚豆腐和獨特的醬汁。完成魚豆腐的製作後,還有很多的工序。在小攤販的美食車上用小碗乘些許湯汁和醬汁,攪勻後去品味這種屬於台灣的獨特美味吧。

肉圓

肉圓是台灣的大餃子。它是由麵糰、玉米澱粉和番薯粉所烹制而成,烹熟後呈現出透明的光澤。餡料可以選擇豬肉、蔬菜和雞蛋,如果再澆上肉汁就更加美味了。肉圓普遍被認為在人們生活貧苦的時候發明出來的,後來這種簡單的豬肉餃子成為人們在農曆新年時享用的一種奢侈的小吃。

台灣足可以給自己的鹽酥雞辦個展覽會,在傳統祭祀的時候常會製作一隻巨大的鹽酥雞,不僅如此,雞米花也是相當誘人的一種美味。整雞會被切成大塊浸泡在滷汁和面糊中,炸透後即可撒上椒鹽食用。這種美味遍及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蔥抓餅

沒有什麼可以比緩慢撕開蔥抓餅那種景象更能吊起人們的食欲了。加上奶酪和蛋會增加這種視覺美感。在夜市裏攤邊要大口吞食以保證它還熱乎著。

蚵仔米線

一碗好的蚵仔米線應該有濃厚的多味的湯底,同時米線和蚵仔應該保留著她的原汁原味。一些人會在其中加入腸來增加湯的味道。

臭豆腐

這是世界上有名的喜歡或討厭的小吃,台灣這方面做得很好。炸過的豆腐塊並覆蓋著甜辣的湯汁,如果你捂住鼻子,它看起來和吃起來就像是一般的豆腐,有著酥脆的外殼和柔軟的內部,如同布丁一樣

地瓜

除去它的味道,氣味和營養價值,地瓜在台灣這麼有名的原因就在於它的形狀像台灣島嶼。台灣長的地瓜會加入湯中,或者是路邊烤的,再或者加入其他菜肴中來增加口感,或者是炸成地瓜條。

刨冰山

台灣炎熱,潮濕,有暴風雨的夏天給了人們一個很好的藉口吃刨冰。一堆很大的刨冰上堆著新鮮的水果和其他調味品,例如芒果,果汁和濃縮甜牛奶。光是憑樣子它就已經讓人流口水了。

胡椒餅

這是夜市中必嘗的小吃,胡椒餅酥脆的外殼裏有多汁的豬肉餡,它混合著芳香的黑胡椒。在土爐邊烘烤後的胡椒餅是對胡椒的頌歌。

小籠包

小籠包可能是台灣的小吃,但也有人說是台灣人使其完美。一口香小籠包一貫堅持的高品質。其如紙薄的皮裏包著多汁鮮嫩的豬肉餡。

魚丸湯

有什麼比新鮮的海鮮更好呢?當然是製成球的海鮮。台灣的製作魚丸的過程中含納了更多的空氣,這可以使其吸收更多的湯汁。佳興魚丸由製作魚丸而聞名。

藥燉排骨

這是台灣版本的肉骨,這種中式湯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很受歡迎。在台灣,湯在中國傳統藥材中煮燉,從豬骨中汲取精華,其中有超過14種藥材,根和幹水果。美味而且對身體也有好處,尤其是在冬天保暖。骨頭上並沒有多少肉,這道菜的重點就在於它的湯。不要害羞用你的手挑肉和吸取上面的汁,事實上,不這樣做才奇怪呢。

鵝肉

在台灣農場裏養殖的鵝,絕對沒有浪費。從它的皮膚到血都被製成了各種佳肴。鹽水鵝或烤鵝是天啟的。每一口多汁鵝肉加上微熏的鵝皮都是對家禽的慶祝。

鼎邊挫

鼎邊挫是一碗滑滑的米粉團。米粉糊被灑在一個大鍋邊緣。它會滑下來自己展開。幹了之後,將其切成條狀。當製作成鼎邊挫時它會變成很細有嚼勁的麵條。吳家鼎邊挫是一個家族老字號店。上菜時還會加上自製的豬塊,蝦塊,白菜,黃花菜和竹筍

大腸包小腸

在台灣的各個夜市,豬肉腸都具有很高的人氣,但是,和大腸包小腸比起來還是有些不足為道。大腸包小腸和熱狗有十分相似,不過要將包裹著豬肉腸的麵包換成糯米。簡單來說,就是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切開後,再夾住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

這種糯米糰子就像棉花團一樣柔軟,既有甜餡也有鹹餡。傳統的麻糬以紅豆醬為餡,並撒上花生粉。不過近些年來,草莓餡、黑芝麻餡、綠豆餡以及花生餡都頗受歡迎。如果有興趣自己製作麻糬,可以到台灣麻糬主題館

吃麻糬時記得要細細咀嚼,再吞下,否則一旦被這種黏性極強的糯米糰子噎住,可就不好辦了。

燈籠滷味

“燈籠滷味”小吃店裏的小吃都會淋上他們家的獨門五香醬,醬由丁香、八角、肉桂等香料製成,芳香撲鼻,味道不鹹不淡,微甜。客人們在店裏挑選好食材,然後由師傅放入醬汁中煮。夜晚外出,逛街逛得累了,來這裡吃上幾樣中意的小菜,美味又飽腹。烹調時,師傅們總是耐心等待食材將醬汁慢慢吸收,所以食客們也得有些耐心才成。

