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什么特色美食(怎么能没有面线糊呢)

闽侯什么特色美食,怎么能没有面线糊呢

前面介绍了福建知名小吃(佛跳墙、同安封肉、大肠血、老鼠干、土笋冻、金包银、海蛎煎、沙茶面、烧肉粽、擂茶、稻花鱼)。

今天继续介绍,福建99种美食之—面线糊。

面线糊虽有糊,但非彼糊(烧焦)。做一碗地道的闽南面线糊。

食材:手工面线(细面)、地瓜粉、大骨、卤蛋、卤大肠、鸭血、竹蛏、盐、鸡精、生抽、胡椒粉、姜、蒜。

1、大骨熬汤,最少熬1个小时。倒出高汤备用。

2、面线捏断,长度3-5Cm,也可随意。

3、大火烧锅,下油(少量),下姜、蒜、葱头爆香,等姜变黄时,捞出姜、蒜、葱。

4、锅内倒入高汤,放入鸭血、竹蛏干,汤沸腾时,放入面线,汤、面比例3:1。

5、用水调地瓜粉,调成水状,慢慢倒入锅内并不断搅动。锅内的汤稍微有粘稠感即可。

6、放入生抽(调色)、盐、鸡精、胡椒粉、合适即可。

7、加入卤蛋、卤大肠、卤豆腐(虾、鱼片、肉类等)。可以加入任何东西,只要你喜欢。

8、再来一根油条,完美。

想了解福建美食,请关注

闽侯什么特色美食(怎么能没有面线糊呢)

福州如果第七个改区会不会是连江?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第七个区的连江的可能性存在,但是没有闽侯那么大。不过连江自从11年财政由市里直管后,其最终的方向也是改区。

连江县,陆地东西长67.8公里,南北宽36.5公里,面积1168.13平方公里。连江县共辖16个镇、6个乡、1个民族乡,2018年末全县常住人口59.30万人,2019年GDP591.56亿元。连江县内丘陵还是比较多的,从地图看出,平原地带主要集中在凤城镇和敖江镇,可发展的土地和闽侯以及长乐比起来会稍微少一些。

连江目前的优势如下,

1.连江离主城区很近,适合城市发展自然规律。走104国道,从连江县政府到福州市政府在1小时左右,如果走东部快速通道的话,40多分钟即可到达。

2.连江在闽江口北翼也是福州城市沿连向海发展战略重合。

3.连江地图看四环包围中成稳定三角形,理论上连江发展适合城市发展规律,形成天然强大内核有利用城市竟争力。

4.连江对接北翼形成闽东北谐调发展跳板,增强福州外扩辐射能力。

5.形成丹阳廖沿石材产业、浦口东岱晓澳电子网吧海产品加工、马鼻建筑房地产、黄岐对台商贸、管头造船轻工业还有各乡镇各种海产品养殖产业。19年11月,连江鲍鱼还获得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6.民间资本雄厚,很多连江人在国外,并且把外汇回来寄回来,可以促进当地的消费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连江目前与闽侯相比的劣势如下,

1.90年代起流行出国热,人口劳动力不断流失。

2.高新技术企业不如闽侯。

3.福州到连江要跨越贵安、贵湖长长山区,而福州到闽侯、长乐只要跨江都有平原连接,所以产业布局看闽侯直接承接了福州城区部分功能区,带来了大学城、高新区、汽车城、物流城。当然福州目前也转移了许多产业到连江,日前中通快递也把福建省总部设下连江,所以足以说明连江的吸引力。

目前连江的环罗源湾部分被划入了福州新区的发展范围中,日前国发委的文件中强调:研究推动的条件的新区开展行政区规划调整,促进功能区和行政区协调发展,所以这是目前连江最大的改区红利。总的来说,连江有机会成为福州的第七个区,希望连江人民再接再厉,为实现连江改区的梦想而奋斗。

准备通过认证,麻烦给个优质,谢谢!

红薯如何高产种植?

红薯,学名番薯,别名很多,有红芋,红苕,甘薯,甜薯,山芋,番芋,金薯,朱薯……等等。

在我们山东中部地区,多数叫它地瓜。

地瓜,一年生草本植物,棵秧大约两米长左右,平伸地面上。叶片为宽卵形,叶长四至十公斤,宽三至十三公分。

红薯的食用部分为地下根块茎。其多为长纺锤形,外皮红色或土黄色,亦有紫红色。

红薯口感甜、面、糯,并且营养极为丰富。含蛋白,淀粉,纤维素,果胶,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素有“长寿保健果”之称。

地瓜糖分含量高,可达百分之二十左右。李时珍巜本草纲目》有“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的记载。据现代医学研究测定,地瓜有“抗癌,护心脏,防糖尿病,肺气肿,减肥美容”等功效。

中医学认为,地瓜是药食同源之良品。

一,概述

地瓜之所以又叫番薯,与其“出身”大有关联的。

清代陈世元巜金薯传习录》引用《采录闽侯合志》记录:

一一明万历年间闽人陈振龙贸易其地,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

“其地”,指菲律宾吕宋。

又载:

一一以得自蕃国故曰蕃薯。以金公始种之,故又曰金薯……

还有记载:

一一陈振龙六世孙陈世元及其子陈云,先后以甘薯传种于鄞州(今浙宁波),胶州,青州(山东益都),豫州(河南朱仙)各地,渐次在浙江各地传播,时清乾隆二十年前后……

上述史料均可证明,地瓜是在十六世纪末由南洋引入,先福建、广东,而传播于长江、黄河流域。

到今天,地瓜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

地瓜在我国分布区域极为广泛,主要产区为,安微泗县、福建连城、河南开封、山东泗水、四川南充等地。

在我们山东地区,亦有大面积分布与种植。在六七十年代,曾是人们的主要粮食品种之一。

下面,就以露天栽培地瓜为例,来说说地瓜的高产种植技术。

二,地瓜的育苗技术

1)选留地瓜种

地瓜种的留取,都是在每年的秋天,刨收地瓜的时候,选取个头适中,无病虫害的地瓜,贮藏于专门用来存放地瓜种的窖子里,越冬待到第二年早春取出,畦入育苗棚里。

2)育苗时间

地瓜育苗的时间,各地有所不同。所应掌握的原则是,要根据当地的气温来决定。一般山东地区露天地瓜的育苗时间,大约在三月中旬(农历),这段时间,育苗床内气温可稳定在十五度以上。

3)育苗床

育苗床宜选背风向阳处,可在北面立风障,以利保温。

选取无腐烂无病虫害的地瓜种,用多菌灵溶液浸泡十多分钟后,挨个斜放入畦内。摆好后覆细沙土,并浇透水。上盖地膜,为了确保有一个安全的温度,最好再盖一层拱膜。

4)苗期管理

前期,要确保苗床内温度不低于十六度,否则地瓜难以萌芽。

苗期最适温度为二十五至三十度,低于十五度或高于三十五度,地瓜苗都会受到伤害。

地瓜苗育苗后期,随着气温渐渐增高,要注意及时透风降温以防热害。

地瓜苗移栽前,更须加大透风力度,一般不是恶劣天气,拱棚要全部撤掉,让其自然炼苗,以利大田移栽。

三,大田移栽

1)土地整理

地瓜性喜通透性好的沙质壤土,要求地块耕作层在二十五至三十公分。地瓜栽培上,土地要进行起垄,俗称“地瓜沟”。这样有利保墒保肥。

地瓜沟要求平滑无硬心,沟与沟的距离,一般为七、八十公分为宜。

2)大田基肥

地瓜喜钾肥,需肥的大体比例为氮磷钾1.7:1:4。

施肥原则为,以腐熟农家机为主,化肥为辅;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早期早追肥,后期少施或不施肥。

一般每亩大田施入优质农家肥三千至五千公斤,随耕地翻入地下,并混合施入五十公斤三元复合肥。

3)移栽

农历的四月中旬,气温稳定在十五、六度,开始移栽大田,一般于立夏前栽植完毕。原则是在温度许可的前题下,越提前移栽产量越高。

地瓜苗从苗畦中采取后,要注意观察其根部有没有病害,有的,要剪除。

在大田的地瓜沟顶上,以株距二十至三十公分提前挖小穴一一其株距要以地块的肥力而定,一般中等肥力的地块亩栽四千至四千五百棵左右,薄地四千五至五千棵。

4)栽植方法

地瓜栽植方法,一般用斜栽方式。把地瓜苗中部以下,斜平插入穴内,注意地上留足二至三叶。

要先浇水后插苗,水渗下后用土封严并压实。

四,大田管理

1)生长前期。

从插苗、缓苗,到分杈结果这段时间,为生长前期,大体为,从栽下后到六月底,历时六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一阶段,大田管理很重要。

移栽到大田后的前十天之内,主要是补苗,发现死苗,及时补上。

还要注意虫害。虫害主要为地下害虫,可用百分之九十的敌百虫粉五十克兑适量水,拌三十公斤左右鲜草叶或菜叶,在天傍黑前撒施,以诱捕地老虎。

这一时期,还要在地瓜秧封沟前中耕两至三遍,以除草害。中耕的原则是,沟底深,沟背浅,防止伤到地瓜根部。

如果感觉地块施肥不足,这一时期可适当追施一遍氮肥,每亩施入硫铵五公斤左右即可。

2)中后期管理

地瓜茎叶封垄到收获期,要保证地瓜茎叶正常生长,历争让其保持最大的叶面积,以利最充分的利用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这一时期,特别是夏季迅期来临,雨水增多,地瓜秧极易生出气生根,与地下块茎争夺养分。过去处理的方法是翻秧子,事实证明此法十分不科学。

因为翻地瓜秧子,会让很大一部分茎叶翻入地面,很长一段时间内见不到阳光,无法进行光合作,造成产量降低。

正确的方法是提秧,就是把地瓜秧子朝上提起来,拨断气生根后再原地放回去。

这时期,还应注意排涝防旱,不能有积水,天若久旱不雨,要进行浇水。

五,大田地瓜病虫害防治

地瓜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蛴糟、金龟子、金针虫、小象甲、卷叶螟以及红薯天蛾等。

预防地瓜虫害要抓住两个主要时期,一是地瓜生长发育期,二是地瓜地下块茎快速膨大期。

预防措施,在地瓜发育期间,每隔半月就要喷一次一千倍乐斯本药液。喷药要喷匀喷全,不可漏喷,并要见到有药液顺茎叶淌到根部为止。

乐斯本是渗透性极强的药物,可通过茎叶渗透到地下根部,对地上地下害虫都可杀灭。

注意,地瓜收获前一个月,停止喷药,以减少药物残留。

六,收获

地瓜的收获期,在山东地区,一般是在晚秋霜降前收获完毕。

当然,还要分地瓜的用途来决定。

一般原则应掌握,在当地气温降到十度以前,必须收获完成,否则易受冻伤,对其贮藏不利。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闽侯什么特色美食(怎么能没有面线糊呢),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0055,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2-28
Next 2023-02-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