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都有什么美食街,大家推荐下家乡的中国符号?
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
商、周以前属扬州;春秋时属吴地;战国时属楚地;秦时属九江郡;西汉时属豫章郡;东汉时属庐陵郡。
汉献帝建安四年(199年)为遂兴县之一部分。三国时吴大帝嘉禾四年(235年)改称新兴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复名遂兴县,万安皆属之。隋开皇十年(590年)废遂兴县,其属地并入泰和县。
南唐保大元年(公元943年)设立了万安镇。据传乃辟地得石符一帖,上有八分书云“地界两州,神秀所幡,更为都邑,万民以安”,故名万安。又因遂兴江口时起五色祥云,故又别称五云。古有“五云呈祥,万民以安”之誉。
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改万安镇为万安县。史记:以镇当水陆之冲,舟车之会,控扼赣江之咽喉,割龙泉县(今遂川县)永兴、和蜀,泰和(今泰和县)诚信,赣县(今赣县)龙泉等乡,设万安县,属吉州。
1987年3月17日,撤销上宏乡建制,所辖行政区域仍归泰和县苏溪乡管辖。
折叠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截至到2013年,万安县辖9个镇、7个乡:芙蓉镇、五丰镇、枧头镇、窑头镇、百嘉镇、高陂镇、潞田镇、沙坪镇、夏造镇、罗塘乡、弹前乡、武术乡、宝山乡、涧田乡、顺峰乡、韶口乡。共有9个居委会、131个村委会。[1]
乡镇面积下辖村(居)委会芙蓉镇141.5k㎡辖城北、城中、城南等3个居委会,芙蓉、龙溪、五丰、建峰、光明、金塘等6个村委会五丰镇205k㎡辖中洲、云洲、路口、双坑、棉津、西源、西塘、东源、邓林、荷林、白沂、西沅等1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云洲枧头镇235k㎡辖枧头镇居委会,龙口、蕉源、枧头、南洲、横路、龙头畲族、下路、九斗、建村、珠山、茅坪、蓝田、石塘等13个村委会窑头镇136k㎡辖窑头镇居委会,窑头、坪头、夏坪、鲁下、通津、阳城、城江、连源、八斗、潭口、剡溪、田南、横塘、流芳等14个村委会百嘉镇102k㎡辖百嘉镇居委会,塘上、百嘉、慕塘、廓埠、黄南、竹园、九贤、夏江、栋背等9个村委会高陂镇123k㎡辖高陂镇居委会,下东、泗源、符竹、象湖、谷中、彭门、高陂等7个村委会潞田镇144k㎡辖潞田镇居委会,潞田、银塘、高坑、田心、读堂、邹江、东村、寨下、楼下、下石等10个村委会沙坪镇126k㎡辖沙坪镇居委会,长桥、增屳、沙坪、梅团、南阳、外龙、里加等7个村委会夏造镇106k㎡辖流源、黄祝、夏造、上造、柏岩、横江等6个村委会罗塘乡80k㎡辖嵩阳、罗塘、村背、奇富、晓瑞、老港等6个村委会弹前乡99k㎡辖新桥、旺坑、大岩、上洛、阳坑等5个村委会武术乡119.9k㎡辖新蓼、龙尾、稍坑、社田、大岭、大蓼等6个村委会宝山乡140k㎡辖宝山、龙上、黄塘、狮岩、安长畲族、石龙、水南、东坪等8个村委会涧田乡130k㎡辖益富、上陈、小溪、涧田、良富、麻源、里仁、晓东畲族等8个村委会顺峰乡50k㎡辖高坪、陂头、石富等3个村委会韶口乡136k㎡辖黄鹄、中舍、韶口、田西、南乾、泥塘、畔塘、大塘、梅岗、星火、石丘等11个村委会
麻源
垦殖场
13.4k㎡展开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环境
折叠位置境域
万安县万安县位于江西省中南部,吉安市南缘。东连赣州市兴国县,西接吉安市遂川县,南邻赣州市赣县、赣州市南康区,北与吉安市泰和县交界。境跨东经114°30’27.3’’.一115°5’37.6’’,北纬26°8’45.4’’一26°45’53.5’’。东西宽约47公里,南北长约65.5公里,总面积2051平方公里。
折叠地质地层
县境内出露的地层有组成褶皱基底的震旦系、寒武系浅变质岩.组成盖层的泥盆系、石炭系、侏 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地层,缺失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三系。
地质
褶皱:区内褶皱构造在早古生代及其以前的浅变质岩系中多为较紧密的线状褶皱。而晚古生代及其以后沉积盖层则形成开阔的向斜盆地。
断裂:区内主要的断裂构造按其走向可分为北东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两组,主要分布在境内南部的古生代地层和花岗岩区。其他方向的断裂规模较小。全县地貌划分成构造侵蚀剥蚀中低山丘陵、构造剥蚀丘陵和河谷冲积平原三类。
折叠地貌
万安县县境内总的地势呈现出东南、西南、西北部高,地形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山顶海拔标高一般在500米~1000米之间,位于县境东部边境的天湖山。峰顶海拔1152.9米。为全县的最高点。东北部低,最低处位于罗塘的寨头村,地面海拔标高仅65米。北部和中部为低丘岗地,多在海拔300米以下。地形起伏不大。全县地势最高与最低点的相对高差为1087.9米。按地貌形态划分,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4%,丘陵占30%,低丘岗地占35%,平原只占1%。
