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都有什么美食好吃,你有过心中最完美的自驾游路线吗?
作为一个时间不充裕的打工人,每一次的自驾线路都是精挑细选规划出来的适合这个时间的线路,每条线路都说不上完美,可能是时间不足,有些景点没去上,也可能是对目的地不熟,没有品尝到当地最地道的美食……或多或少都会有些遗憾。
但如果说推荐一条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自驾路线,我推荐西藏阿里自驾线路,探秘最真实的藏地秘境,穿越天堂般的美景。
西藏以西的阿里地区,有着藏区最极致的风光,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之屋脊”和”地球的第三极“!每年5月至10月中旬是穿越阿里大北线的最佳季节,从拉萨出发,途经珠峰大本营、冈仁波齐、玛旁雍措、扎达土林,最后到达狮泉河,再经纳木措回到拉萨,这近3000公里、穿越无人区的艰苦旅程,是让人“眼睛上天堂”的藏地终极梦想!
大昭寺
这里是藏传佛教信徒朝圣的终点,在他们的心中,大昭寺之神圣,并不逊于布达拉宫。进入寺庙后要按顺时针前进参观,其中最不可错过的是位于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堂中,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金像。
羊卓雍措景区
阳光下的羊湖真的像是镶嵌在雪域高原上的蓝宝石,非常美,再配上远方的乃钦康桑雪山,更是美不胜收。
扎什伦布寺
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也是活佛最多的后藏圣地,参观时遵循左进右出的规律,转经筒也是要顺时针转动,参观约1-2小时。
珠穆朗玛峰公园纪念碑
大本营是观赏拍摄珠峰的好位置之一,海拔5100米,不能直接自驾抵达,最后30公里需要在景区口换成环保车上去。在环保车终点的观景平台上,立有珠峰海拔8848.86米新高度的石碑,这里是普通人离世界之巅最近的地方。日落前来,运气好的话还能邂逅一场壮观的日照金山,日落后的15-20分钟,夕阳余光把珠峰染成粉红色,很美很梦幻!
佩枯错
马泉河湿地
这里是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和上游,穿行在南面的喜马拉雅山和北面的冈底斯山之间。虽然海拔很高,却在开阔的宽谷地中,水流平缓,发育出很多江心湖、汊流和两岸大片沼泽地。
玛旁雍措
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玛旁雍措,海拔4588米,是世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藏语意为“战无不胜的碧玉湖”,这里传说是神山冈仁波齐的妻子,并称“神山圣湖”。
西侧拉昂措,海拔4574米,被称为“鬼湖”,相传是玛旁雍措的姊妹湖,两湖虽有地下水道相通,但有趣的是,玛旁雍措的水是淡水,而拉昂错的湖水则咸涩无比,以致湖畔寸草不生,所以藏语意为”有毒的黑湖“。
冈仁波齐风景区
这里也是观赏神山冈仁波齐日落的绝佳位置。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藏语意为“雪山之宝”,海拔6656米,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许多佛教认定为是世界的中心,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札达土林国家地质公园
这片神奇的地貌不论是远观还是近赏,都会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据考证,一百万年前的札达是一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因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的侵蚀,最终雕琢成今日的札达土林。
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于公元10世纪前半期开始建立,先后世袭了16个国王,其王宫城堡也是从10世纪开始不断扩建,并达到全盛,于17世纪吐蕃王朝瓦解后结束。
从山脚的入口沿着小径上山,半山腰有几座保存较好的寺庙建筑,分别是红殿、白殿和度母殿。殿内四壁都画满精美的壁画,虽经历多年色彩依旧亮丽,在国内十分罕见。山腰有暗道连接,沿着暗道可以直接抵达山顶的王宫,这里据说是当年古格王朝的议事厅。
班公措景点区
班公措海拔4240米,是一个国际湖,约三分之二的长度和面积在西藏阿里境内,剩下的三分之一则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更有趣的是,虽然同属一湖,在我国境内的是淡水,鱼鸟丰富,而印度一侧却是咸水,苦涩不能饮用,水里也没有任何生物。
错呐错
错呐措是阿里北线的上的必经之地,也是“一措再措”之旅遇见的第一个雪山湖泊,湖的东面有公路通过,湖边地势平坦开阔,常有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出没。
仁青休布错
仁青休布措,是由冈底斯山北麓的冰山雪水融汇而成,海拔4756米,沿着湖边的搓板路继续前行,湖水由淡淡的奶绿色慢慢过渡至宝蓝色,非常漂亮。
当惹雍措
当惹雍措,海拔4530米,被西藏最古老的雍仲苯教奉为圣湖,曾是古象雄王国政治军事核心之一。不论远观还是近看,当惹雍错都有着惊人的美丽,湖水瓦蓝得好似一面飘落山间的经幡,南面的达果雪山山顶积雪终年不化,倒映在湖面美得圣洁且脱俗,都是用相机无法还原的美!