太陽餅

太陽餅起源於台中市,這種以麥芽糖為餡的油酥餅看似沒什麼特別之處,卻成為了台中市著名的旅遊紀念品。台中市內的太陽餅店數不勝數,都聲稱自家的產品最正宗,真假難辨。最正宗的太陽餅店—太陽麵包店已經因為68歲老闆的退休而宣告停業。

筒仔米糕

製作筒仔米糕首先將糯米和香菇一起炒香,然後和肉燥、滷蛋一起放入竹筒中,蒸至糯米鬆軟即可使用,淋上甜醬更佳。早在40年前,大橋頭筒仔米糕就開始營業。現在生意早已擴大了許多,但是筒仔米糕的味道還是那樣正宗美味。

臺式早餐

芝麻餅、豆漿、油條是台灣人的早餐必備。阜杭豆漿店裏的芝麻餅尤為受歡迎,許多地方的芝麻餅既幹又薄,但是阜杭家的芝麻餅甜度剛好、香氣濃郁、酥脆可口,每到週末都要等上半至一個小時才能吃得上。

豬血米糕

這種糕點用豬血和糯米混制而成,串在竹籤上,就像棒棒糖一樣,還有人喜歡在上邊撒上花生粉。籃球明星林書豪就曾經表示最近遊玩台灣時,豬血米糕是他最喜歡的小吃之一。相信這種糕點也對很多人的胃口。

三杯雞

三杯雞的三杯指的是一杯米酒,一杯油以及一杯醬。如果再加上辣椒和大蒜,味道更是無與倫比。不過,也有廚師將“三杯”理解為一杯酒,一杯芝麻油以及一杯糖。

阿給

阿給來源於日本的油豆腐,即炸豆腐塊。首先將油豆腐中間挖空,然後填充滷汁、或肉燥粉絲,以魚漿封口,加以蒸熟,食用前淋上甜辣醬或其他特殊醬汁。因為豆腐吸收了湯汁,所以每咬一口都會有湯汁迸出。阿給配上一杯豆漿,絕對是一頓風味獨特的早餐。

粉圓

粉圓口感滑潤,香Q有彈性。粉圓可以由糯米粉及各種填充餡製成,比如糯米粉以紅豆、綠豆牛奶蛋羹為餡,看上去鮮艷誘人。不過更常見的原料是樹薯粉,無餡。如果加入紅糖的話,會呈黑色,即是我們熟悉的珍珠奶茶中的珍珠。

豪大大雞扒

根據台北時報2011年的報道,台灣人每天消費約250,000片雞扒。如果將這些雞扒累疊在一起,會比508米高的台灣第一高樓—台北101大樓高上10倍。

豪大的大雞扒頗具盛名:人臉般大的雞扒,表皮酥脆,再淋上五香粉和胡椒粉。一口接一口,美味得讓人停不下來。豪大剛開始只是士林夜市的一個攤點,如今卻在香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開了分店。

烤墨魚

在台灣這個海島上,墨魚可不缺,烤墨魚串隨處可見,很是受歡迎。冬天,當地人喜歡把墨魚和草藥、蔬菜一起燉湯,用來暖身。不過,最佳食用方法莫過於將剛捕撈上來的墨魚直接燒烤:濃郁的香味伴隨著碳烤的煙撲鼻而來,油脂滴到碳火中的劈啪聲,翻捲起的墨魚邊…緩緩將人們的味覺喚醒。

愛玉冰

提起台灣人最愛吃的冰品,愛玉冰絕對能排到前頭。愛玉樣貌明亮通透,口感軟硬適中,加入檸檬水和刨冰,便是一道夏日佳飲。

可樂餅

可樂餅是台灣街頭常見的小吃之一,與日本的炸肉餅類似。可樂餅以土豆泥或肉末為餡,然後裹上麵粉、雞汁和麵包屑。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將肉末、蔬菜、海鮮以及其他食材混合在一起。我們最喜歡的莫過於肉末和奶酪的混合。

潤餅

如果簡單的將潤餅解釋為非油炸的或蒸的春卷未免對潤餅不公平,畢竟潤餅比春卷出現得要早。幾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製作潤卷的“秘方”。每遇到節日時,家家戶戶都會選好餡,然後自己卷潤餅。到台北101的欣葉僅能吃到美味得潤餅,還能欣賞整個城市的景色。

麻辣火鍋

台灣人對麻辣火鍋愛得深沉。可是誰又不是呢?不停冒泡的鍋裏滿是各式各樣的草藥和香料,在裏面煮過的食材鮮美麻辣,重重刺激著食客的味蕾,讓人欲罷不能。如今,台灣的麻辣火鍋店層出不窮,每家都聲稱特色鮮明。不過只有真真正正致力於味道和品質的店才能經得住時間的考驗。不過台灣的麻辣等級和重慶比起來,只是小打小鬧而已。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台湾有什么美食啊(台北有哪些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7247,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6
Next 2023-0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