县境地貌跨越了两个地貌分区。大致以万安县城至枧头南侧一线(万安断层)为界,西北属吉安一抚州河谷丘陵盆地区;东南侧属赣中南中低山与丘陵区。
折叠水文
河流均属赣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主干河流赣江由南向北纵贯县境中部。流向:中上游呈南东一北西向。下游从百嘉乡的九贤起折转为北东向进入泰和,流经县境总长90公里。江面一般宽 500~1000米,最大宽度1200米,最小450米。自赣县储潭至县城芙蓉镇一段,江面狭窄,水流湍急,谷呈“V”字形,多险滩。县境内赣江主要支流有流经县境西北部的蜀水和流经县境西部的遂川江等。
折叠气候
万安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霜期短,生产季长等特点,既适宜喜温作物如水稻、花生等的种植,亦有利于秋播作物的安全越冬,具有较优越的农业气候资源。
折叠编辑本段自然资源
折叠森林资源
万安县截至到1999年,万安县森林总面积120794公顷,森林蓄积3331058立方米。其中:公益林面积76244公顷, 蓄积1732293立方米;商品林面积44550公顷,蓄积1598765立方米;幼龄林面积62044公顷,蓄积1076681立方米;中龄林面积36385公顷,蓄积1487374立方米;近熟林面积6673公顷,蓄积472035立方米;成熟林面积4184公顷,蓄积294968立方米;竹林面积11508公顷。
用材林面积35264公顷。蓄积1560844立方米。其中:杉木面积12895公顷,蓄积656515立方米;马尾松面积9093公顷,蓄积285710立方米;硬阔类面积9130公顷,蓄积502601立方米;软阔 类面积741公顷,蓄积36410立方米;国外松面积3405公顷,蓄积79608立方米。
经济林面积14315.3公顷。其中:油料林13209.5公顷(油茶林13181公顷、油桐28.5公顷),果木林1053.3公顷。特种经济林6.4公顷。其他经济林46.1公顷。
竹林总面积11508公顷。其中:毛竹面积11481公顷,毛竹株数27791645株(林分株数25706709株),杂竹面积27公顷,杂竹株数20262株。
天然林面积83850公顷,蓄积2458508立方米。其中:公益林面积56492公顷,蓄积1390660立方米;商品林面积27358公顷,蓄积1067848立方米。天然林中,国有面积1031公顷,蓄积22593立方米;集体面积82775公顷,蓄积2434788立方米;其他权属面积44公顷,蓄积1127立方米。
人工林资源面积30626公顷。蓄积872659立方米。其中:森林面积25436公顷,蓄积872551立方米;疏林面积70公顷,蓄积108立方米;灌木林面积5120公顷。
2013年安县森林覆盖率达68%,林地214.3万亩,活林木蓄积量355万立方米,立竹2779万根。有耕地30万亩,山地119.4万亩。境内水系发达,赣江由南向北纵贯万安县90公里,可养殖水面17.8万亩。
折叠动物资源野生禽类有猫头鹰、鸳鸯、老鹰、雀鹰(又名鹞子)、斑鸠、雉鸡、竹鸡、凤凰鸡、猴面鹰、白鹤、啄木鸟、八哥、 鹧鸪、乌鸦、家燕、杜鹃、伯劳、翠鸟、鹳(黑、白)、角鸡和白鹇。兽类云豹、水鹿、穿山甲、鬣羚、麂、果子狸、刺猬、野猪、野兔、猕猴、水獭、旱獭、松鼠、黄鼠狼、狐狸、狗獾、野鹿、苏门羚、 山羊、碧狸、野猫、金猫、貂、豺、狼、獐等兽类遍布较广,两栖类大鲵、石鸡、田鸡、青蛙、黄皮蛙、犁头蛙、蟾蜍、竹蛙、虎纹蛙(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棘胸蛙鳞介类鲤、鲫、青鱼、马口鱼、草鱼、威鱼、赤眼鳟鱼、鳍鱼、鲢鱼、鳙鱼、蛇勾、长蛇勾、光辱蛇勾、麦穗鱼、长春鳊、团头鲂、三角鳊、石鲋鱼、螃鲅鱼、银飘鱼、贝氏鲈鲦、黑尾鲈鲦、翘嘴红鲈鲦、红鳍鲴、蒙古红鲴、圆吻鲴、细鳞斜颔鲴、黄尾密鲴、银鲴、泥鳅、花鳅、黄颡鱼、红黄颡鱼、长吻黄颡、鲶鱼、河鲶、胡子鲶、乌鳢、鳜鱼、罗氏鳜、翘嘴鳜、波纹鳜、鳗鲡、鲥鱼、黄鳝、吻缎虎、圆尾斗鱼、叉尾斗鱼。蛇尖吻腹蛇(县境各地有分布),金环蛇和银环蛇(宝山、武术、棉津、沙坪、涧田、枫林、枧头、高陂、 潞田、韶口等乡镇多见)、眼镜蛇(沙坪、高陂多见)、竹叶青、蕲蛇、乌鞘蛇、水蛇、泥蛇、火蛇等。此外 有蜥蜴。折叠矿产资源
万安县境内有煤、钨、钼、铁、金、瓷土、稀土、石灰石、水晶石等30多种矿产资源。
折叠水资源
万安县河流年径流量一览表:
河流年均径流量良口河4.28亿立方米武术河1.1亿立方米通津河3.03亿立方米龙溪河0.37亿立方米弹前河0.75亿立方米皂口河1.86亿立方米棉津河0.5亿立方米土龙河1.93亿立方米韶口河0.43亿立方米蜀水河8.73亿立方米
折叠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截止到2012年末万安县总人口为306,165人,据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测算,人口出生率为13.06‰、同比上升1.33个千分点,死亡率为5.65‰、同比上升0.8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为7.41‰、同比上升0.53个千分点。
2012年,县境有汉、畲、回、侗、满、土家、京、壮、白、彝、德昂、苗、布依、水、瑶、蒙等16个民族。大多数为汉民族。[7]