文布南村
在村后的山坡上有一排佛塔,是当地本教教徒转经的地方,这里是日落前后拍摄当惹雍错和达尔果雪山的绝佳位置。
色林措
中国第二大咸水湖——色林措,海拔4530米,湖泊面积仅次于青海湖,是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湖,现在它的面积依旧在不断扩大。
色林措湖面宽广,荒凉又壮观,湖水从近岸的湖绿延伸至远处幽然深邃的魔鬼蓝,湖边还有黑颈鹤、雪豹、藏野驴等野生动物出没。
纳木措
“藏区三大圣湖”之一的纳木措,也是“一措再措”遇见的最后一个高原圣湖。因为北岸的圣象天门景区已经永久关闭,非常可惜,所以只能前往纳木措的常规景区扎西半岛游览。
纳木措海拔4718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也是古象雄文明的第一圣湖。湖西南岸连绵不绝的雪山是念青唐古拉山,巍巍的雪山倒映在湖水中,美的非常惊艳。
布达拉宫
这里作为西藏的象征,是所有朝圣者心中的圣地!不仅可以观赏宫内收藏的大量历史文物,欣赏藏民族精彩的建筑艺术,更可以在那种圣洁的氛围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礼。
【行程须知】
1. 阿里地区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寒冷,每年5月至10月中旬是穿越阿里大北线的最佳季节,但不管几月份去,羽绒服、防水的冲锋衣和登山鞋都是必备品,因为海拔高,气温低,早晚温差大,需要防风保暖。
2. 阿里大北线路况不佳,有很多非铺装路段,必须驾驶高地盘SUV进行穿越,带四驱的硬派越野车更好,可以在拉萨租车或者包车。
3. 珠峰和阿里地区地处边境,与尼泊尔、印度等国接壤,出发前需要提前办理边防证,办证时需要将线路经过的所有边境乡县的名称写上。
4. 阿里地区海拔很高,几乎全程都在海拔4500米以上,随时都要注意高反,最好不要频繁洗澡,一路上多喝热水,提前携带好氧气瓶和含氧片,以及一些常用药品,以防万一。
5. 这条路线全程只有日喀则、扎达和狮泉河镇的食宿条件尚可,其他乡县大部分都很偏远,住宿基本都是板房,建议带上加厚的睡袋,睡觉时可以防寒隔脏。
6. 最后全程一定要注意防晒!
更多自驾攻略,尽在豆伴自驾~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主要是用来防卫苏联。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关东军覆灭。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苏军与关东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最为惨烈的一仗,当属苏军夺取日军虎头要塞一仗。从这一仗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是如何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灰飞烟灭的。
一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关东军的虎头要塞
虎头是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1933 年,日本关东军侵占虎头后,为了防备苏联,即在这里驻扎重兵,并着手秘密修建地下要塞。他们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位的长矛枪尖。”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日本关东军的天机——这里是有朝一日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虎头的地形如一只凶猛的卧虎。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苏联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萨里斯基军事区。进可切断苏联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退可支援绥芬河、东宁的日军主力向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进攻,阻止从伯力南下增援的苏军。
虎头要塞大大小小共有十余处,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起初,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 8 公里,之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 3~4 米,用 3 米厚的钢筋水泥浇铸。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要塞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二 被秘密处死的中国劳工
1945 年 8 月,虎头要塞由日本关东军虎头国境守备队的 1387 名士兵防守,配备有40厘米口径榴弹炮1门和各种远射程炮。虎头要塞修建费时 6 年(1934 年至1939年),征用劳工十余万,大部分是日军从中国关内及东北骗招和抓来的劳工,也有部分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大批劳工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日本关东军为保守军事秘密,处死中国劳工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劳工死亡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
