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市的美食有什么,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1.新罗区适中“盂兰盆会”
展示适中历史文化名镇风采的民俗传统活动――盂兰盆盛会,大约开始于1214年-1224年间,迄今历时近800年。适中的盂兰盆盛会十年三庆,每逢天干纪年甲、乙、丙的农历十月,适中的陈、林、赖、谢四姓民众联合举办盛会庆典(俗称“十月半”)。盂兰盆盛会以适中最大的寺庙“白云堂”为基地,从十月初一日开始,为期半个月。乡民举办盂兰盆盛会是“祈岁熟,报亲恩”。2005年11月,“盂兰盆节”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时间:每年的下元,即农历十月十五日之前
2.永定区湖坑“作大福”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李姓每三年一次作大福,远近闻名。 湖坑作大福在清康熙以前称为“打醮”,是民间开展的迎神赛会活动。相传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死者枕藉乡间。村中请道士打醮,无奈瘟疫依旧肆虐。一日,湖坑有五个小童在河里洗澡,突然都跳起神来,一直跳到马额宫前,口中念念有词,说要请“保生大帝”来才可降服疫魔,而村民们必须先斋戒五日,九月十五日请“保生大帝”出宫。于是,村民们在重阳节后便开始沐浴斋戒。“保生大帝”出宫之日,村民们以三牲致祭,瘟疫果然得到控制。为报答“保生大帝”禳灾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阳节后,村民们敬神演戏,以谢神灵,甚是隆重。先是每年作一次小福,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以后开始作大福,至今成为民俗流传下来。
时间:作大福的日期定在重阳节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日。 3.永定区陈东“四月八”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四月八”是陈东几百年来传统的民俗活动。活动开始后,省道福三线永定陈东路段锣鼓喧天,铳炮连连,彩车、旌旗、青狮、金龙夹在摩肩接踵的人流之中缓缓移动,十几个方阵组成的游行队伍在公路上浩浩荡荡,不见首尾。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陈东“四月八”大型民俗活动的壮观场面。时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至初九,每次历时三天,以初八最隆重。4.上杭县官庄、庐丰畲族“三月三”民俗文化节 “三月三”是畲族一年一度的重要节日。在农历“三月三”到来之际,上杭县官庄畲族乡和庐丰畲族乡分别举行畲族文化活动,庆祝畲民传统节日。农历“三月三”又被称为“乌饭节”和“对歌节”,畲族的居住、饮食、服饰、民歌、舞蹈、婚嫁等风情习俗,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庐丰民俗文化旅游节主要有蓝氏祭祖、舞狮、文艺汇演、畲乡风情书画展、特色美食展销、招商推介、旅游踩线等活动,全方位展示了畲族传统服饰、礼仪、饮食、舞蹈、建筑以及庐丰畲乡的风土人情。时间:每年农历“三月三”5.武平县永平中湍村“上刀山下火海”民俗文化节 武平中湍村,是一个距离县城30余公里,人口逾千,以兰姓为主,历来以民间绝活著称,充满神奇色彩的小山村。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是该村的醮会日,举行一次民俗表演,有“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节目。 “农历“农历十月半”,永平乡中湍村村民用“上刀山、下火海、捞油锅”等绝技绝活庆祝今年的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时间:每年农历十月半6. 长汀县濯田升平村“百壶宴” 据当地地方史志记载,“保苗节”始于康熙年间,盛于清代同治初年,沿袭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这天,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提着早已擦得锃亮、盛满客家米酒的酒壶以及油炸年糕等,朝升平村中大坪及各姓氏祖祠云集,在数十米长的桌子上摆上供品。