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有什么美食啊,有没有具有山西特色的小地方可以去?
来太原旅游的话,看古建筑应该是一个重点,地上文物看山西嘛。根据最近一次古建普查,全国78%的元代以前古建筑集中在山西。
太原的有特色的建筑集中在三个区域:晋源区、府城和尖草坪区。历史建筑和传统风格建筑有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民国。是全国历代风格建筑最集中的城市。
中国没有汉代原始土木建筑存世。但在太原晋祠附近的台骀泽畔,有根据汉画像石和汉代陶塑建的晋文公祠,是一组典型的汉代风格土木建筑群,包括一座大型高台建筑、百戏楼、二出阙,均为汉代的代表性建筑。免费参观。
北朝土木建筑为晋祠内的难老泉亭和善利泉亭,为北齐遗构,全球仅此两组北朝风格的建筑。
唐代风格土木建筑有多处。包括:晋源区太山龙泉寺东坪和舍利塔、望都阁等,还有太山游客中心,此外龙泉寺的西坪和龙神祠为明代建筑,内有明代悬塑;府城内始建于汉代的普光寺二进院和三进院所有殿堂也是唐代风格土木建筑。
位于尖草坪区汾河出山口的窦大夫祠为一组集中了元明清民国建筑的庞大古建筑群。自西向东分布着元代窦大夫祠、明代保宁寺、清代观音阁、民国赵戴文公馆。窦大夫祠大殿的藻井特别精美。
位于府城中央的山西府衙预计2020年年内开放。这是中国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处官衙大院。始建年代不详,最晚建于唐代。北宋初年成为潘美的帅府,之后成为并州大都督府、山西河东道肃政廉访司、山西巡抚衙门、山西督军府、山西都督府、太原绥靖公署等。直到2017年9月才结束其官府大院的生涯,历时一千多年。府衙大院略小于南京总统府,也是分三路建筑,府衙内亭台楼阁、殿堂轩榭、假山湖沼俱全。
全面改建后的迎泽公园被称为免费的5A景区。是一处集宋元明清风格建筑于一园的中国古典园林。园内有怡园、泽众书院、五峰插云、藏经楼、晋商会馆、北宋天文台等景区景点。是一座全国绝无仅有的纯古典园林式公园。
太原哪里能尝到地道的本地小吃?
太原的美食基本上都是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汇集起来的。饮食,是一种文化;而文化的积累、沉淀需要时间。太原地处太原盆地,在明清是北上的重要汇聚地、中转站,各地人马在这里休整歇脚,把各个地方的物资买卖、整理、分包然后再去北方的各个地方,这些地方有包头、赤峰、呼市、还有一些蒙古和西伯利亚及东欧的一些城市。
饮食风格,由此形成。所以,太原的美食是各个地方汇聚起来的,有华北平原的、有山东半岛的、蒙维回风味、甚至还有江浙一带的风味。没错,你会发现,大城市总是包罗万象,她吸引着各地人民,也吸收着各地的文化,自然饮食文化也是此时形成。但是在此之后,太原不再是全国人口净流入的城市了。
文化饮食也再也没有发展
1、羊汤(包括羊杂、羊肉汤0,这个属于回族风味了。在明清时期,鼓楼、钟楼是商业最繁华的地方,因此在西北的众多城市里都有或多或少的鼓楼羊杂、钟楼羊汤等等,大同小异。太原本地的羊杂如郝刚刚之流也只是连锁的形式,基本没有什么历史感;向阳羊杂是太原市东北角近阳曲县向阳镇的羊杂,兴起于明末清初。向阳镇本身是骡马牲畜的饲养地,撂现在就是停车场,骡子、马匹行走一段路程后还休息,向阳镇就是一个可以安排牲畜休息的地方。慢慢的,人聚集起来,回族人自然而然带来了羊杂。太原的羊杂不同于西安的羊杂,也不同于晋南地区的羊杂,太原的羊杂更注重汤料,在太原是喝羊杂而不是吃羊杂,太原羊杂的汤要用羊蝎子(羊的脊骨)熬制出来,把脊骨中的骨髓(脂肪类)熬出来,白花花的一片,喝起来还不错。至于羊杂不仅仅是指羊杂碎(内脏:羊肺、羊肝、羊肚、羊血)还有羊耳、羊脸、羊舌、羊眼。有就着饼子吃、馒头(圆形馍)吃,也有泡着吃,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而在西安就是馍(不沾油的饼子)泡着吃。
2、提起向阳镇,这里出过一位大家——傅山。每一个提及自己故乡的名人都是侃侃而谈,像导游一般介绍名人的功绩、趣味轶事。我觉得对于不了解山西、不了解太原的全国人民,还是很有用的,至少对太原留下一好的印象。傅山干过什么,我还真不知道,详细地介绍了傅山先生,我只是知道傅山发明了:头脑(一道素食),跟四川的猪脑、猴脑很相似,但是那个是真的猪脑、猴脑,这个是素食!
太原小吃街排行?
排第一的钟楼街小吃一条街,义井也有,其余的没有形成规模。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太原有什么美食啊(有没有具有山西特色的小地方可以去),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069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