虎头要塞修建完工后,日本关东军谎称举行庆祝竣工宴会,将劳工和被俘人员集中到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其中,有的被俘军官识破了这一诡计想逃,却被抓回,并强行赶到洼地。宴会进行到高潮时,机关枪突然从山顶一齐向洼地扫射过来。宴会在机枪的火舌中顿时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叠压,血流成河。
三 苏军向虎头要塞发起攻击
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被苏联红军挺进队突然包围。日本守备队立即下达了战备令。8月8日11时58分,苏联萨里斯基军事区的重炮(15 厘米口径榴弹炮)打出了第一发炮弹,击中完达车站背后的仓库,引起连锁性爆炸。巨响震撼了整个虎头镇,烟尘弥漫,一片昏黑。
8月9日1时5分,集结于苏联伊曼附近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苏军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的日本关东军阵地开火。苏联第 57 边防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乘坐汽艇和小船,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消灭日本关东军 260 名,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控制了边境线。日军进行了还击。
炮兵第一中队 4 小队用 40 厘米口径大炮打响了射向苏联境内军事目标的第一炮,共发射11发炮弹。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的所有江边哨所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淹没了道路,乌苏里江支流松阿察河水暴涨出槽,但苏军仍按原先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强渡乌苏里江:一路在距虎林县城东南 60 公里的倒木沟、东林子一带横渡松阿察河;一路在距虎头北面约30 公里的小木河、阿布沁河口一带横渡乌苏里江;一路直插虎头西南的黄泥河、月牙泡一带,切断虎头通往虎林的交通线,形成对虎头要塞的南北两翼策应态势。
四 关东军的拼死反抗
当日晚6时30分,苏军的炮火再次猛烈袭击,对日军地面军事目标展开摧毁性打击。这是苏军渡江前清扫障碍的炮击。苏军的突然袭击,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虎头要塞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营房、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严重破坏,使日军的警戒部队和司令部中断联系。由于守备队长西胁武大佐去掖河(今宁安市)的日本第五军部开会未归,守备队炮兵队队长大木正大尉代行其指挥权。大木正下令,人员和大炮等装备进入要塞。直到8月10日天色微明,日军才进入预定阵地和地下工事。
8 月 10 日凌晨,伊曼方向的苏军炮兵又突然对虎头要塞地域先进行了 15分钟的急袭射 ,再行 等速射。接着,苏空军的 49 架伊尔-4 轰炸机在 50 架歼击机的掩护下,对虎头要塞地域的工事连续轰炸了两个小时,并强击了日军炮兵队。7 时左右,苏军在对岸重炮火力的掩护下,乘汽艇于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日军则集中了各种火力进行狙击。由于苏军的炮火掩护力强,先头部队成功登陆。这时,苏军35集团军1085团夺取东江边码头的战斗也打响了。11 时左右,从月牙泡、黄泥河方面迂回的苏军也进入日军虎啸山阵地前沿的飞机场附近,并很快攻占虎啸山麓。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向石切山和小临江台展开进攻。
18 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日军的虎头要塞处于兵临城下的严重态势,地下要塞的多处混凝土掩体在飞机轰炸和重炮袭击下出现严重崩裂。但是,近1400 名日军守备队员进行了疯狂的反击。
日军的火力装备较强。如猛虎山主阵地就有 40 厘米大口径火炮 1门、16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加上野炮、速射炮、曲射炮、迫击炮,共计 24 门。特别是40厘米口径的大炮,威力巨大。据日军幸存者回忆,这门大炮发射时,阵地被震得天摇地动、耳膜欲穿,炮塔前的遮蔽林被削去一片,旋风将大树连根拔起,旋上天空。整个阵地烟尘弥漫,一切都被浓黑色裹了起来。在其他阵地上,日军也动用了所有的武器、人力向苏军反击,令强大的苏军在虎头要塞前数日止步不前。日军不仅正面同苏军较量,夜间还组织夜袭队,偷袭苏军营地,不惜一切代价地与苏军死拼,给苏军造成很大伤亡。当年虎头镇的居民、至今仍然健在的姜老说,他逃难时,躲在虎西山西面飞机场旁边的草甸子里,目睹了苏军在日军的阵地前一片片倒下。
五 由于电台被销毁,关东军并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
8 月 10 日,苏军进攻虎西山的日军阵地。开始,苏军勇猛地向上冲锋,日军躲在山上的工事里向苏军还击。苏军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但最终还是冲上了高地,并在高地上插上了红旗。可是转眼间,日军就从工事里冲了出来,疯狂地向苏军杀过去。苏军顿时倒下一片,余下的退下山去,红旗也被鬼子拔下去了。在苏日军力明显失衡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大木正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全员玉碎。他还命令部队在多处隧道安放了 50 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