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初二7. 长汀县童坊“闹春田” 闹春田是童坊镇举河、举林村的民俗,相传有上百年历史,每年正月十二(举河村)、十四(举林村),村民都会把关公塑像抬到泥田里,奔跑打转,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借此增进村民间的感情。时间:每年正月十二(举河村)、十四(举林村),8. 连城县姑田“游大龙” 姑田游大龙是姑田镇的汉族传统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下堡村之邓屋。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汉族的一种习俗。据考证邓屋八世祖邓应,出任潮州府检校,其弟邓恭仍居姑田邓屋。邓恭子孙到潮州探亲,在潮州看到舞龙,兴叹不已,便将龙画成图样带回姑田仿制,未几姑田邓屋于元宵节期间首次游龙,正月十四晚龙游中堡、厚洋等村落,村民们欢天喜地,家家门前点松明、放鞭炮迎接。时间:每年元宵节期间9. 连城县罗坊“走古事” 走古事这个传统据说来自湖南,古代连城罗坊常闹旱涝两灾,当地举人把流传于湖南的“走古事”移植过来,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后来慢慢变成了元宵汉族民间娱乐活动,自此流传延续至今。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每年元宵节,村民抬着古事棚先在陆地竞走,然后列队下河逆水狂奔,场面壮观热烈,这亦是罗坊走古事,同时又有”山村狂欢节”之称。时间:每年正月十四\十五两天10.漳平市永福“妈祖文化节” 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永福镇处处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约10万人自发走上街头,共同庆祝妈祖诞辰。妈祖文化在永福发展300多年,妈祖诞辰日,已经不是单纯的祭拜活动,而是一种群众力量的集结。时间:每年农历三月廿三 除了上诉民俗活动荣膺闽西十大经典外,新罗区雁石“苏邦元宵灯会”,上杭县白砂“田公元帅信俗”,武平县岩前“定光佛文化”,武平县万安“魏侃夫”民俗文化节,长汀县濯田美溪村“百鸭宴”,长汀县童坊“彭坊刻纸龙灯巡游”,连城县北团“游大粽”,连城县庙前“芷溪花灯”,漳平市新桥“花灯龙”,经开区坎市“打新婚”也荣获了“闽西十大经典民俗活动”提名奖。
龙岩牛肉兜汤怎么做?
在沙县小吃遍天下,许多胡建小伙伴总是愤愤不平说,“我们那的xx其实更好吃!”
同为南方人,我其实不太理解福建人对皮皮虾的热爱,完全没有什么肉身可吃,但简直是福建人霞浦等地餐桌上不可缺的美食。
但对于龙岩的牛肉兜汤,我举双手表示赞成。
说是龙岩的特色小吃,但是我看福建很多地方都有,福州也流行的“滑肉汤”跟这个兜汤做法也都差不多。
在福建时,我们经常早餐就是一份花生酱拌扁肉,再加一碗牛肉兜汤。现在回想起吧唧嘴嚼牛肉的样子,真的感觉特别香。
兜汤是客家菜,“兜”在客家话里的意思是“端”,意思就是端在手上的肉汤。
做法非常简单,是客家人早餐和夜宵的首选。快圣诞了,也快跨年了。
1、牛肉切片。牛肉还是之前买的那种coop的切块牛肉。如果想偷工减料省事儿,用现成的肥牛片也未尝不可。2、放入适量盐,一勺料酒,一勺生抽,小勺香油,三勺木薯粉抓匀。淀粉类的都可以。
3、锅里放油,炒香姜后加入水烧开。有的汤里还加一点干墨鱼,有种海水的腥香味。
4、 一片一片放入腌制好的牛肉,用勺子搅拌开。因为放了很多淀粉,就会是羹汤的样子。
5、煮开后,放盐调味,洒一点白胡椒粉,出锅。当然,也可以打个蛋花进去,就是更暖的一道美食,特别适合在这样寒冷冬天来上一碗。
兜汤粉可以直接吃,下粉面也是超级拍档。
许多漂泊异乡的龙岩人,特别爱兜汤粉这样的CP,两块牛肉,软香里夹杂着油葱的香和清新的牛肉汤,简直拯救了牛肉兜汤和清汤粉的重度爱好者,一箭双雕。
牛肉兜汤里,还可以下牛肉丸和牛筋丸。
这些手工丸子都是店内老板每天新鲜手工捶打制作的,选择焦虑症者去吃可以每种都叫上一半,牛肉丸QQ弹弹的,每口下去都有种引人遐想的冲动;牛筋丸很有嚼劲,脆嫩的口感特别招人喜欢。
寒冷冬日,可以续命……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坎市的美食有什么(最有特色的民风民俗有哪些),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931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