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树上有什么美食(一棵树普洱生茶的由来)

云南树上有什么美食,一棵树普洱生茶的由来?

一款好的普洱茶原料是基地,工艺是关键,仓储是升华。而古树茶是代表云南普洱茶的最高品质,那么单株古树茶是什么呢?下面我为各位茶友简单介绍一下古树茶是什么?

单株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茶园中最老的一棵树,或者几棵树上长出来的茶青,单独采摘制作的茶叶称为单株。

然而,一颗树上采摘到的茶量少,故广义只指从一棵树或同一块地上相同较高树龄的普洱茶树做成的普洱茶。

单株可谓独立一树一成品在行内被称为纯料至尊,乃是古树纯料普洱茶的象牙塔尖。

不是随便一棵茶树都能做单株茶。够格作单株茶的一定是树龄够老,一般至少数百年以上,一般一个大的像原始森林一样的古茶园,能选择单株的就几棵树,反之,树林小的茶树茶味不足,不说光茶叶量也不足。

一般来讲,单株只采头春茶制作过程中,对采茶晒茶压茶等工序要求都很高。可以说,单株是古茶园里面的精选,他们的茶叶自然吸收了日月精华,沾满灵气。

虽然量少,但质量都有保证。价格也相对高,所谓物以稀为贵,正因为稀缺,单株成为普洱发烧友和追求高品质人士的追捧对象,因此,单株的价格也均在几千块钱甚至一万一斤的程度。

与此同时,由于单株茶好能卖高价钱,所以市面上有的单株茶虽然茶陵是最老的,但会通过放宽采摘的批次来提高产量,换而言之,此类的单株茶极有可能是会有采摘的不同批次而成,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辨别清楚。

当然,单株确实可遇不可求,但不在于价格有多高,有多难求,而在于你是否懂他,这就是普洱茶单株古树的魅力所在。

单株古树茶的特点,所有的单株梗不都比纯料要肥硕一些,也会更加成熟,单株的身骨更重,同体积单株肯定比纯料更重,当然这种对比必须是同一个山头的同一叶种,比如班盆友大叶种,也有中小叶种,不能拿中小叶种单株,与大叶种相比。

云南树上有什么美食(一棵树普洱生茶的由来)

金丝猴住洞里还是树上?

树上。

猴子自己不做窝,主要是猴子是属于群居动物,习惯一起在树上生活和居住,他们把树当成自己的家。

金丝猴鼻孔大,上翘,唇厚,无颊囊,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怕酷暑耐严寒,以浆果、竹笋、苔藓为食,亦喜食鸟蛋等肉类,以家族方式结群生活

西双版纳都有什么美食?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省的8个自治州之一,首府景洪市。

“西双版纳”系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赋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

西双版纳是中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是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植物种类占全国的1/6,动物种类占全国的1/4。

西双版纳是中国第二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大叶种茶的原生地、普洱茶的故乡,建有一个5A级景区,九个4A级景区,西双版纳以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饮食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少数民族众多,物产丰富,因此饮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由于气候和饮食习惯等原因,各地饮食普遍以酸辣为主,菜式以烧烤为多。

那么这里的美食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据调查显示,西双版纳共有一百多种可食用的竹笋。竹笋的做法很多,有炒、煮的、烤的、生吃等。傣族还用一种腌制的方法做成酸笋,这样可以四季食用。用这种酸笋煮鸡、鱼或排骨,味道独特,美味可口。

酸笋煮鱼(肉、鸡)

酸笋煮鱼是一个以酸笋、鱼为主要材料的菜品,口味咸鲜。

酸笋煮鱼,云南傣族名菜,清新的笋子经过腌制,自有特殊的酸味,用来煮鱼。掩盖鱼的腥味同时又有清笋的香味及酸味,云南人特别爱吃。酸笋是用夏季出土的嫩竹笋去壳后切成丝,再加入盐巴、辣子等腌成酸味备用。