折叠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2011年,县内生产总值完成39.6亿元,同比增长14.8%;财政总收入完成5.24亿元,同比增长 21.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66亿元,同比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8.9亿元,同比增长1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实现4917元,同比增长12.8%;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3.6:47.1:29.3。[2]
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03934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0,217万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455万元,增长13.9%。按公安人口年报数计算,当年人均GDP为15,143元,比上年增长14.7%。[3]
折叠工业
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实现工业增加值171482万元,可比增长13.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55523.8万元,可比增长16.6%。全县工业完成总产值740767.9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685147.9万元,同比增长23.8%;
工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县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2000万元,招商签约到位资金256200万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53260.7万元、完成税收40548万元、累计安置就业人数8560人、分别比上年增长38.7%、28.5%、16.4%。
2012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260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03934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220217万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138455万元,增长13.9%。按公安人口年报数计算,当年人均GDP为15143元,比上年增长14.7%。[4]
折叠农业
万安是以农业为主的县,粮食生产一向被视为主导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中共万安县委、万安县人民政府确定了效益农业观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开展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注重发展高效农业。在种植业方面,大胆调减粮食种植面积,主攻单产,扩大优质水稻种植比例,至2012年末,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6.34万亩,粮食总产量27.85万吨,同比增长3.6%。[8]
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2012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7.05万亩,总产量14.5万吨。畜牧业快速发展,生猪饲养量达51.4万头,出栏31.5万头,同比增长82%,现有赣中南花猪保种场1个,省一级良种繁育场2个,二级良种繁育场3个。水产养殖面积10.2万亩,总产2.3万吨,同比增长8%,全县有出口水产品加工厂1个,水产专业合作社12个,鱼种场6个(其中国有1个,个体5个),全省一流的水产科技园1个——万安生态水产科技园。通过有机(AA级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认证2个(万安水库和万安生态水产科技园),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认证2个(万安县兴农养殖场和立志养殖场),水产品有机(AA级绿色)食品认证3个(万安玻璃红鲤、长吻鮠和鳙鱼)。建立鮰鱼出口网箱养殖备案基地3个,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万安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所属水产养殖基地、万安县兴农养殖场、立志养殖场和江西省万安玻璃红鲤良种场),内陆水域深水抗风浪网箱草鱼养殖基地1个。家禽饲养量183.4万羽,出笼115万羽,同比分别增长2.6%、3.7%。全年新成立专业合作社19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98个。发展了万安四海水产养殖、惠民生猪养殖、超思琛农业种植3个省级示范社和金锄油茶、利农水稻等6个市级示范社。万安县农业逐步实现了从生产型到市场型、数量型向质量型、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增长。[8]
