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什么特色美食,南方人会吃还是北方人会吃?
这个问题经常被提起,我忽然想进来说两句。
陕西女婿对面食的爱,海南丈母娘怎么理解?
前几天我回老家(坐标陕西宝鸡),亲戚家儿子结婚了,对象是海南的,两孩子当时都在西安读大学,相知相恋相爱,海南女孩为了陕西男友也爱上了陕西面食。结婚后,因为女孩是独生女,男孩的确也很爱女孩,所以就随女孩去了海南那边的城市工作生活。
刚开始都挺好的,没过多久男孩和母亲视频,母亲发现瘦了一圈。原来自从去了海南,男孩就几乎再也没有吃饱过肚子,他想吃顿正经的面食基本是不可能的。小两口都上班,丈母娘带娃做法,一天三顿都是米饭。
有一天晚上他下晚班回家路上,给媳妇儿打电话说他太想吃面了,能不能给他煮碗面。媳妇儿满口答应,出去买了包方便面,回来交给丈母娘。大妈应该是一辈子没吃过面的主了(我听到这里也是要哭笑不得了),她竟然把方便面掰成碎渣渣在锅里煮了,男孩回到家,绝望极了……亲戚说,俩人经常为吃饭吵架……哎!
北方早餐VS南方早餐
有一个纪录片叫《早餐中国》,透过长镜头背后的小人物手下的炒瓢、汤勺、面条等,网罗了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地方的早餐摊。
我印象比较深的除了我最熟悉的汉中的热米皮、河南的胡辣汤、西安的羊杂汤等自然是不错的,但是对于南方人的饮食我更好奇。记忆深刻的有广州早茶、台北的鲜鱼汤、顺德粥铺、海口老爸茶、贵州羊瘪粉、贵州凯里酸汤粉等。
总体感觉就是南方人对吃的态度,更讲究。即便是面条,是肠粉,对汤头都是非常重视,不单单是靠调料提味,更是下功夫放入各种各样的食材,用食材的鲜香提炼更为纯粹的蹿香。
北方人更注重食物本身,比如陕西山西面食著名、内蒙宁夏羊肉等,更注重面粉质地、做面功夫、羊肉产地等。兰州拉面的味道更多源于面条本身自带的功夫和劲道,陕西臊子面、BIANGBIANGMIAN面、凉皮米皮面皮等更多的也是面食本身的形态演化,味道固然重要,但是这背后的心思也是令人沉迷。
一顿搅团和一餐米饭,你说谁会吃?
前两天,我拍了一个母亲打搅团的视频,很多南方的朋友看了之后表示第一次见这样做面食,有的甚至表示:“为了吃一顿饭,值吗?”
有些人说北方人懒,爱吃面不爱做菜。其实,你要是真的在北方生活过,见识过各种做面的手艺,你绝对会惭愧曾经有那样的想法。
擀面、压面、扯面、洗面……所有与做面有关的方法,都是北方人创造性发明的,每一个所花的功夫都不比南方人做一桌炒菜麻烦。
要我看,这个话题太大了,我肯定也说不全,我只是觉得,不管是搅团还是米饭,无论扯面还是煲汤,能够在每个地方延续成百上千年,那必然是符合当地人饮食习惯的,北面南米,这更是客观的地理、历史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所以,没有谁会吃不会吃,只有适合不适合,喜欢不喜欢。
北方人能说出几种南方人不懂的美食?
让我不得不想起山东德州的羊肠子,是德州的一种特色小吃,鲜香而不腻,吃后口齿生香,美味无比。一般配着烧饼或者是大饼吃,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孜然,盐,辣椒,香菜等等。每次一到下班的时候,羊肠子车周围都会挤满一圈的人,看着他们吃的很享受的样子,就知道很好吃了。
南方二十四节气吃什么?
南方地区清明节有吃青团、清明螺、艾粄的习俗。
青团
青团是一种以艾草、糯米粉、豆沙等原材料制作而成的传统特色小吃。青团在过去是清明节的祭品,现在慢慢转变成了时令性强的特色小吃。青团除了清明节食用之外,春游踏青必备小吃。
艾粄
艾粄是客家地区流行的特色小吃,艾粄和青团都是以艾草为主要原材料。艾粄和青团的做法大同小异,因为受饮食习惯的影响,做法和口味不一样,叫法不一样。其实算同一种小吃。艾粄是咸口,青团是甜口。无论是咸口甜口都一样好吃,皆是美味。
清明螺
清明节正是吃螺蛳的季节,“清明螺,抵只鹅”说明了清明时螺蛳的肥美。有很多南方地区的人们会趁着清明时节购买大量螺蛳,与葱姜蒜辣椒等调料一起爆炒食用。
在北方清明节有吃面花、冷高粱米饭、枣糕等习俗。
面花
吃面花是陕北的传统习俗,在清明寒食节前陕北人民家家户户都要蒸花馍。面花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图案,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寓意。吃着漂亮的面花,是人们对生活的向往和美好寓意。
冷高粱米饭
在山东一些地区有吃冷高粱米饭和鸡蛋。因为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关系,有些地区还保留着吃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吃冷高粱米饭有一个说法:据说不吃的话就会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南方有什么特色美食(南方人会吃还是北方人会吃),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0760,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