1945年8月19日这天,是虎头要塞日本国境守备队最悲惨的日子。前一天,即8月18日,苏军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日军按照天皇的诏书无条件投降。但日军由于销毁了无线电台,不晓得日本已宣布投降,仍坚持顽抗,还杀害了劝降的苏军信使。
于是,第二天,即 8 月19 日,苏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早晨,苏军一举占领了东猛虎山顶,并在那里设置了前进观测哨,然后动用了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各种火炮,对猛虎山日军阵地进行无休止的轰击。爆炸声连成一片,巨大的块状物和片状物在烟尘中被抛向高空,日军地下要塞各处的混凝土掩体在猛烈的震动中出现严重的崩裂,伴随着崩裂发出了可怕的、巨大的声响。
上午 11 时,苏军载有“卡秋莎”迫击炮的战车开进猛虎山,对日军的猛虎谷炮塔猛烈炮击,几乎炮炮击中目标。日军炮塔倒塌崩裂,尘土飞扬,烟雾弥漫,遮天蔽日。因为日军的炮弹已经打光,只能用“发射炸药”的办法还击苏军。苏军攻占猛虎山 要塞日军被全歼傍晚时分,几十辆苏军野战重炮车队从虎头镇边的树林子边缘向日军的主阵地靠去。激战一天,苏军攻占了日军守备队本部,驻守中猛虎山、东猛虎山阵地的日军守备队步兵1 中队、步兵队本部、步兵炮中队、炮兵队本部全部被歼。
六 虎头要塞的日军被全部肃清
虎头要塞各制高点均被苏军占领。残余日军无力反击,惊慌地钻进地下要塞顽抗。当时,在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还有由津久井准尉带领的五十余名日军幸存者。由于他们与主阵地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主阵地猛虎山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三四天未见到苏军的踪影,向大虎啸山派出的侦察兵也未发现苏军的踪影,便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结束了,从尚未被炮火摧毁的地下要塞里爬了出来。有人提出,虎头要塞已经不行了,是否应当考虑机动作战。津久井准尉极力反对:“不行!没有得到猛虎山或后方上级机关的通报,不能采取任意行动。我们必须死守虎头。”于是,他们将一门受损的速射炮搬进地下要塞修复。8 月 23 日,他们突然发现山腰处有苏军卡车运行,又看到、听到猛虎山各处腾起的爆炸烟尘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8 月 24 日,他们又发现苏军的迫击炮阵地,便将修好的速射炮推出要塞,运抵平顶山缘,利用傍晚暮色的掩护,对苏军迫击炮阵地连发三炮。由于炮对镜损坏,他们未击中目标。但是,他们重新点燃的战火再也无法熄灭了。他们的炮声刚停,苏军的迫击炮弹就雨点儿般向他们飞来,步兵也随之对他们实施包围,吓得他们立即退缩到要塞里。8 月 26 日拂晓,龟缩在地下要塞里的 50 余名日军官兵突然得到岗哨报告:“敌人来了!”7 时,岗哨报告:“虎西山下的苏军步兵部队开始大规模移动。”接着有人报告,苏军的重炮和野战重炮从虎头镇方向开来。
8 时,他们又发现苏军在虎啸山周围地带布置了阵地,配备有重迫击炮 20 门、20 厘米口径榴弹炮 4 门、15厘米口径榴弹炮 6 门,1000 余名步兵呈密集队形散开。这 50 余名日军官兵感到死亡即将临头。9 时,惊恐中的日军迎来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重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他们的阵地上爆炸,大地如地震般震荡。苏军的炮击持续 20 分钟,突然停止后,步兵开始行动。激烈的枪声不绝于耳,日军从要塞里冲出来进行垂死抵抗,把手榴弹向苏军投去。然而,苏军攻击得更加勇猛。突然,侧翼又冲出一支日军。原来,另外的要塞洞里也有活着的日军,也不顾死活地朝苏联士兵冲过来。手榴弹爆炸声、机关枪扫射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在日本投降11天后,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 53 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落下,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拖后了11天。
你去过中国多少个城市?
我,从小在江南长大,后跟随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父亲来到辽宁;下过乡、当过兵退伍以后进工厂;干销售,做管理全国各地没少走。从南到北捋一遍看看都去过哪,再计划计划今后
北方地区(以黄河为界):满洲里、阿尔山、乌兰浩特、海拉尔、包头、承德、哈尔滨、佳木斯、建三江、阿城、长春、集安、临江、白山、延吉、图们、四平、长白、辽源、沈阳、鞍山、营口、铁岭、大连、大石桥、庄河、瓦房店、本溪、朝阳、北票、兴城、锦州、盘锦、抚顺、辽阳、丹东、海城、北京、天津、兰州、太原、临汾、济南、烟台、潍坊、石家庄、洛阳、郑州
南方地区:成都、都江堰、昆明、保山、大理、南宁、北海、桂林、贵阳、遵义、黔东南、长沙、岳阳、武汉、宜昌、广州、珠海、韶关、中山、深圳、香港、澳门、海口、三亚、福州、厦门、杭州、上海、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淮安、扬州、常熟、张家港、江阴、常州、宜兴。
新疆、西藏、宁夏、宝岛台湾目前还没有去过,一定趁着身体好抽时间去转转,也算走遍祖国大江南北、东中西部和宝岛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富锦都有什么美食好吃(你有过心中最完美的自驾游路线吗),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35717,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