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美食呢(为什么一些人爱把美食归结于诸葛亮发明的)

你为什么美食呢,为什么一些人爱把美食归结于诸葛亮发明的?

谢谢悟空邀请。

名人效应充斥着今天的商业社会,往名人脸上贴金是高超的营销手段。单单一个“张飞牛肉”就家喻户晓,业绩惊人!何况冠以诸葛亮的名头,如果来个“刘备草帽”“曹操羊汤”“孙权大河鱼”该有多嘚瑟!

诸葛亮是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圣人,是忠诚、睿智、兢兢业业的代言人,是中华民族这两千年来的尊崇、是绝大多数人的榜样,是十全十美的化身,是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大V,任何事物只要经过他的装饰渲染,必定声名显赫,功成名就。与有句格言“成功者放个屁都是真理、不成功者说的真理都是放屁”一样的道理。大家想想“诸葛烤鱼”是不是比“民声杂谈烤鱼”一听就要大气、更吸引人,更容易招揽生意,更容易财源滚滚。所以大家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馒头是诸葛亮在平定孟获之乱后为了让大军渡过有毒的泸水,为祭祀天神而不滥杀无辜,用面粉作出了类似于人头的食物,“蛮头”就逐渐演变成了“馒头”,这是诸葛亮的第一发明。

第二发明:博望锅盔,相传是诸葛亮出山后,火烧博望坡取得大胜后,附带传了关羽一种食物的生产锦囊,用干面掺水,大锅炕之,得食像军士的铠甲一样大小,香不可言,是谓“锅盔”。然而撞鬼的是据史书记载,博望坡之战发生于建安七年,而诸葛亮出山是建安十二年,难道他提前时光穿越了七年不成?

第三发明:诸葛烤鱼,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大宴宾客,有个姓张的厨子,做了道炭火烤鱼,味道鲜美,所有人都喜欢吃,后刘备登基定为蜀国国菜,当然诸葛亮也非常喜欢,屡屡亲自下厨做这道菜,就又成就了诸葛烤鱼的名片。历史上真的有“桃园三结义”这一出吗?

还有还有,大头菜、韭菜芸香、龙凤配、金刚酥、豌豆糯米饭。。。。诸葛亮不是军师,不是丞相而是美食作家,粉丝遍天下,所以诸葛亮整天只顾吃,所以诸葛亮是撑死的,作为主管政治军事的丞相是个吃货,蜀国不亡才怪!

你为什么美食呢(为什么一些人爱把美食归结于诸葛亮发明的)

你们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美食啊?

美食对于每个人的意义肯定是不一样的。我喜欢看电影和书籍,尤其是美食类相关作品。它们是一段段人生的缩影,透过它们可以看到人生百态。

美食首先意味着生存和安定宁静生活

最近看了作家李娟的冬牧场,描述了她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深入冬季牧场的生活。那是一段特别艰辛的荒野生活,自然吃得也很贫苦,不管是牧场上的牛羊骆驼们还是人类。可是看着作家笔下的描写,依旧觉得好吃得不行,想尝试一把:加了碎麦片的浓香奶茶、吸饱了汤汁的馕饼、啃完马肉的骨髓。。。。。。在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环境中,食材是有限的,可人们对美食的热情却是无限的。它们不仅给牧民们提供了最基本的生存能量,也为这艰苦生活带来一丝乐趣和幸福。

美食意味着亲情

李安导演的《饮食男女》是我最爱的电影之一。小时候看不懂,只顾着看开头父亲那一波行云流水般的厨艺操作,觉得不可思议。长大了再看才顿悟到:食物是感情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每年过年回家的时候,父母总是早早地买菜备料,为自己准备上满满一桌自己喜欢的菜肴;离别之际,又会给你塞上一堆家乡土特产之类。这些东西也许在外面可以轻松买到,可是又不一样,它们是父母对儿女最为隐晦的爱意表达。所以,“妈妈的味道”也是美食。

每次夏天回家,老妈都会做上满满一盆龙虾给我一人独食↓↓↓

美食意味着爱情

如同亲情一样,每天为爱人准备热腾腾的每一餐是我对他爱意的表达,乐在其中。

美食类爱情电影也很多,比如《浓情巧克力》《美味情缘》,美食如巧克力,容易让人有满足感和幸福感!

最近还有看的一部日剧《昨日的美食》,是关于一对同志爱人的日常生活故事,他们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常中,烹调出一道道省钱却营养美味的「爱」的料理。

美食还意味着自我成长

《茱莉和朱丽叶》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人生失意的女主在模仿学习偶像茱莉亚•切尔德菜谱的历程中找到了自我。她在做菜的过程中不仅学习着偶像做菜的技法,也在学习偶像的自信乐观、对婚姻和生活都充满热爱的态度。

美食即生活,承载着亲情、爱情、友情的食物都可谓之美食。

最后的最后,祝我,祝你,祝看到此文的小伙伴们在与美食打交道的过程中,收获自己的美好人生!

有没有什么美食记忆?

有哪些美食记忆让你时常怀念?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家,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有句话说,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我是因为一堆美食爱上一座城。许多美好的回忆都和美食有关,不断的发现尝试从没有吃过的新奇食物,收获一种惊喜的他乡之情。

广东的美食太多了,光早点就有好多种,一碟碟精致的小吃美食,让人心情大好。我比较喜欢的有:双皮奶,肠粉,虾饺,叉烧包,糯米鸡,云吞面等等。还有好多没有吃过的,有机会还要去那里品尝老广味道。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你为什么美食呢(为什么一些人爱把美食归结于诸葛亮发明的),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1085,转载请注明出处!

Like (0)
Donate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小樱小樱
Previous 2023-03-01
Next 2023-03-0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Please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