傣族人先将酸笋在油锅上微炒片刻,放入适量的水做汤,水开后再加入洗净切成块状的鱼肉,煮熟即可食用。这道菜酸香可口,十分开胃。

傣家牛撒撇

在云南省景谷县傣族地区,有一道傣家人用来宴请宾客的传世名菜,称之为“牛撒撇”。它的烹制方法比较特别,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要杀牛,把黄牛宰杀后,取出牛的脊肉用火把它烤黄,再切成细肉丝,拌以煮熟后的牛肚杂,放上姜、蒜、辣子、花生香碎面等香料和佐科,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即可食用。

牛撒撇是傣族一种风味很独特的食品,主要原料是牛肚(即牛胃,汉族叫牛百叶)。

牛撒撇之所以特殊,在于它所用的独特的佐料:在杀牛前一个多小时,给牛喂一些傣乡特有的野草——五加叶和香辣蓼草。

牛开膛后,把牛肚洗净,放在开水里烫两分钟,捞出来后快速刮洗干净,切成条,然后放佐料;从牛胃里取出初步消化的草汁,跟牛肚拌在一起,再加上其他佐料:小米辣、花椒面、花生末、八角、草果面、味精、盐;再放一些新鲜的切细了的五加叶和香辣蓼草,拌上从山里采来的野香葱——牛撒撇就制成了。对了,还要加上另一种你无法想象的东西:牛的小肠里的一种很苦的汁水。加了这种苦水的牛撒撇才是风味最地道的牛撒撇!

牛撒撇的气味很特殊,有一种野草混合着泥土的芳香。闻到这种气味你会联想到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情景,或是感受到一种清晨去草地上散步时的气息,而决不会想到吃的上面去。

牛撒撇的颜色别具一格:绿绿的,带点枯黄。乍一看,象一盆子秋天刚从地上扫起来的、还没来得及发黄的落叶。要把这种东西吃进嘴里,第一次吃确实需要点勇气的。

香竹饭

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饭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十五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

香竹饭是用西双版纳一种本身会散发香味、像青笋一样粗细的竹子做的。其做法是:先把香竹按两个竹节砍下,在一端的竹节中挖一个孔,把洗过的糯米放入香竹中,再加入一些水,然后用竹叶塞住孔,放在火炭上烤。到竹子的水分被烘干后,竹筒就会自然爆裂,里面的香竹饭也就熟了。

吃时,棰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会贴在饭上。掰开竹片就能见到一层薄薄的白色香膜紧粘在糯米饭上,一根白色的糯米“香肠”就展现在眼前了,晶莹柔软的米粒弥漫着香味,让人口生津液,胃口大开。

火烧干巴

火烧干巴原为傣族宫廷三大名菜之一,也是傣族三大名菜之首,专供贵族头人享用,傣名“舂干巴“。

火烧干巴采用地方肥膘黄牛剔筋精选鲜肉,配以多种地域特有配料,经木炭火烧、木锤舂制等精制而成。云南民族善制火腿、腊肉,回族则腌得好干巴。其加工制作方法极其独特,从包装到口味上都具有很浓郁的民族风味。

火烧干巴属于傣族独有的民间工艺,吃起来酥、松、香、脆,美味可口。傣族的干巴有两种,一种是把牛肉在火上烤熟后用锤子打散打松,用手撕着吃。这种干巴的条块一般比较大,吃起来耐嚼,比较香。另一种是撒上芝麻后在火上烤,吃起来酥、松、香、脆。

包烧

包烧,是西双版纳傣族特殊的一种烹饪食品的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食品不用锅具,以天然绿叶——芭蕉叶或木冬叶(竹芋科植物)为烹饪工具,将欲烹饪的食物用鲜叶包裹,以火塘的炭火为热源,将食品烧熟。

包烧这种方法,可加工小菜、水鲜、肉类。可包烧的蔬菜有野磨菇、野芋杆、南瓜尖、菜豆甜笋等。每包欲烧蔬菜的原料,需250~300克,加配青椒、鲜姜、蒜、芫荽。主料配料洗净,切碎,加适量食盐、味精拌匀,用芭蕉叶或叶包裹严实,用竹篾捆扎后放在火塘的炭火之下,使其慢慢变熟。包烧的蔬菜,味鲜纯、香中略带辣味(不喜食辣味者,可不加青椒),颇开胃,具有浓郁的乡野风味。