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4305万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增加值103934万元,可比增长4.7%。全年粮食产量达 278537吨,同比增长3.7%。其中,早稻126983吨,同比增长2.5%,二晚142060吨,同比增长5.0%;油料作物产量10965吨,同比增长4.8%;生猪饲养量431504头,同比增长20.2%,其中:出栏228035头,同比增长9.8%;家禽出笼110.22万羽,同比增长 4.1%;肉类总产量19887吨,同比减少0.2%;水产品总产量23022吨,同比增长8.5%;年末牛存栏达到42657头,同比增长1.7%。[4]
折叠第三产业
2011年,县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改变了县无A级景区的历史;赣泉啤酒公司被评为吉安市唯一一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第三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到29.3%。[2]
2012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48.735万元,同比增长13.8%。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49407.6万元,同比增长37.3%;实现利润总额920.6万元,同比增长61.0%。[2]
折叠编辑本段社会事业
折叠交通
105国道、赣江水道和赣粤高速公路成“川”字形纵贯县境。已开辟县城至省内大部分城市和广东、福建两省主要城市的陆路客运线路。[5]
折叠民政
2012年,农民人平纯收入5389.02元,比上年增加472元,增长9.6%。2012年末,在岗职工人数17077人,同比增长6.3%,在岗职工工资总额41542万元,同比增长11.1%,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6154元。[3]
折叠教育卫生
2012年,普通中学22所,在校学生数17127人,同比减少3.7%,其中:高中6886人,同比增长8.2%,初中10241人,同比减少10.4%;招生数5799人,同比增长2.4%,其中:高中2672人,同比增长10.1%,初中3127人,同比减少3.3%;毕业生数6164人,同比增长1.7%,其中:高中1898人,同比减少3.2%,初中4266人,同比增长4.0%。教职工数1404人,同比减少3.4%,其中专任教师1285人,同比减少2.1%。小学93所,在校学生数2231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卫生事业机构数51个,其中:医院21所,医院床位数629张,卫生技术人员数898人。[3]
折叠基础设施
万安水能资源充沛,电力充足。装机容量50万千瓦,年均发电量15亿千瓦时的万安水电站,为江西省最大的水力发电厂,是江西电力南北交换的枢纽。万安县地方小水电供发电总装容量11340千瓦,年均发电量3500万千瓦时,两座装机1万千瓦的水电站正在兴建中,万安县电网覆盖率为100%。万安县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覆盖率100%。[5]
2012年底,县城城镇人口8.23万,万安县城镇化率40.5%;县城规划控制面积38.9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85.7公里,城市道路总面积166.5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硬化率达98%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6.63%以上。[6]
折叠编辑本段风景名胜
万安县天龙山寺,属干打垒土木结构,占地面积约320㎡,五、六十年代多处损毁,部分墙体倒塌。1994年当地村民捐资捐物,重新维修,使天龙山寺保存下来。
东华山,江西省著名佛教场所,吉安市旅游定点单位。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枧头镇。赣粤高速公路万安互通口下,转县城至枧头公路可达。距吉安市区约90公里。
万安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城南1公里,处赣江中上游。赣粤高速公路万安互通口下约7公里可达。距吉安市区约95公里。因国家“七五”重点工程——万安水电站建设而形成巨型人工湖,是湖泊型自然风景区。
有没有记忆深刻的家乡小吃?
