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料做美食最好,还可以做成其它美食吗?
回答了:鲜玉米除了煮着吃,还可以做成其它美食吗?
我是美食创作者同姐,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鲜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非常喜欢吃的一种美食,鲜玉米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比较丰富,常吃鲜玉米能清除血液中有害胆固醇,有助于我们身体的健康,鲜玉米中丰富的维生素、赖氨酸和纤维素, 是人体所需的,鲜玉米中的纤维素是精米面的6至8倍,常吃鲜玉米能使大便通畅,防治便秘,还能刺激大脑细胞,增强脑力、记忆力和人体的新陈代谢力,平时多吃鲜玉米好处多多,鲜玉米的吃法有很多,如煮鲜玉米、蒸鲜玉米枣糕、熬鲜玉米粥等等,我家平时最爱吃鲜玉米糕,用刚掰下来的鲜玉米,取下玉米粒,打成浆,加一点白面,放点酵母粉,再来点白糖,放点葡萄干,再放点枸杞,上屉蒸熟,蓬松暄软香甜又美味,吃起来特别爽口,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鲜玉米糕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鲜玉米糕】
1.准备好鲜玉米一份、面粉一份、葡萄干一份、枸杞一份、白糖一勺、酵母粉一份、小苏打一份。
2.用刀将鲜玉米粒取下来。
3.把鲜玉米粒放入料理机中,加入适量的水,打成玉米浆。
4.将打好玉米浆放入盆中,加入适量面粉、5克的酵母、一勺白糖、2克的小苏打搅拌均匀,醒制15分钟,加入葡萄干,装入小碗中。
5.装入小碗后,上面再放上枸杞码入蒸屉中。
6.大火烧开,把屉放入锅中,大火蒸制15分钟。
7.出锅即可食用。
蓬松暄软、香甜美味又好吃的鲜玉米糕我们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有好的建议和不同看,请到评论区交流,如果您喜欢,请关注、转发,谢谢您的大力支持!
你最喜爱家乡的什么美食?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说到家乡的美食,真是口水直流,我的家乡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我们家乡的美食真的太多了,下面我来列举几款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着做一做。
1.羊肉垫卷子(这是我们家乡家家户户都爱吃的美食,也曾经登上了舌尖上的中国,好多外地人也是会专门到山丹来吃羊肉垫卷子,我们用的是草原放养的羊,羊肉香而不膻,口感劲道,真的是来山丹必吃的美食。)
2.兰州拉面,说起兰州拉面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作为一枚甘肃妹子,兰州拉面是必然爱吃的美食之一。而且与众不同的是我们的兰州拉面一般是在早上当早餐来吃的,好多外地人可能理解不了,早上来一碗热腾腾的牛肉拉面,加肉加蛋辣子多是怎样一种体验。有机会就来吃完碗正宗的兰州拉面吧。
3.山丹炒卜拉,可能只有我们山丹的炒卜拉做的独一无二吧,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这也是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之一,话不多说,快来尝尝吧。
今天就先列举这三款我最爱的家乡美食吧,这三款也都是登上<<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有机会一定要品尝一下哦。
全国各地有哪些美食?
川菜的美味早已尽人皆知,可近些年来给人留下的印象都是麻辣火热,作为一个不能吃辣的人,是不是就无法享受这些人间至味了呢?其实不然,川菜大师牛金生老师跟我说过,川菜最大的特点就在于调味,中国饮食的味道,川菜是最全的,多少种味型完全占满,学会了川菜,其它菜系的调味就都不成问题,这么讲究味道的菜系,怎能只守着辛辣之物呢?其实川菜里辣味的比重不足三成,有大量的美食根本与辣无关,这就促使了像我这样吃不了辣的美食爱好者,去发掘那些无尽的不辣好吃的。
开水白菜是不见辣的著名川菜