舂鸡脚

舂鸡脚是西双版纳的一道特色民族风味小吃,它主要是用被捣的骨肉分离的熟鸡脚,搭配上西红柿、空心菜、青柠檬、花生碎、香菜等食材制成的。

鸡脚非常入味,吃到嘴里富有层次感,皮韧肉香,夏天吃特别的酸爽开胃。并且这道小吃很多人初次遇到,都是叫不上名的,它的正确叫法是舂鸡脚(chōng jī jiǎo)。

酸肉

酸肉是傣味餐馆里的一道主菜,傣族人善于腌制酸肉,所腌酸肉,又以酸牛筋和酸牛头脚较具特色。把精选的牛筋、剔去骨头的牛头牛角配以食盐、辣椒、野花椒、蒜瓣、姜末放入密封的坛子里腌制而成,腌成的肉成自然的酸味。 口感香、酸、辣,无油腻感,清凉爽口。

香茅草烤鸡(鱼)

把宰好的鸡洗净,放在火炭上烘烤至六成熟,然后把肉剔下来,用舂盐棒捶软,捶碎。把预先切好、拌拢的葱、蒜、芫荽、青辣椒、盐等拌合在一起,捏成拳头大的一坨,用洗净的香茅草捆住,用竹片夹起来,放在火炭上烘烤。肉烤熟后,再抹上猪油继续烘烤几分钟,去掉香茅草就可以吃了。这种菜肴香辣可口,味道鲜美,颇受欢迎。

油炸青苔

在西双版纳,江河湖泊众多。其中生长着一种水生藻类植物——青苔,其色翠绿,状如丝。傣族人民把生长在江河中的青苔称做“改”,湖泊中的青苔叫做“岛”。无论“改”还是“岛”,都是傣族人民喜欢采食的美味野菜。

傣族民间谚语说:“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江。”每年三四月间,雨季来临之前,附生在水底石块上的青苔就会长出长长的美如傣家少女乌发般的青丝,展示婀娜多姿的情怀。每当此时,傣家的小姑娘们便三三两两地腰系小箩筐,来到江河湖泊中,采集青苔。

傣家小姑娘将青苔采集,洗净后,在上面撒些姜末和盐水,晒干,制成青苔片。食用时,用剪刀把干青苔片剪成适当大小的菱形状,放进油锅里煎黄,即可出锅食用。油炸青苔既香又脆,还有鲜味,是别具一格的傣族风味菜。

腌牛脚筋

腌牛脚筋是傣族传统性的一道名菜。其原料是黄牛头、脚,佐料有姜、蒜、红辣椒、野花椒叶、盐等。

制作时,将牛的头、脚、刮洗干净、砍成小块,放进锅里煮烂。将煮烂的头、脚去骨,切成短小的条状,用淘米水浸泡三小时后再用冷水洗干净,滤干。用切细的红辣椒、舂细的姜、蒜、加盐、野花椒叶一起拌拢,装入瓦罐封好。半月后即可以食用。滋味酸香,质地软嫩,清凉爽口。

竹筒烧肉

是哈尼族的一道名菜。其作法是:将肉洗净剁细,把姜、辣椒、野花椒、盐等佐料切细与肉拌匀,然后放进预先准备的一节竹筒里,用芭蕉叶塞住筒口,放到火炭里烧熟即可食用,味道鲜美,清香适宜。

1.烧烤全席

傣族民居制做的烧烤全席,内容有:什锦烤肉串,烤鸡肉串、鸡杂串,烤肉、烤排骨,芭蕉叶包烧小鱼、黄笋、江鱼,烤猪脸,杂菜汤,蕃茄煮凉粉,煮米干,各种时鲜蔬菜、野菜蘸喃咪,其中喃咪又有蕃茄喃咪、花生喃咪、嘎里罗喃咪、螃蟹喃咪、茄子喃咪之分(注:喃咪为傣语,意为蘸料),猪血剁生,傣族酸菜,炸牛皮,手抓糯米饭,菠萝饭,傣族年糕,自酿米酒,鲜榨柠檬汁。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云南树上有什么美食(一棵树普洱生茶的由来),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7627,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6
Next 2023-02-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