我来回答!
东北老式麻辣烫!东北老式麻辣烫!东北老式麻辣烫!
必须得是东北麻辣烫了(我不知道算不算小吃,反正在我这就是了!)
啊,今天又去吃了!看着是不是很好吃!
好久没回家乡,这次回来,竟然连续吃了五天麻辣烫,还没吃厌,看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想提笔写一写它。
提到东北麻辣烫,很多人可能都会想到张亮啊、杨国福啊,但实际上,东北当地老式的麻辣烫真不是这样。
并且能称其为东北人乡愁的也只有东北老式麻辣烫,因为这种麻辣烫基本只有在东北才能见到。
如果你是个网络冲浪高手,就总能在网络的某个角落看到有一群东北人在到处打听:哪里有卖东北老式麻辣烫。
比如有一天我看到的(别问我怎么发现的!):
“坐标上海,好想念东北的麻辣烫,不死心地来问问姐妹们上海有没有东北麻辣烫店”
“真的好吃,离开东北几年馋得不行,每天都在想,南方根本没有。等哪天回去肯定是受到麻辣烫的召唤。”
“我感觉我的乡愁就是电视里的乡村爱情和东北老式麻辣烫”
“有没有黑龙江人懂我。我七八年没回去了,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那个味了。好想念东北的老式麻辣烫!”
当然,对于本地人就没这烦恼了!
我那天往街上一走,发现麻辣烫不愧为东北街头美食巨头,恨不能一条街上一半的餐饮店都卖麻辣烫,如果错过这家店,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用不了几步远,前面还有一家。
我们的生活主题——麻辣烫
回忆一下以前的生活,感觉老式麻辣烫就是我们的生活主题呀!
姐妹之间交流感情、放松心情的方式,就是三五成群约着去吃麻辣烫(我妈经常这么干),今天你请客,明天她请客,有时一周能排上三四顿,安排得明明白白。并且如此高频率,竟也不会吃腻,等下次出来明明想换个吃的,结果还是被麻辣烫勾住了魂。
尤其是上学的时候,简直了,每天感觉都在吃麻辣烫。我觉得我那些化解不掉的”乡愁“,根源就在学校周围的这些麻辣烫店。记得当年我高中门口的麻辣烫店一字排开,其中印象深刻的是一家叫”七里香“的店,没错名字就来自周杰伦的《七里香》(那两年特别火),听着”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配上贼香的麻辣烫,哇,想想就很美好。
一查,发现叫这个名字的还挺多!
为此,多年以后,吃不到东北老式麻辣烫的时候,我还去查了查它的历史。
其实麻辣烫在东北地界也没多少年的历史(我一直以为是东北人的原创,汗颜)。毕竟说起正宗麻辣烫,那要属四川了,虽然但是,四川人并不这么认为,每次问起身边四川的朋友,他们都很诧异:到底啥子叫麻辣烫。最后你说我说的,终于理清楚了,然后彼此不肯定地认为:大概或许可能我们所谓的麻辣烫是他们那里的冒菜?
但不管承不承认,麻辣烫最初起源地确实是四川,只是早在90年代这孩子就离家出走,跋山涉水来到了东北。
大约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据说当时大量下岗的东北人无事可做,整天琢磨着什么能赚钱养家糊口,一想人们总要吃饭,于是将眼光瞄准了餐饮业。
而恰好麻辣烫不需要太多成本,也不用太大门店,成为了人们的最佳选择。
一时间,如雨后春笋,麻辣烫店遍布东北地区。不久之后,它就以其独特的香味征服了东北人的胃。
东北麻辣烫跟别的麻辣烫有啥不同?