辣椒从美洲的引进大致在明清之际,作为天府之国的四川,自古便是富庶之地,美食的丰富早已形成。在没有辣椒的年月里,这里的先民早就创造出了无尽的美食,有大菜,也有小吃,很多东西都会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能流传至今,必然是它的美味极具经典。
红糖小吃
红糖的使用,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最早见于唐代的《新修本草》,白糖则是在晚明时期才普及,所以与红糖相关的很多美食,年代大都相对久远。口味趋甜,是富庶地区的一个标志,四川的红糖美食基本都是最接地气的小吃,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蜀地的民之富。
糖油果子
据说糖油果子宋代就已经有了,那时叫“焦讠追”,是用糯米揉成球,炸制后,用红糖炒,再蘸芝麻。到了成都,满大街都是卖糖油果子的,外表看着焦黄,粘着芝麻,有点像麻团,一口咬下去,有一股焦糖的香味,满口酥脆,空心儿,略略有些黏性,一点都不腻,非常好吃。听闻这工艺还有些复杂,糯米需要涨炮磨浆,再吊干微发酵后才开始揉团炸制,所以味道重中确实有一丝微微的发酵后的面香。每次到成都,下飞机第一口吃到的都是它,也让我都能满怀喜悦和期待地踏上寻找美食的旅程。
红糖豆花
四川的豆花,类似于北方的豆腐脑,是非常普遍的家常小吃,不过北方的豆腐脑大多作为早点,而豆花更广泛地应用于四川老百姓的日常饮食。经常可以看到午间或者晚上,当地人的餐桌上会摆上一碗豆花和一碗米饭当做正餐,称为豆花饭。
身居北京,能见到的豆花口味主要以咸辣为主,主要还是以“饭菜”的身份展现在我们面前,不过在当地,四川人也能把豆花变成点心,这就是“红糖豆花”。红糖豆花其实很简单,只是浇头从辣酱变成了红糖稀,就着红糖的醇香,一勺一勺㧟进嘴里,让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一种老北京奶酪的味道,既熟悉又新奇。尤其是在午后,一边品着“碧潭飘雪”的花茶,再配一碗甜豆花,更显成都安逸舒适的巴蜀生活。
红糖糍粑
红糖糍粑在南方广为流行,以福建与四川最为知名,不过对于我来说,则更喜欢四川的口味。糍粑并不稀奇,就是反复捶打过的糯米糕,过油半煎半炸,最重要的是浇红糖稀之前,川味的糍粑还要撒一层炒熟的黄豆面,这就大大地不同了。炒熟的黄豆面,一股浓郁的豆香,与糯米是最好的结合。想当年,老北京的驴打滚就有这种热吃的方式,正是热粘糕撒黄豆面再浇糖稀,很多老人对这一美食的记忆还都非常深刻。作为北京人,吃上一口如此炮制的红糖糍粑,真是又美味又亲切。
凉糕
北方的红豆凉糕
中国美食中叫凉糕的东西很多,多是米面一类的冷吃面点,北方很多凉糕还分清真与大教,比如北京的艾窝窝、驴打滚或是小豆凉糕,都属于此类,却各有各的高招,口味各有不同。四川凉糕更与众不同,一般凉糕类都是固态的手拿食,他们这里却是用勺从碗里㧟着吃的。
叫凉糕,看着则更像粘稠的膏状物,远看还有点像面茶,一碗腻腻乎乎的东西,浇上一层红糖稀。其实它的名字还真没叫错,凉糕是用糯米粉磨成浆,再用石膏点出来的。本是打上劲儿的稠米浆,经石膏一点,就成了既软糯又有咬劲儿的米粉糕。凉糕吃起来黏乎却不粘牙,反而有中弹牙的感觉,而糯米的香气与红糖的醇厚又非常合拍,特别好吃,与北方的凉糕比起来,绝对美味又耳目一新。
冰粉
冰粉和一般的凉粉不同,是从四川当地的一种假酸浆的种子(也就是现在的冰粉籽)采集出来的,这种原料水煮凝固后的粉不仅更加晶莹剔透、韧性更足,而且还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虽是清香,但也能明显地感受到与普通粮食粉的区别。
近年来每次吃冰粉都是在火锅之后,清凉的冰粉总能浇灭火锅后的热辣,而红糖也更能安抚酒肉过后的胃,让人感觉更加舒服。尤其像我这种不能吃辣的人,闻到火锅的香气,总是不能自抑,自己的舌头偏偏又不争气,幸亏有冰粉的存在,每吃几口火锅,就要用它救救场,才能再次投入热烈的战斗。冰粉在四川不仅仅是街头小吃,早已成为饭后的甜点,而火锅与它的搭配也更突显了成都人的享受生活之道。
红糖系列的小吃突显了四川美食的悠久与经典,因为我并不是蜀中人,也只能是挂一漏万地吃到什么就说什么。虽然浅显,但它们也引领着我能够更加深入到四川的美食当中,也让我更加热爱这方灵秀的土地。
樱花号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只做分享,不修改内容中任何文字。发布者:小樱,本文标题:什么原料做美食最好(还可以做成其它美食吗),本文地址:https://www.yinghuahao.net/archives/40009,转载请注明出处!