东北老式麻辣烫有一种特别的香,一闻就知道,真是闻香识麻辣烫。怎么说呢,其实这香主要来自于麻酱,然而麻酱好像如今也没什么特别,毕竟其他麻辣烫也有麻酱。
但是都是麻酱,麻酱和麻酱也不同。东北麻辣烫的麻酱是经过特殊调制的,一般的麻酱发白,而东北麻辣烫的麻酱更偏红,自它被制成起就带着一股无法复制的微妙口感。
超多的麻酱!
可以说缺少麻酱的东北麻辣烫就失去了灵魂。顾客也好这一口,甚至有人每次点麻辣烫时,经常在老板进行最后一步时,伸长脖子看看老板是否放足了麻酱。(不过自从口味变淡了之后,就正常放了,有点怕咸了。)
总之,麻酱是麻辣烫变身东边麻辣烫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概放糖是精髓!
东北老式麻辣烫还有一个特殊点,就是“糖”。我们东北人别看表面好像很大大咧咧,实际上内心很柔软、很细腻的,很多东北菜都离不开糖,自然麻辣烫也不例外。
老板们费尽心思调制麻辣烫的口味。糖的加入,让东北麻辣烫的口感更加无法复制。
比如同学聚会时,说起学校食堂某个窗口的麻辣烫,总会特别强调“加糖”这一点。
这一坨白色的就是糖了!
不可替代的角色:冷面!
除此之外,东北麻辣烫的内容同样无可复制,除了那些基本的配菜:菠菜、白菜、茼蒿、香菜、土豆片、地瓜片、面筋、蘑菇、海带、豆皮之外,那就是东北麻辣烫的另一位关键性角色:冷面。
没错就是你以为的那种清爽酸甜的朝鲜冷面里的面,可以选择粗面或细面,然后将它放入麻辣烫里,我们叫冷面热做。并且不像方便面那样另外加钱。这是属于东北麻辣烫的独创。
所以我第一次吃外地麻辣烫,看到麻辣烫里居然可以加入方便面,还可以放肉,整个人都凌乱了。
冷面!冷面!不管粗细都不要钱!
怎么点麻辣烫,能装多少装多少!
在东北吃麻辣烫还有一种体验:就是有种吃自助餐的赶脚。
不用像在别处点麻辣烫那样小心翼翼:一会儿觉得重了,一会儿觉得轻了;捡串的时候,表面看似从容,心里则默默算计着价钱。
在东北麻辣烫店,你首先会拿到的是一个碗或者一个漏网,接着你就可以瞄准你想吃的菜品往里塞,用力塞,能吃多少塞多少。
基本是这个样子的
东北麻辣烫店的老板也很会做生意,在卖麻辣烫的同时,也会有麻辣烫的常规搭子——烤串,于是挑上两个串儿,再来一瓶宏宝莱,贼爽!
如今在许多大城市的某个不知名的小街小巷开始出现东北老式麻辣烫店,或者也可以在网上买那些真空包装的,但是感觉都没有回到家乡吃得爽,以至于过年过节回家的第一顿,必定是奔着街边的麻辣烫店。
突然想到,离开家乡很多年了,其实已经习惯了外面的生活,也认识了新的朋友,但是对家乡的美食总念念不忘。毕竟无论在什么样的城市,认识什么样的人,食物每天都会陪伴我们,每每到了饭点纠结吃什么的时候,或者到了半夜饥肠辘辘的时候,都会想起记忆深处的麻辣烫。然后循环开始了,打开各种软件,寻找跟自己一样的人,并且悄没声问问:兄弟姐妹们,哪里有卖东北老式麻辣烫啊?
以上。
仙游卤面哪家最好吃?
仙游风景好人少的地方:菜溪岩、九鲤湖等 小吃:仙游扁食+海蛎饼+卤面,很OK…… 仙游是仿古家具之都,可以来榜头看看红木,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檀等名贵木材在仙游可以一一欣赏。
整串海黄手串,纪念是个不错的选择。还有就是仙游的油画 祝在仙游玩的开心,吃的开心。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仙游都有什么美食街(大家推荐下家乡的中国符号),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8329,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